第443章 兵围寿春

张辽与刘泽见面,具述阴陵之战详情,张辽对自己如何谋划攻城之事倒是轻描淡写,对孙观血战南城墙却是讲得很详细,同时对太史慈、高览、于毒、郝萌等人的功绩也是一一细述,无有遗漏。

刘泽微微颔首,虽然张辽没有将自己摆在首功的位置上,但刘泽却是心知肚明,此役若不是张辽运筹得当指挥有方,又如何能轻取得了阴陵城。前期阴陵城屡攻不克,众生怨言,张辽能顶着流言蜚语,任毁任谤,功成之后,虚怀若谷,不居功自傲,直让刘泽暗地里直竖拇指,张辽真乃大将之才,自己的眼光果然丝毫不差,曹魏历史上能排在五子良将首席那真不是盖的。

虽然张辽竭力推辞,刘泽还是为张辽记下了首功一份,同样获得殊荣的还有在南城墙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以一个师的兵力独力抗住袁军四万人疯狂反扑的第七师总兵孙观。正是由于孙观的英勇表现,吸引了袁军大部分的主力,为太史慈高览攻破阴陵北门创造了条件,所以孙观的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同时被通令嘉奖的还有太史慈、高览、于毒、郝萌等人,第四军团荣记三等功勋一次,第七师荣记二等功勋一次。

军功的赏赐是极为优厚的,刘泽规定,凡荣记三等功勋的集体,所有将士的月俸粮饷双倍发放,而且军功将会记录在个人的履历当中,积功会获得升迁。二等以上的功勋除了双倍薪俸之外,还会额外到了钱帛的奖励。

嘉奖令通传到第四军团的军营之中,整个营地都沸腾了,个个笑逐颜开,欢欣鼓舞。

徐州军的奖罚条例是透明公开的,在义成之战中取得大胜的第一军团虽然没有荣膺集体功勋,但凡是战场之上杀敌立功的人,都获得了相应的个人功勋。所以第一军团对第四军团获得的殊荣也没有什么眼馋妒忌的,反而是更加激发了第一军团将士的斗志,寿春就在眼前,那个军团先拿下寿春。自然这首功是跑不了的。

中军帐中,诸将都在纷纷向刘泽请战,都想担任主攻寿春的任务,群情激昂,你争我抢,互不相让。

刘泽微笑着摆摆手,示意诸将稍安勿躁,说道:“寿春不比阴陵,不是架起几架投石车轰他个几天几夜就可以攻下来的,寿春是袁术的老巢。城防坚固,城中防卫部队又多是袁术的嫡系,跟着袁术转战豫宛,战力不俗,我军若是强攻寿春。袁术必然会做困兽犹斗,拼个鱼死网破。这个结果是谁愿意见的?自然是曹操!曹操借天子之名发诏给我们,就是要借刀杀人,借我们这把刀,来杀掉袁术。最好的结局就是让我们和袁术拼个两败俱伤,曹操再从中渔利,我军若是强攻寿春。岂不正中曹操下怀?”

众将皆是面面相觑,若论行军打仗,他们都是行家里手,但玩政治,他们显然都不擅长,寿春已经被徐州军团团围困了。众将一门心思所想的,就是如何以最快地速度攻破城池,擒拿袁术,那里还会想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现在听刘泽如此说来。敢情这打仗之外还有这么多的考量,的确是在他们的思虑之外。

管亥瞧着寿春就在眼前却不能强攻硬取,不禁有些气馁,道:“那我们就眼睁睁地瞧着袁术在寿春城里逍遥快活、作威作福,真是气煞人也!”

刘泽呵呵一笑,道:“袁术的日子也未必好过,我大军压境,寿春已是孤城一座,外无援兵相救,内无粮草为继,袁术现在可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了,寿春城里尚有几十万人口,这些人每日要吃要喝,就算袁术储备再多的粮草,也有吃尽之日。孤城不可守,袁术困守孤城,只能是自取灭亡,我军无须强攻,只须围而不打,假以时日,寿春必定军心涣散,不攻自破。”

赵云略有所思地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但袁术粮草无以为继,我军长途征进,粮草转运困难,若相持日久,恐怕也难为继。”七万大军,再加上数万降兵,十几万人马的粮草供应对徐州军的后勤保障体系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过显然刘泽已经有过深思熟虑了,现在的粮草运输,基本上靠陆路,如果速战速决的话,粮草供应基本问题不大,但如果准备打持久战围困战的话,仅靠陆路运输,是很难保证十几万人的供给的,于是刘泽想到了利用水运,淮河就是最好的漕运通道,从下邳沿泗水而下转道淮水,便是一条完整的漕运通道。

于是刘泽传令负责后勤事务的糜竺立即组织船只,沿着泗水和淮水向寿春前线运送粮草,同时命令第一军团和第四军团挖深壕立坚寨,断绝寿春的内外交通,做好长期围困寿春的准备。同时派遣大量细作潜入寿春,进行策反活动。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就被冲破的,袁术骄奢淫逸,军民怨声载道,早已是离心离德,肯死心塌地为袁术卖命的人已经不多了,长期的围困下去,寿春既无粮草来源,又无救兵可待,寿春军民在绝望之中必然会自寻出路。

在寿春城内的袁术本来已经做了鱼死网破的打算,但一连多日,围城的徐州军没有半点攻城的动静,这让袁术和他手下的那班朝臣深感诧异,摸不清刘泽的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按常理,接连拿下义成和阴陵两战胜利的徐州军就应该乘胜而进,一鼓作气地拿下寿春才是,可刘泽偏偏对寿春是围而不攻,隔而不打,这可是大背兵家之道。

“陛下,这刘泽肯定是畏惧我大陈天威,如蚍蜉摇大树,自感不自量力,故而才在寿春城下裹足不前。我大陈基业千秋万代,仲家皇帝天命所归,岂是此等宵小之辈可以撼动得了?”朝议之时,司空张炯对着袁术一脸谄笑地道。

众人皆是一脸鄙夷之色,张炯全无半点真才实学,全仗着阿谀奉承拍马溜须的本事才坐到了三公的位子上,是袁术身边出了名的弄臣,此时谀词如潮涌,就连脸皮一向很厚的袁术都听得有些脸红了。

谏议大夫阎象出班道:“非也,张司空此言大谬。刘泽乘胜而来,在寿春城外挖壕筑垒,分明有长期困守之意,寿春孤城一座,虽有兵粮,但未可久守,望陛下三思。”

杨弘立即道:“阎大夫所言极是,孤城不可自守,寿春虽然薄有存粮,但人口众多,日耗粮万斛,如今内外交通断绝,粮草只耗不进,终有粮尽之日。一旦粮尽,寿春城必定沦陷,依臣之见,寿春早晚不保,陛下还应当早做打算。”杨弘先前就曾力主弃寿春而奔庐江以避徐州军的锋芒,上次袁术没有同意,此次不过是旧话重提而已。在杨弘看来,寿春肯定是守不住的,迟走不如早走,等到将来山穷水尽之时,再想走未必就能那么如意。

桥蕤依然是坚定的留守派,凛然地道:“刘泽不过才几万人马而己,待某亲自领兵出战,必定杀他个片甲不留,寿春之围便可立解!”

张勋摇头道:“桥校尉没有和刘泽交过手,不知徐州兵的厉害,纪灵将军轻兵冒进,便是中了刘泽的计谋,一战而全军覆灭,依某之见,依城固守才是上策,刘泽也深知寿春城防坚固,守备森严,故而才不敢轻举妄动,桥校尉率军出击,恐怕才是正中刘泽下怀?...

。”

桥蕤冷笑一声,反唇相讥道:“张大将军倒是固守阴陵,可结果呢?一昧死守只能是自取灭亡!”

张勋同样冷笑道:“笑话!就凭现在寿春这点家底,经得起桥校尉的这般折腾吗?固守尚有一线生机,倘若出战的话,只怕桥校尉会死得更惨!”

“你——”桥蕤勃然大怒,瞪着大眼怒目而视。虽然张勋身为大将军比他的位置要高,但张勋在阴陵惨败之后威望已是大不如前了,所以桥蕤才敢在朝堂上与张勋公然相对,但张勋似乎并不买他的帐,与他是争锋相对。

袁术被他们吵得是心烦意躁,杨弘阎象主张要跑,张勋的意见是守,桥蕤却是要打,袁术本来也不是一个特别有主意的人,这个时候也不知该听谁的了,不禁有些恼羞成怒地道:“放肆!朕要你们出主意想办法,你们倒好,一个个掐起架来,有本事你们把刘泽的兵给退了,省得在这儿聒噪!”

诸官一看袁术发怒了,都吓得不敢再吭声了,退缩回自己原来的位置,低头不语。

袁术更火了,道:“一群废物!关键时刻就连给朕分忧的人都没有了吗?”

诸人皆是面有愧色,皆不能答。

这时,朝班的最后位置有一人出班道:“陛下勿忧,臣有一计,可退刘泽!”

第289章 喜结良缘第279章 力举千斤第36章 青花瓷器第481章 蒙冲斗舰第659章 逃过一劫第380章 二虎竞食第615章 蛮心难收第374章 双喜临门第73章 军法三章第394章 坑陷阵营第218章 针锋相对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298章 半夜袭营第302章 河间张合第174章 挥师兖州第156章 千里跃进第605章 昨日如梦第53章 白羚上谷第499章 石从天降第662章 葫芦山谷第289章 喜结良缘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64章 刺客来袭第284章 瞒天过海第449章 争夺合肥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654章 前往定军第4章 半截手指第240章 盟主之争第470章 晋封王爵第364章 迁治之议第292章 界桥之战第264章 刺客来袭第250章 曹操败绩第318章 孤胆徐庶第683章 独眼夏侯第115章 愿赌服输第96章 谒见卢师第403章 劝降陈宫第615章 蛮心难收第598章 暗香浮动第15章 初识张飞第487章 雷骑逞威第81章 擂台比武第184章 南阳平定第66章 贾诩归心第452章 袁术绝望第1章 离奇穿越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650章 进军汉中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560章 回兵长沙第408章 金屋藏娇第345章 放弃私兵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651章 火烧阳平第390章 二枚弃子第42章 地狱之旅第426章 将星璀灿第592章 弃子争先第347章 密谋叛乱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161章 百死莫赎第368章 开科取士(四)第691章 巧使离间第663章 司马仲达第600章 刮骨疗毒第274章 儿女私情第704章 汉家一瓦第133章 行云流水第36章 青花瓷器第326章 贾诩进言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360章 挟持人质第518章 乌林水寨第60章 势如破竹第367章 开科取士(三)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507章 献城而降第612章 进军南中第557章 汩罗江畔第368章 开科取士(四)第306章 袁谭败走第402章 吕布殒命第677章 匈奴诡计第546章 诸葛归心第366章 开科取士(二)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332章 三让徐州第155章 别部司马第145章 再见刘备第666章 街亭阻击(上)第453章 臣有一计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690章 许都之战(下)第95章 千金购书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510章 轻取襄阳第146章 兄弟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