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巨大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朝鲜地图,其中还包括小部分的韩国地图和中国地图在内,在地图上,邵建华可以清晰的看见所有朝鲜境内的山脉呢平原,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已经足以分辩出地形地貌了。
在元山城的一代,乃至整个东海岸,按照地图上的显示,哪里除了密密麻麻的山脉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了。按道理来说,这样的地形地貌对于装甲大作战而言是非常的不利的,但是日本人却克服了这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那些全重仅四十余吨的10式主战坦克了。也许是日本人无心插柳,亦或是他们早有预谋,反正像10式主战坦克这样的战车,在朝鲜境内是非常吃得开的。
一来,朝鲜人没有什么重武器,主要以步兵为主,10式主战坦克不需要具备太好的防护能力。
二来,坦克的轻型化,为他们在朝鲜多山的环境下做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这些优势可不是笨重的哎布拉姆斯或俄制T90可以比拟的,反正一句话,日本人这次砸宝算是砸准了。
除了这些10式主战坦克,日本人的坦克歼击车也是一个亮点。13型坦克歼击车,八乘八的底盘、火力配备一门105毫米滑膛炮,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战车全重不超过23吨。这是一种配备了坦克炮和反坦克武器的高机动装甲车,同样的,它也是为了高机动作战而生的。
而当这种刚刚从生产线上拉下来,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坦克歼击车,在几场战争打下来之后,却给了日军高层足够的震撼,人民纷纷拿起13型坦克歼击车,去与意大利生产的半人马座相提并论,而得出的结果当然是13型完胜对手了。
连续的胜利给了日军足够的信心以及高昂的士气,现在那些日本人已经坚信朝鲜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了。虽然听上去显得的确有些狂妄了,但是日本人有这样的信心,也并不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就目前朝鲜人民军的状态而言,他们无论是在战斗力上或者是战术谋略上,都远远输于日本人。
虽然邵建华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参谋官,但是现在的他却必须承认---军队的实力,局限了他的能力。如果军队的执行力不够,那他想出再好的作战计划,又有什么用?正如同一个侏儒,虽然他有着三四十岁的人的老练,但他却不得不在一个健全的13岁男孩的手腕下被打倒。
如果换做是在第二次时间大战的时候日本入侵朝鲜,他们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投入大量的重装甲部队,甚至以重装甲部队为绝对的主力,因为受到当时的工业条件允许,劣质的发动机和纯度不高的燃料,都是阻碍重装甲部队在山区环境作战的主要因素。
然后,在今天高技术高科技的背景下,那些局限重装甲部队战场环境的原因已经所剩不多了,而朝鲜人民军由于受到国力的限制,作为被动防守一方的他们却不得不用自己的自动步枪去面对敌人的重型坦克或大口径的自行火炮。结果当然是致命的,看看那一道到在日本人眼里不堪一击、最后被打的溃不成军的防线就知道了---如果朝鲜人民军继续以这样的作战方式和日本人打下去,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每当想到这个问题,邵建华都感觉自己的左脑像
长了个瘤一样,痛的他什么都想不出来。
张成辉已经算是黔驴技穷了,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在那一群中国人身上了。显然,现在入朝参谋团已经成了整个朝鲜陆军的智囊团,只要是邵建华提出的计划或建议,朝鲜陆军都会认真的推敲一番,论证其中的可取之处,并从中学习、消化。
看着底下众多的与会将领,邵建华感觉有一种压力将自己压的喘不过气来,因为看看椭圆型办公桌以及办公桌以外随处坐着的朝鲜将领,说时候,下面的人,没有几个人的军衔是比自己小的。然而搞笑的是,现在下面的那些上校大校乃至少将中将什么的,却都对自己的言听计从,只要是自己提出的计划,就没有那个家伙敢马上出来反驳的。
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权威,让邵建华看到了迷茫。
说实话,有时候他也很怀疑自己的计划是否可行,但是就是找不到有不同的观点来反驳自己,而其他的朝鲜将领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现在唯一会做的就是分析自己的作战计划的可行性,别无其他。
邵建华轻轻的咳嗽了两声,暗示底下的人安静一下,好继续接下来的会议。待到大家基本安静下来,邵建华接着继续说道“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日军的装甲部队现在开进的非常的快,而我军那单纯的野战步兵或轻步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如果说要在这个时候让我们的部队都披上厚厚的铁甲,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张成辉“邵参谋,你说的很有道理,敌人的重装甲部队真的很厉害,否则的话我军的轻步兵和野战步兵肯定不会打的这么艰难。只是问题我们是知道出在哪里了,可我们该用什么办法去弥补呢。”
“气象战。”邵建华淡定的吐出了三个字,然后双手抱回了胸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表情看着下面的人。
“气象战?你开什么玩笑,你的意思就是要让整个东部下雨嘛,你可知道现在东部的气温是多少度,如果你再让那边下起大雨的话,那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日本人的装甲部队还有战车可以开呢,而我们的野战部队和轻步兵部队可是赤条条的上战场的啊,你真的认为气象战是一个好办法吗?别开玩笑了。”听到这样一个荒诞的想法,一名少将军衔的指挥官站了起来,对着邵建华连声质问道。
张成辉“对啊,邵参谋,气象战在这个时候,怎么能随便用呢。”
看着一丛将领交头接耳的说个没完,甚至有几个家伙对着自己露出了一个个不屑的笑容,似乎在说---看吧,中国人也就不过如此,敌人还没打过来呢,他都已经慌了,看看他提出的都是什么战术吧,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面对大家的不认可,邵建华不但没有生气并愤怒的回击,而是淡定的冷笑了几声。
看着那个家伙神神叨叨的冷笑,下面的人又开始摸不透猜不着了,心想这个家伙心里到底在打些什么算盘啊,他的提案都几乎被全盘否定了,怎么他还有心情笑的出来啊。
笑了有那么几秒钟,邵建华再一次收起了自己的笑容,对着大家说道“也许,大家先听我说几句,然后再接着反驳也不迟。”
张成辉站了起来,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听听邵建华接下来的话,并对着邵建华说道“不知
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古话‘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用到我们眼前的境遇下,可以翻译成----我们必须要以出乎敌人预料的方式去与他们作战,也许邵参谋的提议有些天马行空了,但是我很想再听听他接下来会怎么说,毕竟现在可以供我们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多了。”
邵建华对着张成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大家是否觉得日本人此时入侵朝鲜,是因为受到我国与印度的战争的影响,所以才悍然出兵的?你们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是日本突然一时脑热的结果?”
张成辉“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邵建华圆瞪着眼睛,音调提高了许多的说道“这是日本人的阴谋,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计划,只是中印战争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温床,从而使他们阴谋的胚芽发育的更快了而已。表面上看日本人是受到了美国人的怂恿,其实这就是日本人的意愿。打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士兵以来,日本人无时不刻的还在幻想着有一天能从新回到东亚,而如今的朝鲜,就是他们的第一站。”
“你说的我似乎听不太明白,能说的浅显一点吗?”坐在张成辉旁边的一个老将军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日本人阴谋不阴谋,与此时运用气象战进行人工降雨,期间到底有些什么关联。
“在座有没有人知道,在开战之前,或者说以前,第六师团和第七师团是部署在什么地方的?”看着台下的将领,邵建华大声的说道。
“第六师团和第七师团都是日军的常备师团,属于重装甲甲等师团,是日本陆军为了防止苏联装甲部队的入侵而制造的,过去一直部署于北海道陆军基地,不过两支部队在五年前从北海道整体迁移了出来,并部署到了日本本岛的中部。”一名年轻的军官站了起来,如数家珍的说道、
‘啪’,邵建华打了一个响指,说道“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至少在五年前,日本人已经开始对入侵做准备了,否则他们才不会将第六第七两个师团搬离北海道,这样做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也就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日本人是有预谋的,他们一直在准备着入侵朝鲜。现在,让我们从新回到刚开始的问题上----为什么日本人明知道朝鲜的地形,却还这么乐意的投入庞大的重装甲部队、?”
没有等到别人回答自己的问题,邵建华自己就给回答了“时间是关键。”
“中印战争爆发的时间,正值深秋,是一个全年里降雨量最少的时候。日本人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而且用的是重装甲部队,我只能说这里面有偶然,也有预谋。我之所以提议在这个时候打气象战,唯一的出发点就是让日本人的重装甲优势被倾盆而下的大雨所抹掉。考虑到朝鲜多山的因素,我们要的降雨量并不需要太多,但却足以让日本人的轮式步兵战车或坦克歼击车无法上路,即使是主战坦克,他们也要考虑那松软的泥土是否会让他们从山坡上打滑,然后翻滚着倒下去。”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底下的与会将领终于明白了这个中国人的良苦用心。
张成辉张着大大的嘴巴,脑子里仍然在消化着邵建华的语句中的营养,而心里却在一个劲的佩服“对啊,我当初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