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

汉五十九年七月中旬,设朔方,五原,云中及西河四郡,辖河朔之地,以为边郡,抗击匈奴。

匪夷所思的是,丞相袁盎奏请天子,四郡官吏皆从内郡平调能吏赴任,内郡空出的职缺则由待诏之人补全。

不少世家豪强闻讯,对袁盎自是愤恨不已。他们本已早就私下疏通,想法设法能将家中在朝为官的子弟拔擢至新设的边郡镀金,然而“平调”二字,生生击碎了他们的美梦。边郡不比内郡繁华,若是不能升官,还不如留在京师或其余内郡。

然而刘启很快便准奏,颁布诏令,要求各府司尽速考核抽调官吏。大量出身寒微的官吏纷纷被“举荐”上来,经过中央官署的严格审议,迅速发放调令,即刻赴任。

紧接着,刘启又毫无征兆的连发数道诏令,将四郡太守尽皆任命,同时明确了各自职守。

郅都除雁门太守,拜云中太守,领征北将军,辖领上谷,代郡,雁门三郡屯守边军,整顿边务,抵御匈奴单于庭南下侵扰。

李广除天水太守,拜朔方太守,率细柳营坐镇朔方,接管太尉窦婴麾下十余万边军,驻守西北长城关隘,防备匈奴右部及西羌。

又着秦广除中领军,拜五原太守;史惕除安北将军,拜西河太守。命二人负责戍边屯田事宜,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同时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

如此一来,五原和西河二郡便成为河朔最重要的屯田之所,同时肩负着为朔方和云中两郡屯驻的数十万边军提供后勤及紧急驰援的重任。

诏令一出,除了身在云中的郅都按部就班的继续整肃边务外,尚在押送西羌战俘的史惕,身处长安的秦广,尽皆稍事安排后,匆忙率领各自亲卫,即刻北上赴任。而李广则带着三万细柳精骑先奔赴正西长城关隘,和太尉窦婴交接边军。

至于陇西郡太守吴蒯,则命麾下都尉,领着三万陇西郡兵沿长城北上,将西面长城关隘从边军手中接管下来,以便让李广带着边军北上朔方。

整整月余,大汉西北诸郡近百万军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换防。原本作为边郡的安定,北地,上郡,如今突然变成了相对的腹地。

原本因为西羌五万铁骑来袭,从左冯翊和右扶风前来驰援的郡兵,尽皆返回京畿三辅。兵力空虚数月的京畿重地终于重新布防,让不少连日来忧心不已的保皇派朝臣暗自长舒了一口气。

三郡剩余的边军尽皆将驻地前移,进驻到原本匈奴人放牧的大草原上。诸多新筑塞城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建成,各部边军暂时施行“入粟塞下”,将大量的粮草运往边塞储存,以便守边备塞,旨在为边地军士提供充足的后勤补给。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且极为劳民伤财。

被汉帝刘启和丞相袁盎借故拖延了月余的募民屯田之策,再次被朝臣们翻了出来,在早朝上数次提及,请求尽快施行。

“太尉以为如何?”

刘启抬手安抚下纷纷进言的众臣,扭头望向侧席上的窦婴。

窦婴急忙起身离席,躬身道:“臣近日方才抵京,尚不明究里,不敢妄言。”

刘启微微一笑,摆手示意他归位。自从数日前窦婴率着本部亲卫悄悄回到长安城,除了每日上朝,便是回到府中,闭门不出,毫无大将军班师回朝的气派。

汉帝刘启和群臣也默契的同时失忆,仿佛窦婴从未率军出征一般。

很显然,窦婴此番出征的种种所作所为,让朝堂内的各个派系尽皆对他存了几份猜忌,却又碍于他的特殊身份,不便妄动,都存了静观其变的心思。

窦婴心中自是悲戚,却无计可施。

窦氏诸侯的私兵尽皆被他葬送在长城关隘,没把他逐出家族已是万幸;他又曾任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皇帝对他也颇多疑虑;早在窦婴远赴陇西编练新军时,骁骑将军秦勇就大力清洗军中他的老部下。长城关隘守将通敌事件,又导致随他出征的诸多将领尽皆被押送廷尉府严加盘查,如今他在军中的势力可谓彻底掏空。

如此种种,让窦婴成为了大汉开国以来最为弱势的太尉。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军中,已无任何臂助。尤其是当秦勇和李广陆续从他手中接掌虎符,如今的窦婴手中仅有太尉的印绶,却没有任何的调兵虎符,虽仍位列三公,却已是有名无实。

最可悲的,是他还不敢上表请辞,若是此时脱下这身官衣,恐怕便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启倒没在意窦婴的心情,而是转向丞相袁盎,复又问道:“丞相以为如何?”

袁盎暗自苦笑不已,这暂缓施行征募百姓的决定,乃是皇帝私下议定的,如今却明知故问,显然是想让他来背黑锅。

他心中虽然腹诽不已,却也只得无奈的接过话头,起身道:“臣以为可缓行,如今秋收在即,百姓们尚忙于农事,耽误不得。”

太农令曹栾闻言,紧忙起身反对道:“陛下,臣以为丞相之言差矣。如今已然入秋,西北边郡本乃苦寒之地,若是不尽早移民筑室,待到冬季降雪,近百万移民怕是无屋舍避寒啊?若是待得明年,雪化转暖再行迁移,更是耽误春耕,累年无收,岂不是空耗粮草数百万石?”

刘启皱着眉头,朝袁盎使了使眼色。

袁盎会意,忙解释道:“太农令无需担忧,京畿各郡已募集了数万赎刑奴隶,不日便可押送至边郡,修筑房舍,正定阡陌,开挖沟渠,想来入冬前便足以安置百万移民。”

曹栾苦笑着恳求道:“丞相若有定计,还请尽早示下。太农掌管天下钱粮,这百万移民涉及诸多粮草和花销,若不早些筹划,怕到时本府属官无所适从啊!”

袁盎闻言,面露不忍之色,刚要张嘴说些什么,却只听刘启清咳两声,缓缓道:“此事择日再议,眼下秋收在即,诸卿务必多查各郡农事,上奏于朕知晓。”

群臣纷纷应诺,心中知晓陛下不想再讨论征募百姓之事,也便没有附和曹栾。毕竟除了太农府和丞相府的属官,这募民屯田的事和其余朝臣也没多大干系。有这闲工夫,倒不如举荐几个自家的子侄,在内郡诸多出缺的官职上占些位置。

是夜,郁闷不已的曹栾前往袁盎府上拜会,试图说服他尽早上奏征募百姓。袁盎心中虽有诸多不忍,却由不便将陛下的定计宣之于口,只得不断的顾左右而言他。

曹栾苦劝良久无果,心灰意懒下,只得告辞回府。然而他刚迈进家门,却接到宫中内侍传旨,陛下要连夜召见。

待曹栾来到未央宫的御书房内,却发现袁盎也被宣召入宫,此时正和刘启交谈。他站在门外躬身而立,想等两人交谈的间歇再入内觐见。

汉帝刘启不经意间瞧见了他,招呼道:“曹卿到了,快快进来!”

“臣参见陛下!”

曹栾急忙入内,躬身道。

刘启摆摆手,直入主题道:“无需多礼,连夜召你来此,只因适才接到奏报,骁骑将军秦勇领着十余万郡兵已抵上郡。将士们立下大功,本应重赏。朕已命少府提取三亿钱,曹卿再从国库调拨两亿钱,凑足五亿之数,再多置美酒肉食,着人运至上郡犒赏将士。”

曹栾先是躬身应诺,复又疑惑的问道:“为何不让其进京受赏,如此方显陛下的恩泽。”

刘启微笑道:“这些赏赐都是将士们用血肉换来的,哪是朕的恩泽?再说这些将士原是河南,河东,河内和弘农四郡的郡兵,此番抽调出征,已有半年之久,理当让他们尽早归家。朕已下旨,封赏过后,秦老将军会在上郡将郡兵交由各郡都尉统领回归本郡。”

别看刘启脸上笑意盈盈,其实他心中恨不得这十余万郡兵尽早回归本郡。

数月以来,函谷关仅有八千虎贲卫和一千羽林卫驻守,若是梁王刘武造反,关中虽自保无虞,但兵力空虚的弘农等四郡,压根毫无抵挡之力。

如今京畿三辅的郡兵尽数归建,只需这十余万郡兵再回归弘农四郡,若是梁王刘武再敢炸刺,反倒是个灭杀他的好借口。

曹栾自是无法知晓刘启的心思,而袁盎却是一清二楚。

他心中知晓这些郡兵回归本郡之后,陛下便要下诏从四个诸侯国征募百姓,明摆着是要威逼这四个最不安分的诸侯王了。无论他们敢不敢造反,对于胜券在握的陛下而言,并无太大的分别。

至于内乱造成的百姓死伤,流离失所,与扫除诸侯隐患相比,在以万民为诌狗的帝皇眼中,实在是微不足道。

君臣三人商议良久,方才将诸般事宜尽皆议定。袁盎与曹栾二人告退而出,在偌大的宫城内缓缓而行,清冷的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五百二十八章 册立储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