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

今岁三伏天整好有三十日,太上皇刘启照例带着嫔妃们前往甘泉宫避暑。

泰安公主将满三周岁,已是能跑能跳,闹腾得紧,太皇太后年事渐高,有些带不动了,已交由太后王娡管教。无奈小丫头自襁褓时便被皇祖母养着,只跟老太太亲,一日见不到就哭得昏天黑他,嚎得快厥过去。

太皇太后真是又欣慰又犯愁,索性也跟着移驾甘泉宫,好歹每日能见见那黏人的小孙女,精神头好的时候还能稍微带着她玩耍嬉闹。

刘彻本也准备带阿娇去甘泉宫,但小萝莉明显兴致缺缺,甘泉宫着实无聊得紧,且南宫和楋跋子都不在,她反会比平日在长安未央宫更为孤单。

刘彻听完她的抱怨,倒也能理解,阿娇向来好动,又无拘无束惯了,如今入宫为后,终日呆在深宫内苑,如同锁入笼中的金丝雀,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自由。

长此以往,这雀儿非但会失去欢快的鸣叫,更会转了脾性,变得脆弱敏感,甚或会为掩饰自身的脆弱而变得异常暴躁,这或许就是后世所谓的抑郁症吧。

或许史上的阿娇正因如此,才屡屡与汉武帝争吵冲突,甚至做下不少蠢事以求得汉武帝的关注,最终反是导致被废去后位。

刘彻揉揉她的小脑袋,问道:“那你想去哪儿避暑?”

阿娇撅着小嘴道:“自是想去南山的避暑山庄,南宫和楋跋子她们都要去的,刘买族兄还特意买了幢临湖别墅。”

刘彻疑惑道:“咦,皇叔刘武不是本就在避暑山庄有临湖别墅的么?”

“你不是常说婆婆和儿媳妇应适当保持甚么距离,免得磕牙拌嘴么?”

阿娇揉着他的袍袖,得意道:“我将这话儿与皇婶说了,她也觉得是这理儿,便让族兄另行买了别墅,有闲暇的时候领着儿媳妇去给她问安就好。”

刘彻微是愣怔,无奈道:“你就是管不住自个的嘴,这话都能说出去。”

阿娇不乐意的撇撇嘴:“我这也是为了皇婶和楋跋子好,再说皇婶如今就指望着楋跋子赶紧给她生个大胖孙儿,可是疼惜得紧呢。”

“……”

刘彻对这家长里短的八卦可没甚么兴趣,重新转回话头:“你真想去南山?”

“自然想去!”

阿娇臻首轻点,却随即颇有些丧气道:“想去又如何,还不是去不了?”

她虽憨直,但还是知晓轻重的。刘彻如今做了皇帝,她也成为皇后,身份再与过往不同,一旦驾临避暑山庄,在那避暑的权贵们怕是要战战兢兢,出门遇着御驾都要远远退避。

“为何去不了?”

刘彻剑眉微扬,故作豪迈状:“大汉的万里河山都是朕的,区区南山还去不得么?”

阿娇登时眼神大亮:“当真能去避暑山庄?”

刘彻摇头笑道:“去甚么避暑山庄,朕带你去另一处好地方,亦在南山脚下,你若闷得慌,让二姊与楋跋子来陪陪你。”

阿娇忙是颌首,小脸笑出花来,粉嫩莹白的肌肤泛着明媚的光,晃得刘彻好是眼晕,色心大起下,又是扑了上去,做些不可言传之事。

帝后出行是大事,本应阵仗浩大,但此番刘彻只想安生休个清静长假,登基以来大事不断,真是把他弄得身心俱疲。

再不好好度假,阿娇会闲出抑郁症,他则会忙出躁郁症,夫妻俩怕是真要成苦命鸳鸯了。

刘彻与阿娇轻车简从,仅仅带些内宰和百余名郎卫,赶在清晨时分悄悄出了长安城,前往南山。

真正的护卫力量自然并未表面所见的这般单薄,诸多羽林卫早已在沿途暗中布防,只是不会轻易出来露面,扰了陛下的清静。

倒是羽林校尉公孙贺一路随行,跟在帝后身侧,见得夫妻俩屡屡旁若无人的秀恩爱,真真憋屈得紧。

刘彻本也不想带个电灯泡,无奈阿娇硬是要让他将公孙贺带上。

刘彻颇是疑惑,过往阿娇可是觉得油嘴滑舌的公孙贺颇为讨嫌,现下又怎的转了态度。

阿娇学着他平日作态,耸了耸肩道:“奈何有人瞎了眼,瞧上公孙贺这烂人,偏生嘴犟,打死不认,我也只能多多费心,免得教她深闺恨嫁下去。”

“莫非二姊……”

刘彻险些惊掉了眼球,现下能教阿娇上心的待嫁少女还能有谁,无非就剩南宫公主。

阿娇无奈叹息,随即臻首轻点。

刘彻心里直想骂娘,自个辛苦栽培起张骞和公孙贺,本只想倚为肱骨之臣,没曾想是养了两头猪,将自家的两颗好白菜尽数拱了。

张骞也就罢了,想到公孙贺这等烂人也要做他姊夫,刘彻的脸色就跟吃了屎般难看。

好在公孙贺追随刘彻多年,受了不少影响,看着惫懒浪荡,实则对男女之事颇是谨慎,近年又忙于军务,没在外头乱搞,至少没似李当户那般把丫鬟的肚子搞大了,弄出个儿子来。

只是二姊过往就如阿娇般,对公孙贺从未有甚么好脸色,怎的突然就瞧上眼了?

阿娇闻得刘彻的疑问,柳眉轻扬道:“陛下岂会晓得女儿家的心思,尤是南宫这等傲慢的脾性,若非入了眼的男子,哪里够格让她摆脸色的?”

“……”

刘彻无言以对,二姊出身尊贵,自幼又深受长辈宠溺,还真是眼高于顶,压根不屑理会不相干的人。

正因如此,她活了十余载,硬是只有阿娇和楋跋子两个年岁相仿的闺蜜,对长姊阳信公主都没这般亲密。

刘彻摇头苦笑道:“两人的脾性天差地别,就怕撮合出一对怨偶啊!”

阿娇却不认同:“陛下此言差矣,有道是一物降一物,南宫那急躁易怒的脾性,也就公孙贺那张破嘴能哄好。”

“希望如此吧。”

刘彻倒是没甚么把握,也只能顺其自然,若公孙贺不乐意,他也不会强行下旨赐婚的,免得乱点鸳鸯谱,同时误了两人的终生。

两人此番出行没带甚么龙舆凤辇,纵马疾驰大半日,便到得南山西边的一处隐秘的小河谷。

涓涓溪流源出滈水,环绕着偌大的庄园,地势平坦的河谷间,菊花遍野,微风拂过便泛着金色的浪,飘着淡雅的香。

见得阿娇小萝莉满脸惊喜,刘彻亦是心情愉悦,皇权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霸道无比的独占风景优美的好地界。后世某些有权有钱的人或许也能做到,但敢堂而皇之摆在明面上的,怕还真没几个。

河谷外,早有羽林卫严密布防,自是安全无虞。

庄园内没甚么亭台楼阁,皆是些竹舍和草庐,住不下太多人。

刘彻留下十名死士和服侍阿娇的内宰,便是让郎卫们自行到庄园外搭建行军帐篷,无事就莫来打扰。

郎卫们见得河谷间处处都有羽林卫布下的暗哨,也知帝后无需他们多加护卫,自是应诺。

此番随行的郎卫亦随侍刘彻多年,今岁关中遭遇天灾时,他们冒死不断往返于长安和各郡县间,皆身心俱疲。刘彻也是特意带上他们,算是出来野营了。

众人刚安顿下来,河谷外便不断运送来不少日常所需之物,瓜果菜蔬,酒肉荤腥皆是不少。

刘彻让郎卫们随意吃喝,只是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不要破坏景致花草便好。

众人这才晓得陛下还真是想趁机犒劳他们,自是谢恩不已,领着刘彻特意派给他们的数名御厨,回扎营之处,如陛下所言般也好生享受假期去了。

阿娇没了过往拘束,领着内宰们纵马溪畔花间,疯玩了两日。若无刘彻好心提醒,怕是要将南宫公主和楋跋子这两位好闺蜜抛到九霄云外了。

她忙是写了帖子,让近侍宦官快马送往避暑山庄,邀两位闺蜜和族兄刘买前来游玩。

避暑山庄离这河谷不远,清晨送出的帖子,未到晌午南宫三人便已应邀而至。他们依着帖子,亦是轻装简从,拢共只带了十余名随侍的婢女。

入得河谷,三人皆是眼前大亮,万没料到南山附近还有这等花香萦绕的清幽之地,且被藏得严严实实的,怕是没甚么人知晓,显然早被圈禁为皇室私苑了。

皇帝果是会享受,躲个清静都能弄出这等手笔。

三人入得庄园,阿娇跑出主宅的竹楼,拉着两位闺蜜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刘买向阿娇见了礼,抬头看着竹楼的牌匾,只见得歪歪扭扭的三个题字,清心居。

刘买知晓那是陛下的手笔,忍着笑意,又去看门边的楹联,却是眼神一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词句简单,字体歪斜,但衬着这庄园景致,细细咂摸戏下,倒是颇具意味。

刘买乃是书痴,尤喜诗词歌赋,便即举步入内,见得皇帝刘彻正躺在竹制的摇椅上,于延伸出竹楼西侧的敞间品着清茶,迎着徐徐微风,望着远处的南山,显是惬意得紧。

闻得身后的动静,刘彻也未起身,只是扭头瞧了瞧,见得刘买欲待行礼,便是笑道:“族兄在此间无需太过在意虚礼,免得扰了兴致,且来躺下,陪朕品茶,好生享受这份清静吧。”

刘买见得刘彻抬手指了指紧挨着其左侧的另一张摇椅,稍作犹豫后也只得躬身应诺,硬着头皮举步上前,坐到摇椅上,小心翼翼的躺下,倒是没敢像刘彻似的晃啊晃。

刘彻手拈茶盏,呷了口茶水,突是出言问道:“族兄对日后有何打算?”

刘买忙要起身作答,却是被刘彻猛地抬起左手按住肩膀。

刘彻淡淡道:“朕说过族兄无需多礼,权当你我兄弟间闲谈即可。”

刘买面色复杂,迟疑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刘彻微是愣怔,随即放声大笑,连连摇头道:“族兄想岔了,朕并非这般气量狭小之人,更不至容不得皇室宗亲施展长才。十一弟和十二弟都可入黄埔军学,日后统率大军为大汉开疆拓土,何况是族兄这等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雅士?”

“……”

刘买哑然无语,陛下貌似不太会安慰人,虽是让他安心不少,但那“手无缚鸡之力”听着还真有些刺耳。且陛下突是问及此事,似乎另有深意,着实教他有些摸不着头绪,不敢随意作答。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六百二十四章 国之爪牙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四百三十五章 鲜卑南迁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六百二十四章 国之爪牙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