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

因着皇帝刘彻授意,大汉铁业整合计划并不冒进,将满一年,方才规整好十一处重要的铁矿产地,并设立铁监,依着少府的冶炼工艺广设新式冶铁工坊。

东郭咸阳掌京畿漆县,陇西郡襄武和弘农郡宜阳;卓王孙掌蜀郡临邛,巴郡枳县和汉中沔县;孔仅掌南阳郡宛城,河东郡平阳,河内郡荡阴,河南郡巩县,汝南郡西平。

刘彻短期内不会在其余郡县大举开采和冶炼铁矿,十一处铁矿产地的冶铁工坊若全力冶炼,并不断精进工艺,足以供应大汉数年内所需钢铁。

毕竟大汉暂时尚不会出现大型钢构建筑,火车轮船亦是远未可及,造出钢铁主要是用作军械和农械,最多再加些纺织类机具,着实用不了多少,没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大干快上。

大汉的主力骑营早已汰换过军械,如今外夷又不敢犯边,刘彻不打算再大幅汰换边军乃至府兵的军械,免得太过浪费。

倒是百姓的农械应大幅改进,大汉现下的耕犁为直辕、长辕,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且无法调整耕地的深度,效率极低。

后世隋唐因铸铁的硬度和产量大幅提升,可大量使用铁制的犁镵、犁壁,便将汉犁改进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待到宋元时期,精钢的出现,使得的隋唐曲辕犁再度得到改进和完善,犁嘴多用精钢代替,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少府诸冶监此时已能较为准确的控制钢铁含碳量,相较于宋元需千锤百炼的精钢部件,少府辖下冶铁作坊可先批量注模成型,再经细部锻造研磨,便可得纯钢成品。

此等工艺,无疑是冶铁炼钢的大飞跃,只是距离真正的冶金还有较大差距。毕竟各式合金不是只有配方就能锻造出来,需要保证诸多金属成分能均匀分布各处,这可不是往水里加糖,用勺子搅拌两下就能办到的。

饶是如此,大汉现下能锻造的纯钢也足以用作犁嘴,再用生铁包覆犁底,即可大大减轻宋元耕犁的重量。

三伏休朝期刚过,朝廷便是诏令各郡县农业局的官吏,到各处乡里向百姓推广新式耕犁,暂因产量有限,无法大量出售,权当先教农人学着用。

朝廷也无意打造出整套耕犁出售,日后只会出售耕犁的钢制和铁制部件,且统一规格,百姓日后只需制作木质犁身,再买来钢铁部件安上皆可。

新式耕犁公布后,并未在民间引起太大反响,盖因寻常百姓拥有的田亩有限,旧式直辕犁虽费力费时,却也将就能用,且还用习惯了,想着日后没必要花钱去换新犁。

刘彻得了各郡县农业局的呈报,倒也没感到挫败,想让老百姓接受新鲜事物自然并非易事,何况还是要他们往外掏钱。

他本是想顺其自然,等待百姓们慢慢觉醒,岂料最先觉醒的倒是诸多向来被刘彻视为保守派的大汉权贵。

大汉的保守势力可细分为两大派系,一者为薄氏和窦氏等外戚,二者为各地王侯。他们除了可收取租赋的食邑外,更拥有大量私有农田,是大汉最为庞大的地主阶级。

外戚势力在刘彻近年的努力分化下,已逐渐瓦解或转型,王侯们也因推恩令的颁布,面临不断被削弱的窘境,然而他们的私田并未有任何削减。

随着大汉愈发强盛,四大商团在京畿三辅广设作坊或铺面,皇室实业更在各地招募大量百姓造桥铺路,营建工坊,连中原郡县都没落下,且朝廷还数度调降田税,向民间大肆低价佃租官田。

现下大汉劳动力严重不足,百姓们不是务工就是佃种官田,世家大族的私田鲜少再有百姓前来佃租,只能靠仆役和奴隶打理。

偏生皇室实业不断撒钱,让世家大族协助他们完成各项营建,就是已被世人熟知的所谓工程外包。

当初兴建武威和西宁城,运去各式物资的世家大族都挣得钵满盆满,如今又要建北方大道和张掖城,自然再度开了那甚么招标会。

世家大族们精明得紧,府中的仆役和奴隶去置办和运送货物,输往皇室实业指定的地点,所赚取的赀财远比耕作农田挣得多,自然不断将大量人手投入其中。

如此一来,耕作私田就更缺乏劳力了。

不耕作,任其抛荒?

谁也没这么大的胆子,大汉已耕作的田亩皆在官府有册籍,连每岁耕作何种作物都要预闻备注,收成亩产更要汇总呈报大农府。粮田无故抛荒将课以重罚,累犯者不但会罚没田亩,更会由官府依律治罪,犯行恶劣者甚至会被枭首抄家。

你抛荒的虽是自家私田,但亏的是朝廷赋税,砸的是皇帝家的锅。

不杀你,杀谁?

近年世家大族从遗孤内院招募到不少农学院的学子,让他们做了田庄管事,打理族内田亩,此番朝廷刚刚公告新式耕犁问世,这些管事们便已关注到此事。

他们出身遗孤内院,对陛下折腾出的新奇事物有种盲目的崇拜和信心,觉得定是有大用途。譬如过往的化肥和今岁的棉麦复种,皆能让农田产出大增。

田庄管事纷纷前往所在郡县的官府,请来农业局里的师兄师弟们,让他们教导试用新式耕犁。

世家大族平日多以奴隶拉犁,耕牛亦不缺,套上新式耕犁后,数亩田地犁下来,无论用人拉还是用牛拉,皆生生比过往快了数倍。

尤是转弯和调头时轻松不少,无需用人将沉重的犁具搬转,省时省力,且犁得更深,能翻出深埋地下的虫卵,可为日后减少大量虫害。

田庄管事们自是欣喜异常,纷纷上报主家,若有了这新式耕犁,耕作的人手应可减半。

权贵们知晓此事,大喜之余皆屈尊纡贵,到田间地头亲自查看田庄的农奴用新旧两种耕犁试做比对,结果自然让他们满意得紧。

于是乎,大汉朝堂之上的群臣纷纷进谏,言农事为大汉立国之本,少府既有新式耕犁,就当迅速向民间推广,最好能似去年灾后在关中各郡推广新农艺般,向农人免费供应麦种和适量农械。

刘彻瞧着满殿忧国忧民的朝臣们,险些没喷出口老血,这群吃嘛嘛不够的地主老财!

在关中各郡县,朝廷去年因天灾免费发放麦种和农具,今年因推广棉麦复种又免费发放棉种,皆是一视同仁,按着册籍在簿的田亩数,无论世家大族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取分文。

国库为此足足支出数十万金的公帑,大农令曹栾险些肉痛到心梗猝死。

新式耕犁还想免费拿?

见你们的大头鬼!

观自在菩萨……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刘彻心中默念数遍观音心经,方才抑制住抄起镇山河朝那群老货掷去的冲动,尽量平心静气道:“我大汉铁业尚未整合完毕,钢铁产量不足,仓促间无法打造足够的犁铧部件。”

不少朝臣眼珠微转,脑中急速盘算起来,眼瞧八月将至,棉花收获后便又要复种冬麦,最迟要在九月末播种完毕,那八九月就得先犁地晒田,耽搁不起的。

这新式耕犁必得早些到手!

“陛下,中原郡县尚未推广棉麦复种的农艺,故八九月鲜少需要耕作,这新犁还是应先供关中郡县所需才是。”

“不错,巴蜀两郡隔着蜀道,难以将新犁运来也就罢了,南阳等五处中原铁坊皆离函谷关不远,新犁运入关中只需半月光景,还赶得上秋耕。”

“陛下,大行令言之有理,臣附议!”

“臣亦附议!”

……

刘彻瞧着纷纷附议的群臣,心里只想骂声直娘贼,怪不得中原世家大族对朝廷多有埋怨,看看这满殿出身关中的朝堂重臣,心都偏到九霄云外了,就跟中原百姓乃至世家大族皆是后娘养的一般。

“罢了罢了,新犁的部件每副造价百钱,再算上运赀,计百五十钱,若是不嫌贵,自行去寻少府卿陈煌商议购置事宜。”

刘彻摆摆手,懒得跟他们啰嗦,也没虚报价格,他本就不想通过农械挣钱,从农人身上吸血,而世家大族买农械也是拿去耕作,于国有利,没必要计较他们的初衷和本心。

朝臣们见得陛下圣口决断,也不好再纠缠,掂量着那价格倒也划算。

他们大多细细看过新犁,晓得确实耗费不少纯钢和生铁,百五十钱尚买不到两石粟谷,着实算是便宜的。毕竟耕犁又不是只能用一年,且他们族里的田亩众多,买新犁自然比田亩少的百姓更划算得多。

“陛下圣明!”

“陛下仁德!”

群臣皆是交口称颂,听得刘彻直起鸡皮疙瘩。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群不要脸的老贼!

刘彻心中如是暗骂。

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四百一十四章 组建暗卫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难为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护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