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

数日后,广川王刘越和胶东王刘寄的正妃人选终是落定。

刘寄选了高陵候赵周府上的嫡长女,显是经过仔细权衡的结果。

赵周之父赵夷吾曾任楚国太傅,楚王刘戊造反时因宁死不从而遭处死,吴楚之乱平定后,汉帝刘启则因其父忠君有功,封赵周为列候,食邑高陵县就在长安的北边。

因高陵县位处京畿,赵周可收部分租赋,却未在封地设府,而是居住在长安城的北阙甲第。

赵氏底蕴不厚,又举族住在长安,刘寄与之联姻,皇帝刘彻自可安心。

刘越更是再次表现出远较其年岁更为成熟的政治智慧,欲迎娶丞相袁盎的嫡长孙女为妻。

依照常理,丞相为百官之首,亲王与之联姻,难免会惹得皇帝猜忌。

然刘越此番选择却让皇帝刘彻乃至太上皇刘启再度对他高看一眼,只觉过往不显山露水的他实是众多兄弟中目光最长远,心思最通透的。

丞相袁盎虽是位高权重,但已年过花甲,数年内必将告老致仕。

袁盎之父曾是楚地盗匪,发家后洗白,以楚地富户的身份迁徙到京畿安陵邑,即汉惠帝陵邑,两个儿子也得以改册士籍,进而出仕为官。

(特别提醒:皇帝在世时就要提前为自个修陵,袁氏迁入关中和袁盎兄弟出仕皆是在惠帝朝。)

侍奉帝陵的家族若无圣旨,不得外迁,袁氏实则算是替惠帝守陵的家族。

袁盎的兄长袁哙虽曾在文帝朝位列诸卿,但因其早逝,没甚么大功,故后人未得太大荫蔽,是以袁氏的本支属袁盎这房,袁盎的嗣子居于安陵打理族业,未出仕为官。

袁盎为历经四朝的元老重臣,告老致仕后必可因功封侯,荫蔽子孙,又因其嗣子无官身,其嫡长孙女若将嫁入天家,必会提前继荫封君。

(笔者再注:刘盈后的刘恭和刘弘两位少帝为傀儡,无帝号,且惠帝和文帝为兄弟,而非父子,故汉人惯常视文帝朝接续惠帝朝,四朝元老由此而来。)

刘越若娶得袁氏女,日后嗣子承袭王位和封地,嫡女则可承袭母爵和汤沐邑,又因袁氏无实权,陛下可安心,且袁氏积富多年,袁盎又被接连赐下大笔皇室实业的份子,有此财力雄厚的母族,刘越不必太过担忧子孙庸碌无能,会活活饿死。

更重要的是,袁盎向来是最坚定的保皇派领袖,刘越与之联姻,便会彻底被归入这个大派系,顺理成章的站上与其他世家派系彼此制衡的位置。

在世家政治盛行的大汉,袁盎在派系内的影响力绝不会因告老致仕而消失,他一日不死,刘越就甩不掉保皇派的标签,不可能与其他派系过从太密。

刘越欲迎娶袁盎的嫡长孙为正妃,是经过精细盘算的,自然能让皇帝乃至太上皇满意。

当然,那袁氏女的才貌品性也是上上之选,入得了刘越的眼,配的上这正妃之位。

家有贤妻,夫无横祸,这是亘古不变的正理。

天家子纳妃除却要考量妻族家世背景,更要考究那女子是否才德兼备。

太上皇刘启和皇帝刘彻觉着两女身份合宜,太皇太后,太后,乃至两位亲王的生母王皃姁又皆认同后,此事才真正落定。

ωωω ◆Tтkǎ n ◆C ○

腊月中旬,太上皇下旨赐婚,命宗正府和太常府可着手筹备两位亲王的大婚事宜,正婚之期可缓定,先办好各式仪程即可。

老宗正刘通已没精力主持此事,便全交由太常卿刘歂操办,又命诸位宗正丞辅之。

刘歂虽是忙得脚不沾地,心下却是乐意至极,他晓得这两桩婚事若办得妥帖,宗正之位就将落定他手。

宗正卿和太常卿虽是并秩,然宗正掌刘氏宗亲,太常掌朝仪,何者更重要是显而易见的,宗正是能惩治亲王和皇子的,地位何其超然。

皇帝刘彻则下旨为两位未来的弟妹封君,主要是为敕封袁氏女,赵氏女算是沾了些光。

敕封丞相袁盎嫡长孙女袁姝为县君,并划袁氏祖居的楚地杼秋县为其汤沐邑;敕封高陵候赵周嫡长女赵荑为乡君,在泾阳县邻近高陵县的地界划出千户属民,收租赋以供汤沐。

旨意颁下,自是皆大欢喜。

袁姝得了高爵和汤沐邑,赵荑封的乡君虽不比县君,但泾阳县地处京畿,千户属民收上来的租赋比杼秋县也少不到哪里去,算是白白捞着的,哪还有甚么不知足?

世家权贵们虽艳羡不已,但也没甚么可说的,且不提袁盎劳苦功高,光凭两位亲王此番西征立下的赫赫军功,得以荫妻封君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倒是各家贵女们懊恼得紧,两个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就这般让狐狸精抢跑了,真是不甘心啊!

非但如此,她们现下还得随长辈登门贺喜,提前与两位未来的亲王妃打好关系。尤是年岁尚浅的贵女们,指不定日后自家的婚事还得看这袁姝和赵荑的意思。

倒不是说两女成为亲王妃后就能指摘别家贵女的婚事,只是她们成婚后就是最顶尖的刘氏宗妇。若有贵女想嫁刘氏王侯,她们或许帮不上甚么忙,但若真想坏事,只需在刘氏长辈前故作不经意的流露出对该贵女的几分不喜,便足以搅黄那桩婚事。

旁的刘氏王侯不提,尚未纳妃的清河王刘乘和常山王刘舜与她们的夫君可是一母同胞,日后若要迎娶弟媳,可不得两位嫂嫂掌眼把关么?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可得罪女子,说的都是这道理。

袁姝和赵荑两女此时却没甚么心情与旁的贵女交际,只因她们皆已知晓,胶东王刘寄已被任命为宣曲校尉,广川王刘越则出任监军,待到开春,便将挥师南下,赶赴南越征讨不臣。

未来的夫婿即将领军远征,两女在骄傲敬仰之余,亦不免有些担忧,倒不是怕耽误婚期,只是忧心两位亲王的安危。

若是有个甚么闪失,日后上何处再找这般合意的夫婿?

然此等军国大事,岂是她们两个闺中待嫁的小女子能出言置喙的,只得怀着愁绪抓紧时日做些女工,好歹赶在大军出征前亲手制些袍服秀帕甚么的,托人给两位亲王送去。

这可不是甚么私相授受,而是汉人习俗,她们为待嫁之身,虽不宜露面替两位亲王送行,但必得送去些物件留作念想,以示妾居深闺盼君归之意。

大汉向来铁血尚武,尤是近年汉军对外夷连战连捷,尽诛四海之不臣几已成为全民共识。

大军南征在即,长安周报更是以全版刊载出师檄文,斗大的标题醒目不已。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夷狄血!

檄文刊出,大汉百姓得知南越大乱,属地内的华夏后裔正被西瓯和骆越等蛮夷部族欺压奴役,自是群情激愤。

夷灭西瓯,屠绝骆越!

民意即公理,想要师出有名,自然得先引导民意,刘彻在这方面无疑做得极为成功。

入京朝贡的西域诸多使臣皆是吓懵了,只觉汉人近年愈发凶戾好战,刚诛绝乌孙全族没多久,现下又要群起高呼要朝廷出兵夷灭西瓯和骆越。

大汉果真得罪不起啊!

东瓯王和闽越王惊悸不安之余,更是坚定了让两国臣民早些认祖归宗,重入华夏的决心。

若得大汉皇帝正名,使汉人将东瓯和闽越亦视为华夏之国,即便日后被大汉吞并,至少不会如外邦蛮夷般落得全族诛绝的下场。

即便是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肆意屠戮他国百姓的暴行也会引发天下共愤,秦将白起虽是军功卓著,但因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还是遭了秦王的重斥和惩戒,生生替秦王背了暴虐不仁的罪名。

当然,前提是屠戮的是炎黄后裔,华夏子民,而非化外蛮夷。

两位藩王皆是深知这道理,也瞧出这是大汉皇帝对他们的警醒,若是他们再多作拖延,待得大汉平定南越后,怕是就没耐心再等下去。

正朔大朝,两大藩王登殿朝贺时,跪请皇帝陛下为两国正名,两国愿以越国遗民的身份重入华夏,归为大汉诸侯国,而非外邦藩属。

群臣闻言,自是满殿哗然。

两大藩王莫不是吓疯了吧?

东瓯和闽越两国好歹是他们祖辈留下的基业,就这般拱手送人,百年之后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

不过仔细想想,两位藩王此般作为也确是出于无奈,依皇帝陛下的脾性,自是不容他人安睡于卧榻之侧。

东瓯和闽越皆与汉境接壤,又无天堑阻隔,若两国做大,对大汉的威胁比南越大得多,更遑论被关隘隔绝在外的朝鲜和匈奴。

莫说皇帝陛下对两国怀有戒心,便连朝臣们也早觉着该寻个由头出兵收拾两国。

只是他们万万没料到,陛下能逼得两位藩王主动献国归附,而非出兵将之攻占乃至诛灭。

越国遗民么?

群臣多是熟读经史,自然晓得越国和于越部族间的关联,如今见得东瓯和闽越想将祖辈追溯至于越部族,倒也觉着不无不可。

“此乃大事,不可轻言而决,待你等此番返国,与治下臣民细细商讨,若真是万民归心,下次入京朝贡时,再议不迟。”

刘彻的态度却是大出群臣意料之外,并未欣然准允,只是淡然出言道。

两大藩王忙是应诺,亦未再提及此事。

朝臣们若还瞧不出陛下和两位藩王早已私下议定此事,那就真是傻到家了。

甚么万民归心?

无非是要两国臣民呈上万民书,使大汉能得以名正言顺的接纳东瓯和闽越为诸侯国。

注记:高祖曾与群臣约誓,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者,则天下共击之!东瓯和闽越的事没这么简单,大家别急着吐槽,慢慢往下看,本书的逻辑很严谨的。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四百八十五章 齐山婚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九十二章 帝国物流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