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

今岁大汉虽又逢暖冬,然入得冬月后,亦不免日渐寒凉,出得西域的大汉使团却是遇着最适宜行进的好天候。

大夏国占据妫水(阿姆河)下游流域,境内气候宜人,国都蓝市城更是四季如春,鲜少有酷暑严寒,又是植被茂盛,水肥草美,实在是得天独厚之地,也无怪昔年西迁而来的月氏人会强占妫水北畔的大夏疆土,建立起大月氏。

大夏的冬月,天气却似长安初春,使得大汉使团的行进加快不少,终是在冬月末抵达大夏国都蓝市城。

大汉亲王驾临,中亚诸国岂敢怠慢,非但大夏君臣出城三十里相迎,印度希腊诸国的使臣亦是跟着出城迎候。

所谓印度希腊诸国,乃是指中亚南部和身毒西北部的诸多希腊化国家,若非要细分,则以兴都库什山脉为分界,山北可称之为中亚希腊,山南则为身毒希腊。

印度希腊诸国中,最具代表性且国力“相对”较强的,无疑是大夏南边的巴克特里亚王国。

巴克特里亚地区自古便是中亚、南亚、西亚和东亚的交通枢纽,五百年前曾为波斯帝国的行省。

两百年前,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此地后,即以此为其东方领地的统治中心,然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真正大规模迁徙而来,却是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其部将塞琉古统治中亚的时期。

待得马其顿帝国四分五裂,塞琉古也顺势在中亚独立建国,并出兵攻伐统治西亚的诸多旧日袍泽,故才有了盛极一时的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国虽是阔过,可惜也没阔多久,盖因主政者太过狂妄,竟然疯狂打压以帕提亚人为首的西亚游牧民族。

若论及当世最为彪悍武勇的民族,且不提东方的汉人和匈奴,在欧陆首数“野蛮人”色雷斯,在西亚则是帕提亚人。

身为游牧民族大联盟“大益”的领袖,以帕提亚人为主的帕尼族拥有诸多悍不畏死的战士,人人都是出色的弓箭手,个个都是剽悍的骑手。

若塞琉古帝国善待他们,甚或只要不太过欺压他们,帕提亚人还会如过往千百年般逐水草而居,昔年在波斯帝国治下,他们也是如此过着此等安稳的日子,安安生生的繁衍延续,没想着做出甚么改变。

偏生塞琉古帝国的主政者太过狂妄,或许还沉迷在昔日马其顿帝国覆灭波斯帝国的骄傲中,过往波斯人不敢做的事,他们马其顿人却是敢做的,故对西亚游牧民族施行了极端高压的统治。

帕提亚人向来是不畏死,不信邪的,实在被逼急眼了,索性开始定居,然后修建城地,并不断扩大他们的领土,并与其他部族结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盟,进而渐渐完成了从部族联盟向王国的转变,建立起了安息。

安息立国之初,便是散布出剽悍无畏的气氛,对外宣布一切胆敢进犯的民族都将被他们的军队粉碎,就像波涛在锋利的礁石上碎成浪花一样,等若向塞琉古帝国直接宣战了。

强盛的塞琉古帝国为平定帕提亚人的“叛乱”,损耗了大量兵力,却是屡屡大败亏输,且因将大多数军队调往西亚,无力再顾及中亚,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图斯趁势宣布独立,建立起巴克特里亚王国。

塞琉古帝国立国,称霸中西亚,到分崩离析,只用了短短七十年,就如过往的马其顿帝国般,如同划过天际的绚烂流星,迅速崛起,又是迅速衰落,或许这就是马其顿人的民族性,贪求广袤的疆土,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统御经营,也是马其顿帝国远不如罗马帝国之处。

亚历山大大帝治下的马其顿,同时代的华夏战国群雄,孰强孰弱?

后世史家对两者的比较往往只局限在兵力对比,未免太过流于表面了。

马其顿军队或许爆发力较强,与波斯和身毒等缺乏韧性的民族作战,自然势如破竹,但若遇到华夏民族,且不提局部战役谁胜谁负,光凭着诸多坚城深池,拖都能把马其顿军队拖到虚脱。

莽头莽脑的年轻人,爆发力强,但往往不持久,很快就后继乏力了,甚至……

你们懂得……

反观华夏,赵国被杀神白起生生坑杀四十万军民,仍是又撑了足足四十载才被秦国覆灭,华夏民族的韧性远非马其顿人所能想象的。

昔年亚历山大大帝若未英年早逝,且真要兴兵东侵华夏,首先会遇到的可是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秦国,且会遇着秦国历代君主中最为杰出,雄才大略远超秦始皇的嬴驷。

没错,秦惠文王嬴驷,远比后世影剧芈月传中所描绘的,更为铁血深沉的秦国第一君王。

嬴驷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国六合诸侯打下坚实基础。

若无嬴驷,秦国难为大秦!

秦始皇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六世秦君以秦惠文王厥功至伟。

若马其顿帝国真敢兴兵犯境,即便杀神白起已死,樗里子亦能领着大秦锐士将他们活埋了,他可是曾率军击破韩、赵、魏联军,且败楚破齐的绝世悍将,战功不下白起,更远超王翦和蒙恬。

只可惜樗里子在后世的名头不太响亮,就如他的主君嬴驷般,世人多只会记住最后攫取胜利果实的秦始皇及其麾下将帅,栽树浇水的前人多是会被逐渐淡忘的,仅在史书中以“奋六世余烈”一笔带过,这或许就是人性吧。

言归正传,话说从头。

安息在短短百年间迅速崛起,踏着分崩离析的塞琉古帝国,终是称雄西亚,尤是在十余年,现任安息君王米特里达梯亲自领兵出征,再度重创塞琉古帝国,夺得了肥沃丰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使得安息成为能与罗马和大汉并举于世的强盛帝国。

见得塞琉古帝国不断兵败割地,不少中亚领地纷纷学着巴克特里亚地区宣布独立建国,加速了帝国的崩解和衰落。

盛及一时的塞琉古帝国,现今却已然沦落到现今只能龟缩苟全的凋敝惨况,曾经囊括中西亚的广袤疆土仅仅剩下地中海东部沿岸的狭长地带。

中亚及身毒西北部却是出现了诸多独立王国,也就是现今印度希腊诸国的前身,其中国力最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也曾试图吞并弱小的邻国,且最初进展颇为顺利。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版图一度极为辽阔,东起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恒水中游流域,西达波斯东部沙漠,南抵身毒西北沿海,北界中亚的锡尔水,势力鼎盛。

然马其顿的民族劣性又在此时爆发出来了,监领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的总督欧克拉蒂德斯发动叛乱,在巴克特里亚称王。

王国以兴都库什山脉为界,分裂为南北二朝,互相攻战不已,一些势强的总督或将军乘机割据一方,进而独立建国,使得巴克特里亚的国势迅速由盛转衰。

或许正因如此,世人惯常会将兴都库什山脉以北诸国称为中亚希腊,山南诸国则称为身毒希腊,或是将这些希腊化的小国泛称为印度希腊。

现今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真的只是小国,盖因在过往数十年间,北面康居,大宛和大夏陆续崛起,西南的大片疆土又被安息帝国攻占,取代了孔雀王朝的巽加王朝也彻底平定内乱,出兵夺回整个恒水流域。

如此种种,皆导致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版图大幅缩水,国力更是衰微,便连大宛都远远不如了。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立国,强盛和衰落过程,亦是不足百年,让人不得不唏嘘,马其顿人总是这般牛逼哄哄的自我作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潇洒走了好几回,却硬是没建立甚么文明古国,这也怨不得旁人啊。

当然,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分裂也不是没来由的,除却马其顿人骨子里的分裂因子,中亚及身毒西北部独特的地理因素更是主因。

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多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而兴都库什山脉以南,则多为山地高原。

山北之地,多如大夏疆域般雨水丰沛,气候宜人;山南之地,则是干燥少雨,昼夜温差极大,且夏季酷热能活活将人烤熟,冬季严寒却能凝水成冰。

巴克特里亚地区自古是贯通中亚、南亚、西亚和东亚的交通枢纽,且混居着马其顿人为主的希腊人,波斯人,身毒人等多个民族,成为八方商贾汇聚之地,故其在兴都库什山脉以北的领地极为富饶,与贫瘠的山南领地形成鲜明对比,当地属民支持领主搞分裂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寻常百姓的眼光往往是短浅的,他们怕是万万没料到,分裂后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会衰落得如此迅速,且连年战乱使得局势大坏,商贾纷纷远离,转而向较为安宁的大夏汇聚,也使得大夏商贸愈发兴盛,其国都才会被汉人称为“蓝市城”,意指该城市贸繁荣,往来货物众多,就如个大坊市般。

商贸既又群聚效应,更有排挤效应,尤是大夏抱上汉廷的大粗腿后,非但吓阻了意欲东扩的安息帝国,更将妫水北畔从大月氏手中收回,且国内政局稳定,依着汉廷的意思,愈发的重商轻武,息兵戈,降商税,使得国都蓝市城成为中亚最为兴盛的商贸之都,便连地处西亚的安息国都泰西封都比不得蓝市城繁华富饶。

安息君臣不是不垂涎蓝市城这块大肥肉,然昔年汉军十余万骑悍然犯境,将木鹿城攻陷的阴影尚是萦绕心头,加之西面的罗马正面临着匈奴骑兵的巨大威胁,与其兴兵东扩得罪大汉,倒不如好生想想怎的能趁罗马局势大坏时,从其身上狠狠咬下块肥滋滋的大肉。

若将大夏比作肥肉,那罗马可就是活生生的大肥羊啊!

帕提亚人本性就是如此,昔年他们只是游牧民族联盟的领袖,就敢向强盛的塞琉古帝国宣战,且最终踩着塞琉古大军的尸骨建立起了强盛帝国,现今安息国力虽尚不如罗马,但也没差到哪去。

怕你个鸟!

趁你病,要你命!

帕提亚人虽已渐渐转变成筑城安居的农耕民族,但骨子里游牧民族那种纵兵劫掠的匪性却是没消减殆尽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四百一十四章 组建暗卫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二百八十五章 议及大婚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汉帝之谋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临朝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