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分不清是谁的《短歌行》

卫青笑着说出来的话让苏稚觉得很是心酸。

母亲跟儿子们谈话的方式绝对不是撒泼打滚,更不是长平这个长公主身份的母亲能做出来的事情。

现在……长平这样做了……

这是卑微到了极点的做派……

如果跟长平谈话的人不是她最钟爱的三个晚辈,长平宁愿血流漂杵也不会如此自降身价啊。

云琅三人就是看到了这一幕,才真正的开始为难了。

卫青却很喜欢,虽然这样做很不名誉,长平还是准备在家的圈子里解决目前的矛盾。

没有把这三个晚辈当做政治敌人来对付。

刘彻每天都会来看望一下病重的卫青。

当然,长平折磨云琅,曹襄,霍去病的事情他一样是知道的。

今日见卫青面色出奇的好,就问道:“汝今日颜色大好,有什么乐事与朕共享吗?”

卫青靠在床榻上无声的笑了一下道:“长平正在折磨三个晚辈。”

刘彻闻言捧腹大笑道:“恶人终须恶人磨,有他们三人抵挡一阵,朕这里就松快了。”

卫青笑道:“长平过于急躁了,请陛下恕罪。”

刘彻叹息一声道:“朕都拿不准主意的事情,也不知道长平哪来的胆量如此肯定。”

卫青笑道:“无非是嫡长子继承制罢了,选用嫡长子继承天下,这样的大汉首脑或许不一定是最好的,却是保证我大汉江山延续的最好手段,少了无数无所谓的争执,也少了很多野心家的窥伺。

陛下君临天下,天下自然安定,长平只是害怕后世子孙没有陛下的威望,没有陛下虎视鹰扬的的雄心壮志,一旦为野心家所趁,大汉将会陷入内战之中。

如今我大汉之强大,远超先代任何一位帝国,一百二十七为敌酋的首级已经证明我大汉外无敌手,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我们的敌人只能来自内部。

只要我们不乱,敌人何足道哉!”

刘彻轻笑一声道:“朕的时间还多,此时考虑统继之事为时过早。

刘据已经是太子,那就好好的当他的太子,做出几件漂亮事情给朕看,给天下臣民看,只要他真的能做到万众所归,他就是我大汉未来的君王。”

卫青见皇帝终于松口了,就挣扎着从床榻上下来,拜谢了皇帝的恩德之后,就吩咐家将取来一架古琴。

焚香净手后对刘彻道:“老臣这段时间缠绵病榻,自知不能永年,前几日之时,见明月有感,遂作歌一首,愿为陛下歌之。”

刘彻见卫青的身体极为虚弱,连忙摆手道:“爱卿不必匆忙,待日后身体康复,朕召集群臣在长安未央宫待月明之时一起歌之如何?”

卫青摇头道:“此歌是微臣为陛下所做,也只有微臣能吟唱此歌,别人吟唱,大为不妥。”

刘彻哦了一声道:“为何?”

卫青笑道:“封禅泰山的路上,风雨大作,军伍为济水所阻拦,微臣陪陛下一夜三次观济水水情,当时陛下披着蓑衣站在济水岸边,身边虽然有从人无数,臣却觉得陛下当时是如此的孤独。

臣知晓陛下的心思,唯恐这场风雨是上苍降下来的惩罚,是阻拦陛下封禅泰山的大凶之兆。

说来不怕陛下笑话,微臣当时心中怒火中烧,恨不能挥动手中大戟,为陛下劈开眼前乌云……咳咳咳……”

刘彻叹口气轻轻抚摸着卫青的后背好让他咳嗽的轻松一些。

卫青咳嗽完毕,一张脸涨的通红。

“臣本是一介马夫,陛下不以臣卑鄙,简拔臣于马厩之中,咨臣以军国要事。臣自受命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一日之松懈……陛下完成真正的天下一统之后,臣心神松懈,方才发现这具残躯已然千疮百孔……

臣虽在病榻,却不敢忘记陛下嘱托,虽有心继续辅助陛下定鼎天下,却有心无力也。

明日,微臣就要接受璇玑城最后的治疗,生死难料……微臣心有所悟,请陛下准许微臣为陛下歌之,以酬谢陛下知遇之恩。”

卫青说到此处,已然潸然泪下,刘彻双目泛红,跪坐在一张毯子上,强行露出一丝笑意,肃手道:“爱卿尽管歌来,朕洗耳倾听。”

卫青拨弄一下琴弦,发出嗡咚一声响,平复一下胸中翻涌的情怀,举起面前的酒杯邀请刘彻共饮。

刘彻举起酒杯君臣一饮而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卫青唱出了前四句,虽然声音低沉厚重,且余音袅袅,刘彻听在耳中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

这首《短歌行》是云琅十五年前的旧作,早就被收录进入了《乐府诗》里面去了,这首短歌行气派宏大,悲凉刘彻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卫青却说这首短歌行是他所做,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他想用这首歌说明什么事情呢?

刘彻忽然想起,云琅在阳陵邑居所作这首歌的时候,正是他刚刚出山不久,受聘与卓氏之时。

当时的云琅居无定所,寄人篱下,虽有一腔的雄心壮志却不能施展,整日里与工匠为伍,受卓氏羞辱之后喝的酩酊大醉,怒不可遏之下,作下了这首短歌行,自怜自苦之意浸透每一个字,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

难道说卫青也想用这首歌来告诉朕,如今勋贵们已经活成了明月下的惊雀’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当卫青唱出‘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四句的时候,刘彻提起酒杯敬了卫青一杯,每回有优伶唱到这一句的时候,刘彻总是要举杯喝酒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四句唱出来的时候,刘彻心中原本的感动之意已经完全消失了,哪怕卫青唱的很费力,他的面容依旧是淡淡的。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些句子唱出来的时候,刘彻以为卫青已经唱完了,毕竟,云琅作的短歌行到这里就该结束了,这几句并不是一些吉祥话,换一个场合,刘彻可能会潸然泪下一下,在这样的奏对场合,这些话除过说皇帝刻薄寡恩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刘彻心中渐渐有了恼怒之意,准备随便应付一下卫青,称赞两句之后就回宫就寝。

不料,卫青的琴音继续,并没有断绝的意思,猛地拔出几个高音之后,即便嘴角开始有血渍了,刘彻依旧没有动容的意思。

卫青却露出了笑容,调整了全身的力气,高声唱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刘彻愣住了,用鹰隼一般凌厉的目光死死的看着卫青。

卫青双手按在古琴上,制止了语音,喘息着对皇帝道:“陛下,泰山并非最高峰,东海并非最大的海……大汉国如今并没有站在世界的最高峰处,臣听闻,西方的大秦国并不比我大汉国弱。

匈奴人之所以愿意接受前所未有的羞辱,刘陵宁愿将伊秩斜的首级送来长安充作陛下的玩物,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结好大汉国。

他们已然知晓大秦国的庞大,强盛,也知晓匈奴在身毒之地与大秦国必定会发生冲突。

一旦我大汉国与匈奴纠缠过甚,到时候,大汉国与大秦国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臣恳请陛下,行周公吐哺之行,继续结好大汉武侯,千万莫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第六十二章谁是大坏蛋?第十章徐夫人的手艺第六十八章变态与温柔第一三七章女子大丈夫第一二三章福报?可能是!第四十五章冷静的霍光第十章权臣的底线第六十三章云琅的《禁奴令》第八十八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八三章焰火时效第九十二章于无声处听惊雷第三十六章尝到甜头的阿娇第一七二章总有人倒霉写在获得黄河文学奖之后第五十一章谁还没点智慧第四十四章我是冤枉的第一零九章阿娇的家底第一六四章不准在水中哭泣第一二零章 上位者尊第三十九章西北理工第一五三章万年老二第十五章胡骑第七十九章刘据的苦难岁月第一六七章泰山上(上一章章节名错误)第一四七章都是神人第五十一章魑魅魍魉第八十五章山高人为峰第一零五章太宰之后无太宰第七十九章 破幻阵第十七章 飞雪城中第三十七章古人的夸大与内敛第一一六章刘彻的王霸之术第二十五章白鹿币第一一五章伟大的演奏家(接着战斗)第八十三章郭解的独家学问第一五三章 怎样才能称之为伟大第四十章金日磾的报复第五十六章臧僖伯谏观鱼第八十九章概率学第八十七章改造与冲动第四十一章不容拒绝的女魔头第三十一章一半惊喜第九章幸福的人第一三一章全世界都在关注你第一一八章刘据的噩梦第一一八章自讨没趣第一八一章鸡同鸭讲第一五零章最后的元朔年第四十三章心肝不是谁都有第五十六章永不放手第二十九章时代的局限性第九十三章大门开了第二十三章 汉旗第一五一章骂你是爱护你第八十五章论古代妇女的追求第三十二章 素质?苏稚!第九十八章暖心暖肺的阿娇第四十七章杀敌从来都不是目的第四章钩子山第二十九章 灵心门下第十章挂印求去第六十三章大行令李息第一六五章长平的决断第一二五章不想弄得太明白第二十章向鬼神开战第一二八章一利一害第一六一章刘彻的疑惑第十六章因材施教第一七八章内讧第九十三章大汉皇帝乱挥刀第一零三章胸怀大志猛曹襄第七十七章 各神通第一五零章谁对谁错?第十章徐夫人的手艺第七章 霍去病的人生观第一六八章孤独的白狼口第一三六章霍去病的大胃口第五十二章侯爵可以为所欲为第一零九章阿娇的家底第一零五章宝贝第六十四章该死的奏对(第三章)第一四零章云氏的道理第一二六章事情总是会变的第八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一百章月色如水第二十章奋斗永远是别人家的事第一四九章我叫许良第十四章完美与瑕疵第一一七章毛辣子第三十三章谁是大赢家?第一四四章公孙弘的奇妙之旅(5)第九十六章有这样一座城第五十四章施政灵活的霍去病第二十四章 皇室之危第九章新生活,新体验第四章不愿意逆天改命的李陵第六十五章 扼杀文明的凶手第五十八章令人失望的大汉第一六一章安宁的日子第一五五章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