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一头雾水

云琅瞅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洞感慨万千!

扶荔宫到底还是挖出暗道来了。

这条暗道全部由青石砌造,宽大的可以跑马车,站在坑上往里看,黑黢黢的看不到尽头。

曹襄身边的一个胥吏阴测测的对云琅道:“君侯如何解释?”

不等云琅答话,胥吏就被曹襄一脚踹进了暗道。

云琅蹲下身子从缺口处掰下一块黑色的泥土叹息一声道:“该死的项羽,他真的烧了阿房宫。”

曹襄不理睬掉进坑道里的胥吏发出的惨呼声,同样掰了一块黑土拿在手里琢磨。

“查一下吧,这座扶荔宫盖起来之前,到底是前秦的哪一所宫观。”

胥吏闻言,立刻就去寻找答案了。

曹襄对坑道里的胥吏道:“进去看看,走到头再来禀报我知晓。”

掉进坑道摔得头破血流的胥吏还想抗辩一下,抬头见曹襄的眼神阴森森的,就临时改口道:“请给卑职火把,长剑!”

曹襄努努嘴,就有随从将长剑,火把丢给了那个身份奇怪的胥吏。

目送胥吏一步步的走进暗道,云琅对曹襄道:“先禀报陛下吧。”

曹襄摇头道:“人家早就知道了,可能比我们知道的还要早。”

“公事而已,不要有怨言。“

“我觉得这个地道应该不是独立存在的,以始皇帝的气魄,既然修造了地道,说不定就会用地道将阿旁宫所有的宫观全部都连接起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仅仅是这样的一条地道网的存在,上林苑就该是一个进可攻吗,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云琅叹口气道:“前秦败亡的太过迅速,庞大的国力没有发挥出十之一二,汉王就进了长安。”

曹襄笑道:“我亚父曾经说过,前秦之所以败亡,大部分的原因是秦国人已经疲惫了。

连续打了好几百年的仗,终于一统天下之后,人心就懈怠了,再无昔日秦军的勇猛。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管怎么说,这条地道我们要好好地利用一下,最好能依托地道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圈子。

否则,地势平坦的上林苑,在防守上太吃亏了。”

云琅点点头,又对曹襄道:“你去建章宫,还是我去建章宫?”

“我去吧,我舅舅跟我舅母最近不对付,建章宫里的人连笑脸都看不见,我舅舅见了你就生气,还是我去为好。”

“那好,我正好按图索骥查寻一下上林苑地道的秘密。”

“先前下去的那个胥吏我已经报了失踪,就不要让他出现,免得我见了尴尬。”

“好的。”

阿房宫的地图拿来了,其实就是一幅画,云琅看了良久,除过知道这座扶荔宫以前叫做采青宫之外,根本就没有暗道的标识。

想想也是,暗道这样的东西本来就不该标注在这样的平面图上。

云琅放下画卷,叹息一声,他很担心这条暗道会直通始皇陵,即便是不通到始皇陵,哪怕通到兵马俑的位置上,也会在大汉引来一场轩然大波。

云琅再次来到那个地洞前边,先前进去的胥吏还没有出来,云琅估计他出来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刚刚挖开的尘封密道,空气不流通,里面各种情况都会发生,这样轻率的走进去,活着才是怪事情。

这些胥吏都是曹襄亲自招揽的,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跟主人唱反调的部下,对曹襄来说就是明显的背叛。

不管他来自于哪里,来自于谁的指派,得罪了曹襄就不可能有活路。

暗道的走向与始皇陵所在的方向并不一致,这也是云琅能够沉稳到现在的原因。

“搬来风箱,准备点火吹烟,寻找地道出口。”

云琅低声下了军令,孙大路立刻就派军卒将地道口子继续扩大,与此同时,也有军卒搬来了军中铁匠炉上的巨大风箱准备向地道吹风。

浓烟缓缓地飘进了地道,浓烟的走势很快,这说明这条地道有出口。

站在刁斗上的军卒极目四望,只要发现地面上出现了烟雾,就会立刻指明方向。

果然,一个时辰后,正东方有烟雾飘起。

云琅亲自带人找到了冒烟的地方,此地已经远离扶荔宫四里地了。

看到这个出口,云琅终于放心了,这说明这些地道并不如他跟曹襄想象的那样宏伟,每一处宫观的暗道基本上都是独立存在的。

云琅还在出口处看到了人为拨弄的痕迹,还在地道不远处找到了一截焦木,以及衣衫的残片。

这一切都说明,那个胥吏逃出生天了。

将出口地方的乱石搬走之后,由于这里地势高,扶荔宫地势低的缘故,他听到地道传来呼呼的风声。

“里面有什么?”

隋越的公鸭嗓子在云琅背后响起。

“不知道,没进去看,唯一一个探查了地道的胥吏居然私自潜逃了,这人必须抓回来。”

云琅看了隋越一眼,在他背后正站着一个几乎赤裸的大汉,他的脸黑乎乎的,只在腰间围了一条不知道从哪来找来的短衫。

隋越摆摆手道:“那人已经死了,被某家亲手诛杀。平阳侯面前还请君侯遮掩一二。”

云琅道:“你觉得我会帮你骗曹襄?”

隋越笑道:“不会,我就是问一下,君侯,扶荔城将来会是陛下在上林苑游乐时的驻地之一,却突然出现了地道,不知君侯如何跟陛下交代。”

云琅没有理会没话找话说的隋越,对那个被火把熏得黑漆漆的胥吏道:“想要活命,就把这里所有的地道都探查一遍,或许能够让平阳侯饶恕你。”

这句话让隋越的脸色异常的难堪。

云琅又道:“监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监视对象明知道自己被监视而不知道是谁在监视自己。

唯有如此,才能让他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深思熟虑一下。

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只是自寻死路而已。”

隋越没有再说话,面色阴沉的亲自看了地道,然后就带着那个胥吏离开了扶荔宫。

“这么说扶荔宫真的发现了地道?”刘彻抬起头看了曹襄一眼,继续看自己手上的奏折。

“回禀陛下,正是!”

“你刚才说地道是旧有的?”

“正是,云琅与微臣猜测,该是前秦在修建宫观时挖掘的地道,应该是为秦皇挖掘的一条便道。”

刘彻放下手里的奏章,拍拍桌子道:“这就难堪了,既然扶荔宫里有地道,岂不是说朕屁股下面的这座建章宫下,岂不是也有地道?”

曹襄连连点头道:“可能性很大。”

刘彻瞅着曹襄惶急的模样笑了,指着脚下的方砖道:“朕的脚下就有一条暗道。”

曹襄分不清皇帝这是在调侃他,还是说他脚下真的有一条地道,飞快的道:“您不会在乎这些的。”

刘彻站起身,瞅着窗外的风景摇摇头道:“旧的东西总是不好。”

曹襄道:“那就该弄新的。”

刘彻转过身玩味的瞅着曹襄道:“弄新的,谈何容易,朕连旧有的都没有搞清楚呢。”

曹襄见皇帝把目光落在桌案上满满当当的奏折,就笑道:“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值得追究。”

“不值得追究,却必须知道,也值得记住。”

皇帝的话越发的难懂,曹襄眉头紧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刘彻晒然一笑,拍拍曹襄的肩膀道:“你算是不错的,多少还知道要些脸面,现在有些人,为了些许钱财,真的是连祖宗保留下来的脸面都不顾了。”

曹襄懵懂的瞅着自己的舅舅。

刘彻挥挥手道:“回扶荔城去吧,看守好门户,有用到你的时候。”

“那么,地道怎么办?”

“哦,既然发现了,那就好好的查查,免得被敌人所趁。”

曹襄一肚子火气走进皇宫,出来的时候却一头雾水,他甚至忘记了跟舅舅埋怨被人监视的事情。

第七十四章我要去远征第一一七章关门打狗第五十章朕很好奇 (第一章)第五十九章天变(第一章)第二十一章正在进行时第六十五章 龟先生第一四一章云琅的教育方式第一四一章云琅的教育方式第六十一章与狼论恩,与刘彻论情《汉乡》 番外篇——龙武天下第一一二章帝王心术第一六四章不准在水中哭泣第一三三章敌踪第一三六章迷失第一四四章史记开篇第一章第一零九章阿娇的家底第七十八章寿辰?第八十一章云琅是最合适的人选第一六七章什么都没有发生第一四六章没有一个人是对劲的第三十九章少年人论匈奴第一四七章意犹未尽第七十三章 见微知著 (万字更新第二章求票)第一二一女大不中留写在获得黄河文学奖之后第五十二章最后的疯狂第六十章国事?说到底都是家事第七十八章死心眼的老秦人第六十九章三个坏蛋第二十六章魔窟第三十三章苏武留胡第九十一章我高兴第六十一章人彘蚕室第四章 破败门庭起根基第一六四章顾头不顾腚第一六四章不准在水中哭泣第三十章云门夜宴第一六九章封禅书第一二二章曹襄的兄弟们第九十八章暖心暖肺的阿娇第一八六章皇帝的光芒当然要有一万丈第六十一章点燃森林的人第九十七章槛车底下的人第一四二章大帝国的初始状态第六十六章第一次拒绝第一五二章许良的试验第一七三章意外跟明天哪一个先来?第一四七章小人物跟神的差别第八十三章低级与高级第一二四章混乱中的清明第三章云琅阅兵第一五三章万年老二第六十八章新事物的吸引力 (第一章)第一一零章尘埃落定第一三一章《杀奴令》第六十六章一种叫做怪哉的虫子第一一四章明珠暗投?这是必然第二十一章喜欢骑马的刘彻第一零六章东山月第五十六章苏子良的处世之道第八十九章松鼠启示录第一六七章和匈奴的第一次偶遇第五十七章淫祠乱祀第十四章寂寞的时候杀敌最好第一百五十八章云氏门槛第五十七章是麻烦就逃不掉 (为白银盟主巅峰之龑皇加更)第一七七章一心为云家好的酷吏第一五七章散播第一三二章羊盘查敌踪第六章 贪玩的后果第六十四章长乐宫见闻第一六二章贪婪是原罪?第一四八章连捷对皇帝的理解第一二一章天知道她想要什么第一六七章匈奴王的宝物第一九零章 升官跟封禅第一八六章来之不易的高兴生活(第一卷龙图腾终结)第一四九章试探口风第九十五章沙场秋点兵第一六七章都是凑合着过日子呢第一一二章云琅的愤怒(求首订,求月票)第十二章大王策第四十二章仁慈的苏稚第十八章钓到一个督邮第一六五章右贤王要回家第一三九章天子薄情第七十二章 地势坤第一八六章来之不易的高兴生活(第一卷龙图腾终结)第一二九章毫无痛快感的报复第三十章能人所不能第七十四章遴选第十章不安份的金日磾第一五九章我要读书第八十二章肺腑之言第六十六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师兄(第一章求票)第一一零章货比货就该丢第六十四章云琅的三千甲兵第九十五章朋友啊朋友第七十七章 各神通第五十九章没有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