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楚国

内阁给楚王划定的领土范围,是南洋一带,麻六甲以南所有岛屿,任其征服——其实主要还是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苏拉威西以及其他小岛屿。

目前,这个地区最强大的势力,是一个称为满者伯夷的天竺教国家,这个国家人口数十万,盛兵五万,目前已经灭亡之前这一代最强盛的佛国室利佛逝(旧三佛齐),领土范围包括爪哇岛全部、加里曼丹岛沿海地区,苏拉威西岛大部,以及苏门答腊岛南部和其他数千个大小岛屿。

东南半岛最南端的麻六甲王国也已经向满者伯夷称臣,使得其势力范围踏足大陆。

目前,满者伯夷的军队正在进攻苏门答腊岛北部的新三佛齐政权——这个政权是室利佛逝灭亡后,旅居南洋的一千多华人拥戴粤省南海人梁道明建立的新王国。

这也是内阁同意灭亡满者伯夷,并且在此建国的原因。

实际上,华夏建立后,满者伯夷曾经来朝贡过,大周还在的时候,满者伯夷也曾经时断时续的朝贡几次,如果按照传统思维,中原王朝应该不会专门对付这个还算恭顺的国家。

可谁让帝国不是一个传统中原王朝,而满者伯夷又在进攻海外华人建立的新三佛齐呢。

这个理由对民族主义思潮和扩张欲望愈发强大的华夏来说,已经足够给满者伯夷下达死亡判决书了。

地处南洋,国土被无数岛屿分割的满者伯夷,对华夏来说是个很弱的国家,他们的军队装备十分差劲——比交趾贼差的都远,在华夏人看来有点像一大帮划着舢板的野人海盗。

但那毕竟路途遥远而且还与本土隔着万里鲸波,想要跨海征服还是得费些思量的。

何况负责南洋征服的楚王说是内属国,实际上不过是个一直游离于帝国权利核心之外的宗室而已,在帝国内部看来,徐世松根本没法跟晋王徐世柳相比,更别说亲王徐代炫了。

所有国有银行对楚王的扩张行动都抱有疑虑,这导致他们不愿意给楚王贷款,即使有些银行愿意放贷,贷款额度和利息也不能满足扩张的需要。

徐世松不像徐代炫那样有帝国上下的一直支持,也不像徐世柳那样本来就有自己的基本盘,没有钱,他连扩张所需要的基础武装力量都建不起来。

因此,帝国的楚王阁下在得到前周太后和小皇帝的认可后,不得不马不停蹄的到处找人拉投资。

徐世松最先想到的当然是前周的遗老遗少,其中第一个就是文仲文小相公。

前周灭亡后一直闲赋在家的文仲自然立刻答应出面——本来投降的时候他就在等着这一天呢。

文家在帝国影响力不小,毕竟有位太子妃,也有文季这样的帝国高官,还有文老相公的余萌。

文仲自己搞不出信用贷款,但可以抵押文家三分之一的家产(文家分家了,而且分了文月一份)贷款一部分。

文季、文月心疼大哥,以个人的名义给了文仲一些支持,同时还把文家剩下的财产一起抵押给银行,也一起给了文仲。

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款子了,只是徐世松再去找其他遗老,却不断吃闭门羹。

那些大周还在的时候,天天吆喝着与朝廷共存亡,要做大周忠臣的家伙们,此时一个个对赵氏宗族唯恐避之不及!

除了一向清廉的包拯多少出了点钱之外,其他人不仅拒绝前往南洋继续扶持小皇帝(包拯倒是想去,但内阁拒绝放人,他必须去刑部做顾问),拒绝资助楚国的建立,甚至干脆连见都不愿意见徐世松一面。

这真是让他伤透了心,一项以优待士绅闻名的大周朝,在灭亡区区几年之后,就被士绅们彻底抛弃了。

关键时刻,反倒是帝国宗室那边给了楚王更多的支持。

首先皇帝亲自出面作保,从内府银行给徐世松提供三千万新两的贷款。

之后,徐世松的父亲,已经辞职闲赋的徐睦江和在地方上担任布政使的胞弟徐世柏也出面为徐世松站台。

徐世杨也给予了支持,他宣布:麻六甲是重要航道,海军将直接占领麻六甲,并在星加坡建立海军南洋舰队总部。

这意味着,楚国的扩张行动将有帝国海军直接保驾护航!

宗室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有帝国军方参与的情况下,胜利也无需置疑。

又胜利就会有战利品——土地、奴隶,有战利品就有偿还能力,有偿还能力的客户对银行来说就是优质客户资源。

优质客户资源为什么不发放贷款?最多给楚王的利息订到《大华律》允许的最高档次好了。

于是,原本失望透顶的徐世松突感眼前豁然开朗,前途一片光明!

有了基础军费,征兵就不是问题了。

愿意去海外开拓发财的冒险家从来都不会少,特别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闽省,历来有海外拓殖的趋向。

徐世松十分顺利的征募了五千带枪汉兵作为楚军的武力核心——如果不是帝国可供开拓的领土实在太多,他本来可以招募更多人手。

之后,为了继续表示对楚王开拓的支持,内阁从开拓辽东北大荒的各族奴隶中,抽调五千户之前老实做工,开荒修水利都努力工作的“劳动积极分子”,把他们从奴隶提升为庶民,允许其携带冷兵器武装,跟随楚王一起去南洋开拓。

这对奴隶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虽然在辽东辛苦开荒得来的熟地必须上交给官府,但成为庶民就意味着有了基本的人身权利,再去南洋,新开的土地就会成为私产——他们终于又有了成为自耕农的美好未来。

而且,他们还可以指望抓一个南洋女子做老婆,延续自己的血脉。

而这些奴隶已经开垦出来的熟地,自然会交给汉人的移民耕种,这对帝国来说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内地省份的外族人口少了一些,不安定因素也随之减少,江南来的移民一开始就能获得熟地耕种安家,不用费尽心力开荒。

甚至于那些没被选中的奴隶,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将来获得一个海外开拓的名额,为自己赎身。

第7章 欢呼第601章 濑户内海海战2第526章 俘虏第577章 海岛攻略第682章 尾声第109章 坞堡血战2第378章 敌人第364章 激战2第92章 新军第二次扩充第208章 混乱之始第171章 人第81章 暴打族叔第483章 筹备大战2第334章 细红线第731章 寺产第411章 开城之战1第141章 起航第56章 破寨3第369章 喜忧第489章 总参谋部第318章 贼第235章 马第313章 非常事第148章 麻烦第37章 人生大事第581章 得与失第720章 大帝国4第438章 会议季1第337章 狼烟第10章 20个第444章 烽燧第311章 水利第28章 老规矩第 544章 无心插柳第375章 威胁第622章 闲暇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63章 辽阳之战2第164章 文仲第148章 麻烦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640章 扶桑战争落幕第12章 徐家15屯圆桌会议1第456章 索伦部第687章 四处扩张1第602章 倭奴战争4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683章 直白第386章 灭蝗3第502章 新一年1第30章 望理解并配合第610章 平夏战争2第398章 降服4第700章 战利品第318章 贼第99章 宣言第549章 帝国第560章 三沙2第647章 南征准备第602章 倭奴战争4第686章 封禅第604章 突变1第652章 开战之前第528章 坏消息第397章 降服3第73章 内讧与速度第346章 未雨绸缪第278章 一线第516章 军改方案第631章 西征1第410章 龙仁之战2第619章 兴灵6第642章 父亲第362章 血河2第118章 当家主当了叛徒第682章 尾声第528章 坏消息第289章 胜利1第205章 节度使的命令第750章 徐世杨的意见第494章 新春1第330章 占领第227章 留人第318章 贼第508章 各方2第613章 西域2第115章 坞堡血战5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338章 鞑子的盐第239章 回家1第633章 暴秦3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685章 野心第421章 移民车队2第400章 降服5第232章 天下2第63章 军衔和功勋制度第447章 破村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624章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