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世间传说 灼灼其华

未央宫含元殿中,今日的朝会正在进行。

皇帝刘彻高坐在御座之上,面无表情。而下列群臣分列两旁,鸦雀无声。

站立在大殿中央,正慷慨陈词怒气勃发的大臣是大汉廷尉张汤。

张汤今天的肚子里是憋了一口气的。堂堂廷尉府,那是什么所在?那是整个大汉帝国的最高执法机构!

而他张汤又是什么人?九卿之首,朝堂重臣。说句托大的话,这些年来,就连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公也要对他客客气气的,更不用说其他大大小小的朝堂官员了。

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份儿,何曾有过被人欺负的时候?

可是就在昨日,他的手下第一得力助手,长史苏俊却被人打伤了。准确的说是差点儿被一箭取了性命!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何况自己的属下是去正式执行公务。

张汤闻报大怒,立刻就要命人集合廷尉府的人马,去把那间茶楼的所有人通通抓来。

但后来转念一想,这岂不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吗?小小的长乐侯正好可以拿来立威 ,也好让朝堂上下都知道,廷尉府的威风是怎么来的!

因此他好好地安慰了一下苏俊,让他放心,自己一定替他出气。然后奋笔疾书,开始写一篇严厉的弹劾奏章。

“………身为朝廷的侯爵,胆大妄为,目无法度,如此致国家颜面于何地?致朝廷律法于何地?如不严惩,难以为戒!望陛下明查。”

张汤把罗列的几条罪名说完,奏章呈与内侍手中,然后扫了一眼群臣,傲然而立,等候回音,却也有几分威严之像。

站立在群臣班位中的郑当时、汲黯等人暗暗为元召担心,心中责怪他这次怎么做事如此孟浪,这可是大罪,恐怕天子也不好当着群臣的面公然包庇于他了。

刘彻扫了一眼放在御案上的奏章,轻轻咳嗽了一声,却并未理会。

“诸位卿家还有什么事要启奏的?”

郑当时心中一动,连忙出班,他要说的事,却是年前冬雪奇缺,钦天监预测今年春天极有可能会发生大的旱情,因此,提醒朝廷早做准备,以防万一大旱成灾,青黄不接,黎民受难。

刘彻点点头,这件事他也早已接到过汇报。可是天意难测,旱涝之灾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下令各郡县积极储备粮食,加以预防罢了。

现在朝堂上的情形有些尴尬,丞相大位空缺,太尉在家休养,御史大夫腿伤未愈,这朝廷三公,竟然同时缺席朝会,实在是让底下办事的臣子们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但皇帝好像对此情形并不着急,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这就让人无端的平添了许多猜测。

郑当时启奏完毕后,又陆续有几位臣子出班奏事,无非是些寻常的升迁罢黜事宜,刘彻一一准奏。

张汤站在当地已经有好大一会儿啦,可是皇帝把他搁在那儿,先去料理别的事谊,不搭理他的这茬儿。这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陛下,微臣所奏之事,您还没有回复呢!”

“呃,廷尉所说的这件事嘛……。”

皇帝随手翻了翻他那个奏本,好像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件事似得。

“这个长乐侯确实太不像话了!竟然敢箭射廷尉府长史……哼!”

众臣听到这里都心下一凛,暗想这个小侯爷要糟!却听到御座之上话音又是一转。

“不过他年纪还小,又不在朝中任职……这样吧,罚俸一年,以示惩戒。待朕把他的恶行报与太皇太后知道,让老祖宗敲他一顿拐杖,好好的长点儿记性就是了。哈哈!”

天子发话,金口玉言。众臣子听罢无不心头惊愕,这样也行?

皇帝对这长乐侯元召可真是恩宠有加呀!这么大的罪过,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打个哈哈就带过去了?交给老祖宗去打拐棍……那不就是把那小子当成皇家子弟一般对待了吗?

张汤站在那儿,老脸变得通红,心头有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这偏袒的也太明显了吧。

然而,还未等他说什么呢,皇帝又发话了。

“朝中形式,想来你们大家现在都看的清楚了吧?老祖宗归政,三公缺位,此是多事之秋,千头万绪,正是需要各位卿家精诚团结,为朕解忧的时候!可是……!”

说到这里,他的语调转为严厉,目光凌厉如刀,扫视了群臣一遍,臣子们纷纷低下头去敬听训示。

“你们当中的某些人心里犯糊涂啊!为了一己私利,竟敢行苟且之事!不要以为朕在这深宫之中,就什么也不知道。今天朕就告诉你们,过去的就算了,从今以后,如果再因为这样的事而误了朕的大事,那就自己摸摸头上的脑袋够不够朕砍的吧!”

年轻皇帝发起怒来,果然是令人心惊胆颤,臣子们的头又低了一些,张汤的脸色已经变得发紫,有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滴落。

“廷尉,你回去后,就让那个长史滚回家呆着去!今天没有杀他,算他运气好。你们也不用心里腹诽朕处置不公,今天的事……不久后你们自然就会明白。还有,廷尉府马上派员,去把那两个诬陷长乐侯的人抓起来,好好审审,看看这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哼!”

张汤这下再也站不住了,拜伏在地,叩首请罪。

“陛下,臣有罪啊!老眼昏花,辨识不明,误听信了属下流言,以致险些酿成大错。还请陛下宽恕。”

“廷尉呀,你的事,朕会给你记着的。这次就算了,去好好办差吧!”

这张汤办事还是很得力的,是一把杀人的好刀,皇帝倒没想把他怎么样,只是训教一番罢了。

张汤感激涕零,连忙又重新下拜谢主隆恩!

“只是,陛下可知,那两个首告之人,却是窦太主家的亲信仆从……。”

张汤说完这句话,抬头看了看皇帝的脸色,又连忙把头低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算是朕身边的人犯了错,也要严办!怎么,廷尉想要徇私嘛?”

刘彻拖长了余音,声音冷淡。

“臣不敢!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张汤不敢再多说,连忙行礼毕,从地上爬起来,慢慢退回班中。脸上不敢带出来,心里暗骂。

“尼玛的!到底是谁在徇私?说是的也是你,说不是的也是你。皇帝果然都不是些猴东西!”

能站在这个朝堂上的人,哪一个不是猴精猴精的。各人在心头掂量,今日的这一场风波背后,传递出了很多信息啊!

那小小的长乐侯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自不必说。

而今天张汤之所以触了霉头,看来皇帝是对某些背地里的勾当有所察觉了啊。

这次竟然连大长公主府的面子都不给了,这是要借机敲打一下长公主和皇后吗?

由此,再联想到不久前刚立的太子和那位宠冠后宫的卫夫人,这其中的玄机,令众臣子们暗暗心惊。

看来,最近这段时间要少说话,多做事啊,可千万不要轻易地站队,以免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这是大多数臣子们在散朝回家的路上心头的想法。

长乐侯元召,这个名字,更是让所有人都记在了心中,简在帝心啊……这位小侯爷前途无量!

元召却并不知道,自己因为这次朝会又成了一个传说。

他昨天并没有能出宫回长乐侯府,因为太皇太后特地允许他去东宫与太子作伴了。

太子虽小,却已是国之储君。因此,他已经不能再住在建章宫了,而是按皇家制度住进了东宫。

虽然与母亲分离有些难舍,但祖制难违,这更是每一只雏鹰离开庇护开始独自飞行的开始,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受的一种磨砺。

太子的作息有些单调,除了每天去给太皇太后、父皇、母亲问安之外,他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在东宫与博望苑之间。

所以,对于元召的到来,刘琚欣喜非常。特地把自己平常珍藏的一些好东西都拿了出来,一件一件的给他显摆。

卸下循规蹈矩的伪装,不再去管那些宫中的规矩,只有在这时候,他仿佛才是一个真正的孩童。

元召能感到他对自己发自内心的信任与依赖。只是……有时候感到有些无奈呀!

姓卫的这一大家子的人,将来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啊!自己与他们已经牵涉的这么深,如果历史的车轮依旧沿着原先的轨道行驶的话,那么就算自己的力量再大,会能扭转它的方向吗?

认真思考过这件事的结果就是,先不去管那么多了!未来,毕竟还很遥远,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也许,足够自己去做很多事了。

与元召的预想一样,天子刘彻在朝会罢后召见了他。

来传达口谕的宫中侍卫领着元召出了东宫,转过几条甬道,来到一间偏殿处。

此处所在地点安宁幽静,殿宇内外没有什么繁华的装饰之类,白玉栏杆,灰瓦飞檐,很是雅致简洁。

元召进到殿门时,抬头看了看,一块横匾铭刻的是古朴的两个斗大篆字“宣室”。

他不禁心头一震,原来这么一个狭窄的地方,就是那方流传千古得天地啊!

汉帝宣室访贤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帝,先皇文帝也。贾生,就是那位大才未展的贾谊了。

贾谊与战国时代的屈原十分相似,是史书记载中两位有名的悲剧人物。情怀前后相承,命运坎坷类比!

遥想当年,贾谊也不过二十岁左右年纪,已是名满天下。

汉文帝招贤令下,贾生白袍素衣,经灞桥单骑进长安,从此踏碎红尘朝露,径入这繁华人间!

文帝亲自于朱雀门迎接,得到贾谊如获至宝,君臣相契,无话不说……。

这本来是可以谱就一曲千古君臣传说的,只是传说中的真相总是残酷了许多。即便是以汉文帝之醇厚贤德,最后却也没有能保住这位赤子丹心的良臣。

“不问苍生问鬼神”这句话又包含了多少无奈多少遗恨呢?这对君臣不是不问苍生,而是敌不过遍布这世间的鬼神啊!

当汉文帝看着那道被贬黜的背影落寞的远去,而那些用心血写就的献章、奏疏被一一丢进熊熊的火炉中时,这位伟大的帝王已是泪湿衣衫……!

纵然是天纵英才,生不逢时,也只不过是夭折短寿罢了。

“而今天呢?走进这间宣室的自己,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呢?”

元召又抬头看了一眼匾额,那两个被阳光照射的大字,灼灼其华,耀人眼目……。

第一百一十章 龙有逆鳞 触之必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素笛藏梦 秋水含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蝼蚁 生死有期第三百三十一章 情意重 仇恨深第四百八十六章 清眸淡漠 细把岁月雕琢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死成败 善恶之间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云生死杀阵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风云万里飘渺客第七十四章 风云千机变 磨剑待十年第十六章 金刀流光意 山河社稷情第七十四章 风云千机变 磨剑待十年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绕芳魂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六百二十章 且共从容第二百零五章 自有碧血照丹心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八百九十四章 黑暗侵袭人欲狂第五十八章 临敌莫行险 生死须臾间第五百五十七章 谁家少年展锋芒第七百三十四章 诛恶绝杀第八百三十八章 千秋功业征与伐第四百二十九章 斩妖除魔 叱咤剑气如虹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为贵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将得来非虚名第四百五十一章 马踏碎红 且拢满袖芬芳第二百八十三章 笑谈天下布棋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芦苇滩前飞鸟惊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士无双第三百一十一章 无缺剑 男儿胆第七十五章 心之所善兮 九死而不悔第六百三十四章 龙章凤印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武飞扬逆征尘第一百七十章 光辉岁月 从此启程第四百七十一章 扬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场第六百九十四章 轻身入城第二百七十章 铁骨傲寒气无双第七百三十章 仇人之恨第五十四章 旧情日更替 无计可消除第七百三十九章 胜败无常第八百一十章 一枕黄粱惊梦断第六百九十七章 从容楚囚第三百四十四章 银鞍照 霜雪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万人 吾往矣第一百九十六章 美人如剑 刻骨无痕第六百四十四章 权力之途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风忽起青萍末第三百七十一章 长安动 风云生第六百三十九章 飞甲长安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侠骨 十年报恩仇第八百五十五章 华夏龙腾风云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乱将起第七百九十二章 当殿对决第三百二十六章 英魂去 骨留香第八百二十九章 纵横捭阖谁可当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门外人未发第二百七十二章 踏雪拭剑琉璃白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剑美人正年少第九十三章 飞羽将军令 兵出细柳营第四百三十六章 文华之盛 以载道育精英第五百四十九章 星光明月满倾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错铸成第九百八十九章 秋水绕芳魂第二百一十四章 良方苦口利于行第二十二章 惊若飞鸿影 血浴暗花形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汉宫阙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间飞寒芒第八百八十二章 天命寻常难猜解第三百二十三章 决战地 马蹄霜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云志 明月心第三百五十章 三军毕 将出塞第八百六十九章 亮剑屠尽万万千第八百五十章 飞跃千山九万重第四百八十八章 柔情千种 似你脉脉春风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难之际 家国舍我其谁第五百三十九章 单于夜遁走龙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波诡云谲第四百九十一章 下弦月落 大漠雄风似刀第二百一十章 无形杀机酒未醒第五百三十二章 英雄本自重横行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中有剑 莫问前路艰险第四百一十二章 从头细说 原来国士无双第八百二十五章 铁蹄东来煞气多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间飞寒芒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败有因 祸福无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骑飞过 万箭难发第八百三十一章 旌旗招展城头上第三十四章 明珠遗草泽 宝剑隐匣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第四百一十二章 从头细说 原来国士无双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军我疏狂第九百九十章 大汉雄风起第四百六十章 祸福无门 有人自去招致第二百五十一章 赤火龙驹英雄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变又生 朱雀门第四百七十三章 由来赌局 从容暗藏玄机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上诫 曾听闻第六百八十九章 刀光剑影第六十二章 临难须肝胆 争权辩忠奸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巾帼梦 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