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当以仁德为重

皇帝刘彻的心中其实非常矛盾。他既念念不忘放不下对寻仙访道长生之术的渴求,又非常厌烦会受到所谓“天道”的制约。

只不过,天子的想法隐藏的很深,所有臣民既不敢也无法去妄自推测。却没有想到,这世间唯有一人,根本就不用去多费脑筋,早已经知道皇帝的心思呢。

元召素来对这些装神弄鬼的宫中仙师们没有什么好印象。不管哪个朝代,信奉这些家伙的帝王们,非把好好的江山弄乱了不可。

王朝鼎盛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参与,很可能会让社稷败落,君王身死。而等到王朝末期的时候,这些人的出现,就更加可怕。大道废,妖孽出,祸乱天下,流毒四方!

早晚有一天,会让皇帝彻底明白,这些家伙是有多么不靠谱!而元召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实例,让天下人都知道,所谓“天机”,既不神秘,且有迹可循。

他的这一番言论,即便是夏侯元婴道法高深,也已经被气得脸色发青了。大胆狂妄无法无天不知天高地厚……这些词,同时从他心里涌了出来。

“今日议国事,百姓安危重!你既非大臣,又无良策,理应速速退避,免得贻误大事。再敢多言,羽林侍卫何在?把他乱棍赶出去!”

只不过没有等到夏侯元婴再与之争辩,站在尚书令位置上的元召已经拿出了重臣的威严,大喝一声,正气凛然,令人惊惧。

夏侯仙师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这般公然的羞辱,他还从所未遇。正不知如何是好,皇帝终于咳嗽一声,打了圆场,招招手,让他回到原位。

“元卿,好了,对人对事不要这么锋芒毕露嘛。夏侯仙师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你就不要为难他了。呵呵!”

皇帝刘彻意味不明,和稀泥完事儿。这位老仙师他还有用,可不能被元召气跑了。

“陛下,臣哪有那些闲工夫搭理他啊。不过,夏侯老头儿你也不用不服气,等到几天之后,把所有事都安排好了,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天机可测!”

众臣听到这里都心头一振,暗自猜想,元召难道又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要拿出来?看来又有好戏看了。

夏侯元婴看着年轻侯爷的脸,心中又气又恨,很想上去踹两脚,但他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这个机会呢。只得转过头去,不理睬他,却已经把其列为必杀之人。

没有人会顾及这位仙师的感受,因为,元召接下来所奏请的事,才是真正的让人大吃一惊。

元召请皇帝降旨,命朝廷开库府,拨出专门儿的钱款,用于救助这次震灾受难者。而且,从这次开始,形成一项持续的制度,以后在大汉疆域之内,凡是发生较为严重的水、火、震灾等情况时,对于不能自救的贫苦百姓,由国家予以帮助,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等等。

含元殿上雅雀无声,看着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即便是如张汤、严助等一直以来对元召心怀嫉恨的人,在此时此刻,心头也掠过了几丝佩服。

这是真正施德百姓的善政,在这一点上,无人能予以否认。如果真的能够立下这样的规矩,那么将会功德无量,不管是刘皇汉室还是当今天子,都会被臣民更加爱戴和赞颂。

本来以为皇帝还会斟酌再三呢,却没想到,元召说完以后,他略一沉吟,马上就答应了下来。随后,含元殿上群臣起舞拜伏,称颂万岁之声不绝!

皇帝高高在上,俯视群臣的感激涕零,心中暗自得意。好的名声,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么重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当初先皇那么多儿子,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会是他呢?最大的得益,还不就是因为母亲和舅舅早早地教会了他搏取好名声的方法而已。先皇喜悦之,遂为钦定。

更何况,虽然说买个好名声要花去不少钱,但这件事既然是元召所请奏的,那还怕什么?他有的是赚钱的法子,朕既然给了你面子,那过上一段时日,当着这小子的面抱怨几句宫中用度紧缩,他还不乖乖的再献上几条广开财源的路子?这等名利双收的好事,傻子才不答应呢!

皇帝心中的得意不便与人言,自己偷着乐就是了。当即金口玉言,命令元召全权负责调度此事,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做到让朕的所有受灾子民们都满意。

元召暗自撇撇嘴,早就知道不用多说,这位皇帝必定会想明白这其中的关窍,果不其然。不过,这样在民间博取巨大声望的事,却不是身为臣子者所应该担当的。

于是,元召马上奏请,可以把救灾事宜交于太子殿下来负责。太子乃国之储君,由他亲自出面抚慰百姓,与皇帝陛下无异。

皇帝简直就要哈哈大笑了。真是想不到,元召小小年纪,竟然处事如此干练老辣,所有能想到的尽皆滴水不漏。当朝理政,分忧解难,从此可以放心矣!

他却不知道,也随着众臣拜贺的元召此时心中得意比皇帝更甚。许多惠民政策的实行,这只是刚刚走出第一步而已。以后将会瞅准时机,一点一点部署更多的。自己已经屹立朝堂,权柄在手,信心十足。

这位皇帝在历史上可是个著名烧钱的主儿啊!等到不久之后,大汉兵威所向,匈奴败北,四周邻国尽皆拜服的时候,也就是他穷奢极欲使劲开始折腾的时候了。与其把国库中那些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被他糟蹋在吃喝玩乐求仙问道上,还不如自己提前做好策划,帮助他用于改善民生呢。

几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就这样被很快的决定了下来,并且在朝会之后,迅速地得到了执行。灾难虽然无情,人却有情,全力以赴之下,这次的损失被降到了最低。

不管是长安还是关中大地上的百姓,在随后几天大汉太子巡视各地灾情的队伍面前,尽皆拜伏尘埃,万民叩首零涕。更有当地宿老联名高举感谢书,请太子殿下回未央宫的时候转交给皇帝陛下,以表达来自民间的最深感激。

“元哥儿,这些年我在博望苑师傅们督导下读遍圣贤书,即便对那些大道理懂得再多,也不如今天亲眼看到的这一幕对我的触动大!养民生息,国之大任。这些普通的百姓,原来这么容易满足,我们只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他们竟然如此感激……!”

太子刘琚一路归来,感慨万千。他这几天跟随元召跨越几个郡县,抚恤慰问,虽然不避风尘,十分辛苦,但却是他长这么大以来,感到体会人间世态最深刻的一次。

“呵呵,太子……。”

“元哥儿!早就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没有外人在的时候,我们是兄弟相称啊!”

“好吧。小琚,你知道我这次请求陛下让你出来做这些事的原因吗?”

“当然知道,你是为了替我提前营造在民间的声望,这些……临出宫之前,母后跟我说过的,我们都很感激。”

太子想起卫皇后暗地里对他叮嘱过的一些话,心中对元召不遗余力的帮助铭记肺腑,言辞挚诚。

元召笑着轻轻的摇了摇头,他们共乘的马车重新进入长安永定门,远近忙碌的人,不管是百姓、商人还是甲士,都停了下来,对这支行走的车队恭敬施礼。

“你说的那些,只是一方面。而我最想要的目的,是让你好好的借此机会看看这民间……记得曾经有一位贤德的君王说过一句话,我认为不管放诸于任何时代,都非常有道理。小琚,你想知道吗?”

“想!元哥儿,请赐教!”

刘琚神色郑重,他知道元召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天下大势,如同江河。君王为舟船,百姓为流水。江河有平静时,亦有汹涌时。流水可载舟,而更可以覆舟……这其中的关系,不可不慎重!”

太子刘琚心头剧震,他从来没有听一个人把牧民的道理讲得这么透彻过。这短短的几句话,比他看过的几屋子书都来得明白。

“元哥儿!这、这是哪位贤王所说的?这样的至理名言,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呵呵,你不需要知道这是出自谁的口中,只要真正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就行。好好记着吧,将来……我希望你也不会忘记。”

刘琚一把握住元召的手,他比元召虽然小了三岁,可是个子却比他高一大截。

“元哥儿,你放心,如果真的到那一天……你曾经对我说过的所有道理,我都不敢忘却!”

元召呲了呲牙,赶忙甩开了这英俊太子的手。这大白天的,两个大男人拉拉扯扯的,要被人误会了就不好了,自己可从来没有那龙阳之好!

太子刘琚却没有想到那些,他只是感到心中很振奋。不过,当他们经过明月楼下时,看到前面路边对马车行礼的季英等人,却忽然心中想到一事,又急忙把元召的胳膊拽住了。

“哎呀!元哥儿,你不会真的忘了吧?三天后是什么日子……?!”

第九十二章 一剑辟千军 大地落惊雷第一百五十六章 义烈传说 此间英雄第八百四十三章 雄主不如守成君第八十章 新府画楼畔 故人尽余欢第八百四十八章 剑如昆仑山势倾第四十八章 名将犹未老 大风起飞扬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试 般若有大才第一百零三章 平生意气 睥睨神魔第二百二十一章 智计无双谁能料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尽头 谁家宫阙第三百一十九章 灾无妄 祸因果第七百三十一章 燕赵遗风第八百五十章 飞跃千山九万重第五百九十九章 虎威喝断小西山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万敌虏尽诛杀第三百八十章 倾城立 有佳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间关百战从头越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勋盖世当人杰第三百六十七章 雁门关 将士血第六百八十二章 霜刀似箭第八百三十章 以血淬火炼锋芒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难测第四百二十章 最难消受 美人情深意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衫磊落 人在天涯第四百七十章 略施手段 胜负指间云烟第五百二十八章 刀光影里人不归第一百六十一章 赤火涅槃 饮血试剑第八百七十章 天机难测已注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朔风乍起 雷霆霹雳第四百六十二章 朝堂生变 长安风起云涌第十九章 鸣镝风雷动 刀光霹雳惊第六百三十五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一十八章 风过云卷 微行时不留踪第七百八十九章 掌握先机第一百八十四章 风起未央 横过玉门第六百二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五百一十一章 号令天下莫不从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八十九章 明日披甲 素手打点元戎第三百三十一章 情意重 仇恨深第五百零五章 旌旗击鼓战平川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三章 青郊十里外 秋风酒意香第一百三十章 侠骨重剑 紫陌青衫第七百五十二章 夺命之箭第二百二十四章 鸿门宴上酒中刀第七百三十章 仇人之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风忽起青萍末第一百五十九章 扬帆破浪 逆水风流第五百六十五章 枉自称霸作强梁第四百七十七章 心昭日月 赢得华夏长安第一百二十八章 英雄赤血 长虹贯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城内外 是我故乡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剑美人正年少第五百二十八章 刀光影里人不归第三十七章 金鳞非池物 云开终化龙第三百零八章 黑鹰飓 汉之羽第二百二十五章 长安一夜风云变第八十九章 刀光藏魅影 剑气碧烟痕第六百六十七章 激荡漩涡第一百一十二章 弦似霹雳 心如烈火第八百零六章 将军已握杀人剑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声夺人 索命追魂第二百零三章 此去青云当年少第五十一章 白马踏梦境 心字点朱砂第二百八十八章 临危受命披戎甲第六百二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三百零四章 裂石处 传千古第二百三十七章 男儿快意需杀人第四十九章 国患思贤良 聚财用奇谋第二百一十四章 良方苦口利于行第七百一十五章 尧母门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赤火涅槃 饮血试剑第二十八章 谁知画心影 结缘在红尘第四百六十六章 九劫不悔 唯吾尚且从容第二百八十六章 狼子野心当诛杀第四百七十一章 扬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场第七百一十二章 无命绝杀第四百三十八章 铁蹄汹涌 大地风雷忽动第九十八章 密计藏袖底 千钧系于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长安动 风云生第八百八十五章 铁骑飞渡珞珈山第四百三十五章 千乘万骑 杀场傲然红衣第二百六十二章 白羽惊鸿夜未央第五百一十四章 纤云飞渡朝天阙第九十五章 万里江山雪 不过一盏茶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八百五十八章 长刀所向杀无疆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敌恨 负兵刀第五十八章 临敌莫行险 生死须臾间第二百一十四章 良方苦口利于行第六百零九章 天子新宠第六百七十二章 疏不间亲第八百二十二章 家国重义将欲行第八百四十七章 心似绝代天骄种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夜花开落无情第七百零一章 当清君侧第五百八十九章 素衣白马人当归第七百一十章 气若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