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说

赞曰:

犹记当年,长安双策马,玉勒追风叱咤。

踏遍渭水,鸣鞭山峦,春色无涯。

婉转琉璃盏,舞尽鸳鸯榭。

知己红颜,举樽畅饮闲话。

快意携潇洒,无谓谁来争霸。

灼灼桃花,依依杨柳,随风嫁。

人醉胭脂阁,月朗东海波。

何时再叙尘缘,青衿放怀天下!

从东海之外踏波而来的女子,还并不知道,有一种无形的危机,已经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张开了獠牙。

不管是当年情意绵绵的淮南郡主,还是今日风华绝代的“东海女王”,刘姝的身份和权力虽然有了天差地别的巨大改变,但她内心深处对某个人的眷恋,却从来没有丝毫的变迁。

都说是美人如玉,最先以这两者相比的那个人,一定是个审美的天才。世间美玉的润泽需要时光的沉淀,而绝世美人的养成,则需要淡看世事,云卷云舒,暗香盈袖,不惑于心。

经过四年多时光的雕琢,东海的万丈碧波一点一点的洗磨去了她眼角眉梢的冷傲,这位从很小的时候就胸怀男子气概欲有一番大作为的郡主,终于蜕变成了那个人曾经说过他最喜欢的样子。

四年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对于比所钟情的男子还要大上三岁的刘姝来说,她这四年做的很努力!

在没有遇到名叫元召的男子之前的那二十年时光里,刘姝随在父亲淮南王身边逐渐长大,被这位名满天下的汉室王爷捧为掌上明珠,延请名师教授她武艺韬略。淮南王曾经当着众多宾客的面公开夸奖过自己唯一的女儿。

“以姝儿的天资,若为男儿身,则天下须眉,少与之比者……!”

这样的赞誉,其实并不过分。那年郡主不过刚刚及笄,就已经显露出了超出世间普通人的权变才华。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善于识人的淮南王开始刻意培养她在管理诸侯王国事务方面的能力。

在很多时候,刘姝郡主柔美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刚毅果决的心。她在帮助父王处理淮南诸侯封地内的一应事务时候表现出的手段,不仅让诸侯国内的臣僚们大为赞赏,就连她的几个哥哥们也心服口服。甚至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这个妹子是存了几分惧意的。

淮南之地,还是太小了。而且诸侯王们与未央宫之间的关系,早早晚晚都会有一个激化的过程。这样的隐患,不管哪一方做出任何态度,都是没有办法消除的。埋下的因果关系,自高祖皇帝刘邦大肆分封刘氏诸侯王于天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这样的隐忧,淮南王从很早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女儿透露过。利益的划分与皇帝的野心,必然是一个矛盾的过程。这么多年来,大批的诸侯王被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降罪、收回封地、甚至诛杀……高祖皇帝的子孙自相残杀程度之激烈,恐怕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

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淮南王其实比谁都看的清楚。这个矛盾恐怕是没有办法消除的,起码很难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先不论长安未央宫和皇帝的态度如何,只是诸侯国内部各种势力的利益纠葛,就已经绑架了诸侯王本人的意愿,取舍之间,进退两难。

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那东周末年的列国纷争,不都是周文王的子孙们在互相砍架嘛!不管是中央皇权与诸侯们之间的矛盾, 还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利益纷争,到头来解决的手段,也许只有刀兵与战火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淮南王和许多诸侯王一样,在暗中是有着长久军事准备的。说起来很是好笑和讽刺,历史上的许多谋反事件,其实有很多并不是出于做臣子的有什么了不得的野心,而仅仅只是被逼无奈,为了保全家族和自己的性命而已。

在每一个诸侯王最心腹的臣僚中,对于这样的事都心知肚明。而且他们为了报效知遇之恩,往往会积极参与,协助自己的主上策划准备,以便荣辱与共,忠诚进退。

就比如淮南王刘安的门下,有八人最为忠心。他们分别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韦陀。这些都是多年来他收揽在王府的人杰,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都是可以慷慨赴死,为之效命的。

跟着父王来过几次长安的郡主,非常清楚这其中的关系。她也曾经以为,树大招风的淮南,早晚有一天也会像当年的吴、楚之国那样与未央宫来一次摊牌,究竟王国命运如何,前景恐怕并不乐观。

在世人眼中,这本来是一个很难妥善解决的难题。不过,那一年的长安含元殿上,有一个弱冠男子神态淡然的递出了自己的奏章。这个难题,竟然奇迹般的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手段在随后的时间里逐步得到了化解。

那道被皇帝采纳而诏令诸侯各国遵行的提议,在后来的史书中,有一个著名的名字,叫做“推恩令”。

这般高超的手段,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宰执天下、举重若轻了!当时被逼无奈而照令执行的很多诸侯王族心中,对此是怀了深深怨恨的。毕竟这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成全了中央王权多年来想达到的目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推恩令”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积极后果。这几乎是有史记载以来,运用最温和手段解决矛盾的范例。一道简单的诏令,不仅避免了中原大地上的战争和生灵涂炭,而且在社会层面和天下人眼中,维持了皇室的尊严和以“孝”治天下这个至关重要的治国方略。可谓是意义极其重大。

后来,在东海碧波楼船上远望海天接界处的淮南王,当着麾下水师劲旅,曾经无比感慨地对此发出过一句慨叹。

“自古以来,天下英雄,不可胜数……唯此子胸襟,直如海天寥廓,令人叹服!”

此子非别,大汉国侯元召也!

那个时候的淮南王,还并不知道他口中叹服的弱冠少年早已经与自己的掌上明珠银河偷渡,数次欢愉……等到他知道的时候,郡主却已经桃李结子,任凭他吹胡子瞪眼睛,也无可奈何了。

“那个小子,早晚有一天,本王要敲他几拐杖,好好出口气!”

郡主刘姝在东海瀛洲岛上,诞下一个麟儿的时候,被海风皴染了几缕霜发的王爷一边眉花眼笑的抱过粉雕玉琢的外孙儿,一边对齐声恭喜的大批心腹属僚们恨恨说道。

然而,这样的威胁之语,听在众人耳中,却似乎隐然含有的得意色彩居多。整座新落成的宫殿中此起彼伏的道贺便更加的真诚。谁都明白,这件事对于淮南王体系中他们这些人的未来到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不管将来怎么样,这个注定是身份尊贵的小娃儿既然与元召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那么便多了一层最坚定的保障。想到这一点,不仅从淮南来的这些人对郡主所居宫殿方向投去的目光中满含了真诚的祝福,就连以淮南王马首是瞻,一起东渡大海来到这边寻求一片天地的另外几位诸侯王,闻讯而来时脸上的喜色也是发自内心。

元召,这位自大汉开国以来最年轻的朝堂重臣,他的未来之路到底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现在虽然还没有人敢去预测,但至目前为止做出的这些成就,已经令无数名臣勇将难以望其项背了。

“姝儿,你为他肯做出这样的牺牲……真的不会后悔吗?”

看着自己宝贝女儿虚弱的样子,淮南王心疼的问道。

“父王,自从与他相识,我就从来没有后悔过。就算是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那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他在大海上给过的那个承诺,就足够了!”

“什么承诺……你就这么相信他?”

“父王,女儿想要一个最自由的人生,他答应了。这辽阔的万里东海,碧波之上大小数千岛屿,就是他给我们规划的未来。”

淮南王长长地叹了口气,这样的回答让他再无话可说。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加厚重的馈赠吗?东海基业若成,只疆域就足以抵得上十个淮南之地了。而且这其中蕴含的巨大财富,倾国之资无可估量!

“如此就好。等你身体康复之后,为父就可以把所有权力都交到你手中了……呵呵!我的姝儿素来胸中志向不输男儿,这东海的万倾碧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都成为你袖底的烟云……。”

也就是从那年开始,曾经作为一代枭雄的淮南王刘安,正式的放下了心结。闲暇时颐养天年逗弄外孙,偶尔随着楼船寻访海上仙山志怪,著书立说悠闲自在。

而刘姝郡主也并没有辜负任何人的期盼。她接下这副重担后,按照元召曾经留下过的详细方略,凝聚起所有东渡出海的人心,在那万里海域中终于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从那时到今天,绝代芳华匆匆流逝过,而当她以另一个不同的身份再次来到长安的时候,伊人北望,心头所萦绕的,也不过是想让那个出征即将归来的人,亲自看一眼他们爱情的结晶而已。

第一百二十八章 英雄赤血 长虹贯日第三百三十八章 轻策马 奏凯歌第四百三十七章 赤火流云 人扬眉剑出鞘第一百八十二章 芳华如梦 得失随心第八百零四章 一剑光寒魄千军第七十三章 授我仙人术 巧手去顽疾第二十七章 财货天下重 权谋身为轻第六百六十三章 喋血宫门第一百二十章 温酒棠梨 青戈剑气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风起兮青萍末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风第二百九十六章 云头苍莽逆水寒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七百零八章 钩弋宫深第五百一十一章 号令天下莫不从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秋大业弹指间第八百四十六章 可上九天揽风云第三百七十五章 当年少 在天涯第七十二章 云山隔不断 天外借三分第四百零一章 盛宴之后 当归去来兮第八百一十九章 英雄余烈不断绝第四百三十六章 文华之盛 以载道育精英第四百六十一章 魑魅魍魉 明枪暗箭难防第七百二十一章 此去天涯第四百九十三章 血色峥嵘 溅落黄沙遍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死事 殊难料第九百九十五章 华夏传承者第四百六十四章 风吹草动 天下兴亡缘起第一百六十章 人间善恶 平地生波第三百六十八章 马蹄烈 真如铁第四百六十九章 杀人无形 不动声色之间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须臾分成败第八百五十八章 长刀所向杀无疆第三百六十三章 长风吟 虎狼啸第七百四十一章 替天行道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尘旧恨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阵斩名王第七百八十六章 无形杀机第八百二十章 西域兵败守孤城第一百一十章 龙有逆鳞 触之必死第七百七十八章 矫旨传召第一章、前尘疑是梦 今生犹未知第七百九十九章 赤火丹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月弯刀第七章 小楼名梵雪 有女字灵芝第五百一十八章 塞上长城当自诩第六百四十六章 纷扰不休第二百三十八章 睥睨屑小我为尊第五百九十四章 旧恨新仇分成败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剑锋芒第五十一章 白马踏梦境 心字点朱砂第八百五十四章 麒麟佳儿当为王第六百章 龙吟清啸入长安第五百七十八章 芦苇滩前飞鸟惊第七百零五章 祸起萧墙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云汉箭飞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雄枭雄第四十章 箭去如流星 无敌是虚名第七百七十二章 叛乱开始第四百零九章 红颜若梦 为卿不悔倾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家国重义将欲行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军我疏狂第二百七十五章 寂若花开心似海第五百三十五章 红尘旧恨误此身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七百七十一章 帷幕密议第九十五章 万里江山雪 不过一盏茶第四百四十六章 归来长安 原是故地情深第九百九十九章 当年烟波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战鼓无声杀意随第六百五十四章 胸有成竹第六百五十章 杀机乍破第四十四章 乍处久不厌 何如相见欢第三十六章 冰骨灵毓秀 浮生虚流年第六百零二章 千重兵戈第一百九十三章 盛世山河 妙手补阙第四百一十九章 龙在九天 大音处听无形第五百一十六章 九劫不悔尚从容第三百一十二章 踏江山 蛟龙变第二百四十三章 怜我世人多悲欢第八百二十章 西域兵败守孤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长安秋雨第七百一十章 气若山河第四百四十一章 侠骨柔情 仁义重于生死第五百五十二章 长安故土红尘路第十二章 无瑕少女心 谁家麒麟儿第三百六十章 遇英雄 当折腰第四百四十一章 侠骨柔情 仁义重于生死第四百章 塞上雪 大汉风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荡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将得来非虚名第二百四十二章 画屏深处起天澜第二百二十五章 长安一夜风云变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凝花 满倾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去紫台连朔漠第四百九十九章 壮志凌云 王城铁骑惊梦第二十四章 未雨绸缪夜 风过已留痕第六百三十四章 龙章凤印第八十七章 山长水阔处 曾为谁驻马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侠骨 十年报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