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吕宋汉王(十)

“咳咳咳,马上就要开会了,请大家尽快就坐。”

黄宗会正在脑海中胡思乱想的时候,会场前方出来几个负责维持秩序的人员不断大喊。

三百多号人闻言拖拖拉拉地进入大厅中就坐坐好。

刘锡命独自一人从一侧偏房中走了出来,直接坐到会场前方的主席台上。

“啪啪啪”

刘锡命一出场,会场里马上就响起了激烈的鼓掌声。

这三百人里面,原复社成员大约有一百多人,其余都是刘家的心腹人员或者是顺庆发展的老社员。

今天这会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复社这一百多人开的。

会场下方,顾炎武一脸疑惑地凑到黄宗羲耳边低声问道:

“太冲兄,上面就无疆兄一人,他身边另外两把椅子是给说的?窦行德他们也都坐在下面啊?”

黄宗羲顺着顾炎武的手指一看,可不是吗,正前方的主席台上,刘锡命身边确实还摆了两把椅子。

“咳咳,现在开始开会。”

没有过多解释自己身边椅子的情况,刘锡命轻咳两声道。

看了看眼前坐的密密麻麻的三百多大同社社员,刘锡命心中一阵感叹。

十年了,经过十年发展,自己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晃眼看见人群中的黄宗羲、陈子龙等人,刘锡命心中一阵紧张,希望今天能够说服他们。

自己从复社中挖角过来的这帮人才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中国士人,他们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但是在历史上却苦于报国无门只能郁郁而终或者是玉石俱焚。

现在自己来了,马上就要带领全国建设新的国家,有这些人的参与,才能将整个国家建设的更加符合华夏的道路。

“今天这场会我想专门谈谈理想和初心”,刘锡命一开口的调门就将黄宗羲等人惊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大同社创立的初心是为了带领全华夏人民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奴役,是为了打破程朱理学强加在人民思想上枷锁,是为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初心,我们组建了大同社,并且试图通过在官员中发展大同社成员来改变大明朝野的乱象。”

“但是很遗憾,我们的努力失败了,崇祯皇帝在时,对于结党大加打击,因此我大同社也不得不转入地下发展,我们的理念也无法得到实施。”

“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有在崇祯时期担任地方官的经历,相信你们都对官场上的这些恶习深恶痛绝,但是又无可奈何。”

“幸运又不幸的是,崇祯朝很快因为李自成覆灭了,我们在武昌建立起了新的朝廷。为了推行我们的主张,这次我们采用了新的方式。”

刘锡命说完顿了顿,给大家一个反应的时间。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参加本次大会的大同社社员基本都是正兴朝的大员,整个朝廷我们已经据有了绝对性的力量,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我大同社是该继续按照朝廷的要求走他们的老路?还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哗”

黄宗羲等人一百多位复社官员哄然大哗。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还是走朝廷的老路?

这其中隐含的意思让黄宗羲等浑身颤抖。

刘锡命使劲拍了拍手让会场安静下来,轻咳一声继续道:

“现在先不说这个问题,我先请一个人跟大家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发展的故事,之后我们再来讨论。”

“啪啪”

“有请苏先生。”

刘锡命话音一落,身着紫色绣孔雀官服的苏谨健步从偏房走出。

看到苏谨那一身样式与大明相同,但是颜色却绝无仅有的官服,整个会场顿时一滞。

刘锡命没有理会众人的眼神,伸出手示意苏谨在自己左手就坐,转头朝众人介绍道:

“这一位是苏谨苏行之先生,他是吕宋将军府政务院总理,下面请听他来讲讲吕宋的故事。”

苏谨面色沉静地含笑向会场众人点头致意,带有磁性的嗓音在会场中响起。

“崇祯九年二月,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少年在中国的南海上纵横驰骋……”

“就这样,我们建立了名为吕宋将军府的政权,这个少年也成为吕宋将军府的第一任将军,也是我吕宋上下百万军民的主公,鄙人则成为吕宋将军府政务院第一任总理。”

“崇祯九年成立之初,我吕宋辖内只有汉人百姓31471人,土人12895人,全国百姓中识字率还不到百分之一,全年货物生产总值不过二十万两左右,人均寿命更是只有34岁。”

“马尼拉城,也就是乾州城里,数万国民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城市建设几近于0。唯一较强的只有军事,我吕宋拥兵近万,在南海也是一等一额势力。”

……

“崇祯九年到现在八年时间过去了,我吕宋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百姓137万人,陆军四个师8万人,海军三个师6万人。”

“除此之外,全国百姓识字率已经提升为87%,也就是一百个人里只有13个人完全不识字,全年货物生产总值五千五百万两白银,人均寿命提升为57岁。”

“嘶”

会场中,一众听得入神的大同社社员倒吸一口凉气。

尤其是复社中人,虽然对于数字不像其他大同社社员那般敏感,但是吕宋的这个变化已然直接冲击着众人的心灵。

黄宗羲的心脏砰砰砰地跳的厉害,随着苏谨的讲述,他心中的一股情绪越发激烈。

“苏先生,吕宋的故事着实精彩,吕宋的发展也让我等佩服,但是黄某有句话实在不吐不快,请问苏先生,您讲这些话,跟我们今天开会有什么关系?”

“是啊,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顾炎武、陈子龙等人纷纷疑惑开口道。

苏谨看了一眼身旁的刘锡命,见他微微点头,这才微笑开口。

说出来的话如同洪钟大吕,震慑全场。

“因为,我吕宋之主,姓刘讳锡命!”

“轰”

这句话犹如一颗炸雷,直接在在场复社官员的耳边炸响。

直接将一众人等炸的头脑迷魂,双目眩晕。

黄宗羲如同脑袋挨了一闷棍,一股晕天炫地的感觉在脑海中升起,啪地一声重重坐回了自己的椅子。

“我吕宋之主,姓刘讳锡命!”

“我吕宋之主,姓刘讳锡命!”

这句话如同魔咒,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心中不断重复。

“刘无疆,你打算篡国吗?”

良久之后,脑海里终于有了一丝清醒的黄宗羲猛地一个踉跄站起身大声朝主席台上吼道。

这一声也将顾炎武等人吼醒,除了一部分激动的人跟着大吼之外,陈子龙、顾炎武等人更多的是一脸眼巴巴地看向刘锡命。

多么希望从刘锡命的嘴里说出来的是个不字。

刘锡命一脸沉重地看了看神色激动的黄宗羲,脑袋竟然跟着摇了摇。

嗯?

黄宗羲心下大喜,刘锡命这是当众否认吗?

谁料到。

刘锡命摇头之后直接开口道:“我不是要篡国,而是要逐鹿天下。”

“轰”

这话又是一阵晴天霹雳。

没等黄宗羲等人再次怒骂质问,刘锡命直接拍了拍双手。

“啪啪”两声,会场一旁的小门处,曹变蛟、邵德荣和郑敬才三人一身戎装走了进来,直接在刘锡命右手边站立不动。

曹变蛟三人身上穿着的军服不再是大明武官的官服或是盔甲之类,而是一身上衣下裤、全身以红色为主,镶有黄白色装饰的中缝直排吕宋军服。

“末将曹变蛟,代表我吕宋全军上下,包含陆军、海军在内,一共74万人有奇,宣誓向主公效忠!”

“凡我将士,效忠刘氏,此心不贰,至死方休!”

第四百九十九章 赈济京城(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六十八章 招揽人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祯问策(二)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布局第二百零七章 崇祯八年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败(二)第三百九十章 刘家变故(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断博弈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九十四章 谢府谈话第八十章 初谈地理第一百八十五章 县试消息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儿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时司徒(六)第二百零五章 过年准备第六百一十章 督师中原(十一)第三百零二章 献忠兵至(八)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四百二十章 实践之事第七百零一章 驱逐鞑虏(十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吕宋汉王(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占领吕宋(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击退贼寇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灭(一)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灭(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访第六十九章 招揽人手 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为红颜(二)第四百八十章 县令雷洪(二)第四百零一章 安抚后院(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七百零四章 驱逐靼虏(十六)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难第四百六十章 占领吕宋(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夺命时刻第四百一十章 刘家大婚(二)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献忠兵至(五)第七百零一章 驱逐鞑虏(十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争夺海权(十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时司徒(四)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厂(一)第五百零五章 赈济京城(七)第六百一十四章 督师中原(十五)第二十一章 正月拜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一百一十七章 处理俘虏(一)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吕宋(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盘桓(四)第十七章 张家大户第八十七章 炼制钢铁 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救疫河南(十二)第四百八十章 县令雷洪(二)第六百零三章 督师中原(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设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达成都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吕宋汉王(十九)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荣从军(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占领山西第三百零四章 献忠兵至(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乱(三)第八十三章 制作石浆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八十三章 制作石浆第四百五十三章 攻略安南(五)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务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一百零七章 纺织工坊 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广(二)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气象(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占领吕宋(十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驱逐鞑虏(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吕宋汉王(十九)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术研究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虏闯王(二)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七百二十章 征服蒙古(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吕宋汉王(十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