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突破

左冯翊,治所高陵。

去年末至今年初,天气无常,动辄大雨,并州、凉州,乃至益州部分地区,先后遭遇水灾、洪灾,其中三辅尤甚,春时连雨长达六十余日之久,整个关中几成泽国,加之董卓不恤民生,导致三辅士民皆怨之,而这,也成为了压垮董卓的最后一根稻草。

反董魁首司徒王允正是以“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此期应促尽,内发者胜”为由,联络朝中仁人志士,密谋除董,从而一战功成。

说来也怪,也不知是董卓真的作恶到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亦或赶个正着,自董卓死后,天气一扫先前阴云密布,霖雨连绵,变得碧青澄澈,风轻云净。

这日,左冯翊宋翼与中郎将段煨率左冯翊文武士民数百人,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出高陵城东,步行十里,迎接西路盖军的到来。

段煨字忠明,河西武威郡人,乃是“凉州三明”、故太尉段颎段纪明的族弟,其少入军旅,随从段颎周旋西凉、北疆各处,骁勇善战,功劳无数。更难得的是,他并不是一个只打仗的蛮夫,反倒颇有头脑,当年段颎沙场无敌,却死于朝堂争斗,段煨作为其族弟兼帐下首席大将,不仅未受牵连,反而越活越滋润。且自其以中郎将镇守左冯翊治所高陵以来,颇有政声,士民甚爱之。

段煨年约五十余岁,身长七尺余,容貌古拙,双目狭长,鼻锥细尖,有如利剑,单看外表,任何人都不会猜到这是一位戎马三十余载的沙场宿将,更像精明的豪民猾吏。他的面色异常红润,倒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天热所致。时值夏季,他虽避于凉亭之内,隔绝日光,但身着重达数十斤的厚重甲胄,自然感到无比闷热。

段煨以浸过冰凉井水的手巾不停擦拭额头、脸颊,不时抬头看一眼碧蓝的天空,转谓身旁的左冯翊宋翼道说来真是可笑……前时大雨不断,屡酿灾祸,时常盼望太阳,而今雨止日出,又觉燥热难耐……”

“……”宋翼闻言扭头,勉强撤出一丝笑容,却没有开口回话的意思。长安被围已有三日之久,期间韩遂不惜士卒性命,累攻不休,日夜不止,昨天凉州诸将业已到达长安会合韩遂、樊稠二部,使得长安城下的叛军,一举突破十万之数。如今,盖勋、杨阿若大军堪堪抵达高陵,面对渭水天险,十万强敌,无能为也。至于盖俊大军,前部骑军虽然赶到新丰一带,但本部大军才初入京兆尹境,短期内更是指望不上。长安兵微将寡,孤立无援,已至极限,除非出现奇迹,不然三五日内,长安必陷入叛军之手。社稷垂亡在即,宋翼此时可谓心急如焚,哪有心思和段煨聊天。

“……”段煨擦脸的同时,斜睨宋翼一眼,相比于后者与王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段煨和王允、韩遂、凉州诸将、盖俊等人都谈不上有深厚的交情,在当今复杂而混乱的形势下,勉强也算是一个优势,日后无论谁占领长安,秉持国政,皆能容得下他。

只是让他心里稍稍感到郁结的是,他原本有两万精锐大军,任何势力都不敢小觑,然而副将皇甫郦参与朝堂诛董计划,带走一万人,及后王允又从他这里拨五千步骑给皇甫嵩,作为抵御董军诸将之资。现在,他手中只剩下五千人马,实力固然不算低微,但也属于可有可无,不管投靠哪一方,都不足以引起太大的重视。

不过,段煨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本人又素无野心,并未过度纠结于此。

远方,烟尘愈浓,马蹄声愈响,千盼万盼的盖军,终于到达高陵,只见数万步骑行军,井然有序,旍旂相照,蔽夺日光,玄甲似海,无边无际,军容之壮,无以复加。

段煨看得连连颔首,目有羡色,转首对宋翼感叹道盖骠骑纵横天下,所向无敌,至今未尝一败,固赖人谋,又岂无士卒之功劳?”将虎贲之士,攻如利刃,守若金汤,上报国家,下立功名,此,为将者之所求也。眼前这支大军,便可当得“虎贲”二字,有此强军,段煨自信面对再难缠的强敌,纵然不胜,亦可不败。

宋翼也是看得精神大振,但是想到盘踞在长安城下的十万叛军,登时不免泄气。盖军固然精锐不假,却仅有三万人,如何能是叛军的对手,何况双方之间有渭水相阻,即使盖军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也很难在短短几日间突破过河……

盖勋骑在一匹雄壮的青骢马背,环顾高陵城郊熟悉的景致,感慨万千,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数年前。光和末,他在汉阳数载,政声远播,班于京师,乃由汉阳太守转为左冯翊,居治所高陵两年有余,若非盖俊以复地破贼有功,升任北地太守,而他为了避嫌,转调京师,说不定还会在高陵多呆几年。他身边的长史张既就是左冯翊人。

盖勋继而看向正前方缓缓行来的人群,翻身下马,径直迎上去。

段煨当先抱拳一礼,朗声笑道盖北地,一别数载,别来无恙?”

“段中郎亦别来无恙……”盖勋笑而回礼。昔日西凉韩遂数寇三辅,盖勋为京兆尹,镇守长安,时段煨也在长安,两人因为河西同乡的关系,倒也有些交情。

两人稍作寒暄,盖勋又和宋翼见礼,之后两人互相为对方引见身边诸人。当年盖勋到高陵,眼见豪姓把持郡府,行事猖獗,他立施霹雳手段,狠狠整治了一番,左冯翊官吏、士民对他可谓又敬又怕,如今余威犹在,拜见时格外恭顺。

杨阿若不喜应酬,兼且前时因为欲抗拒圣旨,和宋翼发生龌龊,只和段煨简单攀谈几句,便沉默下来。盖勋素知他的脾性,也不强求,而左冯翊人虽然很想和杨阿若套交情,见他始终面无表情,眼放寒光,倒也不好用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及盖勋同迎接之人前往高陵城,杨阿若干脆留下,组织士卒就地建立营垒。

路上,盖勋问起长安局势,宋翼是三句一喟,五句一叹,就差没落下泪来。显然,在他看来,长安已是韩遂及董军余孽的囊中之物,汉祚,败矣

对于这种情况,盖勋也是无能为力,只有寄希望于盖俊大军尽快赶来……

弘农郡华阴县与京兆尹郑县之间某处,立有一座军营,其北依渭水河,南靠冢领山,连绵数十上百里,正是盖俊亲自统领的河朔、三河大军,营中士卒高达七万之众。这些并不是盖俊的全部人马,前时,他以偏将军庞德为先锋,派遣数千骑军先行一步,另以偏将军关羽为将,率领上万步卒乘船沿渭水向西,水陆并进,剑指新丰。

清晨,盖军大营,中军大帐。

盖俊于梦中醒来,缓缓撑开眼皮,继而用手狠狠揉了揉脸,翻身下榻,穿上皮靴。盖俊在家中不到日晒三竿绝不起床,可一入军旅,不管睡得多么晚,总能早早醒来,他曾不止一次的对妻子蔡琬笑言:正因为在军营睡得太少,才会在家里睡懒觉。

守夜的马超见盖俊起来,立刻指挥着亲卫端来洗涮用具。

盖俊简单的洗了一把脸,便走出大帐,此际,天空灰蒙蒙一片,由于大营临近渭水,周围弥漫着缕缕雾气,格外清爽,使人精神都不由一振。盖俊活动活动筋骨,并命人取来长弓,搭箭拽弦,连射数十箭,落雕之名可不是白叫的,当真是矢如流星,例无虚发,博得士卒阵阵喝彩。

不久,天空泛亮,东方天际的尽头呈现一抹橙黄,随着的推移,橙黄色不断扩大,并越来越浓,最终,一轮红日进入眼底,红得诱人,却不刺眼。

盖俊一瞬不瞬的望着堪称世间最瑰丽的日出景象,直至太阳发出夺目的光亮,不能顾视,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盖俊使人牵来紫电,乘马巡视大营,此时正是饭食,整个大营,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味。看着士卒们以伍、什为单位,围坐在大锅前,吃着麦饭、干糒,喝着肉汤,聊天打屁,不时传出一两声怒骂、嬉笑,盖俊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随着韩遂突入三辅,联势董军诸将,共谋长安,盖俊便清楚地意识到,想要轻而易举的席卷关中、入主长安,已是奢望。除非放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否则,此行必有一番惊天恶战等着他。

双方人数相加,超过二十万众,堪称国战,比之历史上袁曹官渡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盖俊戎马十载,历经百战,也是首次指挥这等规模的大战,也不知能否驾驭得住。

此战过后,少说也会有数万人就此埋骨长安脚下,战争,真是残酷啊……

“……”盖俊先是失笑,随后摇了摇头,他掌兵虽然不算久,却以屠敌之巨闻名于世,死在他手中的敌人,汉、胡皆以十万计,而今居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岂不好笑?盖俊歪着头想了想,觉得是大战在即,紧张所致。

“我盖子英也会感到紧张?”盖俊又好气又好笑。鼻孔嗅着飘来的阵阵肉香,引得腹鸣不止,盖俊当即一扯马缰,返回中军大帐。

膳食早已备好,虽然略显简便,却荤素齐全,搭配合理。盖俊不太讲究吃食,军营之中,填饱肚囊即可,净手后,坐到主案,等他动过筷子后,帐下盖嶷、司马懿、王粲、马超、傅干等人才敢享用案上食物。

饭中,庞德部信使于帐外求见,盖俊把人叫进来,暂时放下筷子,静静听着对方的汇报,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新丰城、骊山各驻有数千董军士卒,堵截去往长安之路。

盖俊重新拿起筷子,吃一块兔肉,抬眼看向信使,问道关云长、庞令明的意思呢?”

信使恭敬地回道回禀将军,庞将军、关将军经过商议后,决定即刻攻城,争取于大军到达前打通道路,确保大军行军不受影响。”,

“哦?”盖俊手臂一顿,面露讶色,说道新丰乃是长安东面门户,和骊山互成掎角之势,两人相加亦不过万余兵力,短期内绝难拿下新丰、骊山,可是有何妙策?”

“将军英明”信使轻拍一记马屁,随即答道二位将军打算以水军伪作盛兵,围攻新丰城,逼守军向骊山董军求援,而庞将军率骑军伏于道中。待歼灭援军,由骊山方向突破……”

“围点打援?这倒是一个不的法子,就是不晓得对方会不会上当……”盖俊轻轻蹭着长出胡茬的下巴,若有所思。

信使道庞将军走的并不是官道,而是山路,董军一石绝难察觉……”

盖俊点点头,不再言语。信使知趣的退下,帐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咀嚼食物的声音。

盖俊面色平静地吃完麦饭,及侍卫将碗筷收拾干净,他才开口问帐内诸人道你们认为关云长、庞令明的计策可成功否?”

傅干乃是帐中惟一身负官职,出为谋士的人,诸人纷纷望向他。傅干当先说道此计重点在于庞将军部是否能瞒过董军,若能瞒过,便算成功一半了。”

盖俊无任何表示,转而目视司马懿。

司马懿略显稚嫩的脸颊微微抽搐,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出风头的人,他更愿意默默地躲在角落,无奈盖俊对他另眼相看,重视程度更在王粲之上,每每相询,逼得他想低调也不行。司马懿沉吟一声,道方才信使言及新丰县各地均遭董军劫掠,民死无算,想来县城亦无幸免,今关将军乘船顺风而至新丰,大军云集城外,城中士民,必然思动,守军内忧外困下,定会求援骊山,以为帮助。骊山军一动,我方断无不胜之理。此计成功几率当在八成以上。”

“司马郎眼光远迈同龄,真良儿也。数载以后,必为国士之流。”盖俊抚掌而笑,只是这笑声,颇有些意味深长……

司马懿到底年纪尚轻,听不出异样,郑重称谢。

盖俊对长子盖嶷道富平,你要多多向司马郎学习啊……”

盖嶷素来沉静,不喜夸言,只重重道了一个诺字。

盖俊接下来又接到其他几方的情报,高陵、武关方向并无大的变动,无非是西路大军抵达高陵、袁术犹与李蒙相持等等,且不提,他更关注关东诸州近来发生的大事。

董卓暴亡,余众反叛,长安大乱,关中局势牵动着天下所有人的目光。袁绍即使拒绝承认当今天子,欲以光武旧地冀州行王道之举,也不应该对此毫无表示,毕竟,他头上可还顶着关东讨董联盟盟主的头衔。原因很简单,袁绍此时确实无暇分身,顾及关中。

首先,今年三月,公孙瓒经过数个月的围困,终于打破辽东郡治所襄平,并击杀伪平州牧公孙度,取得幽州东部五郡的控制权。之后,公孙瓒马不停蹄掉转枪口,吞并右北平郡。公孙瓒占据幽东,还可以借口公孙度忤逆,他是为国平叛,然右北平处于幽州中部,此举可谓公开向幽州之主刘虞挑衅。

刘虞如今只剩下幽西五郡,虽然有着盐铁及屯田之利,钱粮方面优势明显,但军事上却处于劣势。一者幽州精锐皆出于幽东,二者公孙瓒百战名将,三者公孙瓒乃是本地人。刘虞虽然处于下风,可是为了幽州统治权,却也不会束手待毙。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袁绍欲成大事,幽州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他眼中,刘虞这个盟友实在算不上称职,不过再不称职也是盟友,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公孙瓒吞并幽州,再与他为难。是以,他于冀、幽边界一带囤积数万大军,准备随时应援刘虞。

另一方面,随着田楷、刘备困守临菑,青州局势初定,袁绍开始插手青州事物,以承制诏书之名,大肆任命青州诸国相、太守,视青州刺史曹操如无物。

季春,袁绍又以中郎将朱灵为将,遣兵一万,进入青州,配合曹操围攻临菑。四月,临菑城破,伪青州刺史田楷于突围时被流矢所中,被马拖行而死,可怜一代名将,就这么窝囊的死去。

就在曹操认为青州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成功脱险的伪齐国相刘备,逃至北海国,自表为青州刺史,召集余党,企图东山再起。可惜刘备无论是名气还是实力,都远远不及田楷,更不及曹操,连战连败,一路撤到北海国、东莱郡与徐州琅邪国交界处大山之中。

就在曹操、朱灵与田楷、刘备大战之际,连败陶谦之手,萎靡于徐州北部地区整整一个冬天的徐州黄巾拖家带口北上,会合青州黄巾余众,人数几达三十万众,声势稍振。但此时青州已是不同以往,大军云集,未可轻欺,加之青州数载一来饱经战乱,繁华齐国变成一片废墟,黄巾无处就食,乃向西窜入兖州泰山郡。

黄巾名为军,实则说成武装流民也无不可。泰山号称“郡接山海”“泰山险阻”,民多果健,好武习战,高尚气力,自古以来便是出精兵的地方。泰山太守应劭虽是汝南名士,却以知兵闻于朝野,西疆动乱,辄献策于上,百官大会朝堂,每从其议。黄巾数十万众入泰山境,一郡皆惊,无不震恐,应劭却笑言蛾贼不足为虑。纠率文武,亲与黄巾大战,数大破之,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

黄巾军在泰山郡撞得头破血流,不敢久留,掉头闯入济北、东平二国,沿途烧杀抢掠,强拉壮丁,实力尽复。

兖州刺史刘岱却以为黄巾可欺,不顾麾下文武建议的固守之策,率数郡兵击之。

刘岱乃是齐孝王之后,为人孝悌仁恕,有隽才,在齐国(青州)乃至关东名气很大,可是若论及军事才能,则远远比不上应劭,甚至连已故青州刺史焦和也不如。焦和固然连败于黄巾之手,好歹躲到临菑苟延残喘数载,刘岱却是一战大败,丢掉了脑袋。

兖州刺史刘岱意外战死,对袁绍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只是继任人选,颇令他头疼。新任刺史不仅需要忠心,还要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因为兖州紧邻豫州、徐州,这两个地方或是敌人,或是潜在敌人,派一个“名士”,等于是将兖州拱手让于对手。

这时,曹操正好赶走刘备,有整合青州之意,袁绍接受沮授、许攸的意见,转迁曹操为兖州刺史,即刻赴任。再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郭图、辛评辅之,入主临菑。

不管是从出身,抑或性格上,袁谭都和袁绍极像,说他是年轻版的袁绍也不为过。袁绍把他过继给已故从兄袁基,完全就是他先前走过的路,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袁绍早就有磨练袁谭之意,一直不得机会而已。刘岱死后,他不是没有生出过让袁谭出任兖州刺史,然长子始终随在身边,从未担任过这么重要的职务,何况让他现在就要面对孙坚,乃至袁术,似乎太早了一些,恐有夭折之危。把他派到青州则无须过分担心,青州北靠冀州,西接兖州,他只需应对南方似敌非敌的陶谦即可。

孙坚,还是留给曹操解决吧。

二虎相争,恐怕也是袁术希望看到的结果吧……

转瞬之间,袁绍收青、兖二州,并有插手幽州的趋势,短短几个月的,便一跃成为天下第一诸侯。袁绍表面上无比风光无限,其实有很多后续需要处理,事情多到,他都无暇过多关注关中。

盖俊展开地图,眸子幽幽发光,直盯着上面的势力分布图。果然,由于他的介入,张燕提前死亡,公孙实力大损,袁绍发展势头极其迅猛,去年,他尚困顿于河内朝歌,前途未卜,仅仅一年之后,他便成为坐拥三州之地的霸主。

我是不是也应该尽快采取行动了……

盖俊搓了搓额头。

渭水乃是黄河第一支流,出于陇西,横贯三辅,于弘农汇于黄河,长达千余里。京兆尹、左冯翊之间的一段,河面上数百上千只舟船缓缓向西而行,其中既有赤马舟这等敏捷小舟,也有甲士林立的楼船战舰,更有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大型商船……

WWW¸т tκa n¸¢o

一只巨型楼船的甲板上,周围数以百计的士卒持戟端矛,神情肃穆。一名身姿雄壮,容貌魁奇的红脸将领立在船头,目视远方。关羽镇守河东数载,因境内有黄河、汾水,对水军并不陌生,何况发生水战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只是行军而已。

在距离新丰城十里之地,关羽命令船队靠岸,命令船上之人依次登陆。关羽麾下能战士卒仅有万人,但若是令数以万计的船夫、民壮被甲持兵,人数就相当可观了。至少,当大军兵临新丰城下,董军被唬住了,第一向骊山、霸陵求援。

霸陵乃是长安以东最后一道防线,不可轻动,霸陵守将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并把新丰来使好一番嘲笑。他话说的难听,却占着道理,新丰城高墙厚,有兵数千,面对数万人的围攻,即使没有援军,坚持个十天八天也全无问题,何以尚未开战,就来请援?

霸陵守将可以毫无忌惮的嘲笑新丰守军无能,骊山则不行,骊山与新丰可谓唇齿,两者谁也无法单独存活,对于后者所求,不得不应。

骊山董军共计四千人,守将点齐步骑三千,出骊山要塞,径直向北,赶赴新丰。晴朗月余的京兆尹天空,突然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雨中行军,最是辛苦,士卒脱下草鞋,赤脚踏着泥泞的道路,破口大骂,一汉腔胡语纷纷响起,骂的都有。

守将听得心烦气躁,正欲甩开鞭子惩处几个桀骜不驯的士卒,背后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轰鸣声,接着,声音越来越大,就象潮水一般涌来。

望着雨中若隐若现的玄甲骑军,守将脸色变得惨白,因为雨水之故,敌军来到背后里许,才被发觉。这个距离,己方抵抗或不抵抗都已不重要了。

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尖叫,双方尚未接战,散漫的董军便一哄而散。

胜利,竟是来得如此之易。

庞德大感意外,马上分出千余人追杀逃兵,收拢降卒,他本人则率骑军主力掉头而返,利用董军离开不久,又是雨天,视线不清,以欺诈手段骗开骊山要塞大门,一涌而入。塞中董军仅剩千人,庞德率领骑军仅仅一个冲锋就击溃了对手。

骊山要塞,顺利落入盖军之手。这意味着,新丰、骊山防线,被突破了……

第416章 立足第419章 伏击第243章 大破胡军第336章 大胜第314章 北返第30章 相思第147章 平定黄巾第269章 掰手腕第445章 长安事败,北地风起第458章 转变第41章 赠刀第96章 剿寇第323章 匈奴第443章 亡第395章 宋立第53章 巅峰之战第397章 宴第62章 同学三万 无一知己第164章 董卓的心愿第361章 策反第197章 全歼鲜卑第455章 震怒第239章 再相见第142章 广宗会战(四)第400章 戏醉卫睡第14章 皇甫墓前第48章 决定第357章 离别第158章 边章第306章 决定第283章 挥师上雒第291章 揭秘第230章 贾诩来归第271章 谈不拢?打!第174章 汉民第383章 三喜临门第300章 任人唯亲第266章 奔袭邺城第217章 动荡第439章 鹿死谁手第304章 韩信?耿弇?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05章 半渡而击第153章 挑拨离间第84章 声望第268章 得邺第32章 天纵奇才第四百零六章第336章 大胜第166章 北上第96章 剿寇第347章 间第302章 戏志才第348章 双喜临门第69章 袁隗相邀第437章 望关兴叹第337章 并州现状第346章 观病第432章 进抵长安 声贯全城第84章 声望第288章 克复帝都第412章 击破第359章 龙山大营第307章 婚事第46章 哀莫大于心死第445章 长安事败,北地风起第170章 北地之战(二)第354章 并州诸少年第14章 皇甫墓前第300章 任人唯亲第84章 声望第139章 广宗会战(一)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49章 离京第266章 奔袭邺城第62章 同学三万 无一知己第73章 袁逢病重第278章 交换第244章 麟儿名霸第375章 收编白波第291章 揭秘第183章 屯田、兵第76章 默认第394章 卢水胡第347章 间第129章 激战第445章 长安事败,北地风起第380章 大败第233章 大举南下第9章 小鹤儿的请求第159章 出征第197章 全歼鲜卑第452章 争功第162章 流星第329章 河东第341章 去而复返第201章 恶化第361章 策反第22章 野心?第396章 入霸陵,望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