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强插

当年,自从王迪匆匆离开之后,那些勉强起来的几个行政和军事草台架子就没被孙皓真正的建设起来。又因为这几项建设对于这个时代,或者说对于缺少帝王项目训练的孙皓来说,难度有点太大,这么多年过去了,也就是在名字上做点文章而已,搞到最后,还是要从前人那里捣鼓出来一些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

孙皓要趁着连番的动荡之后有点人才断档就对世家下手,集权,能依靠的,能仰仗的势力不多,要么是出身低微的官吏,要么是宗室或者外戚(或者宦官)。

寒门这一块,孙皓下手太慢,政策面也没有荆州那边的吸引力,所以,没什么效果,勉强搜刮过来的难堪大用不说,连接连折损了张悌等人之后的窟窿都填不上。

所以,也只能将就着使用外戚和宗室了。

所谓外戚,就是君主的母族、妻族,汉朝时期最是强盛(孙皓要借鉴也没有其他的了),尤其是在皇帝年纪不大,经验不足的时候。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深得人心,终于篡汉,到了东汉,完全没有吸取教训的样子,章和二年章帝死,10 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听政。兄大将军窦宪“威权震朝廷”;和帝死后,邓太后立出生 100 多天的殇帝即位,殇帝2岁夭折,再立13岁的安帝,外戚邓骘兄弟出面把持朝政;延光四年安帝死后,幼童北乡侯为帝,阎太后临朝,阎显得势;连续两个夭折后,2 岁的冲帝即位,梁太后临朝,太后兄大将军梁冀掌权;后面还有窦武和何进……无一例外,所有的外戚倒台,都是因为皇帝长大后为了拿回大权而借助了宦官的能量。

外戚的这段历史太近了,再加上宦官的名声臭不可闻,其狗腿、背锅潜力还没被人充分挖掘,破坏力又太大,所以,三国时期,鲜见外戚宦官真正揽权的局面形成。

不过,孙皓倒是肆无忌惮的扶持了新的外戚:何家与腾家。

何家就是自己的生母(昭献皇后)何太后的三个弟弟,何洪、何蒋、何植,这三个舅舅,几个流程走了一圈(尝试一下,历练一下)之后,孙皓便把何洪与何蒋扔到了军中,何植扔到了行政圈子里。

腾家,就是自己的妻子滕皇后的父亲縢牧,拜为卫将军,录尚书事,进内阁了。

在孙皓看来,如此安排,就起到了相互制衡的效果,避免一家独大,而且,这腾家在几次政治浩劫下来,已经是人丁单薄——腾家真正的话事人滕胤当年与孙綝PK落败,惨遭灭族,縢牧是仗着远房亲戚侥幸逃过一劫,还子嗣不昌,只有一个女儿,正好用到过期报废拉倒。

不过腾家元气大伤,何家又是小门小户,用着虽然顺手,却也是资源紧张,所以,无奈之下,孙皓也只得启用了宗室(宦官?想也不要想,至少现阶段没有必要)。

第一批入围的就是同父异母这一层关系最近的,孙德、孙谦、孙俊。

第二批入围的就是那些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被边缘化的宗室,比如孙坚的弟弟孙静的五个孙子中,还能下得了地,上得了马的孙熙、孙曼和孙纮,比如孙权的侄孙,真正有点领兵作战才华的孙秀(其他都是摆设,这个是真的上过战场,练过兵的),比如孙绍(孙策的儿子)之子孙奉,还比如孙权的第五子,在江东的血雨腥风中生存下来的活化石孙奋,都被孙皓在军政两界安排的明明白白。

第三批入围的就是孙霸的两个儿子,孙基和孙壹,这二位是没有资格带兵,没有资格掌握实权的,也就是举个手表决和投个赞成票、领好(孙皓发表完重要讲话,领着大家带头叫好的人)而已,毕竟,孙霸当年和孙和闹得不可开交,两败俱伤,把你的两个儿子抬出来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不计前嫌和广阔胸襟啊。

没有人知道,在原时空,这些事情简直是想都不要想,孙皓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挥舞起屠刀来和先人们差不了多少,别说老古董孙奋,就连自己的兄弟也能处死,至于孙霸的两个儿子,更是连被使用的机会都没有,直接流放了——幸亏流放的早,连被杀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巨大的反差,自然不是孙皓的人性巨变,完全是因为周遭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荆州的失控,再加上内部有些咄咄逼人的世家,孙皓,真的是没有那个斩杀宗室的二逼气质,甚至,还有点懊恼,怎么自己的前辈们内讧的那样厉害,本来老孙家人丁还是很兴旺的啊,怎么自己的妹妹就不幸夭亡了呢?不然强行嫁给王迪的话,局面也不至于崩坏至此啊。

不过,再是缺人,有几号宗室孙皓也是没有拿出来救急的:比如前任领导孙休的四个儿子——也没有像原时空那样,狠辣的干掉了其中对自己有潜在帝位威胁的两个。

话又说回来,虽然经验不足,又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意见,对世家,孙皓也不是“一视同仁”的,有些对自己帮助很大,家族影响又不是很大的世家,还是要扶持帮助,甚至,开放一些部门权力,比如施绩这样的没有什么后代男丁,自己又行将就木的,也要充分利用,陆玄这样家族影响被扫荡一空的,更要浇点水灌溉一下。

转了一圈下来,填补了基本的空缺岗位后,孙皓,就把目光定在了两个点,庐江的丁奉和荆州的王迪,王迪羽翼丰满,暂时是怼不动的,只能将濮阳开和陶抗放在那里恶心一下,那么,为了平静一下内心的郁闷,就只能对丁奉下手了。

丁奉的年纪大了,蹦跶不了几天,丁温又没多大本事,庐江军区又有七八万的边防军,这都是孙皓趁着丁奉卧床不起的那两年,不断的往里安插人手的理由。

之所以没有强行夺权,而是采用这种比较“温和”的手法,还是因为边防要地,万一引起丁家的不满,做出什么投降叛敌的事情就不好了。

趁着丁奉染病,孙皓这段时间以来强行插进去的宗室棋子就是孙奉、孙奋和孙秀三人。

你看,我可没把自己的亲弟弟亲哥哥给弄进来啊,都是宗室旁系,而且,理由充分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丁奉是大吴国国宝,孙奋和孙奉也是啊,凭借他们的“经验”去填补一下您老人家休养期间的行政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嘛,孙秀,交给孙秀好了,能力最强(宗室之中),也是个有益补充不是?

派了这几位过去,丁奉还真不能说什么,毕竟是自己的身体先不争气的啊,毕竟人家是领导,还没说剥夺权力的事(也没说帮你之后还还给你们丁家),所以,只能忍着。

问题是,孙奋和孙奉还好,这两位真的是被孙皓强行架着过来干活的,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换个地方晒太阳疗养,而孙秀,真是干活来了。

这孙秀干活一积极,就难免抢了风头,动了丁家的奶酪,比如鸦片走私问题,这是中央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情,严打没有问题吧?

可是,在这庐江,谁是最大的鸦片走私商人?

丁温啊。

怎么走私呢?

军队武装走私!

所以,冲突已经有了好几次,只不过没有矛盾公开化而已,走私被抓住了,孙秀装糊涂,点到为止,丁温装没看见,不对此次走私事件负责。

双方都在等着,等着丁奉咽气呢。

孙秀的依仗就是孙皓,而丁温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边防军——丁奉没了,这支军队直接收归中央是不可能的,而且,作为走私的获益者,边防军的领导层们也不想和宗室合作。

明子之外,孙皓也布置了自以为得计的一枚暗子:陆玄。

之所以说“自以为”,是因为他不知道陆玄和王迪之间的联系,更是以为待人不薄,之所以说“得计”,是因为孙皓觉得自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你陆玄不和我配合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丁奉咽气之后,孙皓借着前往吊唁的机会,派人暗中接触了陆玄,表达了这一层含义:配合孙秀等人做掉丁温,重振陆家辉煌。

只是,陆玄被激活了不假,却是被王迪给激活的(而且还是孙皓在前王迪在后,你说气人不),对于孙皓的说辞,陆玄是嗤之以鼻的,配合做掉丁温?凭什么?给我什么好处了?重振辉煌?笑话,恐怕到时候我们陆家要么是丁家第二,要么就是个傀儡和舔狗吧?辉煌?呵呵。

总之,在孙皓和王迪之间,数年来一直被洗脑的陆玄,自然是选择了站队王迪。

只不过,这一层是没有必要和任何人说的,王迪激活了自己,便宜行事,那么有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不汇报也罢,耽误时间,和孙皓可以继续虚与委蛇。

甚至,陆玄连丁温那里都不准备通气一下。

毕竟,这不是还没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嘛,快撕破脸的时候捅出来才更有效果。眼下要做的,还是怎样让庐江变得更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