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安插

王迪担心的那种潜在的反抗和抵制并没有出现。李流照搬过来的这套内阁+六部+御史台+摄政王的制度,虽然说是全新的内容,但考虑到遵循了最基本的利益均沾的原则,所以,制度体系本身没有引起什么质疑和逆反心理——最主要的,反对没有用啊。

至于地方上的变革,虽然有机会染指但元气大伤的几位世家,没有看出太多的阴谋,但也做好了大不了阳奉阴违的打算,反正大家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人,鲁淑盯着吴郡,虞昺盯着丹阳、诸葛靓盯着阳都郡,其他的,任君采摘吧。

至于什么底特律,至少现在隐藏的很好。

现阶段关注的焦点其实是在具体的六部长官人选上。

内阁只有七个人:李流、诸葛靓、刘篡、虞昺、鲁淑、葛悌、丁弥。

李流经过再三考虑,最终还是接受了王迪的参考意见,即,为了标榜自己的公允,声称只出任内阁总理一职,不兼任六部部长,内阁其余六位大臣,正好可以瓜分六个部长了。

这个姿态做出来,众人还真的不好说什么了,除了力挺和吹捧还能怎样呢?

只是,谁都不是傻子,别看六个部长平起平坐,但五根手指伸出来还有长有短呢,这六个部门分量能一样吗?王迪叮嘱李流看好吏部、户部和兵部三个部门,这几位也看着眼馋啊,人事、钱粮和兵事,占据这样的位置,才可以让自己在内阁中的顺位靠前一些,说不好等李流退休了或者调走了,“出意外了”,自己就有机会当这个内阁总理了。

想到这里,大家都有些兴奋,内心深处很无耻的觉得……孙皓死的不错啊,这个改革看上去也没那么讨厌呢。

本来以为李流会一手遮天,结果人家“高风亮节”了,本以为邓朗会插一脚,结果人家很识趣,以自己不是江东人士为理由退出内阁,“主动”去了什么御史台当个“闲差”,资历最老的孙苗更是被架空成了鬼一样的摄政王,兼任的什么国安门下台,负责领导人的安保工作,哈哈,真是笑死人了(以后有哭的时候)。

几个有威胁的人退出,让竞争没有想象的那么激烈了,而且,丁弥、刘篡和葛悌三人很是识趣,知道这三个部门和自己是没什么关系的,于是,主动提出“让贤”,经过私下沟通之后,丁弥操控了礼部,刘篡去了刑部,葛悌挂在了工部。

但是,接下来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场面,诸葛靓、虞昺和鲁淑都瞄上了兵部部长的位置,最后还是李流出来拉架,才避免了更尴尬的局面出现,以虞昺年纪最小要尊老爱幼,去了户部(哥们,那里有钱哦),诸葛靓年龄最长,要关爱晚辈,去了吏部(老哥,那里可是把大小官员的选拔任命以及绩效考核攥在手里的啊),鲁淑,凭借着鲁肃的余威,手中掌握最大的地方兵团(按照之前的重组,虞昺手中只有3000人,诸葛靓是6000人,而鲁家有8000人),诸葛靓的出身不好(降将),虞昺太嫩(和自己儿子一个辈)而最终胜出。

这世上从来是利益大于友谊的,虽然说闹得不太愉快,但尘埃落定之后,三人发现,三个如此重要的部门不还掌握在了三人小同盟手里了?李流不还是个被架空的光杆司令?甚至,还暗生不太好意思的心思出来:这难不成是个烂好人或者是个傻子,政治白痴?要不就让着他点吧,毕竟脑残也是伤残人士不是,何况李流外表看也是伤残啊。

笑呵呵的看着三条恶狗抢食完毕之后,李流按照王迪的部署,开始了下一个步骤:六部只有部长,副部长暂时空缺,每个部设两司,分摊本部门的工作,其中,吏部设任免司和考选司,前者负责官员选拔任命,后者负责上岗官员的绩效考核;

户部设税务司和财政司,前者负责预算、收入支出考核,税收上缴统计利用,后者负责户籍管理、农工商政策规划;

礼部设礼乐司和教化司,前者负责天下礼仪、祭享、贡举,后者负责教育、民族事务;

兵部设考核司和军械司,前者负责武官的选拔任命和绩效考核,后者负责后勤补给发放,但是具体的军事行动和军队调动权力要由内阁七人+御史台大夫+摄政王九个人至少五票通过才可执行(说到这里,虞昺和诸葛靓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脸色不太好看的鲁淑,心说李流还真是阴险啊,先分完再介绍,闹了半天,这个兵部没什么太大用啊);

刑部设律令司和刑法司,前者负责制定律法,后者负责司法审判;

工部设民用司和军用司,前者负责民用工程的建设,后者负责军用工程的建设(看看没有反应的众人,李流心里乐开了花:看来没发现这里的陷阱啊,把兵部的军械司给架空了)。

“诸位,如上所述,共计十二司,各部的副部长以后呢,就从这些司长里的政绩突出者选拔任命,不知有什么异议?”简单介绍完各司职能后,李流很是谦虚的咨询众人意见。

当然没问题了,我们关心的是……具体的司长人选啊。众人有口无心的应付,同时,也暗生警惕:这个李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放过了部长人选,是不是一开始就奔着司长去了呢?只要司长是他的人,最后,部长不还是被架空的命?

果然,见众人没有什么反对意见,李流伸出了四根手指:“这十二司的司长人选,不才这里要预留四个名额,其余的诸位就选自己中意的,不知如何?”

咦?之要四个名额?众人,尤其是那三位,松了口气:毕竟是总理,只占据三分之一的岗位,也不是很过分嘛,换做自己的话,说不定吃相更难看。

慢着!吏部、户部和兵部,总共也才六个司,这四个人要站位好的话,不等于把这三个部门给把控了?

老谋深算的诸葛靓最先反应过来,调整了一下思绪说道:“不知玄通准备了哪四位才俊,又准备……让这四位出任哪几个岗位呢?”

听了这话,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也是附和问道,尤其是对第二个问题更关注。

“这四人也算是诸位相识的了,”李流内心深深的鄙视了一下,淡淡的说道:“交州牧陶濬之侄陶威,故将军陆抗之子陆玄,现荆州科学院院长王蕃的两个弟弟王著与王延。不知这四个人出任司长一职有什么问题没有?”

明摆着这四个人都是你背后那王迪的棋子啊,陆玄是你们养大的,二王的哥哥现在还在给荆州打工,这一路横推过来,摆明了荆州和交州有不可告人的PY交易,但偏偏还真是挑不出什么理来,陆抗,吴郡人,世家,还是烈士;陶濬,丹阳人,世家;王蕃,庐江人,世家,纯技术型人才,完全符合了“扬州人治理扬州”的人事方针,怎么去辩驳呢?再者,人家堂堂内阁总理把六个部长名额都让出来,就安排“区区”几个司长怎么了?

所以,大家退而求其次,准备在岗位问题上抱团奋力一搏:你要是把那三个部门全给占据了,那我们只好据理力争了,索性直接部长还给你就是了,老子宁肯去个冷门衙门当一把手而不是一个傀儡。

щщщ◆ ttKan◆ C O

“陶威,考选司司长;陆玄,教化司司长;王著,税务司司长;王延,民用司司长。”看着紧张兮兮的三人(还有三个是酱油男,无所谓),李流公布了终极答案。

咦,这个安插算怎么回事?只有考选司和税务司是焦点,但总得先有选拔任命不是?王著作为精通算学,又被系统培训过的技术人才,当这个税务司司长也说得过去,居然没搞出个大新闻来?居然没吃的一点不剩,还剩了不少肉出来?

这不科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