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怎会后悔,她又要后悔些什么,此刻的她无从知晓。
她只知道此刻他们两人是陌生的,从熟悉到陌生中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个月,再见时已物是人非,除了样貌不曾改变,别的似乎都已经变了。
皇上是答应了她的请求,可真的得到了他的允诺,她却觉得恍然若失,一切的一切似乎就要到了尽头,只是她此刻还有些残存的执念不曾低头。
是啊,皇上既然能够答应她的请求也就表示他们之间的过往不复存在,如过眼云烟一晃而逝,她也不必恋恋不忘,自难忘不思量!
她从大殿离开的时候,皇上一直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即使看不见了,也舍不得挪开眼,他知道,纵然他开口请求她不要离开不要去找她娘,她也不会甘心待在他身边,纵然他知道,这一去,她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他身边
可他又能怎么办,上辈的恩恩怨怨已经让他们受了太多的伤,是时候做个了断了,对她对自己都好,也只有她才能做得了这个决断!
当宸妃回到自己寝宫的时候,睿王早已等候多时,早上下朝是看到她出现在那他便知道,她活着回来了。
“睿王,把你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我吧”她开门见山的问,都要离开了,再不把自己身世搞清楚就算去了娘亲那也是陌生的。
“薇儿,其实我是你同父异母的弟弟,我应该叫你一声姐姐,我也一直在找你”
“你怎么确定我是你姐姐,怎么断定的”
“你先坐下,我长话短说”
她便坐着听睿王讲她的身世,以及父辈的恩怨,还有太厚对她深恶痛绝的原因。
许久之后她才缓过神来。
原来,自她出生右掌心便有了一颗红痣,还有胸前的那朵红梅都是天生带来的,所以睿王才能找到她。
太后之所以那么恨她和她的母亲,这一切便要追溯到太后年轻时说起:太后是吴家嫡女又长得很漂亮,所以有很多名门贵族都想上门求亲,可当时的太后都看不上,太后偏偏在外出的时候遇见了她的父亲,父亲当时英俊潇洒,有勇有谋,并且在太后不慎落水的时候将其救起,还将她送回家里,谁曾想,父亲在那里遇到了娘亲
那时的娘亲家道中落,不得不随着外婆前去吴家投靠,原来外公和太后的爹是远房表兄,外公死后,吴家老爷念在都是亲戚的份上便收留了娘亲和外婆。
阴差阳错的,第一次登门的父亲便看中了娘亲,自那次救起太后数日,他便多次去府上探望,惹得太后心花怒放,以为意中人也是喜欢自己的。
可曾想,父亲每次都会和娘亲说上好久的话,在樱花树下,当时的娘亲觉得父亲特别英俊。
转眼一年过去了,父亲带着聘礼去吴家下聘,可把吴老爷高兴坏了,父亲当时可是藩王之子,也相当于是一方霸主,除了皇家就随他家最大。
可当父亲指出要娶之人是娘亲时,在场的人都惊讶了,就连躲在暗处的太后都惊得张大嘴巴。
自从知道自己心仪之人所爱她人之后,太后便每日换着花样折磨娘亲,不是让她洗下人的衣服就是让她洗马桶,她都忍了下去。
可是吴老爷却不答应这门亲事,其实当时她的爷爷也就是老藩王也是不允许的,他们看中的是太后嫡女的身份,可曾想父亲和娘亲却私奔了。
太后知晓之后很是生气,刚好当时的皇上选妃,要在以前,太后绝不会答应进宫的,可受了情伤,她便决心报复。
当时太后年轻貌美,很快便成为了皇妃,得到了许多的特权,在她知道娘亲怀了她快要生产的时候,便买通了杀手,在娘亲生产之时破门而入将还是婴儿的她夺走,并且毁了娘亲的容貌,逼着娘亲喝下了藏红花,至此之后娘亲终日带着面纱,也再也不能生育了,父亲当时纵然心疼娘亲却拗不过娘亲的执念,娶了门妾室,也就是睿王的娘,自打睿王出生之后,娘亲才渐渐露出笑颜,视睿王为己出,与睿王的娘相处如姐妹,父亲看娘亲不再那么伤心也宽慰许多。
可在睿王十岁之时,太后给当时的皇上吹耳边风,说父亲有意造反,要他送睿王来京当质子,以表决心,父亲无奈只能送睿王来京城,好在当时太后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和睿王很是投缘,太后便没有过多的对他加予迫害。
都以为一切都太平的时候,皇上却厌倦了太后,宠爱了自己新纳的妃子,太后气愤至极,恨急了那些破坏她幸福的人,她见父亲还是一如往昔的爱着娘亲,便被嫉妒迷惑了双眼,派人前去刺杀娘亲,可曾想父亲拼死保护娘亲可最终父亲寡不敌众撒手人寰,只剩娘亲和睿王的娘孤苦无依,自那之后娘亲便哭瞎了眼,她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找到她,可谁曾想她被太后藏的滴水不漏,更不曾想太后将她送入了尹府,当时的尹府和吴府是死对头,二山不容两虎。
这就是她知道的一切,从睿王口中知道的一切。
终究是一个情字,父亲对娘亲的深情,太后对父亲的痴情,最终应爱生恨。
太后害得她家破人亡,而今她的孩子也死在他们的手上,不是说因果报应吗?为何受伤的一直是她们,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公平,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