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正自哭哭啼啼,思量着徒弟,眼中流泪,自道:“悟能啊,不知你在那个村中逢了善友,贪着斋供!悟净啊,你又不知在那里寻他,可能得会?岂知我遇妖魔,在此受难!几时得会你们,脱了大难,早赴灵山!”
正当悲啼烦恼,忽见那洞里走出一个妇人来,扶着定魂桩叫道:“那长老,你从何来?为何被他缚在此处?”
三藏闻言,泪眼偷看那妇人约有三十年纪,以为也是妖魔一党,遂道:“女菩萨,不消问了,我已是该死的,走进你家门来也。要吃就吃了罢,又问怎的?”
那妇人道:“我不是吃人的妖怪。我家离此西下,有三百余里。那里有座城,叫做宝象国。我是那国王的第三个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之时,被这妖魔一阵狂风摄将来,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在此生儿育女,杳无音信回朝,思量我那父母,不能相见。你从何来,被他拿住?”
三藏道:“贫僧乃是差往西天取经者,不期闲步,误撞在此。如今要拿住我两个徒弟,一齐蒸吃哩!”
那公主陪笑道:“长老宽心,你既是取经的,我救得你。那宝象国是你西方去的大路,你与我捎一封书儿去,拜上我那父母,我就教他饶了你罢!”
三藏点头道:“女菩萨,若还救得贫僧命,愿做捎书寄信人。”那公主急转后面,即修了一纸家书,封固停当,到桩前解放了唐僧,将书付与。三藏得了解脱,甩甩酸麻的手腕,才捧书在手道:“女菩萨,多谢你活命之恩。贫僧这一去,过贵处,定送国王处。只恐日久年深,你父母不肯相认,奈何?切莫怪我贫僧打了诳语。”
公主道:“不妨,我父王无子,止生我三个姊妹,若见此书,必有相看之意。”
三藏紧紧袖了家书,谢了公主,就往外走,被公主扯住道:“前门里你出不去!那些大小妖精,都在门外摇旗呐喊,擂鼓筛锣,助着大王,与你徒弟厮杀哩。你往后门里去罢!若是大王拿住,还审问审问。只恐小妖儿捉了,不分好歹,贪心的就伤了你的性命。等我去他面前,说个方便。若是大王放了你啊,待你徒弟和他不再打斗,寻着你一同好走。”三藏闻言,磕了头,谨依吩咐,辞别公主,躲离后门之外,不敢自行,将身藏在荆棘丛中。
却说公主娘娘,心生巧计,急往前来,出门外,分开了大小群妖。只听得叮叮当当兵刃乱响,原来是朱悟能与那怪在前面厮杀,那怪只想着冲到天上,脱离剑阵,才好打斗,朱悟能却是紧紧守住,二人纠缠不休。这公主厉声高叫道:“黄袍郎!”
那黄袍老妖听得公主叫唤,心中一急,喷了口本命精血,手中刀势大涨,将朱悟能逼退几步,然后使了一个血遁之法,砍下自己小指头,变了原型在阵中抵挡,本体却是揪了钢刀,回头搀着公主道:“浑家,有甚话说?”
公主道:“郎君啊,我才时睡在罗帏之内,梦魂中,忽见个金甲神人。”
黄袍老妖道:“那个金甲神?上我门怎的?说出相貌来,看是否熟人!”
公主道:“是我幼时,在宫里对神暗许下一桩心愿:若得招个贤郎驸马,上名山,拜仙府,斋僧布施。自从配了你,夫妻们欢会,到今不曾题起。那金甲神人来讨誓愿,喝我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因此,急整容来郎君处诉知,不期那桩上绑着一个僧人,万望郎君慈悯,看我薄意,饶了那个和尚罢,只当与我斋僧还愿,不知郎君肯否?”
“浑家,你却多心呐!什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黄袍老妖笑道。
公主道:“郎君,放他从后门里去罢!”
黄袍老妖道:“奈烦哩,放他去便罢,又管他什么后门前门哩。”他遂绰了钢刀高叫道:“那猪八戒,你过来。我不是怕你,不与你战,看着我浑家的分上,饶了你师父也。趁早去后门找寻着他,往西方去罢。若再来犯我境界,断乎不饶。”
“奶奶的,俺最恨人叫俺猪八戒了!”朱悟能心中骂骂咧咧,但听得对方要放了自己师傅,这等心高气傲之人,断然不会说谎,只得道了一声:“好,黄皮妖怪,算你识相,否则哪怕你二十八星宿下凡,俺也不会怕你!”
二人道了一声,也没甚好面色看,妖怪进了洞,朱悟能却是牵马挑担,鼠窜而行,转过那波月洞后门之外,叫声:“师父!”那三藏认得声音,就在那荆棘中答应。沙僧就剖开草径,搀着师父,慌忙的上马。
朱悟能当头领路,沙僧后随,出了那松林,上了大路。朱悟能和沙憎两个哜哜嘈嘈,埋埋怨怨,一个说我打生打死你不来帮,怎做兄弟。一个却说你化斋睡觉耽误事情,无由帮你。三藏只是解和。遇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一程一程,长亭短亭,不觉的就走了二百九十九里。猛抬头,只见一座好城,就是宝象国。
云渺渺,路迢迢。瑞霭祥烟笼罩,清风明月招摇。潺潺流水,碎溅琼瑶,田地连绵,阡陌无尽。渔翁垂钓,樵子担柴,家家户户,一片太和景象。走到近皇宫前处,只见高楼殿宇,九重重叠,层台万丈,玉陛金阶。宫殿里面,竹丝器乐,清澈悠扬,撒抹了闺怨春愁。偶尔有着华服之人经过,乘五马,头顶冠束带,一派雍容华贵气派。
看不尽的宝象国的景致。师徒三人,收拾行李马匹,先在馆驿中安顿好了。三藏留两个徒弟在原地,走出门外,朝着阁门大使道:“有唐朝憎人,特来面上圣驾,倒换通关文牒,还望通传一声。”
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
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心中甚喜,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一套繁复的礼节完毕,庄重而不失潇洒,加上他俊美的外貌,顿时只把两边文武多官,皆叹道:“上邦人物,礼乐雍容如此!”
那国王道:“长老,你到我国中何事?”
三藏道:“小僧是唐朝释门子弟,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领有文牒,到陛下上国,理合倒换。故此不识进退,惊动龙颜!”
国王道:“既有唐天子文牒,取上来看。”三藏双手捧上去,展开放在御案上。那国王仔细观看,只见牒文上面,无非是一篇骈五俪六的文章,说治国艰辛,如履薄冰,偶尔失救泾河老龙王,而后三魂七魄,归了地府,才了解人生无常,尔后得观音菩萨指点,说西方有佛有经,可度亡魂,超脱孤魂,所以这才差法师玄奘,历尽千山万水,寻求佛家真意。若是到了西邦国度,可倒换文牒,以做凭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