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以史为鉴

李强现在称职的当起了叶氏家族的教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就叫帝师。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什么时候中华民族体会最深?恐怕就是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堂堂中华败给小国日本,也让当时的中国精英阶层备受刺激。

甲午战争中,中国为什么失败?这当然有很多原因,历史研究认为,除去战场上的枪杆子争夺之外,中国那时在笔杆子争夺的软实力方面,比如国家形象的包装、媒体策略,都与日本存在巨大的差距,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在媒体领域采取的一些做法。

在中国人看来,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翻看西方当时的媒体报道及后来的史学论述,绝大多数都对中国没有同情,大多数人认为,日本打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是进步对保守的胜利,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进步,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日本进行的宣传战的功效。

甲午战争,日本人叫做日清战争,在他们看来的甲午战争,和中国人所理解的截然不同,主要有三个区别:他们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文明之战即是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胜利。

解放之战则出自一个国人很熟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日本认为中国自明代以来就沦陷了,满清是夷狄,日本人是来解放中国、光复中原的,日本还认为在西方白种人的侵略下,黄种人应该团结起来,中日同根同种,必须携手才能对付西方,这就是救亡之战,但前提是日本必须把中国先征服改造了,才能解救黄种人。

甲午战争爆发,中日两国的最高领导人都宣布了宣战诏书。

光绪皇帝的宣战诏书当中主要讲:朝鲜是我们的藩属,现在有内乱,它请中国出兵平息内乱,这是中国和朝鲜内部的事情,与别国无关,日本不应出兵。

但日本明治天皇的宣战诏书,立意却截然不同,他说,朝鲜是一个独立国家,现在中国侵犯了朝鲜的独立,所以我出兵帮助朝鲜巩固独立,其次,对中国宣战是为了保护朝鲜开放的成果,第三,不断地强调东亚和平、世界和平。

中国人认为这是忽悠,但日本的宣战诏书不是给自己看,也不是给中国看,而是给世界看,很有效,最终也的确影响了当时的世界舆论。

日本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时,秘密聘请了一个美国专家作为国家宣传战的总指挥,这个人就是美国《纽约论坛报》的记者豪斯,豪斯很熟悉西方媒体的运作方式,在他有计划的包装下,西方媒体对中国与日本分别代表着野蛮与文明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潮流与共识。

比如纽约的《先驱报》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这是当时世界最典型的看法。

亚特兰大的《先进报》说,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当时美国公众中有一种说法,把日本称为东方的美国佬,觉得跟日本人很有认同感,实际上这是媒体包装出来的。

甲午战争发动之前,日本本国的媒体开放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在对外关系上,媒体甚至比政府更极端,更激进,认为政府应该对中国和朝鲜动武,政府犹豫不决时,媒体就不断地抨击政府,甚至鼓动弹劾,激进的媒体,是导致日本国策由稳健转向激进的重要推动力。

当时日本一家报纸《国民新闻》,就很尖锐地提出,如果政府屈服于中国的话,则国民将趋于反动,乃至大大的反动。

所谓日本人民被裹胁的说法,是不对的,实际上日本打中国是民心所向,当然,这也跟当时日本的经济不景气等外部因素有关。

日本驻国外的所有外交官,都精通当地语言,也许口语不行,但写作能力大多好到可在报刊发表的程度,而大清国派驻海外的外交官们,绝大多数不认识abc,在沟通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甚至在外交手段方面,中国的表现方式也相当老旧,当时日本驻美公使栗野慎一郎是哈佛毕业生,精通英文,美国的国务卿叫葛礼山,这个人其实对中国还不错,中日当时都对美国进行公关,中国公使杨儒选择接近葛礼山的老婆孩子,估计是送点茶叶、丝绸等等。

但栗野慎一郎不同,他天天去葛礼山办公室拜访,跟人家谈国际大事,谈日本对美国有多么重要,日本从公谊下工夫,咱们从私情入手。

日本前外相青木周藏,当时被下放到英国和德国担任公使,承担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欧洲把舆论控制住。

青木周藏是著名的外交家,极富经验和全局眼光,在当时很多西方媒体向中日两国提交随军采访申请时,两国政府和军方都不批准。

但在栗野、青木两位公使的推动下,日本军方最后同意西方媒体随军,随军记者达114名之多,还有11名现场素描记者、4名摄影记者。

日本在战争中,也做了很多新闻策划,比如让西方媒体看日军怎么优待俘虏,如何照顾战地的百姓等,通过欧美记者传播到全世界。

但中国不仅不允许随军采访,还有两个西方记者因为错走到中方阵线,而被砍了头,搞出很多风波,甲午战争中的第三方报道,其实对中国极为不利。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日本外交官自己还写东西,像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专门组织在美日本外交人员和学者积极写稿,解释日本为什么这么干、日本代表了文明进步、*****等等,试图影响美国舆论,效果很明显。

但如果当时的人几乎看遍了甲午战争期间所有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没看到一篇中国官方或者个人主动提供给美国公众阅读的资料。

甲午战争日本胜利,中国失败,但中日两国并没有马上进入到仇恨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在日本的主动引导下,中日甚至开始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蜜月期。

开端是1897年11月,日本参谋次长邀请中国政府派遣军事代表团去观摩日军的演习。

到1899年,慈禧太后又派刘学洵携带密电码访问日本,要与日本皇室建立热线联系,探讨中日结盟的可能性。

第250章 特殊人员第538章 甜蜜之后第355章 全球追杀八第103章 战略底气四第115章 复兴公司故事七第186章 武器出口二第565章 不是单打独斗三第37章 非洲军队第619章 战斗的记忆六第95章 东南亚记忆一第256章 有意思的劫持第133章 最后的清除三第132章 最后的清除二第176章 必须保证二第25章 原因一第78章 使人思考的书七第116章 复兴公司故事八第51章 开战原因第445章 铲除第538章 甜蜜之后第249章 定位者第340章 债务危机三第56章 琉球独立第596章 预警机日机五第481章 宪政解释第142章 南华联邦国家报告一第239章 经济调整四第289章 尼日尔三角洲一第309章 金融问题第281章 我改主意了第126章 闪电战一第393章 竞选演讲二第310章 我是..第243章 太阳能一第350章 全球追杀三第316章 采访实录一第488章 冰姐夫第328章 资金发生变化第583章 进入南非北方第351章 全球追杀四第273章 战斗准备第337章 历史三第565章 不是单打独斗三第195章 国家战略一第341章 就职演讲三第350章 全球追杀三第73章 使人思考的书二第567章 要反击第44章 漂亮的女助手第599章 预警机日机八第233章 经济调整一第177章 必须保证三第180章 只是开始第585章 华裔记者二第604章 预警机日记十三第504章 大思维第555章 兴奋第145章 谈判破裂第346章 如何解体第38章 阿根廷第36章 世界尽头的天堂第137章 海盗问题四第105章 条件一第351章 全球追杀四第105章 条件一第224章 人物关系交待第325章 文化大国第540章 初期的战斗第305章 谈判第148章 刚果报告一第247章 炸沉二第556章 没想到第450章 老挝战斗一第613章 如期开战第588章 狙击手日记一第556章 没想到第475章 文化准备一第392章 竞选演讲一第127章 闪电战二第551章 航母降落二第258章 没想到第331章 家族政治第334章 告别低效增长第604章 预警机日记十三第295章 愉快的会面第472章 转变态度第121章 不同的理解第491章 陆战争论三第24章 苏门答腊之战第175章 必须保证一第376章 画上句号第62章 伊朗二第542章 暂时还没有第401章 深度分析第94章 苏丹内战二第248章 联情局特工第37章 非洲军队第173章 中美加勒比攻略二第322章 统治原理第446章 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