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天诛(二)

宫本直拓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伊藤博文的态度显然是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毕竞没有经历过那个民粹高涨的疯狂时代的人,而且仅从目前来看,煽动民粹还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即使是伊藤博文这样睿智的人,也不可能理解煽动过度民粹的严重后果。

虽然在旧时空里,日本一直在历史问题上含糊其辞、拼命抵赖,但在私下里也对历史进行过十分深刻深刻的反思,尽管这种反思完全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丝毫不认为在旧时空里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的,但也有一部份反思还是很到位的。其中就有过度鼓动民粹,以至于民粹可以影响到日本政**府的决策,从而导致日本政**府的某些政策制定不能完全根据日本的国家利益,而不得不去迎合民粹的需要。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宫本直拓十分清楚,民粹是一把双刃剑,偶一为之还可以,但如果以为煽动民粹是转嫁社会危机、转移国民视线的妙招,那么早晚有一天,必将会被民粹吞噬掉。何况现在的日本,无论是国力还是地缘环境,都远不能和旧时空相比,再过度的鼓动民粹,企图用民粹转嫁社会危机,日本结局恐怕比旧时空更惨。

想到了这里,宫本直拓只觉得一阵悲哀,不过见伊藤博文还是一脸热忱的看着自己,显然是希望从自己这里获得挽救的办法,因此宫本直拓也只得免强打起精神,道:“先生,山本首相己向天皇提出了辞呈,下一任首相显然只能由陆军系出任,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应是寺内正毅担任首相组阁。”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道:“陆军系的思想守旧,但作风一向激进,一但上台执政,只怕是又要对外发动战争,这也正是我的担心所在啊。”

宫本直拓道:“关于这一点,其实我到并不担心,虽然陆军系的作风激进,但无奈现在日本的国力实在有限,陆军纵然想再发动战争,只怕也是力不从心。何况我们日本是一个岛国,要对外发动战争,首先必须打造一支有实力的海军,但陆军系上台执政,必然会打压海军,使海军的恢复时间拉长,而没有海军的支持,日本又如何对外发动战争呢!”

伊藤博文听了以后,也连连点头,道:“宫本君,你说的很好,这一点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宫本直拓又道:“至少在未来5年以内,华东政**府的主要目标还是在国内,也就是推翻清廷,统一全国,因此尽管和我们恶交,但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和我们发生军事冲突,当然前提是我们不要主动去招惹华东政**府,而且就算华东政**府控制了整个中国,至少又还需要3-5年,甚致更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时期,因此日本还是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外部稳定环境,我个人估计应在10年左右。”

伊藤博文道:“如果能给日本10年的恢复时间,那就足够了。”

宫本直拓又摇了摇头,道:“先生,你太乐观了。首先我们和华东政**府己经彻底恶交,因此先前我们和华东政**府谈成的贸易协议有极大的可能被取消,这对日本恢复经济国力有重大的影响,也会使日本的恢复速度下降,10年时间也未必足够。何况日本在恢复,中国也在恢复,华东政**府己经在远东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实力己经远远超过了日本,发展速度也一定会比日本快,而且等他们统一了中国,获得了中国庞大的人力物力,发展速度一定会更为惊人,只会将日本远远的甩在后面。”

伊藤博文也沉默下来,在本时空里他先后共计5次担任日本首相,累计执政时间多达10余年,自然知道日本的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极大,一方面从中国购买各种价格便宜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日本的工业产品又以价格的优势在中国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但现在日本和华东政**府彻底撕破了脸,不仅不可能享受进口关税的优惠,甚致有华东政**府彻底停止与日本的贸易,这对日本才是灾难性的打击。

虽然现在华东政**府并未完全占领中国,甚致连一半都没有,但从长江以北的港口几乎全被华东政**府占据,而中国的矿产资源大部份都集中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因此只要华东政**府真的停止与日本的贸易,日本就很难在从中国获得矿产资源。不过在产品市场方面,日本还可以绕过华东政**府,在中国南方销售,但中国南方一向都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而且失去了价格便宜的矿产资源之后,日本产品的价格会有大幅提高,又失去了价格优势,前途确实不容乐观了。

而且一但华东政**府统一了中国,日本将彻底失去中国这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将不得不从走远路从东南亚,甚致澳大利亚去进口矿产资源,而工业产品也只能运往东南亚销售,还要忍受高额的关税,要恢复经济、恢复国力,恐怕还真的是遥遥无期了。这还没有将华东政**府统一了中国之后的发展算在其内。

想到这里,伊藤博文顿时感到日本的前途一片灰暗,几乎完全看不到希望,不过再看看宫本直拓,见他的面色如常,忽然意识到宫本直拓或许还有办法,虽然伊藤博文这时并不认为宫本直拓能有什么好办法,但还是问道:“宫本君,那么你认为日本还有希望。”

宫本直拓道:“当然有。”

伊藤博文怔了一怔,道:“什么?”

宫本直拓道:“先生,根据我的观察判断,在5-10年内,欧洲有极大的可能会发生一场战争,而且这场战争的规模将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欧洲所有的主要国家都会被卷入,而且持序的时间将会很长,比远东战争更长,这就是日本的希望所在,一方面欧洲的主要国家参加战争,本身就有大量的需求,仅靠他们的国内生产,肯定是不够的,只能向外国采购;而另一方面,战争又会让欧洲的主要国家暂时退出其殖民地以及其他的市场,又需要有新的力量填补进去,日本的机会就是这里。”

伊藤博文听了之后,也不由精神一振,欧洲存在着巨大的战争危机,在这个时候有不少政治家都能够看得出来。就是前不久发生的波斯尼亚危机,各国之间剑拔弩张,大战几乎一触即发。

原来奥匈帝国和俄国为了趁奥斯曼帝国发生政变之机,一个想获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一个想修改《柏林条约》,取得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于是两国暂时联手对奥斯曼帝国施压,俄国为此还不惜在外蒙古地区向华东政**府妥协,只为集中力量在奥斯曼帝国获取利益。

不过俄国毕竞行动迟缓,奥匈帝国抢先动手,在边境结集兵力,以武力相胁,而奥斯曼帝国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一方面迅速结束了政变,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另一方面又在德国的调停下,以250万英镑的价格,承认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从而可以集中力量对抗俄国的逼迫,同时也积极的在大国之间游说阻止俄国取得黑海海峡的军舰通行。

由于奥匈帝国抢先动手,违返了两国的协议,而且现在奥斯曼帝国可以集中力量应对俄国的威逼,拒绝修改《柏林条约》,于是俄国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同时还鼓动塞尔维亚以武力反对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同时德国也表示了对奥匈帝国的全力支持,宣称任何与奥匈帝国开战的国家,都将同时与德国、奥匈帝国作战。塞尔维亚当然不敢同时和德国、奥匈帝国为敌,于是向俄国求助,而俄国这时也没有力量同时对抗德、奥两个强国,于是又积极与英法两国沟通,要求一但俄国与德国、奥匈帝国开战,英法两国也要按【四国同盟】的协议,对德、奥宣战。一但英法两国答应俄国的要求,那么欧洲大战就将正式开打。

伊藤博文虽然现在没有担任公职,但他一直都关注着世界局势,而且也有足够的渠道获得这些消息,波斯尼亚危机的发展,伊藤博文一直了然于胸,因此对宫本直拓预言的欧洲战争,伊藤博文也十分认同。当然规模有没有那么大,时间有没有那么长,伊藤博文还是有些疑问,但以前宫本直拓所做的预测,基本都没有错过,伊藤博文对他还是有一些信心的。不过一但欧洲战争开打,就一定会产生大量的需求,这显然是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极为有利。

于是伊藤博文也稍稍有些安心,看来日本果然还有希望,笑道:“宫本君,还是你的见解高明啊。”

宫本直拓道:“机会也罢、希望也罢,总是都会有的,只看日本能否抓住。但如果日本还是这样一味的鼓动民意,煽起民粹,只怕就是欧洲大战打起来了,日本也未必能够把握得住。先生请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一点,不要以为我这是危言耸听,这确是关系到日本存亡的大事。”

第九十八章 新根据地(一)第六十五章 工业(二)第一一零章 造舰(五)第一六七章 新舰下水(三)第四六一章 围歼日军(五)第一九八章 巴达维亚(六)第六六九章 台湾海峡之战(十)第二四七章 天诛(四)第二五零章 美国舰队来访(上)第十章 接管济南(三)第二二三章 青岛战役(七)第三三八章 李鸿章来访(十五)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五百章 舆论再变(三)第二零三章 英国干涉(五)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区(一)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动(十一)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三)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岛(三)第一六零章 对日谈判(五)第一五四章 回师第八十六章 造舰竞标(三)第五三一章 调查报告(下)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动(五)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五百章 各方态度(三)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二二零章 谈判(二)第三七零章 谈判团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四四九章 辽阳之战(十一)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八十三章 八国联军的动向(下)第五三二章 新机构第三零七章 备战(一)第三四二章 李鸿章之死(三)第二七零章 根据地(十二)第六三七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九)第二零七章 奇袭威海卫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二)第一一九章 农村调查(五)第一六六章 回访日本(上)第五五七章 地主联盟(一)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三十五章 导弹战术(下)第六三八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十)第八十章 陆军编制(四)第五四二章 镇南浦登陆(二)第四七二章 山海关之战(一)第四八八章 登陆作战(九)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第五十七章 歼灭(二)第一四六章 北仓之战(五)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一)第四七九章 统一商界(一)第二二二章 谈判(四)第二六八章 根据地(十)第三十一章 袭击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二八一章 旅顺口作战(一)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一零五章 电报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第五七六章 谈判(四)第八十一章 灾民(一)第一三七章 合肥见闻(一)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第二九三章 开荒(一)第十八章 接管济南(十一)第三十三章 联军的实力第六五九章 远东远征军(六)第三六三章 大战之前(十)第三一二章 结局第五五八章 地主联盟(二)第一六四章 庆贺大会(二)第二十五章 责任问题第八十五章 战前准备(二)第三四五章 欧洲危机(二)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纲(上)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五七二章 北洋议事(二)第一七五章 南洋巨富(下)第三九一章 新闻发布会(五)第三五三章 徳国特使(一)第二一九章 青岛战役(三)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争(上)第三四零章 李鸿章之死(一)第六零九章 满洲里战役(二)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六十六章 工业(三)第五八四章 青岛密约(四)第九章 俄国求和(下)第五百章 舆论再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