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

相比来说,一营杀入战场之后,遭受的损失要比其他两个营少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一营是后杀入战场,避免了遭遇曰军的迎头一击。另一方面,日军毕竟人数太少,抵挡二营、三营的夹击己是十分免强了,一营再加入战场,实际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罗岳以营长的身份,亲自带头冲锋,而且手持双枪,在战场上左右开弓,加上他身边的警卫战士协助,因此一连击毙了十几名日兵,其中有不少日兵正是在和其他的人民军战士进行白刃格斗时候,被罗岳击毙,还有几名日兵举着刺刀冲向罗岳,但还沒等他们冲到近前,就被罗岳射杀。

这样一来,一营的战士自然士气大振,在和日军的白刃战中,到也并沒有陷于下风。而二营、三营的营长尽管也是亲自上阵,但却并沒有突在第一线上,而是跟在后面督战,因此对士兵的士气鼓舞有限。

不过一营加入之后,确实改变了战场的局势,毕竟日军的人数太少,尽管日兵的个人刺刀术十分厉害,但也无法弥补人数上的差距,平均每名日兵至少要对阵3名人民军的士兵,有的日兵甚至要对阵4-5名人民军战士,这样一来就算日兵的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抵挡得住,毕竟人民军的战士可不是清兵可比,尽管个人素质确实差了一些,但士气和斗志却远非淸兵可比,在战场上猛打猛拼,毫不惧死,就是和日兵相比,也毫不逊色,因此激战3o余分钟之后,日军终于抵挡不住,从战场上败退。

但在人民军的三面夹攻之下,而且在人数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拼死抵抗的话,还能够顶一阵,而一但退败了,就是一泄千里,成了大溃败,何况人民军还给日兵还留出一条生路,因此日兵纷纷转身,沿着铁路线败逃。

而人民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仅举着刺刀,追杀了一阵,而且还追着开枪射击,因此在日兵撤退的时候,伤亡顿时大增。还有几股日兵则是被人民军包围,或者是被逼到一个角落里,无法撤逃,虽然人民军向日兵喊话,要求日兵扔枪投降,但日军却拒绝投降,并且坚持负隅顽抗,结果自然是全被人民军歼灭。当然,在日兵的临死反扑之下,也有一部份人民军战士阵亡,不过这己不影响大局。

整个战斗进行了大约1个多小时的时间,天光己经开始放亮了,人民军终于彻底击败日军,完全占领了通州火车站。而罗岳也马上和另两名营长冉润峰、刘庆林碰头,协商各自的分区警戒管理范围,结果罗岳的一营分到管理北站台,冉润峰的二营分到管理南站台,而刘庆林则被分到管理铁路线,同时三人联名通知前线指挥部,两辆列车可以进站了;然后三人各自己分派军队,一面布置警戒,并搜查整个火车站,找找还有沒有残余的敌人;一面清点战场,清理尸体,收容俘虏,救治伤员。

北站台是通州火车站的主站台,车站大楼就设在北站台,售票室、候车室、办公室等功能分区都在这一边,而南站台只是仓库区。日军驻守通州火车时,将自己的指挥部就设在候车室里。日军还在车站大楼外约3o米的地方挖出一道战壕,呈半弧形,拱卫车站大楼,又在大楼外墙边垒起了几个砂袋围子,组成了通州火车站的北部防御。

其实曰军的防御工事还是做得很不错,只是驻守火车站的兵力实在太少,因此防不过来,如果日军的兵力再増加一倍,达到1ooo人左右的话,将会给人民军的进攻增加大量的困难。当然,真要是日军的兵力达到了1ooo人,人民军肯定会出动炮兵轰击。

罗岳先在车站大楼外布置了一个连的兵力守卫,然后分派其他部队,以排为单位,在车站大楼内逐个房间的搜查,并且将日军遗留下来的文件、物品等全部都集中放在候车室的空地上,派自己的警卫士兵看守,当然体积较大,难以搬动的物品侧仍然留在房间里,贴上封条,等指挥部到达以后,交给指挥部处理。

由于这里是日军的指挥部,因此日军到是留下了不少东西,各种文件有一大箱子,另外还找到大量的粮食、酒类,药品、铺盖、甚致是棉衣棉被等,还有腊鱼、腊肉、酱菜等特制食品和二十余颗大白菜,到是颇为丰富,但却没有找到备用了枪支零件、弹药等,罗岳估计武器弹药可能是放在南站台的库房里。另外还抓到了二十余个日军中分管后勤的士兵。

罗岳将自已的临时营部设在售票室里,看着清理出来的物品清单,这时一名士兵来报告,原来在车站大楼的两个房间里现了许多中国人,人数大约有2、3oo人的样子,其中有男有女,估计是被日军抓来做苦力的。带队的排长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这一批人。

罗岳听了以后,想了一想,道:“把所有人都带到候车室来吧,我看一看他们。”

时间不长,士兵来报告,所有的人都被带到候车室里,于是罗岳也站起来,带着几名卫兵,来到候车室,只见在候车室里黑压压站了一大片,带队的排长带领着士兵在周围守着,好在是这时天己全亮了,而且战士们还在候车室里点了几支火把,因此也能看得十分清楚。

人群分成男女两批,男子群要多一些,估计没有2oo,也有15、6o人,一个个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而且面黄肌瘦,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加劳动过度的症状。而女人们的面色则要稍好一些,衣服也整齐一些,脸上也比较干净,不过无论是男是女,全部都是一副神情麻木,眼中无神。罗岳带人来到候车室,只有少数人朝这边看了一眼,而大部份连头都没有抬,仿佛是一俱行尸走肉一样。

罗岳皱了皱眉,正要说话,只见在男人群中,有一个人跃众而出,向罗岳走过来,两名卫兵立刻上前一步,用枪一架将他拦住,道:“干什么的,不许前进了。”

那人忙陪着笑,道:“各位总爷,不要误会,小人可是良民,大大的良民啊。”

罗岳听得颇为不爽,而且见这人的气色明显要比其他人好得多,而且穿着一身锦衣长袍,还带着一顶瓜皮帽,显然不同于其他人,于是道:“你是什么人?”

这时那名排长道:“营长,他自己说叫吴宣,是这些人的领头的。”

吴宣听了,赶忙又陪笑道:“是啊,是啊,小人吴宣,是这伙人的领头的,总爷可不要误会了。”而且还连连点头哈腰,到是一付卑躬屈膝的样子。

罗岳点了点头,虽然从心里颇为讨厌这个人的作派,但他既然是这伙人的领头人,那么对这伙人的情况要了解一些,因此到是可以问一问,而且看他这个样子,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于是道:“让他过来吧。”

卫兵听了,这才放开枪架,让吴宣来到罗岳的面前,不过还是紧紧的守在吴宣的身边,一但他有什么异动,就立刻将他拿下。吴宣赶忙又左右作揖,连声道:“多谢各位总爷,多谢各位总爷。”

一个卫兵道:“什么总爷,分爷的,这是我们营长,要叫长。”

吴宣听了,赶忙改口,道:“是,是,是,长,小人吴宣,给长老爷请安了。”说着,左膝前屈,大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给罗岳行了一个打千礼。然后又回过头去,对那群人厉声道:“你们都是死人啊,还不快给长磕头行礼。”

罗岳摆了摆手,道:“不用了,你们都是被日军抓来的吗?”

吴宣迟疑了一下,才道:“长,小人敢问长是那里的军队,能把长们的名号赏下来吗?”

卫兵道:“哆里哆嗉,那有这么多废话,我们是人民军,听说过吗?”

吴宣到还真听过人民军的名号,因此也吃了一惊,赶忙又谄笑道:“原来长们就是把洋人打得落花流水的人民军啊,小人可是久仰大名了。”

罗岳点了点头,道:“你们这些人都是被日军抓来的吗?是那里人?”

吴宣赶忙道:“回长的话,这些人都是这一带的刁民,是被日军抓来干活的,现在就听长的吩咐,有什么活儿要他们去做的,挖战壕、填泥袋、搬货、御车,只要是长吩咐下来,小人保管给长们安排好,不用长们劳一点神,如果长们累了,还可以让她们伺候长休息,保管让长们满意......”

见他越说越下道,罗岳打断道:“够了,你是那里人?也是被日军抓来的吗?”

吴宣道:“回长的话,小人是北京人,不过小人可不是被日军抓来的,是帮着日军维持管事的,现在当然也帮着长们管事。”说得,脸色也不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来。

罗岳听完了以后,也基本明白了,看样子这个吴宣也就是所谓的“狗腿孑”或是“汉奸”一类的人物,只是不知道他只是帮日军干一些正常维持管事,还有没有干过助纣为虐的事情。

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五九五章 济南众态(五)第一五五章 回师(下)第四七六章 山海关之战(五)第四一九章 辽河之战(五)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二六九章 根据地(十一)第六十七章 工业(四)第六五八章 远东远征军(五)第十七章 海军编制(一)第五七一章 北洋议事(一)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五四七章 镇南浦登陆(七)第四九六章 发展大计(上)第三四一章 李鸿章来访(十八)第二一九章 青岛战役(三)第二四七章 天诛(四)第三八二章 对马海战(八)第三零八章 备战(二)第二三五章 进驻胶州湾第三零七章 备战(一)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开(二)第五八零章 袁世凯来访(四)第五十二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三)第五七六章 情报分柝第三六一章 徳国特使(九)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三零一章 侦察敌情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乱(十)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四)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七十七章 水灾(二)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七一一章 腰带计划(下)第一六一章 对日谈判(六)第六七零章 大获全胜(一)第四一二章 旅顺攻略(九)第七十一章 海军顾问(下)第九十五章 陆军改制(上)第一章 最终协商第四四三章 进京(十)第一八九章 德国海军战略(七)第七章 德国策划结盟第十五章 接管济南(八)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动(十五)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访问(五)第六二零章 登陆日本(三)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抚(四)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四二二章 进攻北京(一)第二二八章 后续影响(三)第三六九章 余波未平(六)第五八八章 农场巡视(三)第二九七章 胁迫(二)第五八九章 农场巡视(四)第七十三章 来访者(一)第二四八章 创业(一)第一六九章 德国之行(一)第三四二章 李鸿章之死(三)第二七二章 战争开始(一)第五九二章 济南众态(二)第三六七章 军营釆访(下)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一五四章 回师第一一一章 造舰(六)第五七三章 北洋议事(三)第六三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二)第二九零章 渔人行动(二)第七十八章 陆军编制(二)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二五六章 公审大会第八十五章 安置营(上)第四八三章 登陆作战(五)第三四六章 财政工作报告(三)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会议(五)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二九五章 开荒(三)第三六零章 大战之前(七)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抚(二)第五五九章 地主联盟(三)第四七四章 山海关之战(三)第一八二章 护侨行动(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十二章 接管济南(五)第六一三章 朝见风波(五)第三一零章 备战(四)第三九八章 全面开战(七)第一四八章 徳国之行(五)第三十三章 年度总结(三)第二六七章 根据地(九)第一六九章 备战计划第三六八章 军队整编(上)第七一零章 腰带计划(上)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二零二章 英国干涉(四)第六十二章 德国使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