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

从农业生产效率和工业化的角度来讨论穿越集团的土地政策,以前到是很少有人这样考虑过,甚致可以说是根本就沒有。但安显桂、鲁宏所提出的问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集约化农场式经营确实是一个展的方向,而且在旧时空里,中国己经朝着这个方向展;而展工业化,也确实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人阶层,因此需要产业工人,只由农民转化。

鲁宏又道:“各位大概在上学的时候都学习过欧州的圈地运动吧,简单的来说,圈地运动就是一方面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将农民手里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展集约化农场式经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只能靠在资本家开办的工厂里去工作,从而转变成为产业工人,这样一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工业的展,而工业展了,产品丰富了,生产工俱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协进农集约化,农场式经营的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们现在当然不可能搞圏地运动,但是否将土地分配给农民,确实值得商榷。大家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把没收地主的土地集中起来搞集约化农场式经营,而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将无地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这样不也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了吗?而农民虽然没有了土地,但有了工作,也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同样也会支持我们。”

张子辰道:“但是在旧时空里,我们不是工业、农业一起展的吗?并没搞什么集约化农场式经营,不是也同样实现了工业化?”

鲁宏显然是对此早有考虑的,立刻道:“旧时空的经验只能做为参考,不能生搬硬套,因为这两个时代的情况是不同的,在旧时空里我们建国是在5o年以后,虽然这5o年里从总体来看,中国一直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一些局部的时间段,还是获得了一些稳定展的时间,其中包括有北洋政府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虽然这两个黄金十年并没有民国粉们吹嘘得那么伟大,并沒有使中国真正的富强起来,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的,至少通过这两个黄金十年,确实让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展,而且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人阶级。”

“尽管在建国以后工人阶级的数量在全国人口的比率中仍然很低,但由于中国的人口总量大,因此绝对数量仍然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而这一批工人阶级也就是旧时空里,新中国完成最初的工业化展的基础,用不着再从农民中转化产业工人,即然工业化吸纳不了农业人口,那农村的集约化农场式经营也就不可能进行,这会造成大量的农民失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这就是旧时空里土地政策的时代背景,而这个时代沒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人阶层,这是最大的时代区别,因此我认为我们的展道路应该改一改。”

虽然安显桂、鲁宏提出的问题确实有相当大的合理性,但李松晨、曾东毕竟对这个时代的农业情况有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两人思考了一阵,又简单交流了两句,就现了安显桂、鲁宏提出的问题中的漏洞,干是曾东先言道:“其实类似于集约化农场式经营在中国古代一直都存在,虽然中国古代的大部份地主都是靠出租土地收入,但也有一部份经营型地主就是自己雇工,管理耕种,尽这不是主流,但也并不个案;而且我们在天津、青岛也开办了两个农场,也就是釆用的集约化农场式经营。”

“不过尽管集约化农场式经营代表着农业展的方向,但要想真正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还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化肥普及化的基础上,而在目前的生产力、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施行集约化农场式经营,虽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提高有限,而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増加不大,另外集约化农场式经营需要前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要经营者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不是这个时代的农民能够干得成的,反到是只有地主才能做,这就和我们的初衷相违了,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并不宜推广集约化农场式经营,而是仍然应以家庭小农经济为主,但可以由政府牵头,开办少量的农场,一来是积累经验,二来是起一个示范效应;另外对少数经营型的开明地主,也可以开放一面,等主客观条件成熟以后,以村为单位,逐步推进集约化农场式经营。”

安显桂、鲁宏听了以后,沉默了好一会儿,鲁宏才道:“那么工业化的用工缺口又怎么解决呢?最多一个月,德国的机械设备就会到达青岛,那时青岛至少有1万人以上的用工缺口,而到了明年,随着各个工厂的完全投产,甚致是扩大规模,以及新的工厂开办,用工缺口会扩大引3-5万人,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才行。”

李松晨笑道:“这和农村分地并不矛盾,根据我们的了解,这个时代的农民对做工是并不排斥的,在每年秋收以后,新年以前,都会有大量农民进城去打零工,贴补家用,而且有些商人也会在这个时候到农村去招短工,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来吸引农民务工,比如允许务工的农民在一定年限內保留农村户籍和土地,在这个时代,做工人的收入要比种田高得多,而且农民都是希望进城安家,成为城里人这个心态,和旧时空里是一样的,当他们当了几年工人,由其是开阔了眼界以后,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农村户籍和土地,彻底转变成产业工人,就算是有人回农村了,但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经历,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成为产业工人。”

秦铮听了,笑道:“这不就是展农民工吗?”

李松晨道:“差不多吧,毕竟工业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展的过程,因此将农民转化成产业工人,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如果实在缺人,我们还可以到外省去招人,河南、河北都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足可以满足我们目前的工业化展需求,而陡然把大量农民赶出土地,以我们目前的工业规模是根本消化不了的,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由其是在外部有清廷和帝国主义虎视的情况下,稍有差池都会动摇我们的统治基础,而从政治层面上说,我们现在需要尽快获得绝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那么分田就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这时夏博海道:“刚才言其实有些此偏题了,我们讨论是土地公有还是私有的问题,而刚才的讨论是土地的经营模式,这是更深一层的问题了,当然适当的讨论深一些,也有利于我们做出最终的决定来,不过也就到这里打住了,现在议题还是要回到我们最初的议题上来。”

鲁宏道:“好吧,只要是能够解决工人缺口的问题,我不反对分田。”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那么其他人还有没有言。”过了一会儿,见无人再有言的要求,夏博海道:“好吧,那么我们开始投票。”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以14票赞同,6票反对,3票弃权,通过了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决议。虽然投票的结果沒有上个决议那么呈绝对的一边倒,但优势也是相当的明显。

其实关于土地制度的争议,主要是存在于穿越集团內部的一些较为年轻的中下层穿越者之间,但他们对执委会并没有什么影响力,而执委成员大多都是中年人,其中有相当一部份人在旧时空里还是国家干部,他们的思想观念都偏重于务实,没有崇尚田园牧歌的文艺青年,也没有追求普世价值的所谓民主人士,而且在这个时代当了近半年的领导人以后,更是会从现实利益的角度衡量利害得失,如果从穿越集团的利益考虑,自然是实行土地公有、分田到户有利,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內获得大量农民的支持拥护,而且还可以增加穿越集团的财政收入,加强穿越集团的统治基础,这笔帐自然是都算得过来。

夏博海道:“好吧,投票的结果己经确定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制定俱体的土地制度章程,这个任务就交给农业部来完成,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纲要来。”

曾东道:“是,我们会尽快完成。”

这时秦铮道:“还有一点我要强度一下,土地的变革,在任何时代都是国家大事,关系重大,尽管我们的初衷是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业展,但在俱体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处理的不好,是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初衷,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在旧时空里,我国,还有原苏联,在土地制度变革时,都出动问题,相比之下,我国的问题要小一些,原苏联的问题要大一些,甚致造成了几次农村的饥荒,这些教训都要吸取。因此在制定土地制度章程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考虑细致一些。”

第一五零章 新农村建设(一)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动(一)第五九八章 济南众态(七)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岛(二)第一五七章 访徳使团(四)第六十章 上海新区(十三)第三八六章 对马海战(十二)第一四三章 访问(三)第三五三章 徳国特使(一)第一九七章 巴达维亚(五)第三六八章 余波未平(五)第二一三章 青岛攻略(二)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争(中)第四章 收关行动(四)第一五六章 对日谈判(上)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选择(四)第一六一章 农业部的运作(二)第一四八章 进攻杨村第八章 接管济南(一)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一二八章 外调(二)第二十九章 出兵(二)第一九零 访问天津(二)第三四五章 财政工作报告(二)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三十章 市长上任(二)第二三六章 作战计划(四)第二六二章 根据地(四)第三二二章 骑军(六)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七十四章 统计结果第九十一章 安置营(七)第四三七章 进京(四)第六一四章 满洲里战役(七)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六一零章 满洲里战役(三)第三七一章 余波未平(八)第三四一章 李鸿章之死(二)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六五六章 远东远征军(三)第五六三章 美国(六)第二十四章 锦州告急(三)第四五五章 处罚(上)第六十九章 工业(六)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区(十)第一七八章 德国之行(十)第五五七章 地主联盟(一)第一七四章 南洋巨富(上)第三三八章 工业成就(四)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三一一章 备战(五)第一零六章 造舰(一)第三十八章 谈判(中)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会议(三)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四九四章 袭取海参崴(三)第二七六章 战争开始(五)第六零五章 东北战事再起(三)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十九章 自沉第四二七章 进攻北京(六)第六三二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四)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一章 最终协商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十一章 五年规划(二)第二九五章 制海权的归属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四十二章 造舰计划(六)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区(十二)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战(五)第二零六章 正面进攻(四)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抚(二)第十四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一)第九十章 安置营(六)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四六九章 战前(一)第五二一章 反围剿(一)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一九四章 巴达维亚(二)第二九五章 开荒(三)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三十二章 年度总结(二)第一八七章 护侨行动(九)第六八零章 结束战争(一)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七十章 工作开展第四七二章 外交争斗(一)第三五八章 徳国特使(六)第二五九章 根据地(一)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四三二章 进攻北京(十一)第四百章 全面开战(九)第三八九章 对马海战(十五)第二二一章 谈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