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区(二)

这一年的时间里,“海外华人的电影”这个名号在上海彻底打响,并且压倒了其他一切的曲艺表演活动,曾经有几位上海的戏剧名角对电影的流行还颇为不忿,但被邀请看了几集【三国演义】中和戏剧曲目内容相同的情节之后,也不由得自叹确实不如,毕竟电影的场景音效实在太真实,确实做到了如临其境一般。

现在看“海外华人的电影”在上海己经成为一种时尚行为,不少人甚致是从湖北、湖北、河南、浙江等地远道而来,专门只为看几场电影。因此电影院里也是场场火爆,一票难求。还有些富商则向穿越者提出,能不能到他们家里去放映电影,当然钱不是问题。

而杨育新的商业嗅觉十分灵敏,立刻就推出了电影上门放映的业务,其实就是带一台55寸的大电视和一个小型柴油发电机就够了,成本几乎没有,但价格却高得惊人,上门一次起价1千两白银,按每小时/100两白银收费,而且连续放映时间超过8小时还要再加1倍,因为这要两台电视轮流播放。

但这项业务一经推出以后却是广受好评,富商们趋之若鹜,生意竟然好得惊人,定单排出了一个月。从此以后上海的富豪商人家里举办宴席,红白喜事,请不请得到名角并不重要,但都必须放映电影,才能够张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这年7月,上海著名实业家张謇办50大寿,在家里连放了3天电影,72小时不中断,共计花费了13800白银的天价,一时也轰动了整个上海。

到现在为止,电影业创造的收入己经达到了180万两白银,而12月还有20天的时间,因此还有可能冲一冲200万两白银的目标,如果按照人均创造财富来看,上海新区无疑是最高的,而且现在上海新区实际还在建设当中,仅仅只是靠租借场场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而且在这段时间,杨育新也并不是只盯着电影,而是充份利用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和上海的中外商人建立广泛的关系,现在己在上海的商界中建立了一个的地位,和上海的富商如张謇、张叔和等人建立了一定的私交,并且极力的在上海宣传华东政府的招商政策,不仅是为上海新区拉投资,同时也在努力为山东地区拉投资。而且杨育新的努力也是有成效的,上海的富商己经计划组织一个代表团,在新年之后去青岛进行访问考查投资环境,张謇、张叔和等,甚致是以前对穿越者颇有对立情绪的盛宣怀都报了名。

当然,上海的商人能够这样积极的影应华东政府的招商,除了确实想找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心里都知道,但却不能说的秘密。

应该说商人的政治嗅觉都是相当灵敏的,这一年以来,穿越者在山东自称华东政府,自设行政官职体系,大刀阔斧的推进土地改革,甚致是打压满人,实际上就是割据一方,自立山头,而且根本就沒有把朝廷放在眼里,这些情况当然都传到了上海,因此商人们那还看不出来,海外华人根本就不会长期的臣服于清廷,早晚都会和清廷撕破脸,甚致是取而代之。

虽然清廷回京之后,确实有一些重新振作的样子,开始举行变法革新,但在清廷和华东政府的这场pk中,几乎没有人会看好清廷,毕竟在和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海外华人显示出的武力实在太过强大,而且在施政治国、殖产兴邦,由其是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众人也都承认,海外华人远在清廷之上。

尽管有一段时间上海舆论界轩起过一阵声讨海外华人土地改革声音,但很快就被穿越者化解,而更重要的是,上海的商人对于土地其实是并不太看重,尽管每个商人都拥有大量的土地,但这只是传统的习惯使然,而众人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商业方面,毕竟上海是这个时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社会最开化的地方,而上海商人的视野也要其他地区的商人开阔得多,靠土地赚取财富的速度要远比商业经营慢得多,如果在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下,商人们是可以放弃土地的。

如果华东政府和清廷兵戎相见,在双方明显分出结果之前,上海的商人是不会倒向华东政府,但也决不会和清廷陪葬,而是两面都讨好,这样无论那一方获胜,上海的商人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现在上海的商人和清廷的关系己经十分近密了,需要对华东政府加强联系,因此到山东去投资,就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还带有极强的政治含义,不过能够理解到这一层的商人到并不多,只有张謇、盛宣怀等少数在政治方面有相当认识的商人才能有这个意识,而推动考查团成立的,也正是他们。

张謇为办个寿宴,就花出1万多两白银放映电影,也决不仅仅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还有向穿越者示好的意图在里面。而盛宣怀则在上海新区里连租了三块地,均己开始建设。

不过无论上海商人是怀着怎样的目地,但只要是到山东去投资,华东政府都不会拒绝,并且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不禁可以加快华东政府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扶植民族资本的发展。而且为了让这些商人放心到山东投资,这次华东政府才专门派政府副主席徐济超、商务委员叶岩福两人前来,和上海的商人举行坐谈,一来是显示华东政府对投资的重视;二来也是由重量级的人物作出承诺,也好让这些商人们放心。否则就算是为了庆贺商业中心开业,来个商务委员就够了,没必要出动主席级别的领导人。

杨育新带着上海新区的官员在码头迎接他们一行,并且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红地毯铺道、乐队奏乐,礼宾小姐两边站,还有仪仗队表演,烟火彩带飞扬,只是没有气球。而徐济超、叶岩福等人下船和上海新区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向他们表示慰问,不过由于在张园的电影院还没有撤销,还有一部份穿越者留在上海老城,杨育新的正妻蒋怡在那边负责,因此现在上海新区里并没有集中全部工作人员。

随后杨育新又请徐济超检阅参观仪仗队的表演,徐济超皱了皱眉,道:“是不是搞得太夸张了,我们现在还不能太浪费了。”

杨育新笑道:“徐主席放心吧,这可是我们上海新区第一次有中央领导来视查,礼数当然也要隆重一些,而且我们为商业中心的开业准备了盛大的庆典活动,这一切也都是现成了,顺带着先用来欢迎中央领导,就当是一次事先的釆排吧,也请领导指导不足。”

徐济超听了,虽然还是不太满意,但也没再说什么,毕竟杨育新说的也有道理,因为这次欢迎都是用的庆典的资源,也不算刻意的浪费,另外这一年以来杨育新的工作确实是卓有成效,因此就算是有些事情过头了一些,也不好怎么批评。

欢迎结束以后,杨育新将众人送到刚刚落成的宿舍楼里休息,并且马上举行会议,而接舰工作组的成员则仍然住在船上,否则根本就住不下,只有组长张威跟着他们一起上岸,参加会议。

杨育新首先介绍了目前商业中心的招商情况,商铺已租出67家,而餐饮也租出21家,其中来自华东政府的经营者分别22家和9家,主要是由华东政府开办的工厂企业,其余全部来自上海本地的商人,而外国经营者分别有12家2家,所占的比例也不小。

叶岩福道:“我们上海新区的位置有些偏僻,商业中心能否保证有足够的客流量吗?”

杨育新道:“请领导放心,等商业中心开业以后,张园的电影院就会马上关闭,以后想看电影就只能到上海新区来,所以客流量是绝对有保证的,而且大老远的来了,总不能只看一场电影就走吧,还有来早的人总要找地方逛逛,而即然逛了,多半都会买些东西回,或者是吃个饭什么的,因此我对消费量还是有信心的。”

叶岩福又道:“电影的吸引力会有这么大?毕竟我们的电影院在上海也开了一年,新鲜感也应该过去了,消费群体也应该理智了吧。”

杨育新摇了摇头,迫:“这不是理智不理智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娱乐活动实在太少了,而我们的电影在这个时代的娱乐形式中有绝对的优势,您的年龄应该是经历过旧时空80年代,那种一部电视剧造成万人空港的时代吧,而现在比那个时代还要惨得多,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过90%的观众都会将同一部电影看2遍,超过75%的观众都会将同一部电影看3遍,因此也可见电影在这个时代的巨大吸引力。而且我们还为商业中心准备一部份从未播出过的新电影。”

徐济超道:“好吧,这个问题就不再追究,一切都看结果吧。”

杨育新自信满满的点了点头,道:“对,就让结果说话。”

第四十章 火炮阵地第一九零 访问天津(二)第四三一章 战争再启(二)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一二六章 绿林大会(上)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争(下)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三章 接管济南(十六)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二零六章 舰队出发第三二六章 李鸿章来访(三)第二二八章 近乡情怯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语(中)第四四五章 辽阳之战(七)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三二八章 李鸿章来访(五)第一九零章 访问英法(一)第二十七章 夜话(下)第三五九章 徳国特使(七)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一八二 开平煤矿(下)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六)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战(八)第四九三章 袭取海参崴(二)第一二七章 外调(一)第二七八章 五人会议(二)第三八八章 对马海战(十四)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动(十五)第五六七章 阴谋(五)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语(中)第十九章 自沉第二零五章 惩罚行动(下)第四七九章 统一商界(一)穿越舰队简介一052D型驱逐舰第五二四章 谈判(二)第一一五章 农村调查第三十三章 年度总结(三)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四八一章 统一商界(三)作者发言第四零四章 谈判破裂(五)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乱(九)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三二八章 李鸿章来访(五)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访问(三)第一二六章 绿林大会(上)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三六九章 余波未平(六)第二四六章 第一家族(五)第四七五章 外交争斗(四)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三)第四三三章 进攻北京(十二)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议(下)第七一九章 上海谈判(六)第三二三章 骑军(七)第六零三章 应对计划(三)第三十六章 换装(下)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六六一章 台湾海峡之战(二)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动(十五)第八十八章 安置营(四)第三三三章 海归(四)第二零一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七)第五二七章 攻占哈尔滨(一)第二一五章 青岛攻略(四)第二一一章 奇袭威海卫(五)第五八七章 农场巡视(二)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抚(五)第三九四章 全面开战(三)第四七五章 山海关之战(四)第一一五章 农村调查第八十四章 灾民(四)第一八八章 护侨行动(十)第三六八章 军队整编(上)第八十三章 八国联军的动向(下)第四一一章 旅顺攻略(八)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九十三章 安置营(九)第四三四章 进京(一)第一一三章 失踪(上)第三十七章 造舰计划(一)第三一八章 海参崴(一)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区(三)第五十八章 远东战争结束(上)第五三零章 调查报告(上)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第二六五章 根据地(七)第四二二章 停战期(三)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一六八章 新舰下水(四)第二七三章 阴岛(四)第二六八章 根据地(十)第八十四章 造舰竞标(一)第五二七章 谈判(五)第三五九章 大战之前(六)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一八三章 德国海军战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