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革命党之内战

||体验更多快乐读书功能

内战一旦开启,宋彪就不会打算停手。{}

8月23日,陆续抵达武汉的第一、第二步兵师将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新军包围,单方行将正式开启内战。

为了应对中华革命军的全国一盘棋的举措,同盟会不断在积极建议各省新军改称本省自治军,广东、广西、四川曾经照应这一召唤,为了阻止这一趋向持续分散下去,第一军督军赵庭柱接到了宋彪的电令,正式防御湖北新军,占领武汉三镇,将湖北归入暂时政府统辖范围。

这一年的赵庭柱正值风华正茂的二十八岁,精神旺盛,在诸位督军中年岁最轻,可谓少帅,有着俄国教会学校教育背景的他,比起张亚虎、陈武等人在远东陆士等军校的进修之路要顺利很多,从1905年9月退学至1906年11月从远东陆士班进修毕业时,他在当年步兵科85名学员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半年后再从参谋科小班进修完毕,1907年4月赴俄国参谋学院进修,9月再赴德**事学院进修半年,1908年4月回国持续担任第一步兵旅的旅长。

人生就是这样。

有才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人其实很多,有时分只需求这样的运气和机遇而已。

此时的赵庭柱不只是第一军的督军,也是东北军外部远东陆士派的首领,更是帝党派的中流砥柱,他既不是像陈其采那种天生聪明之士。也非蒋方震这等博学多思之流,他只是比别人更为努力,学习和实际的时机更多罢了,少年时得到父母的痛苦,青年时走马帮的困难,日俄战争和在东三省的山野间清剿土匪的阅历都成了他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他没有像张亚虎、陈武那样参加过东北军的每一场恶战,他打过黑沟台。打过蒋家窑,在张亚虎、陈武跟着宋彪打辽阳战役之时,他曾经**领军在吉林省清剿土匪。攻打冯麟阁之时,他被第一次授予指挥多支部队的权利,那一战其实打的并不好。假设不是实力强悍,他很能够就被土匪部队的游击战拖垮了,对他而言异样是非常宝贵的军旅阅历。

此时在长江之畔,他的第一师教诲长是傅良佐,第一军的参谋长是陈其采,最高军事参谋是参谋一局的马尔托斯特校,参谋一局有1/2的参谋官员和参谋都在汉阳,为他谋划全局,预备后勤工作。

由于知晓俄语,直到明天。他所领衔第一步兵师依然保留着二十多位俄**事参谋,从事训练和教诲工作,这是第一步兵师作战勇猛精锐的源头。

在上午九点的第一轮炮火猛攻之后,赵庭柱和张亚虎、陈其采、马尔托斯特校、傅良佐五人亲身前往江岸视察,他用德国蔡司公司提供的7倍率筒式望远镜察看对岸。在1.3公里之外的武昌江堤上,湖北革命军的沿江防御工事简直都被摧垮。

对手真的很弱。

他知道对手是黄兴,传说中的同盟会副指导人黄克强。

湖北革命军在沿岸布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复杂而数量庞大,缺乏水泥碉堡和其他各种稳固的工事,他们甚至缺乏机枪。[]仅有的几个机枪点被炮兵精准的歼灭掉。

革命军甚至没有纵深的防御线,只要这样一条沿江防御,没有高低防御,没有点线面的结合布防,火力点的控制缺乏计算,用沙袋堆积起来数千米长的防线曾经被火炮撕碎,鲜血和尸体残留一地,而革命军的零星火炮反击也很快被压制。

简而言之,对手缺乏真正的军事指导人。

这就是赵庭柱的判别。

他将望远镜收起来,同身边的张亚虎感叹道:“或许正如我们最后的估量,只需我们冲到长江的那一侧,这场战役就将会完毕了,怎样说呢?姓黄的连一个远东陆士的新毕业生都不如,真不懂湖北新军为什么情愿承受他的指挥,就由于他的名望?”

张亚虎呵呵笑着。

陈其采慎重的提示道:“诸位,陛下几番强调,宁可高估,不可低估对手,更不可轻视对手。”

赵庭柱沉默的点着头,他知道身上担子很重,由于陈武的第三步兵师不用持续南下去福建,加之大形势对帝国政府曾经极端有利,他需求尽快反抗湖北新军,将湖北和帝国控制的湖南连成一片,从湖南挥师进入广西、广东,彻底击溃同盟会,再挥师进入云贵、四川,歼灭全国任何一个不情愿承受君主制的省及残余地方权利。

特别是四川、云贵总督赵尔丰、赵尔巽兄弟,此二人不除,东北军余恨难消。

打湖北是为了反抗国际的反抗权利,打四川则是为了报仇。

只需湖北新军倒戈,或许是彻底击溃,得到了湖北这个桥头堡,其他北方各省就彻底放弃自治的奢望,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帝国的统治。

为此,赵庭柱和马尔托斯、陈其采、傅良佐预备了一整套的作战方案,只是如今看来多半是用不上了。

长江两岸狼烟燎燎,烈火在连片的屋落中熄灭着,在过去半个小时的炮袭中,超过1.6万发炮弹覆盖了整个湖北革命军的沿江防线,空中有两个热气球悬浮在开阔的江面上。

这两个热气球的规格要比湖北革命军的那个热气球大的多,下面有东北军的黑色三枪标志,热气球上有照相设备,也有无线电发报机,三个人担任操作热气球,一个人担任侦查和拍照,还有一个人担任发电。

湖北革命军的那个热气球倒是不断没有升空过,缘由不明。大概是觉得虚有其表,对方似乎喜欢在黄鹤楼上观测沿江对岸的军事动态,假设不是由于宋彪此前有特别的交代,赵庭柱或许会思索直接轰掉这个古楼。

查阅了江对岸的状况后,赵庭柱等人前往指挥部,这就预备正式渡江。

由于第三步兵师不用参与此次作战,陈其采设计了一个渡江方案。打算秘密让第三步兵师到浠水县渡江到黄石,经过大冶至武昌的铁路绕道防御武昌,赵庭柱将这个方案修正一番。让陈武的第三步兵师的举动暴露,迫使湖北革命军分开防御,而他则挥师从武汉强行渡江。

赵庭柱压服了参谋部。由于东北军此时需求的是一场正面的相对成功,从心思上直接压垮对手,虽然要冒险,但这种冒险是值得的。

在汉阳渡江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湖北新军中的克复会成员很早就脱离新军,组建了湖北巡防军,退守到汉阳、汉口两镇,在远东商行和外商轮船公司的协助下,赵庭柱抵达汉阳之后就拥有大量的商轮和渔船,可以用于强渡。

湖北新军本来拥有81门m1903型75mm克虏伯火炮。但是炮弹储备不足,在革命起义之时曾经消耗过半,此后军队外部发生分裂,克复会将汉阳、汉口地区部署的火炮、炮弹和汉阳兵工厂的库存弹药都转移走,这就意味湖北新军难以阻止大规模的火炮反击。

在过去几天的零星炮击中。赵庭柱不断不断诱惑对手反击,并且抓住反击打掉了湖北革命军的几个炮兵阵地。

和黄兴等人不同,仅是大规模剿匪运动就打了十多次的赵庭柱,拥有非常丰富的作战和指挥阅历,参加过真正的大战,他心里很清楚。在过去半个月的不断试探中,他曾经确定对手的作战力并不高,抵抗意志也不高。

所以,战役会在帝国陆军度过长江那一刻完毕。

革命曾经成功,如今当然是要享用成功果实的时辰,结果还要持续打仗,甚至是和更强的对手交兵,兵士们一定想不通。

在赵庭柱等人回到指挥部后,第一军的第二轮炮袭就再次打响,六个炮兵阵地一百七十余门火炮同时发动炮袭,对整个沿江的敌军阵地停止二次压制,克复会控制的长江舰队也派了四艘军舰参加作战,护送商船和渔船将第一步兵师的前哨部队运抵对岸。

整个进程正如赵庭柱所预料的那般顺利,革命军暂时发起的几次炮击很快就被第二炮兵旅的针对性反制打垮,对方既无机枪,也无火炮,零星的几门机关炮也被打散,只能靠人墙排出的步枪乱射来抵挡渡江。

赵庭柱就在暂时搭建的警戒塔上张望第一步兵师的渡江作战,排在前哨是第101步兵团,第一师第101步兵团是帝国天字第一号的精锐部队,至今还有一位营长是当初浑江马帮出身,团长郭长勤和另外两位营长则是赵庭柱在哈尔滨招兵时,从俄国教会学校招徕的旧部。

被视作嫡系之嫡系部队的第101步兵团,一向有着师承俄军那种勇猛,不怕牺牲,历次剿匪作战都冲在最前线,乘坐两艘运兵船抢先抵达对岸后,前插的两个连先行夺取滩口的阵地,抢据高点,用两挺重机枪和十多挺轻机枪横压制革命军,使得后续各连都能稳稳登录,大范围占领前沿阵地。

直到这时,湖北革命军才突然发力似的在两个隐蔽的炮点开战,几十枚炮弹稀疏的落在阵地上不久,第一师下属炮兵团就应用54门三英寸露西亚野炮停止反压制。

由于有热气球张望,哪怕革命军将火炮藏在难以发现的民居和树林里,只需一开战就会彻底暴露,革命军也是经过一番计算,即使炮兵阵地显得非常分散,三十多门火炮分散在十多个点,可每一门炮的炮弹都能落在事前估量好的阵线上,区域是对的,精度还是差距较大,对第一步兵师的要挟并不大。

这些火炮一旦暴露,遭遇的反击规模很令人诧异。

火炮真正的威力一向在于精度和射程,没有精度和射程,火炮就是漫天乱放手榴弹,只是看起来很吓人而已,单方的炮兵素养差距显得非常分明。

随着火炮的反制次数不断增多,单方出去的累计叠加损伤和差距就越加扩展,处于优势的一方会越来越难发起炮击和反制,而优势一方则会越来越顺利的持续压制。

这是一种无需思索都能得到的结论,也是一种最复杂的战争阅历,在实践战争中,这种差距能够会扩展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为了便于渡江和巷战,101步兵团全部列装了m1910式温彻斯特自动装填步枪,这种步枪的有效精度射程只要150米左右,但是速射奇快,纯熟的兵士可以打出一分钟40发的射速,部分班组甚至列装了一种实验性的掷弹筒,拥有150米的射程,口径是30mm,这种简易的迫击炮在巷战中拥有极多的运用空间。

革命军在黄鹤楼和古城墙一带依托蛇山的山地优势构建了大量的防御阵地,单方就在揽虹亭一带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交兵,101步兵团的第一营同第二十一混成协的两个标在这里交手。

子弹乱飞,噼里啪啦的乱响,从东北军这边射击出去的子弹就如弹雨普通冲散而出,虽然在兵力上的差距较大,但东北军部署到班组的轻机枪很快就发挥出极强的压制造用,m1910式温彻斯特自动装填步枪的疯狂射速更是让革命军猝不及防。

在此前的几次战役中,北洋军每一次遇到东北军都很难抵挡超过非常钟的工夫,稍触即退,一退就大规模的溃败,湖北革命军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这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比赛,就仿佛世界拳王和文弱书生的比赛,一记铁拳打过去,对方就不敢再打了。

在常规作战中,东北军通常采取三个连交替行进的战术作战,各连相互按排,各排相互按班依次穿插行进,头头是道,各班轮番担任各自攻占区的高点、机枪点的打破。

战术训练程度的差距在这个时辰暴露的极端分明,别人感觉不到,官兵们本人的感觉是最分明的,根本挡不住的判别一旦出现,大家就只能疯狂的后撤。

革命军试图依托蛇山停止狙击作战的方案很快就宣告破产,此前破费大量精神布置的程度并不高而数量庞大的工事都成了废弃品,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兵士很快就大规模的选择投诚。

大家都知道这是革命军外部的战役,只需投诚就可以换一个阵营持续吃军饷,假设不是同盟会的黄兴紧急带来了一批军饷,他们本该在一个月前就转投暂时政府这一方。

对军人来说,有政府就行了,至于是什么政府倒不重要。

赵庭柱最后的估量根本没有错误,这场渡江战役根本就在蛇山完毕,革命军一半溃败,一半投诚。

从东北军9点50分抵达江岸,到了半夜10点15分,东北军的前哨部队就曾经占领了革命军起义总部,第八镇新军在阅马场和积玉桥一带宣布投诚,大约有六十多名共进会成员被官兵们压了出来,这些人就成了替死鬼。(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推荐小说

小说所有的文字及均由书友发表上传或来自网络,希望您能喜欢

核武皇帝

小说。

第172章 围攻北京第8章 学霸之子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104章 东三省总督第209章 汉武第229章 亲自操刀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107章 奉天新军示威事件(一)第34章 库班哥萨克第255章 国标麻将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战场上出现第346章 中德对峙第41章 去吧,黑沟台第19章 前洞岭伏击战(下)第65章 新式雷击炮第80章 布鲁西洛夫上校163章 杨铁生第337章 最孬,没有之一第230章 幸运与不幸第98章 东北软黄金和远东商行第324章 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第140章 日本就是个悲剧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98章 东北软黄金和远东商行第65章 新式雷击炮第302章 父子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帅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20章 华皇和托派之王第55章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第92章 辽阳会战(一)第171章 恭贺革命第343章 日本,请向左转第110章 奉天巡抚荫昌第51章 勇夺沈旦堡(一)第97章 东北新军和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第116章 汪兆铭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94章 辽阳会战(三)第6章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0章 驳壳枪C96第87章 三道沟夜袭战第117章 总揽三省大权第96章 辽阳会战(五)第27章 南甸屯之战(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礼物第58章 蒋家窑战役(二)第38章 满洲步兵团(上)第310章 有何所惧第171章 恭贺革命第274章 中圆第168章 光复革命之炮轰山海关第4章 杀人越货第189章 图们江攻势第281章 万达丰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帅第26章 南甸屯之战(上)第48章 战利品非常多第303章 上将蔡锷第214章 对决奥匈第171章 恭贺革命第204章 北四省第55章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第48章 战利品非常多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254章 MB第144章 抚顺的刺痛第73章 红土崖(二)第8章 学霸之子第303章 上将蔡锷第294章 济州海战(二)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59章 辽西军马第272章 赢得下 输得起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8章 前洞岭伏击战(中)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调停第153章 温彻斯特M1907自动装填步枪第98章 东北软黄金和远东商行第153章 温彻斯特M1907自动装填步枪第70章 日本的领导亚洲梦第305章 宿离山下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339章 台湾,台湾第133章 远东财团(一)第134章 远东财团(二)第52章 勇夺沈旦堡(二)第53章 捞足了就跑第270章 领导亚洲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独裁者第156章 宣统年会第319章 登陆下关第52章 勇夺沈旦堡(二)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334章 可怕的德国第172章 围攻北京第131章 因为独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90章 将星闪耀之全歼第191章 钓鱼岛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