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领导亚洲

不管是在21世纪,还是20世纪,中国想要和平崛起的难度都是很大的,同日本打了将近三十年的中日经贸战争,如今的中国又开始和美英德法展开了新一轮的经贸战争,而其中最为剧烈的莫过于中美经济之战。

与当年的中日经贸战争不同,现阶段越发激烈的中美经济战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有资本输出的竞争,美国可以通过立法防御中国产品在美的销售,却无法用同样的方式制止南美和其他国家进口中国商品,特别是在南美市场,双方必然需要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对南美国家进行牵制。

这几年正好是美国经济实力和资本输出能力,以及在外交和军事领域最乏弱的时期,在中美经济战争已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中国正是乘着这一特殊时期,乘着美国资本大规模撤出南美市场的真空期,对南美大幅度输出资本,利用大萧条的世界危机低价入市,在南美洲牢牢掌控着经贸上的金融控制权,扩大对南美洲的资本和产品输出规模。

南美洲已经成了中美矛盾在现阶段的一个焦点问题。

如今毕竟是美国实力最弱的阶段,缺乏反击力度,宋彪也正是在此期间举行了一次环球访问,改善中英关系,加强同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对南美有传统影响力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在对南美国家的访问期间,连续签署多笔巨额信贷和技术转让合同,加快扶持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的工矿和农林业,签署战略互惠合作协约,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在军事上,双方也签署了一些防御互助协议,加强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输出军事装备和生产设备,提供陆军和空军的培训服务,派遣军事顾问团。籍此推进这些国家的独立自卫能力,抵消美国对这些国家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压迫力。

在美国,帝国也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提供政治现金支持反对党,开支巨额的公关经费在美国加强美苏、美英、美日矛盾的宣传,加强反日德意法西斯主义的舆论宣传。籍此淡化和遮掩中美矛盾的紧迫性。使得美国内部无法团结快速的对中国进行肘制。

在亚洲,帝国则通过成立亚洲合作同盟的方式加强对亚洲的控制力,在军事和经济两个领域同时入手。

这和当年打中日经贸战争的策略是不同的,情况也不同。现在就是稳守自己的大本营,尽量夺取对手的市场,首先在亚洲和南美洲市场占领优势。

庐山。

欧阳赓正在为亚盟的筹建付诸一切努力,连任三届的总理,回望这十四年来的总理生涯。他愈发清晰的意识到亚盟将是自己留给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重要的政治遗产。

作为帝国最为资深的外交官员,欧阳赓总理也非常清楚亚盟所能给帝国带来的好处,只要亚盟建立起来,美国在中美经济战争之中就很难翻盘了,除非中美直接开战,并以中国战败告终。

否则真的很难。

帝国拥有超过美国两倍的疆域和矿产资源,超过四倍的劳动力人口,这一切都决定帝国在中美经济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帝国能在外交领域保持对美国的优势。通过建立亚盟,支持南美国家成立南美合作组织,继续利用欧债问题分离欧美阵营,利用苏联和法西斯德国对欧洲的威胁迫使欧洲亲向于中国,再利用这一切优势扩大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的市场和外交影响力。中国就将更多的占据对美的优势地位。

当然,帝国的教育也必须比美国更为杰出。

只有教育才能让人均创造的产值增加到更高的水平,帝国的人口加上世界第一流的教育,即使没有丰富的资源也能成为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强国。

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欧阳赓和外相顾维钧、中央军部总参谋长蒋方震一直在召开不同的回忆,协调亚盟各创始国之间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关系。亚洲合作同盟的成立已是不可阻拦之事,剩下来的都是小事情。

中国和美国不同,中国想要领导世界,首先就要领导亚洲,而美国并不需要绝对领导美洲。

欧阳赓和顾维钧此前谈论此事,两个人都非常庆幸美国在长野事件中出于对日本的长期顾虑,选择配合中英压制日本,而不是支持日本,如果美国选择支持日本同中国竞争亚洲领导权,事情还真的就会比较麻烦。

很庆幸。

两人对此都特别觉得庆幸。

没有和日本开战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这使得帝国内阁可以按照自身的几乎继续保持对外的资本输出,利用资本输出的筹码占据对美国的优势,诱使南美和亚洲国家在贸易协约上更有利于中国。

其实在关税相当的情况下,美国的商品很难同中国商品抗衡,也许美国产品平均只贵出10%,或者20%,但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是巨大,何况大多数的差距是在20%以上。

美国现在也很难抉择,压迫中国提高汇率是不可能的,它没有这个实力,降低美元汇率也是不可能的,欧洲国家不可能做出这种退让,如果美国一定要降低汇率,中国也会同比降低,欧洲更不会退让,整个世界只可能迎来更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崩溃。

当然,美国将美元的含金量下调1/10,也就是贬值5%到10%之间,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这种程度的贬值不太可能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顶多是配合自身的关税将一部分中国产品抵御在海关之外。

为了避免美国做出这样的选择,帝国财政大臣欧阳锡已经前往美国访问,和美国就此进行密切的讨论,如果美国降低汇率,中国也有可能降低,但如果美国不降低汇率,中国承诺在未来五年里缓慢提高中圆汇率15%左右,平均每年提高2.7%。

中美经济战争已然正式拉开了大幕,根本不可能停下来。

既然如此,不如杀他个痛快。

同中日经贸的三十年战争已经让帝国明白有竞争是好事。只有通过竞争压倒对手才能让帝国成为更强大的国家,压倒日本可以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压倒美国就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这是当仁不让的真理。

这天下午,欧阳赓以75岁高龄的身体连续参加了两次漫长的双边会议,同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就友好同盟条约进行了最后一轮的谈判。

虽然是在夏宫。整个会议结束后。欧阳赓还是出了一身汗,连续为此忙碌了两个月的时间,这几天中,他已经愈发有种体力不支的感觉。不得不说自己确实是太老了。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大萧条危机,他本该是在上一届就退休,因为年纪比较大,他甚至不打算在中央帝大担任校长,而是推荐资深外交官陆征祥担任校长。结果只能是硬着头皮再干一届总理,当然他心里也很高兴。

权力嘛,多拿捏着一天都是好事。

如果可以的话,他宁可死在总理的宝座上,留下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美名。

作为帝国的总理大臣,他这一任是权力增加比较快的,过去如警察总局、巡防部、陆军、空军、国土资源部这些实际上都不归总理大臣管辖,特别是这一届。华皇陛下在君主立宪体制上做出的推动力度非常大,中央训政的幅度明显减弱,更多的实权都交由总理大臣掌控。

潜意识里更加支持共和民主派的欧阳赓为此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愈发感觉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进步,这个伟大的帝国将会无限的繁荣下去。

和沙特阿拉伯国王伊本.沙特就双边条约达成基本一致后。欧阳赓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想要一个人静养片刻,并且将下午达成的条文继续翻阅和琢磨一番,在双方正式签署之前。如果能发现一些问题,他还来得及重新调整。

正是在帝国的暗中支持下。伊本.沙特才能带领沙特家族统一整个沙特阿拉伯,因此,沙特同帝国签署同盟条约之时,双方都非常的客气和相互尊重,沙特没有狮子大开口,帝国也没有。

欧阳赓将这本条约草稿重新细看了一遍,并且就沙特方面提出的一些修改意见进行再次斟酌,基本按照这套条约,帝国将借贷给沙特4亿中圆用于共同组建一家沙特国家石油公司,负责开发整个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同时建立整套石油化工业,此外,中国还要借贷资金用于沙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支持沙特的农业、渔业和工商业发展,投入资金开发沙特地下水资源,以及出资2亿中圆用于淡化海水工程研究及太阳能、风能等特殊能源研究,解决沙特缺乏煤炭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优惠支持下,沙特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几乎降低为零,双方签署的也是最高级别的自由贸易投资协约。表面上看来,这份同盟协约只对沙特有利,但是沙特接受中国移民,并且在达曼一带划出一大片领土用于建设阿拉伯汉城,允许帝国回族居民前往阿拉伯汉城工作和移民。

因为沙特的石油资源很丰富,人口稀少,这就决定了帝国将可能转移数百万的劳动力,也有利于帝国分化一部分回族人口在国内的宗教压力。

后遗症肯定是有的,总体还是利大于弊。

在军事上,帝国会在沙特派遣驻军,并协助沙特建立自己的现代军事武装,它的人口比较少,实际意义不太大,帝国这边的军事实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以后等沙特富有了,在沙特的驻军开支都将由沙特支付。

欧阳赓将这份盟约草稿看完以后,总体还是很满意的,其实美国和英国在沙特这里的竞争也很激烈,最终还是帝国大获全胜。

这一点特别让欧阳赓感到满足,帝国正是在他任上的这十四年间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有能力和实力同英美展开同级别的竞争。

正因为帝国在伊拉克的驻军小有点多,英美对此也颇有些无奈,德国无法正常重建陆军,帝国的世界陆军第一的宝座还是当仁不让的,想当年打苏联的时候,英法联军一路溃败,唯有帝国雄狮万里。横扫苏联红军主力。

中苏战争可以说是打出了帝国真正的雄风。

那一仗,欧阳赓不仅是亲眼目睹了,而且正是他在内阁外相上不惜同当时的总理大臣唐绍仪愤起力争,这才支持中央军部打完了这一仗。

回想往昔,前因后果。

欧阳赓特别感到满足。

疲惫之处。满意之处。心怀着喜悦之情,他就靠着宽厚松软的椅背上阖目静养,等待晚上的国宴。

然而,欧阳赓总理再也未能醒过来。

他平生的心愿是要为这个伟大辽阔的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最终也确实是如此。

……

这天晚上,宋彪在承德和陈光甫他们几个人谈论远东财团的未来,世界并不和平,德日意的法西斯主义正在蔓延。苏联和西班牙也是明显的独裁统治,世界正处于一种难以言语的战争阴霾之下,所以,宋彪不是很支持远东财团在欧洲的扩张和资本输出,除了瑞典和葡萄牙两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是例外。

宋彪和他们四个人一直谈论到深夜,随后才安排他们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松鹤斋休息,毕竟时间还是有很多的,明天可以继续谈。

宋彪这刚从松鹤斋离开,正准备回正宫休息。一等内侍官陈嘉佑少将就神色匆匆而紧张的快步疾走而来,在宋彪身边小声禀告道:“回禀陛下,今日晚上7时30分左右,总理大臣欧阳赓阁下无疾仙逝,内阁秘书厅的人发现时已经晚了一步。”

宋彪大为震惊。

他惊讶的看着陈嘉佑。仿佛在问“怎么可能?”

短暂之间,宋彪的脑海一片嗡鸣,过了片刻才缓过来问陈嘉佑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嘉佑答道:“总理连日操劳,前几天就有不适之处。今天连续和沙特、伊拉克两国开了双边会谈,将同沙特的盟约谈妥后。说是一个人想静养片刻,等国宴召开时再喊他,他就在办公厅里休息。秘书们以为他在看报纸,谁也没有进去打扰他,等到7点45分再去请他参加国宴,结果才发现他靠着椅背就睡过去了,开始没敢惊动陛下,诊断确认是脑溢血,并无其他的可能,这才正式电报给陛下。”

宋彪不免一阵心酸。

亦臣亦友,相伴三十载,一晃已是归去。

国事重要。

长叹一声,宋彪和陈嘉佑吩咐道:“顾维钧应该也在庐山吧,让他先负责会谈,庐山之事是帝国根本大业,不容有失。老臣之中,唯有唐绍仪的身体还不错,派专机送唐绍仪前往庐山,请他去庐山接人,丧事在北京置办……明天去吧,我也一起去。”

“是!”

陈嘉佑答应下来,又问道:“陛下,内阁法务部长宋教仁来电询问总理大臣续任之事,欧阳总理的任期还有一年结束,此时病逝,按照宪法应该是由外相顾维钧临时担任,还请皇上圣裁!”

宋彪觉得这件事并不重要,或者说是根本没有任何质疑之处,摆了摆手道:“一切遵守宪法办理,让顾维钧兼任临时总理,庐山当地是否有法务部的人,若是没有,由内廷委派人立刻乘机前往。”

陈嘉佑答道:“法务部副部长陈玉川正在庐山夏宫。”

宋彪微微颔首,道:“那就让陈副部长主持继任仪式,一切从简,明日发电通告全国。”

“是!”

陈嘉佑答应下来,这就出去办理事务。

宋彪站在松鹤斋的门前,仰望天上苍穹,茫茫之间仿佛看到一道流星划破黑暗寂静的夜空,不知去向。

过了良久,他渐渐觉得自己不应该太难过,如果他是欧阳赓,他也一定不会感到难过和遗憾,身为总理大臣,亲手将这个古老帝国推向光复革命的高潮,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现代帝国,这样的成就和功绩足以让任何人青史留名,万年不朽。

回到正宫后,宋彪这一夜都未能睡好,第二天凌晨就乘坐专机前往庐山,而在北京的唐绍仪也同时飞往。先行一步抵达庐山为欧阳赓秉办葬礼。

宋彪原本并不希望参加这一次的庐山会议,一是没有这个必要,二也不想抢了欧阳赓在历史上最值得书写的功绩,现在则是不去不行。

即便如此,飞抵庐山夏宫的宋彪也只是为了在背后支持新上任的顾维钧总理。他亲自接见了在庐山夏宫的这些亚洲各国的元首和领导。逐批次的举行会晤,但基本只有象征意义,因为真正要谈的那些事情都在欧阳赓任内处理妥当,最后剩下来的只是签字。

在宋彪抵达后不久。1934年8月20日,中国、伊朗、沙特、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文莱、泰国、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伊拉克十个国家达成《亚洲联合互助同盟条约》,同时发表亚盟联合声明,要求英国从也门南部撤退,保障也门王国的独立。

亚洲自由贸易组织同时宣告成立。《亚洲自由贸易区协议》将在1934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亚贸组织总部设在上海,自此,每一个新的亚洲国家要想加入亚贸,必须单独和每个亚贸成员国都达成协议,最终才能加入亚贸,这就意味着任何亚贸成员国都拥有一票否决制,换而言之,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有威胁的国家都无法加入这一组织。

亚贸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亚洲超过70%的面积,内部关税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得各国都享有共同市场。

为了换取亚贸的成立,中国承诺在未来七年向各成员国总计支出高达170亿中圆的优惠信贷扶持。帮助各成员国发展矿产、农业、基础工业,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亚洲市场,中国向亚洲各国购买矿产和农产品,出口机械设备和工业产品。而中圆是亚贸的标准通行货币,亚贸内部以中圆为法定结算单位。

在亚盟范围内。各国持有中圆为主要外汇储备,而中国则持有黄金维持限兑金本位。

亚盟和亚贸组织的成立宣告中国在中美经济战争中拿到了一张等同不败之身的王牌,但要保障这张王牌的有效性,中国也就要支出更多军费开支保障整个亚盟的安全。

在1934年的庐山会议期间,特别是亚盟的成立会议上,各国讨论最多的就是军事装备和现代军事建设问题,这是各国保障安全的根本之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能有多少的军事实力可以保障其他国家的安全。

当英国的军事实力无法保障殖民国的安全,大英帝国就会变成英联邦。

道理是一样的。

中国要想长期维持住亚盟组织,就必须拥有抗衡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军事实力,根据《亚洲同盟军事条约》,亚盟各成员国的军事装备都将和中国统一化,便于各成员国相互派兵支援,减轻后勤压力。

在此基础上,帝国军工业也将彻底开足马力,为各国提供所需要的军事装备和物资,帝国的铁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也将修建到沙特。

1928年之后,帝国中央国防军缩编到了175万规模,现在则必须扩大到220万规模,以保障在各盟国都有足够的驻军,不管如何,骑兵已经不可能再列入武装。

在同盟条约中,帝国首先会在各成员国设立空军基地,为各国提供空军保障,随后才会陆续派遣陆军和海军,陆军以全机械化部队为主,海军则相对最少,因为帝国海军的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帝国会以较为合适的价格出售军舰,帮助各临海国建立基础的海军巡逻部队。

从1934年开始,一个庞大的新帝国诞生了。

它诞生于1910年,但它真正的崛起则是1934年,24年之春秋的光复革命,终于让一个古老的帝国重新成为亚洲之王。

它再一次从东土世界崛起,以亚洲之王的身份统领亚洲,呼啸世界。

第119章 去文工团吧,舒萱妹子第139章 日本之尴尬第177章 统一,再统一,宋教仁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263章 失之东隅(262)第339章 台湾,台湾第288章 三都澳海战第148章 煤税好多第155章 宣统元年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139章 日本之尴尬第151章 慈禧死了,军座新婚第327章 尔等臣民第321章 机械之王第141章 安奉军而不乱第310章 有何所惧第31章 心血来潮第180章 蜀道难第178章 整编师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209章 汉武第52章 勇夺沈旦堡(二)第133章 远东财团(一)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纯第16章 日军步兵中队第196章 帝国海军之启航第26章 南甸屯之战(上)第75章 蔡锷、蒋方震来投(下)第104章 东三省总督第32章 晖春马帮第60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94章 济州海战(二)第185章 帝国总理的觉悟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43章 兵者,诡道也第125章 光复事业第306章 导弹反击(一)第98章 东北软黄金和远东商行第132章 旁观者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67章 为了子孙后代第329章 金融之战第293章 济州海战(一)第95章 辽阳会战(四)第36章 弥天大谎第55章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第15章 刘铜炮的阴招第345章 卡萨布兰卡第259章 两弹一星和中法同盟第134章 远东财团(二)第299章 顺其自然第221章 致命一击287章 首都第18章 前洞岭伏击战(中)第314章 有爱有野心第4章 杀人越货第83章 有炮无弹第311章 一万年那么久第137章 风格第160章 东北骑兵(一)第10章 驳壳枪C96第13章 巨有钱的大土匪刘铜炮第181章 会党第215章 震旦第108章 奉天新军示威事件(二)第79章 欲强国先强己第273章 帝国的腹黑第134章 远东财团(二)第338章 犹太的利弊第76章 俄国的再战日军之邀请第214章 对决奥匈第13章 巨有钱的大土匪刘铜炮第223章 自由价更高第293章 济州海战(一)第187章 中日辛亥战争第126章 翻译体和张作霖第187章 中日辛亥战争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纯第222章 功成身退第244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第95章 辽阳会战(四)第41章 去吧,黑沟台第206章 震旦第300章 视察东北(一)第213章 国家地位是打出来的!第254章 MB第309章 在全州第101章 恐宋症第193章 战略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华儿女第39章 满洲步兵团(下)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2章 千言万语说不尽第260章 迈向二战的一年第317章 西南,阿萨姆第150章 死个王爷怎么办?第2章 杀啊,中国人第185章 帝国总理的觉悟第49章 还治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