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战争

宋彪上午还是在舒皇后的陪同下继续在隆礼阁接见了前来访问的南芳王后,今天是国庆节,南芳王后在此时前来访问,也是要借着恭贺帝国建国周庆的同时,希望中国给予援助和支持。

因为是两国皇室之间的会晤,宋彪尽可能的没有安排其他的人员,所以选择让精通法语的长女媛媛公主担任翻译员,但结果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南芳王后在来华之前对自己的汉语进行了很长期的训练和复习,完全可以应付双方的交流。

这位漂亮而年轻王后极尽可能的显得谦卑和讨人喜欢,并巧妙的试图用自己的华人血统拉近和宋皇室的距离,但是,她能让自己不显得那么势力和低俗,这是她的过人之处,她也不谈那些不讨好的话题,甚至不谈政治和历史,而是说一些在法国的留学经历,以及越南华人的生活。

她和舒皇后谈的很开心。

宋彪事先决定的四十分钟根本不够用,但他随时可以离开,这个场合看起来更适合舒皇后,她们也彼此喜欢交谈一些有趣的事,还有欧洲的文学。

一直等到上午10点10分左右,陈嘉佑中将才悄然走近来,将一份电报簿直接呈递上来。

宋彪将这份标记有皇室徽章的电报簿接过来,打开一看,才知道三都澳海战已经结束,既可以说是海战,也可以说是空战,日本第一航空联队舰队总计有5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总计被击沉4艘航母、2艘战列舰和3艘巡洋舰,其中一艘战列舰和一艘航母在重伤之后,都被日军自己击沉。

帝国方面损失了72架飞机,其中一半的损失来自j-5虎鲨战斗机,为了追击和击沉对手。大量从福州、嘉兴起飞的虎鲨战斗机直接以俯冲轰炸机的方式,近距离攻击对手,导致三十多架虎鲨战斗机在战斗中被日军击沉。而在第一轮的空战中,j-4闪电战斗机和j-303海蛇战斗机取得了压倒性的大胜。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斗机,前者是la\bf109\零战类型的风冷星形引擎战斗机,后者是喷火\p-51式液冷引擎战斗机。前者拥有接近两千马力的超强动力,后者也接近1200马力。

在同一时代的战斗机中,闪电和海蛇毫无疑问是最优秀的。并且也是最早踏入成熟阶段的名机,绝对会是注定的名机,几乎在这一战中就足以奠定名机的身份。

在最新的j-402\404改进型号中,闪电战斗机会吸收德国人在bf109战斗机上的一些处理方式,通过改进发动机的风冷装置减小直径,使之重心前移,改进飞机视野受影响的缺陷。

帝国已经没有在螺旋桨战斗机上继续增设新型号的计划。目前只会在j-3\4\5和g2\3基础上不断改进升级,这五种基础型号的战斗机就将会伴随帝国整个二战的空战历史,但最新型号的喷射式战斗机p-3也已具备大规模服役的条件,作为帝国第二代喷射战斗机的大改型号,p-3黑隼战斗机已经很成熟。比德国正在研制第一代喷射战斗机要成熟很多。

正式服役后,这一型号的战斗机有可能被命名为j-6,继续以歼击机的编列在空军服役。

黑隼p-3在气动外形的设计同p-2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其气动设计和后来的f-5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是因为p-3的速度优势极大,根本不会受到同时代的螺旋桨战斗机的挑战,相对于高空高速和高格斗性能的要求,p-3更多的还是在追求航程和更大功率的雷达电子设备,和f-5的机头设计不同,机头空间更大,采取双发和两侧进气设计,由于进气道设计上的风险而采用同f-104、幻影3的可调式进气锥,即激波锥进气道。

同样是对激波理论的研究深入,p-3歼击机的没有采取p-207试验机的那种尖头设计,这是因为激波理论决定了航空飞行器在超音速阶段,钝头比尖头更容易避开激波效应,减少空气阻力,同时,这样的机头空间也更适合安装较大功率的多普勒雷达。

通过对p-20x系列试验机型的不断研究,国内的航空气动力领域还拓展到了边条翼和小展弦比低单翼结构,对于整个p-3研制进步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发动机的改进,黑隼p-3仍然拥有进一步提高速度的空间,而雷达电子设备也会进一步的增强,宋彪个人预感它会有较长的服役历史。

帝国在航空领域长期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得到了回报。

宋彪看完战报之后只有这样的一番感叹,他将电报簿合起来,交还给陈嘉佑,道:“既然打了,那就要一打到底,通知内阁正式宣战,全国动员吧!”

陈嘉佑微微顿首,似乎是对这番回答早有预料,立刻离开隆礼阁回去办理事务。

在宋彪的身边,舒皇后显得略微有些惊讶,虽然是有南芳王后在这里,她还是忍不住和宋彪询问道:“皇上,帝国这又是和哪一国开战了?”

宋彪想了想,答复道:“日本。”

舒皇后不解的锁着眉头,感叹道:“怎么又是日本?”

宋彪叹道:“这一次就不是小战争了,他们偷袭三都澳失败,折损了四艘航空母舰和两艘战列舰,三都澳是我国海军重地,帝国7成的海军精锐都在那里,岂容他们窥欲?双方都不可能善罢甘休吧,那就索性全面开战吧。”

说完这话,他又和南芳王后、舒皇后道:“你们聊吧,我还有事请要处理,先告辞了,反正后面还有时间,有什么事以后都总是来得及谈的。”

南芳王后以王妃礼仪起身恭送,不敢就此事做任何询问。

宋彪离开隆礼阁之后就前往中央宫的办公厅。舒方德等人都在门外守候着,内廷数十人的下属一直陪同他走回到办公厅。

日本赌输了,而且输的非常惨烈。

这当然是不是山本五十六的错。更不是南云忠一的错,因为对华开战并不是他们的决定,他们只是没有选择权的执行者。

日本丧失了五艘航空母舰和2艘战列舰,海军总体实力表面上并没有严重损伤。但在这个航母中心的大时代里,此一战基本宣告了日本海军的终结。

日本在1939年的7月31日晚上7点向中国递交了宣战国书,但采用了一个很阴险的方式。故意选择通过日本驻埃及领事馆向当地驻开罗的中国大使馆发送文书,又刻意采用了普通信函的格式,以及在大使馆办公时间结束前几分钟才派一名邮递员递交。

总之,日本已经宣战,哪怕是用这种卑鄙的方式为偷袭创造条件。

中央内阁在第二天的中午12点,才由国防大臣陈其采通报了日本海军偷袭中国三都澳海军基地的情况,并且正式宣布对日本开战。国家进入紧急全面战争状态,中央国防委员会将成为帝国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总理大臣顾维钧担任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

第三次中日战争开始了。

回到中央宫的办公厅后,宋彪连续签署了二十多道谕令,批准了中央军部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方案。采取两线并进的作战策略,以朝鲜半岛和琉球群岛为两个跳板向日本发起全面反击,全面启用济州岛空军基地,用空军切断日本本土和朝鲜南部的联系,逼迫日本海军在济州岛海域再度决战,彻底消灭日本海军。

帝国战时征用条款正式启动,从全国抽调合适的商用轮船修改为巡逻航母,帝国对此早有周密的安全,从1933年至1937年间,以军事补助的方式扶持江南、南洋、远东等国际航运公司在国内船厂订购了一批编号为c-200-35\45的特型运煤船,此时全部在战时征用,用于临时改装成巡逻航母。

c-200-35\45特型运煤船主要用途是从东北、华北输运煤炭前往东南亚国家,以及从澳洲、巴西运送铁矿石精粉等返回国内,其设计工作由东北船舶工业研究院负责,大量考虑了由商用船改装为军用船的技术需求,采用军舰ekv系列特种钢材建造,多隔舱设计也基本符合军舰的系数要求,并且使用了军用煤油混合燃烧汽轮机组,这两个型号的矿业输运船可以快速通过改装变成综合补给船、运兵船和轻型航母,具备2万英吨至3万英吨的标准排水量。

这些船的最高航速通常可以达到30节,军事化改装之后也能保持28节的航速,总体可以满足军事舰船的要求。

特别是后设计的c-200-45特型运煤船,在改装成巡逻航母之后仍然能保持接近30节的最高航速,2.75万英吨的标准排水量也足够担任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的工作。

国内目前大约保留了40艘c-200-35\45特型远洋货运船,征用之后可以在3个月内改装成10艘轻型航母和同等数量的综合补给船,以及更多数量的运兵船。

在财政方面,帝国将一次性向国内外发行超过60亿中圆的战争国债,筹集军费,而中央内阁政府也会临时增加总额在40亿中圆的战争经费,保障军费的所有需求。

在庞大军费支持下,帝国将会迅速开动整个国家工业的产能,大量增造军事装备用于维持这场战争。

宋彪和军部并无计划,也未考虑能在一年之内结束战争,日本毕竟是世界上的二等工业强国,拥有超过7000万的人口,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足以保障日本组织300万左右的陆军,甚至是接近500万的规模。

再考虑日军士兵和基层士官的绝对忠诚尚武的誓死意志,以及朝鲜半岛和琉球群岛的特殊地形状况,宋彪在整个战术规划的要求上就是尽可能的以消灭对手有生力量为主,不去过多的追求速胜,既要强化机动部队,也要保持传统步兵的优势,进一步加强轻武器的火力。加强小股精锐部队的作战突袭,通过大步兵的机动围歼战和小部队的快速突防战,用为期一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推进到朝鲜南端和琉球群岛东部。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帝国陆军在机械化的改造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整体机械化水平高出日本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陆军可以轻松战胜日军。

反思抗美援朝战争,美国的机械化陆军在整个朝鲜半岛是极端吃亏的。这主要是受制于其地形结构对陆军机械化部队作战有着极大的遏制。

帝国陆军在战术思想变革上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在大机械化和重机械化的推进上,在1928年之后。帝国陆军开始加快了大机械化陆军革命的进程。

帝国陆军的大机械化革命分成三个类型,一是重机械化,即最为精锐的装甲师和坦克旅,这一级的重机械化以mbt系列中重型坦克为中心,以bv系列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火箭炮为辅助,以整体全机械化作战为变革目标,而这样的重机械化师占全陆军总员的1/3。

二是常规机械化。即美国的摩托化师,同样以坦克和步兵战车为主要作战手段,和前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士兵的输送方式,前者以步兵战车为主,后者以卡车为主。常规机械化师的火炮以牵引式火炮为主,相对于前者更侧重火炮力量,以大量的牵引火炮为作战核心力量,坦克只是少数的突破力量,这样的常规机械化师在全陆军总员中也是1/3。

三是轻机械化,包含南方热带步兵旅、山地师、高原骑兵旅等,这一部分还主要是依靠步兵作战为主体,火炮以迫击炮、山地炮和轻型榴弹炮为主,整体装备设计和前两个机械化变革部队截然不同,装备要求更轻,火炮自重更小,主要的机械化装备是越野车、轻型坦克、装甲车,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都以轻便为主要参数。

帝国陆军在总体实力绝对高出日本陆军一个时代,但是在朝鲜半岛的特殊地形下,双方的差距就明显被缩小,这正如当年中美在朝鲜战争中的较量一样,而且在帝国越来越侧重空军的情况下,帝国陆军兵力总员相比日本陆军也没有绝对优势。

帝国中央国防军现役总编制为240万,陆军总员153万人,总计54个师级编制和33个旅级编制,轻机械化部队有17个师和3个特种山地旅,常规机械化部队有21个师,重机械化师有15个,最后一个师是部署在中央特区的第一直辖整编师。

真正能调入朝鲜半岛作战的部队基本上是7个轻机械化师、10个常规机械化师、1个重机械化师、2个特种山地旅、5个炮兵旅、7个辎重旅、4个工程旅,总兵力不超过60万人。

中国陆军有中国陆军的优势,也有现阶段的问题,仅在朝鲜半岛和日军正面交战,实际上并不如第二次中日辛亥战争那样优势明显,因为当时的中国陆军正好是最适合在朝鲜半岛作战的阶段。

当然,加上空军的优势之后,中日之间的国防军事力量差距还是非常大,中国的空军总员40万人,飞行员14000名,经验丰富的中高级飞行员占一半,这样的数字几乎是日本的4倍规模。

单纯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中央国防军并不可能在一开始就牢牢占据对日本的绝对优势,早期出现不如日军的可能性很高,毕竟日本陆军整体上都是山地化和轻机械化的编配,其整体陆军都适合在朝鲜半岛作战。

对于这种情况,宋彪和中央军部的估计是比较充分的,中日两军要想在朝鲜半岛拉开差距,基本还是要等到三个月之后。

时代不一样了,军队不一样,装备不一样,战术思想和军员配置也都不一样了。

不同的时代要打不同的战争,如果非要像美军在朝鲜战争那样的自负狂傲和急躁,恨不得一个月就将日军打败,最终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军队。

对帝国中央军部而言,当前最重要的还真的不是在朝鲜半岛立刻组织全面进攻,而是收缩防线,加快国内动员和兵力调配。争取在3个月之后展开真正的大规模攻势,如果中间因为日本陆军的疯狂攻势而被迫大距离的撤退,这都是可以接受的情况。

宋彪是一个纯粹的军事统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政治考虑,他指挥作战的唯一目标就是取得最终的胜利,并且将敌军彻底的歼灭,从本质上消灭对手的军事有生力量和精锐的人员。

所以。在朝鲜半岛的早期阶段有一定规模的撤退和自我保护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让日军拉长补给线,也有利于中央国防军发挥空军优势。为后续的反击和围歼创造更好的条件。

打仗这种事,指挥官一定要灵活。

死脑筋是打不了仗的。

当然,要和日本在朝鲜半岛打一场全面战争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将前线总指挥的人选定下来,从能力到声望,真正有资格的人选也就是陈其采、张孝淮、赵庭柱、张亚虎、刘赓云、张鸿逵、蔡锷、傅良佐这一批啦,其实选谁都能打赢,关键是在于战略上的决策需要。

第三次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中日辛亥战争是不一样。上一次是不惜一切代价和损失也要迅速歼灭对手的主力,要打一场赢得时间的机动、快速、迅猛的歼灭战,要以一锤定音之势避免战争的扩大化和长期化,此次就不一样了,这一次的中日战争。从战略而言应该是以消耗为主要目标的歼灭战。

时间的长短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彻底拖垮对手,而不是迅速战胜对手,因为这一次战争是肯定要打到日本本土才能决出最终的胜负,毫无疑问,在海外尽可能的先耗尽日本的战争潜能是最有力的,等它山穷水尽之时再进行日本的本土决战,这才是最佳的策略。

这一战是不能吝啬代价和军费开支的,要一战打的日本一个世纪无法翻身。

打完之后还有战争索赔,慢慢耗,长期耗,耗它两年三年也没有问题。

从这个战略上来说,赵庭柱、张亚虎、傅良佐这一批急性子,以及重机械化的主导将官是肯定不适合的,几经挑选,宋彪选择让蔡锷担任前线总指挥,刘赓云担任前线参谋总长,舒方德去前线担任教导长。

舒方德最大的好处就是了解空军,非常熟悉空军那边的高级将官,以空军上将的军衔复员参战也有利于前线总指挥部以空军为主要力量对日本实施压制。

宋彪想让蔡锷去负责朝鲜战场的指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因为蔡锷是那种胆大心细的人,在目前这一批的陆军上将中,他是大陆军主义最不严重的那一位,也不是张亚虎那样的急性子。

蔡锷的缺点就是对现代的大机械化缺乏非常深入的了解,但在朝鲜战场上,这个缺点不是很厉害,而且有刘赓云这位机械化研究最深入的学院派弥补。

恢复军衔的这两年里,蔡锷一直担任后勤部的部长,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基本是去年底,他才知道自己有可能再次出战,上半年一直都在中央军部的安排下和刘赓云一起在朝鲜调研。

换而言之,蔡锷和刘赓云这个搭档组合在年初的时候,宋彪基本就已经考虑清楚了。

两个人目前都在丹东,现在直接上任就行了。

这两位的军事才能还都不算是特别高明,但他们之下就厉害了,他们下面抽调过去的军长、师长、旅长都是国共两军名将的班底,即便很多是大家不熟悉的,可同样都是非常有军事才华的中级军事将领。

帝国的军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绝对是首屈一指,人才永远不是问题。

南线的琉球战线和太平洋战区都是以海军为主体,这自然是陈厚甫和严厚铧两人负责,宋彪对此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第349章 帝国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8章 彪爷好样的!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独裁者第236章 依法治国第76章 俄国的再战日军之邀请第22章 千言万语说不尽第80章 布鲁西洛夫上校第6章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第190章 将星闪耀之全歼第157章 东北海军启航第352章 核武第145章 神奇的橡胶第95章 辽阳会战(四)第120章 塾师第342章 太优秀也是错第285章 再一次赌上国运吧,大日本帝国第308章 金道岭的反击战第227章 尚武、光复、现代第3章 制胜的科学第209章 汉武第147章 满人又怂了第278章 国会大厦第198章 中法俄第58章 蒋家窑战役(二)第245章 下南洋第100章 特殊的中国首富第77章 再战日军之决心第94章 辽阳会战(三)第335章 战争繁荣第262章 赫尔曼.戈林第329章 金融之战第105章 咱们用实力说话第207章 珍贵如兄弟般的友谊第269章 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96章 帝国海军之启航第46章 黑沟台会战(二)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247章 即将成为名将的新一代第235章 伊势事件第288章 三都澳海战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74章 中圆第138章 一叶之舟第260章 迈向二战的一年第4章 杀人越货第104章 东三省总督第96章 辽阳会战(五)第63章 谁不想做军阀?第322章 光复之殇第143章 立藩第97章 东北新军和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第63章 谁不想做军阀?第316章 釜山之战第347章 宣战之前(上)第286章 中德战略互助第204章 北四省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第288章 三都澳海战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88章 日军的诈术第316章 釜山之战第351章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第177章 统一,再统一,宋教仁第214章 对决奥匈第112章 豆子的无敌时代第113章 二期整训第64章 乱世出英雄第333章 摩萨台第97章 东北新军和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第172章 围攻北京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78章 国会大厦第272章 赢得下 输得起第75章 蔡锷、蒋方震来投(下)第259章 两弹一星和中法同盟第67章 为了子孙后代第92章 辽阳会战(一)第61章 宋彪的造反梦第182章 日韩第235章 伊势事件第329章 金融之战第348章 宣战之前(下)第140章 日本就是个悲剧第330章 礼,国威也第117章 总揽三省大权第316章 釜山之战第278章 国会大厦第176章 革命党之内战第61章 宋彪的造反梦238章 帝国风130章 vanderbil第326章 致我们的祖国第188章 渡江吧,决战第156章 宣统年会第191章 钓鱼岛属于中国第161章 东北骑兵(二)第182章 日韩第205章 卖军火的本钱第189章 图们江攻势第117章 总揽三省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