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章人才,物资储备
看到和玉没有计较太多,天色已晚王知州,杨师爷便纷纷离开。和玉把圣旨收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放在书房里。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对一些仗势欺人的昏官,还可以糊弄一下的。
夜深人静的晚上,和玉躺在船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便披着衣服,回想当年北大荒的开发的具体情况,还有自己上学那会,还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北大荒如何变成北大仓,最后又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那里杳无人烟,如果只是迁徙人员过去,显然不妥,自己要好好的规划。那么荒凉的地方,一些郎中大夫,打铁修理工具的人还有一些卖货郎等人,都是不愿过去的。一些粮食,衣服等日用品都要从离寒岭最近的城池燕平采购,这里最近也是将近两百里路,来回也要五六天的时间,而且这还是路况比较好的情况下。
看来自己还是太毛糙了,不能这么意气用事,自己的能力有限,要是没有外人的帮助,自己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宏伟工程。现在是前期阶段,要好好的准备准备。
第二天一早,给孤儿们上完课之后,和玉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和韩姨一起做衣服,而是在想着如何安排人员,这打铁,学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速成的。
旁边的何志英看到大姐愁眉苦脸的,便问道:“大姐,你在想什么呢?同志英讲讲,说不定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和玉想想也是,与其自己在这边钻牛角尖,不如说出来,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要可以找到好的方法。和玉也知道自己脑子经常发抽,所以已经养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昨天接圣旨的时候,你不在家,后来韩姨不是和你说了嘛,皇帝赏赐给我们家的土地都是荒地。大姐一直在考虑如何开发这些荒地。要知道这寒岭以北和清水县玉庄不一样,不仅仅是土质不同,最重要的那里荒无人烟,什么补给都没有,全部要从燕平州府采购;这还不算什么,东西我们可以运过去,但是一些人员去哪儿找,因为郎中大夫,像打铁的人,做木匠的师傅,根本就不愿意去那荒凉的地方。别的都可以解决,就是各方面的人才不好凑齐。我不能把人送到那边开荒,却不问不顾他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需要啊。”和玉不紧不慢说出自己的顾虑,表情很是凝重。
何志英一听大姐和玉这么说,心里感觉这大姐平时蛮聪明伶俐,怎么会在这种小事上犯糊涂,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倒是多花点钱不就行了;再说了,倒是这孤儿院有很多的孤儿,等过了十五岁,都要出来自谋出路,给他们好的待遇,绝对有很多人乐意过去的。
“大姐,你犯糊涂了吧,倒是我们可以花钱雇人啊,难道忘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有,大姐你有没有想过孤儿院的那些孩子,有很大一部分人再过个一两年,就要从孤儿院里面出来,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学习手艺,比如打铁,木匠之类的活计都有人会做......”何志英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和玉拍拍自己的脑袋,这里面是不是生锈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方法自己却没有想起来;只想到银两可以买东西,却没想到钱两也是可以买服务,买人力的呀。
“这些孤儿里面有很多很可能找不到活计,我们就可以重金吸引他们过去。虽然那边很荒凉,但是一旦开发好了,一定又是一个粮仓。大姐保证,决不亏待那些小孩子。”和玉一想到把这些孤儿弄到寒岭以北的荒地,条件很艰苦,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点狼外婆的感觉。
自己上辈子虽然参加了研究北大荒的小组,但没有亲身经历,还是有点遗憾。此生有幸可以成为这北大荒的地主婆子,那自己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亲身投入到开发的过程,领略荒田变良田的喜悦。这个挑战很大,但和玉愿意尝试。
在之后几天,和玉在给孤儿们上课的时候,总会留意一些年龄大的孤儿。这些孤儿对于能有个安稳吃饭睡觉的地方,很是心满意足。特别珍惜这个学习各种技能的机会,非常用功。
其中之前有几个孤儿,以前是在清水县街上算是个地皮流氓,不服管教。但被里面的老师教导之后,逐渐走上正途。和玉想着把他们招进豆腐作坊里面工作,大量的储备人才,为以后开发北大荒做准备。只要肯付出劳动,和玉心里默默的保证一定协助他们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
玉庄那边,地广人稀,平时也要招一些周边的百姓做长工。现在有长期固定的,可以优先招募这些孤儿干活,最大限度的吸收这些各方面的人才和劳力。
和玉晚上没事的时候,都会在盘算家里的所有资产,对于开发北大荒简直是杯水车薪,看来家里面的开支要收缩一点。短时间内不买衣服,首饰,照着刘天佑已经开窍的脑袋,自己以后可能不需要自己买首饰衣服了。吼吼。
明年春天要尽最大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最高收入。不能对于一些作物,浅尝辄止,大批量的生产土豆,水稻,和山芋及对这些作物在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皇帝刘擎宇真是个狡猾的老狐狸,不用一两银子,只是抛出荒地,就引出和玉血液里的疯狂因子。仅同和玉见过一面,居然就知道和玉内心想要的是什么。要是和玉能够再一次把寒岭以北的荒田变成良田,明硕国就这样平白多了千顷良田。此等功绩,也算是和玉通过考核。要是不行的话,自己这边可要好好斟酌要不要同意这门亲事。李贵妃对和玉示好,想起同平民联姻,自己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这绝不是爱妃想出来的,绝对是聪明绝顶的岳母,李老太太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