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万众一心成强志,罅隙之微裂苍穹!

经过一场鏖战,若未央终于杀了阿里国皇帝青德,从而暂时以“天子”的身份命令阿里退兵。他想象的到,但并没去确认阿里军队是否真的曾追击过自己。

因为川陕总督手下的残兵有足够的时间度过金沙江,那样阿里人就会开始专注于去为权力互相残杀,再也顾不上开疆扩土了。

这一仗的死伤没有办法去准确统计,数十万阿里大军光清理战场就用了十几天。而明朝的八万兵马,此一战中阵亡的也不下五万。若未央的钢铁战士全部阵亡,霍杨也断了双臂,奄奄一息。其他的江湖志士,剩下的还不足百人。其他方面,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如今百余人藏身在山谷密林中,雒丝丝姐妹精心为师父包裹伤口。但若未央此番消耗,比当日在金沙江畔也不在以下。只是强撑着精神照看霍杨,可再也没有多余的功力救这位师兄了。

屠万山和郑家兄弟十来个伤势不太重的人打到了些山中野兽,和众人一起围坐烧烤。

若未央独自远远凄凉的照顾着霍杨,心里空荡荡的,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良久,霍杨从昏迷中渐渐苏醒,看到身边满脸伤楚的若未央,轻轻摇头微笑:“公子……”

摇头打断他,若未央轻声道:“你该叫我师弟……”

霍杨听了欣慰的点头笑了笑:“我这辈子只有两个遗憾!一个是没能在掌门生前真正的叫他一声师父!另一个,就是那么多年眼看着你吃苦,我却始终什么都做不了。可如今,能叫你一声师……师弟,可以为你牺牲,我终于可以安心的走了。黄泉路上,我可以堂堂正正的告诉别人,我……我霍杨是莫……莫仙颖的徒弟……”

“师兄……”

一声“师兄”叫出口,若未央感到喉头哽咽,再也说不出其他!

霍杨已经是神仙难救,若未央又从来不是会虚伪造作的人。他说不出任何安慰的谎言,也没有底气向代替自己造孽的人道谢!

“哎!你别难过了,这一切都并不是你希望发生的!如果换了另一个人,谁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比你做的更好!你已经承担太多本不该你承担的了,就让我替你承担一些罪孽,不枉你叫我一声师兄!现在,师兄要走了。师弟!我只求你一件事!”

“师兄,你……你说!”

“好……好好保重自……自己!只有你好,我……我才能有面目去见师……师父!答……答应……我……”

“嗯!我答应……你……”

看着霍杨终于面带欣慰的缓缓闭上了双眼,若未央的心愿达成了。在这个世上,除了自己,已经只剩下一个王重生稍微知道一点自己究竟犯下了多大的罪孽。但即使一切都可以功过相抵,良心也将折磨他一生一世!

霍杨!其实每个人的死,都会让活着的人心酸。况且在场除了若未央和郑家兄弟三师徒,其他人和霍杨也都谈不上什么深厚交情!

亲手点燃了师兄的遗体,若未央不想已经失去双臂的师兄,尸体还要遭受其他的伤害。而且,他希望自己可以亲手把师兄送到那个未曾见过面的父亲面前。

对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来说,他蔑视世间一切所谓“必须”的教条,但却比任何人更加尊重纯粹的情义!这就是若未央!一个从不奢望理解,也无法被理解的苦命人!

命运的束缚,是他唯一无法摆脱,不得不顺从去为善作恶的东西。他鄙视所谓的“神仙”,“造物主”,因为它们创造了人,赋予人身善恶两面,却仅凭一己乐趣摆布人的性情,按照私心惩罚自己所愚弄的罪恶!

若未央不相信世上有神鬼之流,只是无法判断人的由来。“命运”是否真的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谓“选择”,往往没有“自由性”可言。

他只能看着自己前方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无论怎么做,从不敢去幻想结果……!

朝廷战报,的确比世间谣言传得更快。听说若未央在阿里军中自立为帝,虽然他的命令是“退兵”,但仍旧令当朝人人如坐针毡!

这一刻,鲜少有人会感激若未央为天下消弭了一场战祸。绝大多数人想的是,若未央果然厉害,但此时他已身为一国之君,谁能保证他不会像历来君王被权力冲昏头脑?如果他会突然想要争夺天下,又有谁能阻挡?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在某时对某人感到一种坚定的信任。但只要稍稍一点改变,就可能瓦解那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的信任!

皇帝病重,太子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可偏偏此时,他面前出现了更大的危机!若未央战胜了阿里大军,朝廷为此付出了数万兵马,本来应该阿里从此成为臣服的属国。可若未央却自立为君,首先绝对不可能再为自己所用。而且即便他不会兴兵犯境,自己堂堂天朝上国的圣明天子,又岂能甘心被区区蛮夷压制?

而且,如今朝阳公主仍旧手握重兵,且满朝文武对其唯命是从。即使自己登基,又能否真正的掌握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最重要的,朝阳公主对若未央一往情深,这是天下皆知的。如果有一天若未央突然想要谋夺自己的江山,难保自己那个没出息的姑姑不会背弃祖宗,将家业拱手送上!

可这些担心对他来说,至少目前仍然只能是臆测。可是皇帝突然死了,这一切却不再只是无端的想象了……!

“皇姑!父皇的后事,您看该如何办理才好?”

朱朝阳虽然和皇帝反目多年,但毕竟还是骨肉至亲。如今唯一的兄长死了,她又岂能毫不感伤?

“哎!皇兄乃一朝天子,丧礼自然不能轻率!不过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至少也不该太过铺张。而且你已经继位,身上担负着天下重任,也该以江山社稷为重才对!”

朱朝阳的话合情合理!但听在皇帝耳中,却和心想一样,觉得她是否有什么私心?

毕竟她仍旧掌管朝中大权,主张国葬从简,会不会是因为舍不得银子?而且她提及江山社稷,又会不会是想多给心上人留下些资产?可无论怎么想,皇帝知道自己如今还根基未稳,还不是和她翻脸的时候,所以只能暂时“委曲求全”!

无论如何,已经继位对皇帝来说总是有了可靠的保障!但对于天下间其他的野心家来说,却是行动的刻不容缓之时!

阿里兵败,让朱洪祖大为吃惊!他万万想不到若未央行动如此隐秘,迅速,才听说他出现在湖北打败义军不久,居然就传来了阿里兵败的消息!

如今阿里大败,青德已死,自己再也无法控制那数十万大军。而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消灭中原武林。那时就算若未央再厉害,也已经是独木难支,自己猜可以保住唯一的机会!

古道人虽然心有疑虑,但事已至此他的确也别无良策。毕竟无论若未央是否已经赶到,及早杜绝江湖中人与之联手,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毋庸置疑,如今死守川中的江湖人士,无论人数,还是战力,都远不如对手!尤其是百毒教和苗寨神鬼莫测的毒物,更让他们无法抵挡。

索性若未央大败阿里的消息,让人们信心大振。为了可以等他,人们拼死力战,竟让白莲教就算倾尽全力也一时难以攻破。而如今双方对峙巫峡两侧,白莲教属下的毒物也无法肆意起效。而莫畅宁、王柱等人齐心抵抗,也让对手一时阻滞。但谁也都明白,这种局面并不能维持太久。

此消彼长,若未央迟来一刻,自己一方的胜算就减少一分。可是关于若未央的消息,也还仍止于他成为了阿里皇上。而算来如今也将近一个月了,他仍旧毫无声息。看到情势危机,众人都不免愁绪难平!

除了若未央,江湖上最为人称颂的智囊铁三角,岳书林、邝文杰和入道三人,对眼下的局面也是感到无法可想。

而看所有人眼光都看向自己,王柱苦叹摇头:“各位!我虽然不聪明,可此时也知道大家心里想什么!可是,我又何尝不也盼着师父能早点到?问题是我和你们一样,半点师父的消息也没有啊!”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岳书林缓缓道:“各位!若公子行事周密,一路上先除了李自成所谓义军,才前往击退阿里。他做这些的目的自然是不希望会有一天腹背受敌,虽然我们现在没有他的消息,但我相信他对一切情况必然都了如指掌。那么他迟迟未曾出现,想必也一定是另有计划!”

听了他的话,莫小天不由心里有气:“他有什么计划?这么看着武林同道不断死人,他如果真有什么妙计早该出手了!我看他就是故意让咱们和白莲教互相厮杀,等到两败俱伤了再来收拾残局……”

众人听了他的话都不由一愣!王柱愤然而起:“莫七爷!我敬你是前辈,不愿失礼!但你竟出言辱及家师,我王柱也决不能无动于衷!”

莫小天不服道:“你如果说我说的不对,那他人现在在哪?这些日子死了那么多人,你又能如何向他们交代?”

王柱听了跨上一步怒道:“我不知道师父在哪,但自问也没必要对任何人交代!承义门今天来这是为了江湖义气,为了天下苍生,我王柱和众同门没有一个人会怕死!但如果有人认为本门不配与各位同道,我也不会赖着不走……”

见他说完就愤然要走,岳书林赶忙抢上拦住:“柱子!你冷静点,大家心急,一时口不择言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要是就这么走了,那大伙这么久的辛苦可就真白费了!”

莫畅宁也忙劝莫小天:“七叔!你也先别生气,大伙一直那么努力,承义门也没少出力。未央暗中做了那么多,他要是想任由大家白死,又何必冒险?我听说当日阿里大军中激战很惨烈,也许他要救治伤患,一时不及抽身也是可能的!再说了,既然大伙盼他来,希望他能带着大家打退敌人,那首先就该对他有信心对吗?”

莫小天见了此情此景,也自知所言失当,可终究忍不下气去道歉!当即拂袖而走,也算是自认口误了!

当下,岳书林好不容易劝住了王柱。

入道环视诸人沉吟道:“未央为人一向足智多谋,大家都很清楚。可是他行事作风,也一向讲求实效。无论他是不是对同道危难坐视不理,但他不出现,一定是还不到时机。所以我觉得,咱们大伙现在还是只有对眼下的情况全力以赴。就算战到只剩最后一个人,也算是无愧天地良心了。至于未央,我觉得畅宁说得对!如果咱们盼他,首先就该对他有信心!无端的猜疑,只能让自己走向灭亡……”

众人听了都敢信服他所言!而事实上,自古以来因内部猜疑造成自我毁灭的也不在少数!

“同道”中人,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彼此信任!因为只有牢固的信任,才能让彼此做到真正的同心协力。

大至一国,小至一家一户,所谓“家和万事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但无论彼此立场怎样的变化,技高一筹者胜!离心离德者亡,这是无数先辈给予后人的经验教训!

至于若未央在哪?在干什么?如果没有人想到,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或者说,他们还不清楚眼下的情况究竟怎么行动才最妥当!

若未央从不会盲目的自信,他很明白自己始终处于劣势。如果不能反客为主,再多十个若未央也只能是白白送命!只有想办法挽救自己的情况,才会有机会克敌制胜!

285、智取敌阵先入主,反制后发断其根。287、千军万马如箭林,电光闪耀幻烟云!278、智者树根急人危,愚者向仁连根拔!202、鬼门关外又经过,一世坎坷怎如饴?168、人亡志存或永生,奈何仁义岂度生?223、一心为公不惜身,恩怨情仇已空闻。234、向来只有天地大,几曾真有人超凡?22、峰峦叠嶂云重锁,雾里窥事混奸清!33、江山代有人才出,前志再壮也难酬。20、自古功名连劫难,不敢平庸仅是贪!255、古来圣贤皆相轻,唯有知己可互容。123、有正有邪方见道,争得两难又为何?163、平生重仁运未及,命中当劫莫善恶。195、众志成城因同心,敌友之间亦可亲。209、相守之约未因情,无心之爱非自明。254、自来不曾一家人,何故矫情相约束?154、趋吉避凶人常情,惯于自欺正是人!53、自古仁士重知遇,一念至交共荣耀。106、骨肉相亲本当然,兼仇并存最心寒!101、万众临会为盟心,各怀鬼胎岂相依?116、愿想可以互长久,缘来相守苦尽头!261、江山本应多姿色,各领风骚竟天择。80、前路茫茫欲为负,自古一理生为愁!220、江湖风雨从未止,先悔后忘祸永延。158、古今高处不胜寒,万事岂为一人传?129、万里江山万民享,一人独尊天下盲。59、温馨如家已无望,天涯海角也无忧!1、风至天涯转海角,雨落黄沙返长空。75、前人故事已昨尘,今人现世雾犹深!268、改换门庭终夙鉴,不负心道方是真!177、空谷幽径血漫天,事过心疑渺迹象。296、前仇未望终有报,借刀杀人两销魂!231、天地原来坦荡荡,平静日久人厌家。116、愿想可以互长久,缘来相守苦尽头!6、生来无非终于死,人去魂归意未央。120、人生最难唯前路,是悲还喜总两难!20、自古功名连劫难,不敢平庸仅是贪!82、人欲安世唯自检,岂图他人臂膀强?257、一计百人万般用,各有所图终愚弄。117、怀念难见伤悲切,追悔曾经亦枉然。169、欲成其事先利器,吹毛断发靠尖犀。129、万里江山万民享,一人独尊天下盲。112、风浪一时尚未平,再生波澜更讨嫌!292、反反复复生悲苦,永永远远死无还。274、相煎同根双落涕,又有何人悔自欺?5、人生无常常自然,造化难料来又还。226、前人吃面为嫉能,万众一心谁曾见?239、人之夙愿终为己,所寄希望不由人。164、万里相随终离别,阴阳永隔叹薄缘!95、人情纵厚境相异,知己义重俗世离。60、世人所以渺前途,皆缘自始仍依旧!243、爱恨相煎味愈浓,一朝苦饮已无愁!240、终有一朝见异同,未了平生究何终?152、自古无事高于利,君威不容侍亲权!206、古有前情今犹见,岂忘无明枉忠心?103、生来为公不惧私,亲疏之患终煎熬。204、虽生宁死世炎凉,宿命轮回岂由人?101、万众临会为盟心,各怀鬼胎岂相依?23、俗世日夜几番新,才脱欲海又愁云。241、世间万般任人求,是取是夺自承愁。252、是非终混难了却,脚踏尘俗怎自在?89、人前人后人上人,心高心低心外心。6、生来无非终于死,人去魂归意未央。137、良心不灭永隔世,尘俗岂容兼爱心?129、万里江山万民享,一人独尊天下盲。270、夜半奇遇又故人,世间万恶终善缘!138、一念存真若为济,何惜万世唾虚名?233、计算谋划全世间,未得一心也枉然!75、前人故事已昨尘,今人现世雾犹深!245、人生原本天地宽,奈何世事多怅然!223、一心为公不惜身,恩怨情仇已空闻。220、江湖风雨从未止,先悔后忘祸永延。255、古来圣贤皆相轻,唯有知己可互容。170、自古江湖相互济,人不相愚己自欺!79、人生豪赌命为注,输尽即胜仍艰途。17、天涯相守情未移,咫尺貌合神已离。192、风云涌动浪滔滔,万念丛生一线牵。70、万里江山何始终?貌合神离乃苍生!43、世间险恶古有之,千年不易凡尘心。263、创世神仙为何做?唯见苍生皆苦厄。71、地生万物原皆朴,不经风雨难成才。38、雪盖宝顶内乾坤,外患内忧一夕散!96、人人为己天不弃,舍己为人人相嫉!229、情乱如麻扰心弦,纠缠岂堪十指坚?271、由生至死千般境,苦乐半点不由人!86、世俗教化多空谈,人生经验当为鉴!164、万里相随终离别,阴阳永隔叹薄缘!57、人间向来强食弱,富足贫乏古真言!125、冷眼苍生漠虚悲,游戏人间真性情!58、曾几何时才子境,贤尽荒芜待今复!121、风吹云涌江湖浪,万众同期揽狂澜。186、自古公私最难分,了却己愿护众生。245、人生原本天地宽,奈何世事多怅然!101、万众临会为盟心,各怀鬼胎岂相依?148、人辱知耻尚见性,忘却羞愧已无更!263、创世神仙为何做?唯见苍生皆苦厄。245、人生原本天地宽,奈何世事多怅然!249、相见不如心相牵,相守往往异梦嫌。200、虽生犹死是为何?情牵魂萦终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