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界,夜叉族。
白衣素女作壁上观,一边品茶,一边冷眼瞧着九天玄女跟夜叉王讨价还价。
师尊曾言,白骨洞一脉二代弟子不得参与轩辕之事,师命难违,她能带九天玄女顺利入幽冥,已经是看在姐妹情分上,不可能提供更多助力。
毕竟,夜叉族是师尊麾下种族,她不可能坑自己人。
九天玄女也非代表天庭前来,而是轩辕人皇。
听到夜叉王将其中一项条件换为后天极品灵根时,素女心中赞赏。
人族气运的特殊与霸道,她心知肚明。
而后天极品灵根的价值不下于上品先天灵根,改了条件后,既能规避风险,又能让夜叉族多一分底蕴,一举两得,这夜叉王倒是聪明。
哪怕有些刁难人,可素女同样认为轩辕不会拒绝。
事实上,的02确如此!
有熊部落,人皇宫内。
听到九天玄女带回的消息,轩辕低头沉思,权衡利弊后,他答应下来。
虽然遗憾没有趁机将夜叉族收入麾下,哪怕名义上也好,但能兵不血刃地解决此事,甚至传一段佳话,也在接受范围内。
接下来一段时日,整个有熊部落都在准备此事。
至于后天极品灵根,轩辕将此事拜托给广成子,他是自己师尊,又是阐教高徒,徒弟搞不定,自然要找师父。
百年后,女魃顺利出嫁。
属于夜叉族的那部分人族气运重归人族,自此,人族气运基本一统。
事情尘埃落定后,应龙离去,九天玄女同样告辞。
虽然惋惜没有俘获九天玄女芳心,但场面上,轩辕没有表现出丝毫,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表现很稳,公私分明。
等他们离开后,轩辕继续治理人族,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要想人族真正一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只是打下基础,要想真正将人族凝成一股绳,这是五帝任务。
期间,轩辕开始手把手地教导颛顼治理之术,颛顼是轩辕曾孙,生来聪慧,素有贤明。
他不仅在黄历基础上,推陈出新,改良出更方便准确的历法,划分二十四节气,指点农桑,还精通乐律,与属臣飞龙一起,倾听天地风声,创作出一首《承云》,这首歌大气磅礴,是人族最初的族歌。
此外,他在现有婚姻基础上,以女魃嫁入夜叉族为参考,完善了婚姻之制,确定了男聘礼、女嫁妆的规矩,并言明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放眼整个人族,新一代无人能与颛顼媲美,加上轩辕察觉到他是五帝之一,自然对其更加看重,时常将颛顼带到身边照顾,甚至令颛顼拜阐教仙人为师。
然而,除了广成子外,阐教仙人均没有足够气运福泽担任人皇之师,而广成子已经是轩辕之师,不可能再成为颛顼之师。
元始天尊知晓此事后,给出一个折中之法,令颛顼在南极仙翁门下听道,担任老师,至于师父,则由亲近阐教的东昆仑散修伯夷担任。
伯夷,是先天大神,亦是紫霄宫中客,有准圣修为,勉强能够担任人皇之师。
自小耳濡目染下,颛顼对阐教格外亲近,加上有轩辕扶持,八千多年下来,使得这个圣人教派在人族名声大震,深入人心。
......
百年后。
轩辕来到岐山部落。
他即将功德圆满,想要在退位前,再做一件大事,恰好他医法上造诣不俗,就想整理所学,编撰一本医经,可凭他一人之力难以成事,只写了半部就无以为继。
听说了岐伯之名后,轩辕慕名而来,想要与其合著。
对此,岐伯欣然答应。
虽然他仅有玄仙巅峰修为,但在医道上却造诣极深,很多时候,哪怕轩辕身为大罗金仙,都要向岐伯请教。
数百年后,他们不仅合作记载了《素问》与《灵枢》两经,也就是《黄帝内经》,其内容涵盖药物、病理、诊断等,还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生物、农艺、哲学等,包罗万象。
岐伯还独创了针灸之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系统整理、归纳、总结、创新出了养生之道。
此外,岐伯创造出了了镯铙、鼓角、灵髀、神钲等乐器,著有《经方》、《本草》、《岐伯针经》《外经》等,皆将其符文图画形式记录在龟甲、石碑上。
话分两头,在岐伯与轩辕忙碌时,一位人族智者同样在做一件大事,这位智者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生有重瞳,虽只有玄仙修为,但智慧非凡,他观飞鸟足迹,察星宿运转,想要创出能承载天地万物的人族文字。
这位智者名为仓颉。
他是赵公明之徒。
自素女门下有了精卫与岐伯两位佳徒后,赵公明心中一动,也想收几个徒弟传道,闲暇之余,就在人族走动,蟠桃大会结束后不久,他就跟仓颉相遇。
起初,赵公明只是觉得这个人族幼崽特殊,总是喜欢用石子在地上写写画画,都是一些看不懂的东西。
后来,观察一段时间后,赵公明逐渐改了想法,他发现这个幼崽很有毅力,总是能沉下心来,埋首做一件事。
日积月累之下,赵公明被幼崽毅力动容,收其为徒,这才有了仓颉。
而如今,赵公明也看清楚了,这个大徒弟是在造字,造人族文字。
对这件事,他自然是大力支持。
距离轩辕退位仅剩下三百年时,仓颉昭告天地。
“天道在上、地道在上,吾乃人族仓颉,今创立人族文字,推动人族演化……”
一个又一个金色神文护卫在仓颉左右,演绎三千大道玄妙,演化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等异象。
最终,仓颉成功造字,被人族尊为文祖,文字更得到轩辕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