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天地,强者为尊。
殷辛携大军大胜而归,振奋人心。
不仅在大商皇朝威望大增,还震慑了八百诸侯与九州边境异族,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帝乙率领文臣武将亲自在宫门口迎接殷纣,既因为大军大胜而归,又因为这个儿子实在给他长脸。
他这一生只能算是平庸。
勉强修成金仙,继承人皇之位后,无论是在修行上,还是在文治武功上,都不出彩。
偏偏大商皇朝内忧外患,连守成之君都当得格外艰难,若非有以闻太师为首的截教仙人与武将跟以商容为首的文臣鼎力相助,恐怕真维持不住大商皇朝的架子,暴露出大商皇朝外强中干的“二九三”缺陷。
好在!
历代先祖保佑,令他得到两个好儿子,一个比一个出息。
长子微子启拜入白骨洞一脉,成为圣人传人;嫡子殷辛更是天资纵横,卓尔不凡,不仅气血充盈,是武道奇才,还德行兼备,杀伐果断,像极了先祖武丁。
对殷辛,帝乙寄予厚望,等着他中兴大商。
其后岁月,这位人皇逐渐开始为儿子铺路,不断派他率军出征,一方面,平定各方不臣,抵御外敌,维护大商安稳,让殷辛,积累功绩,提升威望;另一方面,令这个儿子在兵戈厮杀中磨砺,在马革裹尸中成长,在腥风血雨中变强。
期间,黄飞虎修成武道真仙,艺成下山,回到朝歌城黄家,在父亲与帝乙默契安排下,投靠在殷辛麾下,与其一同出征,建功立业。
黄飞虎不负所望,跟随在殷辛左右,每次都与君上一起身先士卒,率领大商铁骑,只进不退,有死无生,一起杀出了大商凶威。
千年后,殷辛成就武道玄仙后,将主帅之位让给黄飞虎,被帝乙召回。
自此以后,殷辛长留朝歌城,辅助帝乙,治理大商,继武功之后,追求文治。
他打破陈规旧俗,大魄力地从底层百姓中选拔能臣武将,提拔了大量中下层官吏,为陈旧腐朽的大商皇朝注入一股新生力量,带来一股全新气象。
他改良法度,废除贵族不少特权,提出了王公贵族作恶与庶民同罪之论,并亲自斩杀数位作恶多端的皇族成员,历数其罪,罚没家产,在众多贵族头上悬了一把刀,令他们不敢轻易触犯规矩,为非作歹。
他还废除奴隶之制,认为奴隶可以通过建立功勋,获得自由人身份,甚至成为大商皇朝之人,享受与大商子民同等待遇,令奴隶对大商多了几分归属感。
此外,殷辛重视经济,不仅大力发展商业,颁布多种举措,加大人族与其他种族的通商力度,还努力改良、推广来自其他种族的种植方式、农业作物与手工之技,弥补人族农耕不足。
数百年下来,大商皇朝风气为之一新。
军事上,兵强马壮,武道繁盛,强者如云,猛将如雨,老一辈有闻太师、邓九公等,新一辈有黄飞虎、恶来等,尤其是黄飞虎更是成就武道玄仙,武道神通精湛,擅长排兵布阵,实力之强足以比肩老辈武将。
文治上,商容、比干、微子启等率领文臣治国理政,选贤任能,殷辛更是从谏如流,虚怀若谷,不仅如此,这位被帝乙视为希望的大商嫡皇子文道修为飙升,短短数百年,就成就文道玄仙。
八百诸侯明面上对大商再次心悦诚服,马首是瞻,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日,殷辛率领大军再次出了朝歌城,皆因东夷作乱,需要他亲自去镇压。
东夷,乃是上古巫人部落遗民。
虽然归顺人族,但由于体内巫族血脉之故,导致他们桀骜不驯,个性彪悍,每隔一段岁月就会叛变一次,需要人族大军镇压。
历代人皇不是没想过一劳永逸,彻底解决东夷,而是做不到....…
东夷部落人数众多,不仅底蕴深厚,强者众多,手段诡异,还诞生过不少人族大贤,气运浓厚,若人族彻底覆灭东夷部落,反而会自损气运,甚至导致人族气运动荡,得不偿失,只能恩威并用,慢慢同化。
实际上,数万年来,东夷部落性格已经温顺不少,很少掀起大规模叛乱,这次突然叛乱,也是因为部落联盟首领晋升金仙,这才想一争人皇之位。
殷辛虽只有武道玄仙修为,但他三道同修,实力强大,加上有圣人传人辅助。
又有强大阵法支持,这一仗,他未必会输。
这场大战,比想象中艰难。
直到千年后,东夷才被大商击败。
这个过程中,大商军队经过鲜血的磨砺与洗礼,诞生众多武道天仙,战斗经验丰富,武道意志强大,甚至有不少年轻将领勇猛精进,成就武道真仙,令这支东征大军成为一支震慑人族九州与周边各族的强军,东夷联盟首领陨落当日,殷辛成功破境,成就武道金仙,并将大商皇朝版图东扩百万里。
黄飞虎也在最后决战中,修为踏入武道玄仙巅峰。
等殷辛班师回朝,八百诸侯朝拜,殷辛在万众期待中,从帝乙手中接过重担,登上人皇之位,大商皇朝也迎来第九位帝王。
帝乙退位后,选择入大商鬼朝荣养,不仅是因为白骨洞一脉弟子在大商任职,还因为武丁曾是赵公明之徒,两者渊源深厚。
殷辛上位后,大赦天下,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并在大商皇朝各地开设文武学院,举办文武大赛,他会如此,是因为纣王在成就金仙后,觉醒了前世记忆,打破胎中之谜,明心见性,得见真我,知晓自己紫薇星神的身份,也想起了前世修行经验与师父石矶教诲,特别是治国方面的教诲,这才如法炮制,有了如今开设学院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