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越来越向战争的边缘滑落时,齐一鸣不仅仅关心着国境之外的事情,本国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 理论上,中国不需要一场大战来抵定自己的世界领导权,或者夺取更多资源和生存空间,通过齐一鸣这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掌握了上合内的全部资源,如果要彻底消化,至少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而中国也远远没有到发展成熟的阶段,虽然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个国家从贫穷落后,成为了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比起发达国家来说,仍有一些差距。
中国的经济在齐一鸣计划的蓝图下发展,不存在另一个位面中“市场换技术”、“低附加值中低档产业为主”、“沿海先富,内地等着”等情况。因为齐一鸣可以提供大量技术甚至高端的技术人才,所以中国用了数年时间吃透吸收,最终转化成了一个技术性大国。
十几年的时间,也创造了比另一位面多出数倍的人才和高技术劳动力;
。这主要归功于在本位面,齐一鸣从开始就特别重视教育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国家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进步,同时民间教育产业的发展也是蓬勃。齐一鸣一面利用红警基地提供的人才作为种子培养新的人才,一面也花重金在全世界搜罗师资力量,即便不能常驻中国,做上一段时间访问学者也可以。这就促成了中国在十几年中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几千所高等院校。
更多的大学自然批量生产出了更多的大学生,曾经齐一鸣听人说中国大学生像呆头鹅,没有创造力,缺乏交际力,性格也不好,竞争力缺乏,大学扩招属于粗制滥造。不过后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齐一鸣觉得,即便中国大学可能比起外国名牌院校确实差,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大比例的优秀学生,还是使得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库。中国能够培养100个软件工程师,美国可能只能培养个位数,即便是这一百个工程师平均来说不如美国工程师,但是里面拔尖的几个也不比他们差,而且水平一般些的却能胜任一些基础工作,而美国没有足够的人,自然做不了这些事。
所以,人才的培养不单纯在于人才的优秀程度,而很多时候在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其实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社会继续教育也是齐一鸣打造中国教育产业的一大部分。有相当一批已经工作的人,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感觉越来越跟不上形势了,所以公司和企业一般会公费为本公司员工提供这样的再教育机会,而这些教育就被外包给一些教育机构,有些可能是高等院校,有些则是专门的培训机构。
这些培训机构可能涉及各个领域,不过大都是比较偏实用类和技术类的,有些教师甚至直接是一些企业里的高级工程师之类。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也有一些比较通用的课程,比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外语之类地科目。
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因为上面有政策,所以都需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而政策上如果通过学习取得新技能的员工是有奖励和晋升机会的,所以很多员工也对此比较认真。
再有就是一些针对青少年的课外教育机构,另一位面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新东方外语培训,而本位面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除了学校内课业的辅导班,还有各种兴趣爱好,如音乐、美术、武术、舞蹈等,基本都已经形成了正规的产业化,一些比较大的培训机构在全国有几百家分校。
这样一来,中国的教育产业自然成为了相当重要的一个产业,特别是居民收入不断攀升的时期,中国家长都比较舍得给孩子的教育上花钱,故而教育产业的扩张相当迅速,同时也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进入这个行业。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充沛的劳动人口,而且这劳动人口的素质和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初时,齐一鸣还可以不挑,什么样的产业都搞,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消化中国庞大劳动人口的重要产业。轻纺、玩具、皮革等产业在中国取得了非常重大的发展,也不断地接纳了一批批走出农村的农民工成为工业劳动力,并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改革和城镇化。
如果是正常发展,中国大约还有十多年时间慢慢地遇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的瓶颈,然后逐渐地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转移成高新技术产业。不过由于中国发展的均衡又迅速,人民币也在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到如今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是很好做了,竞争力比较差的企业大量被淘汰,而又出现了失业人口,使得中国面临比较大的劳动力转型问题。
除了国家搞了一些扶助计划之外,提升这些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的劳动能力外,有序将其引导进入其他服务产业也是比较靠谱的;
。而不管怎样,他们都需要职业技能的提高,教育机构和教育产业就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了。可以说,在很多国家,金融、地产是比较典型的服务业,而在中国教育产业的壮大倒是让人没想到的。
另外一个十分冲击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则是齐一鸣在红警基地升入lv3后为中国产业界引入的几乎不需要劳动力,而且能够进行复杂生产任务的机器人生产线。红警基地的机器人技术在lv3之后迈入了全面成熟期,其实能够生产战斗用的恐怖机器人,生产工业用机器人自然不成问题。基地升级后,工业用机器人的生产价格大幅降低,而且齐一鸣也富余大量的产能可以投入生产这些东西。
特别是新一代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更加简单,而且能力更加强大,故障也更加少,这种新技术已经逐渐开始显露出取代正常人工的能力了。特别是在一定的规模上采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能够产生更大的效应。
如果中国是一个人口不算很多,劳动力匮乏的国家,有了这新一代工业机器人,估计都会乐开了花,但是中国有着数亿劳动人口,本身的就业问题就是个庞大的负担,结果现在还有机器人来抢走就业,只能是让情况更加乱套。
所以即便齐一鸣拥有了大规模生产机器人生产线的能力,但是也不敢轻易将其推广,还是主要在比较缺乏生产能力的产业中试行。比较高端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对一些制作工艺复杂、要求比较高的产品进行加工和生产制造,而采用人力进行,可能成效就不如工业机器人,所以在一些大型精密工业上,有其类似军工业、光学制造、精密机械生产上,齐一鸣增添了大量的产业机器人,用来增强他们的产能。
保守估计,在采用大规模工业机器人之前,成飞能够年产歼击机120-160架,而在采用大规模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之后,其产能瞬间扩大至了年产300架以上,翻了产不多一倍。而且这还是同等单位上计算的,如果成飞扩大规模,其产能有可能比得上欧美数家飞机制造厂加起来的数字。
不过在齐一鸣的蓝图中,未来大量进行简单重复劳动的产业,都将被转移给这些不会累也更精确的工业机器人身上,而更多的人类劳动力可以被解放出来从事更多有创造力的工作。齐一鸣也从来不觉得文科或者艺术类行业对于强国百无一用,反而工业能够强壮一个国家的筋骨,但文艺类的东西可以充实一个国家的思想和灵魂。如果是灵魂空洞身体强壮的人,是不可能健康的生活和发展下去的,早晚是会出问题的。
更多的人投身文艺工作,不管是做音乐、拍电影还是搞动漫,都是为中国进行文化输出,并且发扬本国的文明文化,有的时候能够形成的力量,比一些比较刻板的产品更加巨大。
现今中国还是在努力平衡国内的就业问题,并且慢慢将国内庞大的农业人口转化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第三产业。在这方面,广大的中国人腰包鼓了之后,消费力十分强大,这就给了第三产业服务业快速扩张壮大的一个条件,人们越来越对餐饮、文娱、物流、教育等方面需求增大,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使得中国有了更好的地方来消化自己庞大的劳动力。
当然,齐一鸣也不着急一口气全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不远的将来,面临一场大战的中国必然开启战时状态,那时候不管什么市场不市场,经济不经济了,一切都以完成国家战争需求为转移,大量的劳动力会在这个过程中被立即吸收。而战后的重新调整,显然能够回旋的余地就变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