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三代天子咏自鸣钟

第73章 三代天子咏自鸣钟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自鸣钟这个西洋玩意儿就传入了华夏,也进了皇宫。

但明史里并无相关记载。

或许明朝的皇帝对自鸣钟不是多在意,只当成了摆设。

到了大周,自鸣钟才多了起来,而景安帝早就喜爱上这玩意儿,早年就作过一首咏自鸣钟的诗,还特意将这首诗拿给袁庆柏看过。

此刻,面对景安帝的询问,袁庆柏笑道:“孙子自然记得。”

景安帝又笑问:“可能背得出?”

袁庆柏笑道:“所幸孙子特意背过皇祖父的这首诗,不然眼下被皇祖父这般考问,孙子可就要没脸了。”

景安帝笑道:“哦?你竟特意背过?”

袁庆柏笑道:“皇祖父特意让孙子瞧的这首诗,孙子怎好不背下来的?”

景安帝又欣慰了:“你背给朕听听。”

袁庆柏当即背了起来:

《咏自鸣钟》

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

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

绛帻休催晓,金钟预报时。

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

“好,果真还能背得出!”景安帝听完又笑容可掬,“有好几个月不曾叫你作诗了,目下伱也作一首咏自鸣钟的诗出来,让朕瞧瞧?”

袁庆柏当然不会拒绝。

恰在这时,陶全来报:“太上皇,圣上来了。”

景安帝道:“让他进来。”

承泰帝走了进来,袁庆柏忙恭声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承泰帝点了点头,对景安帝恭声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景安帝点了点头,笑道:“你来得正巧,朕正在让庆柏作一首诗呢,你这做父皇的,也顺便瞧瞧你儿子的诗如今作得如何了。”

承泰帝微微一笑:“父皇让庆柏作何诗题?”

景安帝道:“咏自鸣钟。”

承泰帝道:“怎让他咏起自鸣钟来了?”

景安帝道:“适才朕的一个自鸣钟坏了,恰好庆柏来了,帮朕修好了,朕便提到曾经自己作的一首咏自鸣钟的诗,庆柏竟还背出来了,朕也几个月没让他作诗了,便让他也来咏一咏自鸣钟。”

承泰帝笑道:“既是如此,儿臣倒也想瞧瞧他咏得如何。”

当即,袁庆柏站到书案边,背后一左一右站着景安帝和承泰帝。

呵,这回作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好在他沉思过后便有了灵感,援笔濡墨写了起来:

《咏自鸣钟》

奇珍来海舶,精制胜宫莲。

水火明非藉,秒分暗自迁。

天工诚巧夺,时次以音传。

针指弗差舛,轮推互转旋。

晨昏象能示,盈缩度宁愆。

抱箭金徒愧,挈壶铜史捐。

钟鸣别体备,乐律异方宣。

欲得寂无事,须教莫上弦。

一诗写完,景安帝不由称赞:“好,咏自鸣钟可不易,你这首虽不算多好,至少不坏了。”

承泰帝道:“确实不坏,只是这最后一句‘欲得寂无事,须教莫上弦’不好,庆柏,你这辈子定要一直勤奋下去,可不能贪图‘寂无事’这三字。”

袁庆柏忙恭声道:“父皇训教得是,儿臣记住了。”

心里悄悄想着,你这勤政过度的父皇,在位时应该就能把大周治好了,等到将来我继位当了天子,虽也需勤政,但至少不用像你这般勤政过度了…… 承泰帝看向景安帝,笑道:“儿臣倒也被勾起了作诗的兴致,父皇若不嫌弃,儿臣今日也咏一咏这自鸣钟,给父皇凑个趣儿,如何?”

景安帝当然不会拒绝。

当即,袁庆柏将书案边的位置让给了承泰帝,承泰帝略一思忖,便援笔濡墨写了起来:

《自鸣钟》

八万里疏域,恩威悉感通。

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

应律符天建,闻声得日中。

莲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

景安帝看完点头:“你这首也不坏。”

承泰帝笑道:“父皇觉得不坏,儿臣就满足了,这个趣儿算是凑成了。”

承泰帝其实也喜欢写诗文,登基前写过不少诗文,包括了三百多首诗歌,且不少都是咏风花雪月之类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有几个不学作诗的呢?

只是,对承泰帝这种事业咖而言,作诗是业余爱好罢了。

此刻袁庆柏看着承泰帝写的这首《自鸣钟》,心中打算着今日就要将这首诗背下来,以免将来承泰帝跟他提起,他背不出来,而背出来了,承泰帝自然会欣慰,就像今日的景安帝一般。

这也算是一种心机了。

这时,景安帝对承泰帝问道:“你此次过来是有何事?”

他可是了解他这个已经当了天子的三儿子,知道这个三儿子当了天子后勤政得很,这点也让他满意。

更满意的是,这个三儿子在勤政之余还能惦记着对他敬孝,不仅每日特意来请安,还特意让庆柏帮着敬孝。

但眼下这个时候,这个三儿子过来,多半是有正事请示他的。

承泰帝也不弄虚的:“确实有一事要和父皇商议。”

景安帝点了点头,当即坐了下来,也让承泰帝落座,对袁庆柏道:“庆柏,给你父皇斟茶来。”

袁庆柏忙斟了两杯茶,递给了景安帝和承泰帝。

承泰帝呷了两口茶便娓娓说了起来。

承泰帝说的是丁税、田赋的问题。

华夏百姓自古以来都要交丁税和田赋,大周也不例外。

景安帝亲民。

他曾说:“朕四次经历山东,于民间生计无不深知。东省与他省不同,田野小民俱系与有身家之人耕种。丰年则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穷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自身并无田地产业,强壮者流离四方,老弱者即死于沟壑。”

他还说:“为民牧者若能爱善而少取之,则民亦渐臻丰裕。今乃苛索无艺,将终年之力作而竭取之,彼小民何以为生?”

于是,十年前景安帝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饶是如此,大周人丁、地亩的双重征收标准还是让无地少地的农民负担大。

此事是严峻的。

承泰帝虽刚登基几个月,就迫切想要治理此事,这次就是特意来找景安帝商议。

当景安帝得知承泰帝的来意,心里欣慰,他也早想治理此事,只是下不了狠心,也力不从心。

此刻,景安帝深邃的眼眸看向袁庆柏:“庆柏,关于此事,你有何想头?”

他想看看庆柏在这种国事大事上有没有好的想头。

承泰帝闻言也看向了庆柏,他也想看看……

有书友提到,太上皇在世,其皇后该称“太上皇后”而不是“皇太后”。

作者写成“皇太后”,是按原著来的,原著写到“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

作者设定为:按大周制度,仪妃并非景安帝封的皇后,是承泰帝登基后尊封的皇太后,因此称作“皇太后”。

第88章 杜贵妃的野心第80章 太后宫中第133章 太监杖毙,夏侯氏薨(大章)第102章 大将军王袁庆柏第150章 备战:宣教武将和医用酒精第112章 龙骑部队和特种部队第54章 祖孙聊天第150章 备战:宣教武将和医用酒精第110章 庆柏登基,红楼天子第91章 太子议政第74章 庆柏献策:摊丁入亩第140章 宫里来人,圣上有旨第19章 赐婚第27章 王熙凤配给庆柏?第41章 庆柏对景安的请求第68章 王熙凤和平儿第36章 当春园咏春风诗第97章 袁庆柘死,五皇子死,北静王死第69章 秦业贾政升官第90章 庆柏任议政大臣第6章 王妃夏侯氏第23章 父子双打争位第1章 皇孙袁庆柏第59章 隔代天子的待遇第11章 说得好啊第156章 庆柏祭拜父皇第110章 庆柏登基,红楼天子第57章 禅位当太上皇第44章 秦业大喜第54章 祖孙聊天第99章 要来一个金钗第92章 元春急了第147章 君与臣,兄与弟第17章 冷面王执天子剑第145章 惩恶第73章 三代天子咏自鸣钟第141章 圆照园之日天琳宇第108章 景安帝驾崩,军机房诞生第63章 荣国府喜事第150章 备战:宣教武将和医用酒精第125章 贾母的尴尬第139章 妙玉有难第68章 王熙凤和平儿第81章 满堂笑声第95章 元旦朝贺,太和生变第143章 遇上天子,行了大运第135章 太后见荣府女眷第4章 望蒙圣上抚养训教第133章 太监杖毙,夏侯氏薨(大章)第32章 圈禁袁庆柘第46章 初见尤秦第12章 庆柏让朕满意第75章 奴去也,莫牵连第50章 庆柏神勇救父第22章 柏三爷回王府第134章 庆柏嫡子也要夭亡?第163章 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第144章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第162章 天子阅兵,龙骑威武第145章 惩恶第20章 当贾政遇上冷面王第27章 王熙凤配给庆柏?第95章 元旦朝贺,太和生变第152章 老奴告御状第150章 备战:宣教武将和医用酒精第143章 遇上天子,行了大运第10章 秋狝比试第38章 飞天第110章 庆柏登基,红楼天子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18章 元春的亲事第117章 荣庆堂见金钗第14章 太子坏了事第141章 圆照园之日天琳宇第141章 圆照园之日天琳宇第12章 庆柏让朕满意第63章 荣国府喜事第29章 老皇帝之心第63章 荣国府喜事第18章 元春的亲事第160章 荣府女眷进圆照园第154章 命中注定的一对鸳鸯第122章 圆照园:超大型大观园第14章 太子坏了事第58章 庆柏任领侍卫内大臣第4章 望蒙圣上抚养训教第65章 庆柏秘密立为太子第24章 莫非是章总?第123章 贾珍犯事,查办贾珍第40章 吾皇万岁万万岁第135章 太后见荣府女眷第73章 三代天子咏自鸣钟第3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第93章 庆柏第二子夭亡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13章 弑君第53章 是谁指使的第63章 荣国府喜事第8章 贾代化的想法第42章 武状元袁庆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