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辞拒弗获

朱景洪二人在弘德殿聊天时,有人却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负责丧仪的礼部官员。

今天他们有件很重要的事,组织官员军民向朱景洪“劝进”,把人找齐并进行礼仪培训,同时还要在文华殿布置妥当,这都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

他们显然是要忙个通宵,而朱景洪夫妻二人闲聊一阵后,便在弘德殿小憩了一会儿。

不是他俩偷懒,而是如今大小事务,全都得他二人来处置,所以他俩必须保持足够精力,这也是对天下江山负责。

一夜没睡,稍加小憩,便是一个时辰过去。

二人再睁开眼时,外面天都已经亮了,朱景洪问了宦官才知已是辰初(早上七点)。

此时殿外,又有了极大变化,多了几百名和尚道士,已分列就坐诵经祈福。

再有一个小时,将会有一次祭奠,此时礼部官员正给他讲具体事宜。

朱景洪要做的很简单,只需跪着表达哀思即可,并在相应节点叩拜先帝,其他则由礼官和僧道完成。

走出弘德殿,门口是十几名太监,真正意义上的太监,内廷二十四衙门的头头们,在这新的一天出现在了朱景洪眼前。

朱景洪的面前,没有一个人站着的人,唯有宝钗一人跟在他身后。

迈步走出大殿,沿途之僧道、文官、武将、宗室,尽皆跪伏于地不敢妄动,生怕冲撞朱景洪这位新君。

走进正殿,朱景洪来到神位之前,在礼官提示下行叩拜礼,而殿内众人也都跟着行礼。

僧道诵念祝祷,一番折腾下来,很快半个时辰过去。

祭礼结束,朱景洪仍跪在蒲团上,而其他人则是哀哭不已,此时没人敢不哭出声。

就连宝钗,此刻也抽泣不断,毕竟她也不能比旁人差。

在此期间,殿外诸重臣已陆续退出,接下来他们还有要事。

大概十几分钟后,司礼监掌印吕通进入殿内,跪在朱景洪身后禀告道:“启禀殿下,内阁、六部、五军府及京城军民耆老,皆至文华殿求见!”

这是劝进来了……朱景洪心中了然。

他可以去文华殿,也可以待在干清宫隔空对话,为表矜持他决定留在此处。

盯着前方神位,朱景洪声音清冷道:“大行皇帝病逝,孤悲痛欲绝,无意见人,他们有事,可上本陈奏!”

“是!”

他这般应对以往有先例,所以当吕通把话传到时,这边准备劝进的几百号人,便拿出了一份联名奏本。

随后,吕通将奏本带回干清宫,而后当众诵读起来。

“伏以古先圣哲,率惟元子之是传,天下臣民不可一日而无主,乃国家之常典,诚社稷之攸关……”

“敬惟皇太子殿下,天潢正派,圣学亲承,道足以探帝王之心,业足以继神灵之统,孝诚上格于重闱,令德彰闻于诸夏……”

“主器不容以久虚,中外臣民实切瞻仰,伏望殿下勉遵先志,少抑哀诚,思列圣创立之艰,顾今日缵承之重,早登宝位,永固皇图……”

“臣等俯伏阙庭,合词劝进,睹六龙于干御如日方升,祝万寿之鼎来与天同久,臣等无任瞻仰,激切屏营之至!”

吕通朗声念完陈奏,而后低头聆听训示。

朱景洪不得不承认,官员们写这些花样文章,一个个确实都是好手。

沉默几息后,朱景洪答道:“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予哀痛方切,继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

这些话,自然也是提前定好,所以在得了这句之后,吕通便起身往外走了去,要向劝进众人宣讲明白。

到此,劝进之事告一段落,下次就该是在后天。

又是几分钟后,司礼监秉笔太监程英进殿,禀告说内阁进呈今昨日章奏票拟,需要朱景洪前往处置。

他今天凌晨批阅的那些奏本,乃是前天就送来的票拟,昨晚朱咸铭熬夜都未批完,然后因太过劳累暴疾而逝。

随后朱景洪起身,便朝正殿门口走去,只是这次他并未出门,而是往右走向了过道,这里也可通往弘德殿。

至于劝进的官员们,则是各自返回了衙门,毕竟他们都有事情要做,得保证大明这庞大帝国运转。

且说朱景洪从侧门进到弘德殿,正好遇见起居郎整理文稿。

今日当值这人年不过三十,是今年科考之二甲前列者,方才留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承担起记起居注的差事。

今天是七月二十九,是皇帝过世后的第一天,也是朱景洪做皇帝的第一天。

换言之,今日起居注的内容,会在朱景洪“实录”第一卷。

“叩见殿下!”

拿起稿纸,朱景洪翻看着今天的记录。

“癸巳,卯正二刻,礼部引僧道合计三百名,入禁中……”

“辰正一刻,皇太子行祭礼……”

“巳初二刻,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奉笺劝进,其词曰……”

但也因其记载太细,让朱景洪想起了昨晚的事,于是问道:“昨日之记录,在何处?”

“回禀殿下,昨日记录在下面,微臣已整理完备,只等翰林院派员来取!”

没理会地上的的起居郎,朱景洪自己找了出来,粗略一数竟有十来张纸。

翻看之后,昨天的记录完全属实,但却太过于属实了些。

比如其中,就记载了朱景渊的事,以及他不该说的那些话。

放下记录,朱景洪平静道:“有关恭顺王之事,全部删去!”

“臣遵旨!”

虽然朱景洪还不是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小小翰林院庶吉士,哪敢说半个不字。

此刻跟在朱景洪身后的,乃是司礼监三位大太监,他们自会着重关注此事,若这小小翰林胆敢敷衍,他们必将此人好生磋磨。

这边朱景洪开始批阅奏本,而另一头的干清宫正殿,枯跪一会儿的宝钗也起了身,往一旁的暖阁内去了。

她走开去小憩,对旁人来说也是好事,否则她在大家都别想休息。

在宝钗起身时,青阳王妃徐氏和静海王妃赵氏跟了上去,迟疑片刻后嘉贵妃也跟了去。

西暖阁内,这里已重新被布置过,宝钗坐在榻上,身前是徐氏和赵氏候着。

“你们也坐吧,跪了大半天了!”

徐赵二人答道:“多谢嫂子!”

这俩人随即落座,她们跟宝钗极为熟络,所以也没有太过拘谨。

几人才说了几句话,这时嘉贵妃从外面进来,才坐下的徐赵二人便又起身,这是作为晚辈该有的礼节。

何况此时,连宝钗也起身了。

“贵妃来了,快来坐!”

宝钗亲自将嘉贵妃引到榻上,嘉贵妃道谢之后便坐下了。

随后几人闲聊起来,但主要话题都是说,皇帝崩逝如何人心如何震动,往后这天下得靠太子支撑这类话……

众人聊了十几分钟,这时暖阁内又进来两人,是朱云笙和章悼太子妃元春。

至于陈芷,昨夜朱景渊“晕厥”后,她便陪着一道回去了。

进殿俩人,宝钗再度看座,聊天气氛依旧很好。

大概半个时辰后,又到了要举哀的时候,众人便陆续起身往屋外走去。

“嫂子……昨夜六哥晕厥,今日只怕也好了,可否传他到干清宫来,于大行皇帝灵前尽孝!”

听到这话,周围几人都有些担忧,毕竟此时提老六很不合时宜。

朱云笙当然也知道,可她还是选择了说,只因希望父亲丧仪家人能到齐,作为皇嫡子的朱景渊也该到场。

宝钗久历风浪,控制喜怒已成为本能,即使她此刻不舒服,也依然平静答道:“他身体不大好,在家里尽孝也可以,大行皇帝慈爱,想来也不愿见恭顺王受苦!”

朱云笙很失落,可也没有再多说,毕竟刚才的举动已经很出格。

这时宝钗当先离场,嘉贵妃叹了口气后跟了上去,徐赵二人本想说点儿什么,可最终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唯有元春留了下来,她身份贵重且对朱景洪没威胁,所以她比旁人就要从容一些。

所以她没那么多忌讳,此时留下只是想安抚朱云笙,因为如果朱景源还活着的话,她相信朱云笙也会为四哥说话。

“三妹啊,你这是何苦!”元春叹道,她不觉得朱云笙是蠢,所以对她非常怜惜。

“我去找十三哥!”

眼见朱云笙真的要去,元春连忙伸手拉住了她,此刻她的目光满怀焦急,同时又有些恨铁不成钢之意。

“你为此事去找太子,岂非更让你六哥日子难过?听嫂子一句劝,你六哥不到是好事,别再理会此事了!”

“还有,以后若无要紧的事,少去找你十三哥,他是皇帝……是万民的君父!”

“往后……多与你十三嫂走动,才是正理!”

类似的话,元春不是第一个跟朱云笙说,这些道理其实后者明白。

可她就是难以接受,一母同胞一起长大的兄长,会跟自己生分到那般地步。

不管怎么说,想到元春都是为自己好,朱云笙还是答道:“多谢四嫂!”

“一会儿到了正殿,去跟太子妃认个错,就说刚才是思虑不周,她不会放在心上!”

虽然朱云笙不太情愿,但也点头应了下来。

没一会儿,朱云笙出现在宝钗身侧,简洁而诚恳的承认了过失。

宝钗跪在软垫上,目光看着前方神位,徐徐说道:“三妹如今,也已为人父母,往后做事要沉稳些,很多事知其不可为,便不要做无用之功!”

跪在宝钗后侧,朱云笙只能看见宝钗侧脸,相距不过一尺却如隔千里。

“是,小妹明白了!”朱云笙应下。

父亲过世之后的变化,她已经陆陆续续感受到,她这位皇家嫡公主,如今也要靠边站了。

这其实都是些小插曲,转眼又是五天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八月初三。

八月初一这天,大臣们搞了第二次劝进,这次朱景洪去了文华殿,但还是说悲痛愈增所请不允。

然后在初三,第三次劝进开始。

文华殿内,朱景洪已然就座,下面是宗室勋贵百官及军民耆老,此刻由首辅大学士赵玉山领衔进奏。

“天子之孝与士庶殊,盖虽有哀慕之情,而尤以继述为务,其为轻重缓急必有择焉……”

“恭惟皇太子殿下,孝友英明,刚徤中正,至仁茂德,夙成豫教之功;嗣位承祧,特著弥留之命……”

“纵哀痛之方殷,岂继承之可缓?臣等交章劝进,未听俞音,众心皇皇,罔知攸措!”

“伏望殿下抑情徇礼,承志顺亲,使三灵百神有所亲赖,四方万国皆得依归!”

“此诚国家之大计,臣民之至庆也!”

赵玉山的进奏,可谓是言辞恳切,把气氛推动得很到位。

在他说完之后,殿内众人纷纷叩首,声音整齐道:“伏望殿下,抑情徇礼,承志顺亲,即皇帝位!”

现场声音个个恳切,而劝进的戏码到此也该结束了。

依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朱景洪再三忍痛,答道:“卿等合词陈请,至再至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

“况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听得此言,赵玉山高声道:“天位已定,神器有主,臣文华殿大学士赵玉山,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随后众臣纷纷叩拜,对朱景洪的称呼,也从“殿下”转变成了“陛下”,“万岁”山呼之声不绝于耳。

这一刻,朱景洪的内心非常满足,他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但同时也有奇怪的想法冒出,比如此刻他就在想,老头子当年继位之时,是否也会跟他眼下心情一样。

劝进之事已毕,随即朱景洪便退场,然后从文华殿返回了干清宫。

因为要忙劝进的事,上午送来的奏本他还未看,所以接下来还有得要忙。

当然在干正事之前,他还是得返回干清宫正殿,跟大行皇帝说一声做皇帝了。

然而在他跟大行皇帝叩拜之前,殿内之宗室众人纷纷叩拜:“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宝钗也在叩拜众人之内,只不过她跟朱景洪的距离最近。

这边事毕,朱景洪才返回红弘德殿,吕通就拿了一份草拟诏书,上面是朱景洪要下的第一道谕旨。

文辞是翰林院学士所写,内容主要是催促礼部,把先帝谥号、庙号拟定,当然还要把他的年号定下。

同时,谕旨还责令礼部会同钦天监,把他举行登基仪式的时间定好。

诏书辞藻华丽,朱景洪没看出什么问题,于是问向吕通道:“你都看过了?”

“回禀陛下,奴才看过了!”

放下草拟的诏书,朱景洪拿起旁边奏本,说道:“若无差池,那就如此吧!”

对引经据典这类事,朱景洪还是不太擅长,他也担心翰林院有人捣鬼,所以才让吕通帮着拿主意。

吕通这位司礼监掌印,世人谓之“内相”,其学识自然扎实无比,否则这个位置根本坐不稳。

事实上,司礼监的大小宦官们,除了身体有缺陷之外,学识方面比之翰林也差不了太多。

因为司礼监成长起来的宦官,那是从小就由翰林学士教导,且绝对的心无旁骛读书深造,天分差的早去酒醋面局搬坛子了。

“回禀陛下,奴才不敢妄言!”

“有什么就说什么,先帝既然信任伱,朕自然也信你!”

这话可不简单,听得吕通是安心无比,最近他的压力也大的很,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惯例。

“陛下信重,奴才感激涕零!”吕通跪地叩拜。

“行了,若此诏书无误,就拿去用印吧!”

“奴才遵旨!”吕通答道。

如果真有问题,他自然会提前告知,而不是等着朱景洪来问,所以这份诏书就定好了。

“去吧!”

“是!”

吕通退下之后,朱景洪便打开了章奏,开始了今天的正式任务。

第582章 襄王嫡长子第630章 林家父女第135章 乾清宫的夕阳第568章 薛宝琴:那可是我姐夫!第104章 定有厚报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第680章 新年献礼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651章 什么特么的叫惊喜第165章 临别之言328.第328章 侍卫来请388.第388章 篝火宴第573章 到汉城的使者17.第17章 护官符第799章 惯例和制度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第799章 惯例和制度459.第459章 孙绍祖的自荐第180章 王子腾第151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第495章 端倪现第631章 尤三姐之恋第796章 人不如故第776章 辞拒弗获82.第82章 佃户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第705章 众望所归,一推再推!330.第330章 要谈笑风生第774章 帝崩第140章 命悬一线贾宝玉185.第185章 果然是一支宝钗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199.第199章 校场之事第504章 庆功宴第38章 皇后之怒第570章 小姨子第83章 歇脚处第143章 钗黛夜谈第150章 不许说十三爷坏话382.第382章 宝钗受召第695章 是大明朝离不开你男人218.第218章 朱景洪的骚扰第744章 朱景源:请陛下称太子!第511章 朝鲜王子406.第406章 三堂合议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第631章 尤三姐之恋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第535章 夫妻第522章 鞭笞第592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282.第282章 岂敢怪十三爷第524章 内宅有不宁第650章 老爷子总想着你第753章 奉天殿前的父子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第598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第171章 兄友弟恭第549章 圣女妙玉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涂啊第763章 东巡事宜第810章 山海经有言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734章 星沉月落396.第396章 父母之爱子444.第444章 妙玉第559章 银安门外的枪声第539章 连襟第755章 来自小姑子的质问!第140章 命悬一线贾宝玉439.第439章 围猎上林苑第556章 双修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第693章 朱景洪的亏欠第166章 天上掉下个杨妹妹10.第10章 逆子第514章 人事第690章 皇帝:有没有搞头?第518章 马惊27.第27章 好风凭借力第581章 大明父亲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259.第259章 这怎么可以370.第370章 恭贺吾皇,上元安康!第582章 襄王嫡长子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126.第126章 甄琴第180章 王子腾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来了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第74章 狂妄第61章 赐匾103.第103章 出发第527章 钗黛第580章 知否知否474.第474章 精诚合作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