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读书没有捷径

眼下,贾兰和贾菌都还是童生,也就是最底层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只要没有进学,就是童生。

要想进学,就得参加童生试。童生试从每年的二月份到四月份,有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通过了童生试,便可进学,进入县学或府学等官学中,成为一名生员,即秀才。

金荣竟然都能进学成为秀才了,贾兰不禁产生疑问,金荣的年龄究竟几岁呢?此时,贾菌收回了手指,好像已经算出来,于是问道:

“算出来了吗?金荣几岁进学的?我们还有几年时间?”

贾菌虽然算得辛苦,但总算还是算出来了。只听他杞人忧天地说道:“时间不多了,还有十一年。”

“十一年?”贾兰差点儿惊掉了下巴,问道:“我现在是九岁,照你算出来的这个结果,金荣进学的年龄是二十岁咯?”

贾菌有点儿迟疑,又伸出了手指,犹豫着要不要再算一遍,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想来是不再算了,只听他胸有成竹地说道:“听我的就对了,左右差不过三年,是不是突然觉得时间紧迫了?”

贾兰点了点头,回应了一句“确实是太紧迫了”,转而心里嘀咕道:“若真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倒是可以轻轻松松的了。”

在贾兰看来,不让金荣给比下去,那是毫无疑问的,是必然的。实际上,让贾兰感到紧迫的,并非十年之内进学,而是十年之内登上天子堂,甚至可能必须在七年之内,五年内,反正越快越好。毕竟,谁知道贾府这座高楼大厦,什么时候就轰然倒塌了。

因此,贾兰最好能在一、两年之内就通过童生试,进学成为生员,这样才有机会参加大比。所谓“大比”,即是乡试和会试,均是三年一考。生员在官学时,要参加岁试和科试。岁试是为了判定生员的等级待遇,而大比前的科试,便是获取参加乡试资格的考试。

乡试在秋天即八月,也叫秋闱,考取的为“举人”。会试在第二年春天即二月,也叫春闱,考取的经过三月殿试排名,成为“进士”。大比既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贾兰也不知究竟是哪一年,于是又向贾菌问道:

“今岁有举行大比吗?”

“这你又不知道了?今岁是熙丰十二年,没有大比,明岁熙丰十三年,才举行秋闱。”贾菌说道。

原来,熙丰十三年才是秋闱大比的年份。眼下,贾兰没有资格参加,参加明岁的童生试肯定也考不过,姑且就算能过也不一定能取得乡试的资格。总之,明岁的大比是赶不上了,只能寄希望于再往后的大比。

而下一次举行乡试的年份,就要又过三年,即是熙丰十六年。那时候,贾兰十三岁。要想赶上这一次大比,贾兰有三年多的时间通过童生试,以及大比前的科试,考取参加乡试的资格。

如此,贾兰把希望和目标放在了熙丰十六年的大比。若是这一次也失败了,或者参加了乡试却没能考取举人,贾兰只能再等三年,即熙丰十九年。那时,贾兰十六岁,恐怕贾府这座高楼大厦已经......

所以,只能是熙丰十六年,贾兰必须在熙丰十六年,以十三岁的年龄通过乡试考取举人,继而在第二年即熙丰十七年通过会试、殿试,获赐进士,荣登天子堂。也只有这样,兴许才来得及......

贾菌见贾兰一脸的凝重表情,不禁笑道:

“你咋还担心起大比来了,我们连小试都还参加呢,老师最忌讳我们好高骛远了,嘴边常说一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以后可别问他这些与当下无关的问题,会挨罚挨骂的,他可不管你是大病初愈。”

“我不问老师便是,以后这些问题只问你这个好兄弟,希望兄弟不要觉得厌烦。”贾兰说道。

贾菌拍了拍贾兰的肩膀,说道:“尽管问我就是,好兄弟互相照应,应该的。”

贾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贾菌看出贾兰仍然有心事,问道:“所以,你难道是怕被金荣给比下去不成?”

“当然不是!我压根就没把金荣放在眼里!”贾兰霸气地说道。

贾菌又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我只是觉得十年寒窗太久了,要是能尽快取得乡试大比的资格就好了。”贾兰感叹道。

贾菌顿时摇头晃脑,笑道:

“我还以为你担心什么呢,这又有什么难的,你去捐个监生来,不就可以参加乡试了。反正你家又不缺钱,再说了,你外祖父还曾是国子监的祭酒呢。哎,你竟然是在烦恼这个,我看你这一病,还真把自己给病傻了。”

贾兰听了贾菌的这番话,豁然茅塞顿开,想着原来还可以这样搞!贾菌刚才还提到什么外祖父?对了,贾兰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个外祖父,乃是名臣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

对于国子监,贾兰是知道的。国子监是官学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通称监生,有荫监生、贡监生、举监生和例监生四类。

荫监生是三品以上京官的子弟或皇帝恩准入监的子弟以及土司子弟,以及留学生。贡监生是由地方官学选拔入监的生员。举监生是在京师会试下第的举人,有翰林院择其优者送入监内读书。

贾菌刚才说的就是例监生,通过捐纳银两获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监生不一定到监就学,具有这个资格,虽非秀才也可以同秀才一样参加乡试。

贾兰要是能成为监生,就可以跳过童生试,直接参加京师顺天府的乡试了。想到这,贾兰简直想立刻飞奔回去,找李纨、找李守中,共商大计。

然而,贾菌见状,却及时泼了一盆冷水过来。只听他说道:

“你别高兴得太早呀!就算你进了国子监,就算你提前参加了乡试,又能如何呢,没有真才实学,乡试照样落榜。更何况,你以一个例监生的身份就读国子监,别说令你外祖父丢了脸,就连你自己恐怕都觉得自愧不如。到头来,只怕空有一个监生的身份,反而遭人笑柄。”

贾菌的这盆冷水把贾兰给再次浇醒了,想来,这条捷径是真不能轻易去走的。还是那句话,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贾兰当即谢过贾菌,转而不再闲聊,开始温习功课。

第二十一章:辞别第四十八章:国朝巨著第四十五章:烂俗小说第七十七章:藏人第三十一章:灯谜第六十章:夷学科第三十八章:进学第五十六章:手足眈眈第三十八章:进学第八章:还是姑娘第七十六章:贾道士第九章:小姑姑第七十章:李纨的份子钱第六十三章:习射第四十五章:烂俗小说第五十四章:金玉谢幕第五十三章:清虚观说亲第六章:凤辣子第八十六章:李纨的育儿经第四章:大殷朝第六十六章:黑衣刺客第七十三章:初见宋姑娘第十七章:舅舅的书房第七章:发月钱第二十七章:备考第八十二章:茜雪姐姐第二十六章:元妃第七十六章:贾道士第九十二章:王子腾生日第九十章:似水流年第五章:好兄弟第二十三章:天香楼第八章:还是姑娘第二十三章:天香楼第一章:附身贾兰第四十五章:烂俗小说第十七章:舅舅的书房第八十九章:真相无人知晓第九十二章:王子腾生日第五十九章:轮到贾兰了第八章:还是姑娘第五十三章:清虚观说亲第三十章:宝钗及笄第八十二章:茜雪姐姐第二十五章:惹恼宝玉第三十八章:进学第四十六章:史家夫人的叮嘱第二十三章:天香楼第四十六章:史家夫人的叮嘱第二十九章:袭人之暖第二十章:老千岁第六十三章:习射第八十五章:一石二鸟第八十三章:群芳聚第十二章:读书没有捷径第七十六章:贾道士第七章:发月钱第三十四章:县试第五十五章:寻死的丫鬟第五十九章:轮到贾兰了第七十五章:墨家令牌第六十三章:习射第三十六章:府试第三十七章:院试第十五章:李纨省亲第七十八章:世子爷之死第五十六章:手足眈眈第十六章:李宅第一章:附身贾兰第七十四章:真不是抠第二十章:老千岁第七十二章:摊上事了?第二十六章:元妃第十九章:监事录第七十章:李纨的份子钱第十八章:漠南第五十三章:清虚观说亲第二十一章:辞别第二十六章:元妃第五十五章:寻死的丫鬟第五章:好兄弟第五十四章:金玉谢幕第四十三章:史大姑娘又来了第五十六章:手足眈眈第三十二章:存在感第九十一章:制科遥无期第三十八章:进学第六十八章:倒霉公子第四十章:李叔之死第十四章:考题初探第六十七章:郡主的秘密第六十三章:习射第十六章:李宅第二十九章:袭人之暖第七十六章:贾道士第六十七章:郡主的秘密第二十一章:辞别第六十三章:习射第四十一章:逃学忆北征第五十六章:手足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