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千帐灯耳边金鼓梦犹惊

怀揣着满心不舍送别了沈思,晋王带领辜卓子、屠莫儿诸人匆匆下山,掐算着时机赶到城门口,“凑巧”撞见一列几辆毫不起眼的蓝布马车正随了出城的人潮缓缓向外行进。

赶车的把式都是熟面孔,连张府的老管家也规规矩矩坐在车辕上,不用问,车里坐着的定是贵人。至于堂堂四品指挥佥事家的马车为何会如此寒酸,个中缘由就颇耐人寻味了。

城门洞值守的士卒见了晋王,赶忙跪倒行礼,普通百姓更是被侍卫们挡在了几丈外的街边。张府老管家见避无可避,少不得率领一干人等匆匆下车,小跑着上前朝晋王见礼问安。后头一辆略大些的马车上,丫鬟、仆妇们搀着一老一少两名女子走了下来,年长的乃是张家正室夫人,年幼的是张家小姐。她二人都只穿了极为俭朴的服饰,浑身上下并无点缀任何珠宝玉翠。

待张夫人与张小姐道过万福,晋王装出一副不期而遇的模样,面带笑容明知故问道:“多日不见,怎么,嫂夫人和小姐这是要出远门吗?”

被他一问,张夫人神色立刻紧张起来,头脸低垂着,眼珠转来转去飘忽不定。而张小姐更是两手紧抓着母亲袖口,恨不能直接躲到母亲身后去。

莫说是大战在即,即便平常日子,张世杰身为武将手握重兵,其家眷未经上奏擅自离开晋阳已然是乱了规矩,此事不追究便罢,若认真追究起来,轻则弹劾重则治罪,稍有差池丢了性命也是有的。故而他们主仆一行才会处处低调行事,生怕被人认出身份妄生事端,谁想到偏偏这么倒霉,还未出城便给晋王撞了个正着。

那边厢夫人、小姐支吾着说不出话来,老管家只好硬着头皮逾礼代答:“回王爷话,只因近日我家夫人接到书信,说乡下老太太身子不爽,顾忙里偷闲前去探看探看,以尽孝道。”

张夫人顺势低眉垂眼地含糊道:“是、是啊,母亲染病,又想念外孙,妾身想着带女儿去陪老母亲小住上几日,待老母亲身体稍微平复些便立刻回转。”

“哦……原来如此……”晋王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目光投向后面几辆马车,从马匹的吃力程度和车轮陷入泥地的深浅不难看出,那几辆车上都载着重物。按说女儿探望老娘,左不过带些个补品药材,抑或上等的布料,至多是些不常见的稀罕玩物,能有多重?于是他又旁敲侧击道,“嫂夫人果然品性端方,心存仁孝,不愧妇德之表率。这马车上载了不少好东西吧?旁人不知道还以为嫂夫人将全部家当都搬上车了呢。”

他本是说笑的语气,听在张氏母女耳中却半点也不觉好笑,张夫人更是嘴角僵硬地抽搐着,鬓边已见斑斑汗迹。

偷眼观察着张夫人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晋王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他无声地叹了口气,自责道:“老人家身体违忧,子穆本该陪着嫂夫人一同前往尽孝才是,可惜他身居要职,本王又处处倚重于他,才使他日夜操劳无暇旁顾,真真愧对嫂夫人了。本王在此向嫂夫人赔个不是,还请嫂夫人看在本王的面子上,也莫怪罪子穆才好。”

王爷千岁一席话说得谦卑有礼,张夫人简直受宠若惊:“这……这是哪里话,王爷折煞妾身了……”

晋王笑得四平八稳,好似根本不曾看出张夫人的慌张与惶恐一般:“时值春末夏初,瘴气深重,老家人身体虚弱,更该好好将养才是。若是需要到任何珍贵的补品药材,嫂夫人尽管开口,本王与子穆情同手足,无须拘礼客套。此番还请嫂夫人代为问候,就说日后晋原情势稍定,本王定找机会亲自去探望老人家。”

张夫人本就心中有鬼,听了他状似恳切的一通言辞,不免语塞,只会木讷地重复着:“谢王爷……谢王爷……”

老管家生怕再纠缠下去会给晋王发现什么破绽,不得已替自家夫人告罪道:“还请王爷见谅,时辰已是不早了,只怕再不上路,天黑前就赶不上投栈了。”

晋王挑挑眉:“嗯,确是本王疏忽了。”又对着张家母女从容作别道,“嫂夫人还请一路走好,如今兵荒马乱的,正该步步谨慎小心才是啊!”后头两句话,他有意无意加重了语气,听得张夫人脚下微微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待那几架车出城走远了,辜卓子轻摇羽扇靠到近前小声问道:“王爷打算就这么将人放走吗?少了这两个牵挂,只怕张大人从此真就要‘天高任鸟飞’了。”

晋王脸上笑容一点点褪尽,双眉渐渐蹙起:“收得了人,也未必收得了心,若真动了邪念,单靠两个女人如何留得住。毕竟几十年的情分,本王不想做得太过绝情,只希望子穆能体会到本王一番苦心吧。对了……”他神色愈发严肃起来,“近日出没张府那神秘人的身份可查出来了吗?”

辜卓子察言观色,斟酌着答道:“据属下派去监视的人回报,那人操京城口音,四十岁上下,人称‘杨一先生’,不知是否化名。”

“杨一先生?此前倒从未听说过这号人物,不知到底何方神圣……与逃走的牛黄又有何牵连……”晋王眯起眼睛细细思索着,这个凭空冒出来的杨一可能是小皇帝的人,可能是顾家的人,也有可能……是卫悠的人。若出于利益三方联手,就更难对付了。从借钦差之死挑起战事,到借沈三公子之死嫁祸张锦玉,再到借张锦玉之死离间君臣关系,如今看来这一环一环计算得着实精彩,无论如何,背后操纵者绝非池中之物。

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遭遇到如此阴险狠辣的对手,这一关只怕难过了……

为了安抚张世杰,张锦玉的身后事皆按王子礼仪操办,风风光光极尽尊荣,因张锦玉并无子嗣,晋王又从晋原的名门望族中寻了一名刚刚出生的男婴过继给他,为他披麻戴孝延续香火。

丧葬之事告一段落,晋王特特在府中置办了酒宴,专门招待张世杰一人。自封地晋原以来,每逢佳节岁末在府中设宴招待臣工、幕僚已属惯例,但像这样单独为某人设宴,倒是前所未有的。襄樊郡王百万大军压境,晋王不计前嫌欲任张世杰为帅,故此番摆酒也暗含了“赔罪”与“激励”两层意思。

各色珍馐美味、金盏银碟摆上了桌,晋王挥挥手将随侍在侧的胡不喜并几名小童全部撵了出去,而后亲自起身为张世杰斟满了一杯酒:“子穆啊,想你父子、兄弟几人随我南征北战居功至伟,膝下只剩阿玉这一个男孩,我却没能照顾好他,害他少年横死,着实对你不住,惭愧惭愧。”

张世杰赶紧跟着起身,恭恭敬敬接过酒杯,却担心酒里有毒没敢真喝:“王爷言重了,阿玉是个痴情孩子,他这一生心里、眼里只有王爷,能陪伴王爷若许年,得王爷眷顾垂怜,求仁得仁,已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气了。”说着话转手也替晋王添了一杯酒。

晋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与张世杰闲话家长道:“前些时日在城门外偶遇嫂夫人,听说是回乡省亲,本王心中一直惦念,也不知老人家如今身体是否安泰。”

张世杰一愣,旋即打着哈哈含糊回道:“还好,还好……多谢王爷费心……”

酒过三巡,晋王眯起凤眸陷入了回忆:“遥想当年你夫妻成亲之时,本王还与青哥并博生兄弟一同去闹过洞房,谁成想过不多久,他二人就血洒疆场了。这才一转眼间,你我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到了出阁的岁数,唉,时光只解催人老啊……若本王记性不错,嫂夫人是宁武人氏吧?犹记得那时于校场日夜操练兵马,她常常遣了家下人送亲手烹制的葱花烙饼过去,时至今日本王还清晰记得那种咬下去满口生香的滋味儿……”

经他一提醒,也唤起了张世杰对于往昔岁月的点滴记忆:“是啊,那时节内子年纪尚轻,无论烹煮膳食还是缝制衣被都喜亲力亲为,手脚麻利得根本不知疲累。后来添了一双儿女,她的心思就都转到了孩子们身上,家务琐事渐渐疏忽了。极至前些年小儿不幸染病夭折,她更是生生去了半条命,说起地道的葱花烙饼,连我也是许久不曾再尝过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推杯换盏,从同乐元年大周建国,聊到洪光年间的数次大小战役,又聊到宣正五年那一次濒临绝境的宁城之围……最后舌头都大了,醉眼惺忪间,谁也不记得到底喝了多少酒,说了多少话,只是争抢着去给对方倒酒布菜,晋王还拍打着桌子对张世杰信誓旦旦允诺道:“子穆,你我之间何来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在本王心中,你永远都是肝胆相照的朋友。你的女儿,便如同本王的女儿一般,日后她许配了人家,一应嫁妆便包在本王身上了!你只管放心!只管放心!”

直喝到鼓打谯楼三更已过,晋王与张世杰双双烂醉如泥瘫倒在了桌子上。晋王这头自有胡不喜带人小心搀扶着回去卧房歇息,张世杰则是随从几人合力架着走出府门,歪歪斜斜地钻进马车,紧接着就栽倒在座位上人事不省了。

厚厚的毡帘垂下来,将车厢内部遮了个严严实实,马车“呼隆呼隆”行出几条街,张世杰慢慢睁开眼睛,坐直身体,脸上醉态一扫而光。

人尽皆知,晋王向来耳目众多老谋深算,这些时日他私底下动作频频,又将妻女等人全部送出了城去,晋王不会一无所查。本以为今日所赴的乃是鸿门宴,是专为取他项上人头而设的局,如今看来倒是虚惊一场了。设若他再年轻几岁,或者只是倒退些年,说不定真就被晋王那个一番卖力表演和花言巧语给打动了。只可惜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晋原再不是从前的晋原,王爷再不是从前的王爷,他张世杰也再不是从前那个满口大仁大义、一心建功立业的毛头小子了。

且不说晋王起兵是忠是奸,单凭双方实力,败势早已注定,不过时间早晚罢了。区区晋原,论地盘不过十州八十县,论兵马不过几十万,如何与朝廷的举国之力、百万雄兵抗衡?更别提身背后还有个鞑靼在虎视眈眈了。s173言情小说吧晋王之胜,只能胜在一时,这些属下、臣子们忠心耿耿一路追随的下场不是慷慨赴难,便是殉节而死。

早在开战伊始,小皇帝就曾派人秘密前来收买、拉拢过他,许诺他若肯投靠朝廷,给晋王反戈一击,将来加官进爵、荣华富贵尽皆不在话下。那时他婉言谢绝了对方的招抚,毕竟家小都在晋阳,兹事体大不能轻举妄动。想着要为自己留条后路,他并未将朝廷来使劝降之事奏报晋王,反而以礼相待在对方身上下足了功夫。

如今侄子含冤而死,他与晋王之间最重要的一层关系也土崩瓦解了。他很想追究到底查明真凶,可臣子与主上之间,又哪有道理可言?至于所谓的“兄弟情谊”,有多感天动地就有多虚弱不堪。晋王说侄子下了毒,说侄子是自缢而死,不论他心中作何感想,都只能听之任之。如今卫悠百万大军杀到,他又何须死守着“忠义”二字不放呢?

深思熟虑了好多天,张世杰决定离开晋原。他先是借探亲之名将妻子、女儿送去了安全的所在,又将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财家当分几批秘密运走,紧接着将自己的亲信嫡系逐步调集到一处,为计划中的“出行”做好了准备。

他不是不曾犹豫过,起初晋王在城门口偶遇妻女时的嘘寒问暖关怀有加,后来王府酒宴对饮时的回首往事互述衷肠,都曾动摇过他的决心,可转念想想,人活于世谁不是为了名利二字,既然有大好的前程等在那,何必自寻死路?

出征前夕,万事俱备,张世杰借勘察地形、制定作战计划为名率领队伍先期向南进发,预备着要与早早等候在两地交界处的接应者汇合。随行的一名副将、几名偏将并数千骑兵都是他的心腹,也是晋军中的绝对精锐。

马不停蹄狂奔了一天一夜,离开晋阳城两百多里,行到榆州境内,张世杰才向麾下将士讲明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他打算投靠朝廷,至于其余人等是去是留皆悉听尊便,若跟着他,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仕途前程无可限量。众人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同跪倒在了张世杰马前:“属下等愿追随大人左右,孝犬马之劳,还望大人日后多多提携!”

只亲信副将略有些犹豫:“大人,晋王终究待我等不薄……记得当年与鞑靼大战,就是在这榆州地界上,大人因脚伤不能行走,王爷还曾经亲自背着大人走了几里山路……今此一别,再相见怕就是在两军阵前了……”

副将的话虽属无意,却生生戳中了张世杰的痛处,仿佛在指责他忘恩负义一般,令他颇感不悦:“古人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晋王所做的一切,也无非是想自己的王位和祖宗的江山能更加安稳些罢了。你道他真是拿你当兄弟看吗?”说着冷哼一声,催马离去了。

众人休整半日,重新上路,一口气跑到沁州城,副将旧事重提:“大人,不管大人想不想听,属下有些话还是要对大人说,有道是‘忠言逆耳’,即便大人要怪我,也只能多有得罪了。属下对大人忠心耿耿,并非有意冒犯,只是不想大人日后蒙受委屈。自古遭遇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者,人谓‘贰臣’也,因大节有亏,难受重用,还请大人三思而行啊。”

因了对方多年来鞍前马后劳苦功高,故张世杰倒并未迁怒于他:“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但跟着晋王又如何?不想以身殉主,就只有俯首投降了,‘降臣’难道比‘贰臣’荣耀多少?况阿玉之死我左思右想到底郁愤难平,难道还要我去给那不辨是非、独断专行的晋王拼死效忠?”

归根究底,他还是气不过,气不过侄子惨死无处伸冤,气不过晋王对沈思的偏袒与包庇。

副将点点头:“既然大人心意已决,我等自会追随到底,绝无二话。”

队伍经过潞安府,加速向泽州挺进,副将沉默了一路,此刻忍不住第三次次问道:“大人,再往前就是中原了,此刻回头或许还来得及。”

张世杰忍无可忍,回手一记马鞭抽在副将脸上:“事已至此,还诸多阻挠,你到底是何居心?你可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理!”

副将虽挨了鞭子,却照旧抱拳垂首表现得恭敬有加:“大人教训得是,属下受益良多,今后会替大人照顾好夫人、小姐。”

张世杰有些摸不着头脑:“你在说什么鬼……”

话音未落,只见副将猛然出手,一道寒光凌空袭出,他那颗项上人头便已应声落地,咕噜噜滚进尘土里头。身后众将哗然,纷纷拔出刀剑指向副将:“贼子!好大的狗胆!”

副将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晋王手谕,展示于众人面前:“张世杰忤逆犯上,弃义通敌,王爷命我同行规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劝不从,随之,二劝不从,任之,三劝不从,斩之。”

说话间官道两旁忽然杀出几路兵马,将张世杰旧部团团围在了当中,副将接着说道:“诸位若厌倦沙场有意返乡,此处有王爷赐下的银两若干,尽可领了自去。若想继续追随晋王,此前种种既往不咎。”

安静片刻,有胆大的豁出去带头上前领了银票,作势要走,外围兵士则自动让开一条通道,使他通行无阻。既有人以身试法,其他人便再无后顾之忧了,又有百十人领好了银票,兴高采烈打马离去。余下人等感概于晋王的有情有义,有几个本欲离开的也临时改变主意留了下来,跟着副将原路返回了大营。一场叛逃就这样悄声不响地平息了。

从打张世杰离开晋阳城,一举一动便全在晋王的掌控之中了,只可惜那神秘的“扬一先生”仍是没能抓到。起初怕打草惊蛇,晋王的人不敢轻易出手对付姓扬的,待到张府人去楼空,再想抓人却又晚了一步。

从晋阳到泽州一路上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晋王都了然于胸,张世杰的队伍的在什么时辰会行走到什么地界,他闭上眼就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

日子一天两天地过去,他愈发焦躁不安起来,心里盼着尽快有个结果,可又害怕听到那个结果。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再清楚不过,亲手斩杀追随多年的属下着实令人心痛,可他实在没别的办法。不管对他晋王爷还是对整个晋原,张世杰都了如指掌,因为决不能使其投靠到朝廷一方。

晋王一而再、再而三给张世杰机会,是想张世杰能顾念旧情主动留下来,那样他才能给自己找出一个不杀张世杰的合理借口。

这一日深夜正在案前闭目养神,外头有侍从前来禀报道:“王爷,于副将等人回来了。”

晋王睁开眼,目光之后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急迫,抓着茶杯的手瞬间收紧了:“可带了什么东西?”

侍从据实回答:“还带着张子穆大人的项上人头。”

晋王的手微微一抖,杯中茶水溅出少许,语气强撑着平静如常:“知道了,下去吧。”

侍从走后,他保持原样坐了许久,直到溅落在衣袖上那几颗茶渍慢慢阴干,终于忍不住喃喃低语道:“念卿啊,我又杀死了一个兄弟……”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揽月山上,沈思正坐在洗心寺前聆听高僧们诵读经文。山墙外头是连绵无际的青山幽谷,举目四望云海苍茫,故地重游,回想起昔日无忧无虑的书院时光,不免教人感概万千。

安葬过三哥的遗骨之后,陈六道便告辞离开了。他对仕途官场早就再无半分贪恋,只想逍遥自在地到处游历。害怕一别之后人海茫茫,就此失去了彼此的音信,于是二人相约每年三哥的忌日都一同来此焚香拜祭,若对方没有现身,便延续这个约定直到下一年忌日。

陈六道走后,沈思留下陪伴恩师增仓先生小住了几日。恩师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早已不再亲自教授弟子了,但上山找老方丈下棋的习惯却始终未改。搀扶着师傅沿林间小道缓步而上,沈思不由想起了许多年前爬上墙头无意间看到的那场赛马,那是自己第一次见到卫悠,也是第一次见到晋王,可惜当时的卫悠太过显眼,竟使自己完完全全忽略了晋王的存在。若自己与晋王二人从那时便相识了,如今又会是何种情状呢?想着想着,沈思嘴角不觉浮现出一丝笑意,要知道十二岁时的自己还是个皮肤黝黑、上蹿下跳的野小子,若给晋王瞧见,只怕早就避之唯恐不及了,又哪里来的一见倾心,情有独钟呢……

师徒两个站上半山开阔处,诵经声朗朗入耳,洗心寺的山门掩映在一派青翠之中,明光大师也早已迎候在了那里。曾仓先生辛苦喘息了片刻,不忘揪着沈思的耳朵问他:“小五儿,你这猢狲有心事!”

在恩师眼中,沈思还是那个调皮捣蛋到处惹祸的小孩子,这让沈思倍感欣慰。他自然不能明说是在挂念晋王,于是顺手指了指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前几天我上山的时候,这些花才刚开,只不过几日光景,就谢得差不多了。”

老恩师手拈长须朗声笑道:“人生弹指芳菲暮,哪里经得起半点蹉跎。小五你既然心有旁骛,就早些滚下山去吧,我老人家用不着人陪伴。”

沈思望向旁边门牙掉光的老方丈明光大师,虔诚地做了个揖:“大师,为什么有人杀了我的亲人,我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又为什么有人杀了我的亲人,我却半点恨意都没有呢?”

老方丈回了个揖:“恩者,怨者,皆为前世业障,万般放下,随喜随性。”

沈思好奇地问老方丈:“若是我不但不恨那个人,反而爱上了他,是否罪孽深重?”

老方丈不紧不慢地答道:“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见沈思似懂非懂,老方丈咧嘴一笑,牙齿漏风,故弄玄虚地提点道:“不过小五啊,你要谨记,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哈哈哈……”

因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住在山中月余,沈思几乎是与世隔绝了。直到次月初一有远客进山上香,他才从对方口中打听到了有关晋原战事的各种传闻。

此番北上,襄樊郡王卫悠先是派了身为先锋的柳氏兄弟佯攻泽州,虚晃一枪之后又直奔陕州而去。陕州乃是连接晋原与中原腹地的通商要道,东据崤山关,西接潼关、秦川,南承两湖,又有黄河这一天然屏障,不但易守难攻,又向来驻有重兵。若依常法,本该假意攻打陕州,实则将泽州定为目标才是,卫悠偏偏反其道而行,打了晋军一个措手不及。听闻卫悠的百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黄河,强攻解州,两军在解州城外激战了几天几夜,皆损失惨重。最后城池燃起大火,火势蔓延数十里,焚毁了周围几座山林……

是夜沈思辗转难眠,披衣而起,一个人借着月色穿过玉湃川,攀上了红崖顶,站在岩边面向西北方向极目远眺,心中浓云翻涌。他似乎看见了浓烟滚滚,焦土满目,天昏地暗,似乎闻见了刺鼻的血腥气和皮肉被火烤炙的糊臭味道,似乎听到了战马惊诧的嘶鸣和士卒痛苦的哀嚎。

从前他是喜欢打仗的,渴望面对面与强大的敌人拼杀,甚至每次骑着马驰骋于疆场之上都止不住激动得热血沸腾。可随着父兄的惨死,晋王的起兵,他内心里渐渐充满了困惑与彷徨。

此时此刻,两个对他来说最为重要的人正在搏命厮杀,很可能会两败俱伤,而这场战争到最后无论谁胜谁败,牺牲的永远都是那些连名字都无法留下的普通士卒。在他前方,在他所看不到的晋原,正有无数躲避不掉的死亡即将发生。这场战争的出现,无论如何与他脱不了干系,他就像一个高举火把逆风而行的人,没有毁灭自己,却连累到那些无辜的人全部付之一炬。

沈思再也待不下去了,一刻也不行,他急需奔赴千里之外的战场,去做点什么……

这是宣正七年的仲夏之夜,一场小雨洗去了战场上迷漫已久的烟尘与浊雾,枯焦树干被冲刷得湿润柔软,散发着陈年木料特有的浑厚香气。

晋王独自步出大帐,踩着深深浅浅的水洼穿过营地,站在木栅边拧起眉毛注视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官兵大营,心中苦苦思索着应敌之策。

晋军与敌人在解州地界进进退退僵持了数十天,早已损兵折将疲惫不堪。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能撑到现在实属不易了。距此不远的泽州城还驻扎着詹士台所率的数万兵马,但晋王不敢轻意调动,卫悠的大军毕竟号称百万,就算分出一半杀往泽州,剩下的对付自己仍旧富富有余,但詹士台的兵马一旦撤走,泽州便是空城一座了。

起初卫悠佯攻泽州,矛头却指向陕州,晋王并非没有察觉。晋军兵力不足,与对方硬碰硬并无胜算,故而他使了一招连环之计,预备着故技重施,先诱敌深入,再以逸待劳。

他先在黄河岸边设置了第一重关卡,岸边的士兵看似人数众多勇猛异常,擂鼓震天旌旗招展,实则全部都只是虚张声势,一冲就散了。待敌军先头部队渡河成功,他再命人从水路发起奇袭,以扰乱对方行进速度,拖长战线。

因为有着人数上的优势,晋王料想官兵登岸之后必定士气更胜,多半会在先锋官的率领下一鼓作气直袭解州城。而解州正是晋王布下的第二道关卡。诸葛孔明对抗曹军可以来个火烧新野县,他为何不能如法炮制来个火烧解州城呢?同河岸边一样,这里看似布防严密坚不可摧,实则百姓早已疏散干净,城内也挖掘了数处机关密道,城门外更是暗藏了几架红衣大炮,只待敌人主力一进城,晋军便立刻撤出,再来个瓮中捉鳖釜底抽薪,教其元气大伤不战自溃。

一切都照晋王预想的那样有条不紊进行着,官兵先是强行渡过了黄河,然后在两位柳家小将的率领下马不停蹄杀到解州城下,或许是首战告捷的缘故,全军上下士气如虹,根本未将这方小小城池放在眼中。经过数日激战,南门破了,晋军从北门蜂拥撤出,柳氏先锋则毫不起疑地率领人马冲了进去。

可就在晋军埋伏于暗处等待官兵主力进城,好伺机启动炮火之时,解州城突然提前燃起了大火,除柳家兄弟所率的几千先锋营深陷火海,余下大部人马皆安然无恙。

精心策划许久的破敌之计就这样宣告失败了,几番心血付之东流,晋王简直怒不可遏,当即命人将负责发动火攻的将领们五花大绑押到帐前,欲军法处置。可那几名将领纷纷指天发誓,声称自己绝没违抗号令轻举妄动,更没泄露半点风声——火不是他们放的。

晋王并非暴虐嗜杀之人,多年军旅生涯使他养成了个好习惯,越是危急关头反倒越能够冷静思考。他反复审讯过相关人等,确认自己的属下并无任何渎职之举,那么有机会放火的,只有敌人自己了。

此番卫悠所率百万大军与上次顾名珍所部不同,顾氏大军久居京师,养尊处优疏于战阵,大多是面子货,真打起仗来十不敌一。而卫悠麾下兵马大多是他岳丈柳老将军的旧部,军纪严明,身经百战,绝不可能犯下误点火源这样的愚蠢错误。

思前想后,一个真相呼之欲出——火是有人故意放的。

是有人早已识破了他的计策,神不知鬼不觉借此机会铲除异己,又将罪名嫁祸到他晋王的头上,这个人……只能是卫悠!再不会错!

说到原因,此番出兵卫悠虽有主帅之名,但营中大小诸将都是“姓”柳的,只怕并没有几人真正信服于他,论威信论资历,他或许连两名年纪轻轻的内弟都不如。又或许,柳老将军之所以把两个侄子安插于军中根本就是担心他一家独大,特意用自己信任之人对他加以监管节制,如今柳氏先锋双双殒命,他便可总揽大权高枕无忧了。再者兵法有云,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百万大军气势汹汹一路穿州过境,自不会把弹丸之地的晋原放在眼里,何如自己给自己施个下马威,打磨打磨这些军士的锐气,接下来发号司令也能更容易些。自家兄弟惨死,这笔账又被记到了晋王与晋军头上,打起仗来哪个不是红着眼睛一心想要报仇雪恨?卫悠这一招顺水推舟实在漂亮,简直一举三得,不愧为曾仓先生的亲传弟子。

犹记得当日那一场大火烧红了半边天际,浓烟滚滚遮天蔽日,距离城墙数丈之内空气都被灼烧得滚烫难耐,根本无法靠近。那些被困城中无路可逃的士兵最终被大火逼上了城头,求生无门,呼救无望,只好浑身是火地纵身跃下,结果不是摔得脑浆迸裂,就是翻滚着、挣扎着直至被活活烧成一具干尸,城内城外哀嚎阵阵,观者无不心惊胆战。

晋王不得不承认,自己从前低估了这个侄子,卫悠绝不是个只会在皇帝面前低眉顺眼又郁郁不得志的可怜虫,他完全可以开创一番事业,他已经具备了成为王者所必备条件,那就是足够的“冷酷无情”。

唯一令人庆幸的是,沈思不在这里,也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

正在晋王晃神之际,原本漆黑的大路上忽然跳荡起点点星火,火光越聚越多,连成一片,犹如急速窜行的长蛇,直扑晋军大营。

岗楼上尖锐的呼啸响起,哨兵大声嚷叫着:“敌兵攻上来了!敌兵攻上来了!”

这已经是今日发起的第三场突袭了,官兵百万之众,大可以分批轮番休整,可晋军却只能次次全力以赴。白天被官兵击溃的屏障还没来得及整修,又值午夜人困马乏,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挺过这一波攻击。

恐惧好似瘟疫,一旦滋生便会在每个人心里迅速蔓延,难以剔除。集结起来的阵型显得凌乱而浮躁,长官的训话已经不再那么干脆有力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显的嘶哑与疲惫。面对此情此景,晋王别无他法,高声吩咐侍从:“更衣!备马!取本王的佩剑来!”

这种时刻,振奋军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亲自上阵。侍卫们也深知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再没人出声劝阻,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紧随在晋王身侧,务求保全自家王爷万无一失。

马蹄声由远及近,犹如劈空的惊雷轰隆作响,不止地面为之震颤,就连人心也在未知的恐惧中难以抑制地瑟瑟发抖。

敌人转眼行到射程之内,晋王一声令下,盾牌手“唰”地展开队形,弓箭手弯弓屈膝,朝天引射,羽箭在空中划出一条条流畅的弧线,带着巨大冲击力砸向地面,犹如一场突然而至的锋利暴雨。

箭簇穿透铠甲,带着“噗噗”脆响钉进肉体,人仰马翻鲜血迸溅。马蹄重重刨过地面,搅得泥水飞扬,好似一张巨大而浑浊的罗网,铺天盖地向晋军袭来。一组箭射完,后排弓箭手立即补上,第二轮箭雨从天而降,又是无数人丧命于箭阵之下。可惜再凌厉的箭矢也阻挡不了冲锋的骑兵,那些重甲铁骑眨眼间已冲到近前。

“哄——”刚刚修补过的木栅再次被冲破,无数士兵直接用血肉之躯迎向屏障上探出的尖锐木刺,任由自己的胸膛被穿透,尸体挂在上面,交叠成厚厚的人肉基石,以使后面的人和马匹能够顺利通行。弓箭手不得已后撤,长枪手与盾牌手组成坚固的阵型合力迎敌,却终究有些力不从心。

情势十分危急,不想大营被人彻底摧毁,就必须引开眼前的敌军,用最快速度修补好屏障,整顿队形。晋王别无他法,准备带领一队人马向左侧的山谷进发,藉此吸引敌人的注意,争取时间重整旗鼓。这念头刚一出口,自然遭到了属下将领们的强烈反对,众人纷纷请命要代替晋王做饵诱敌。

就在他们为了由谁出马而争执不下时,敌军后方忽然涌起一股骚动,只见一队骑士如快刀般斜刺里杀出,硬生生插入敌阵,直扰得阵形大乱,成功吸引到了敌军的注意。那些立功心切的士卒争先恐后拥了上去,营地前的形式很快发生逆转。抓住这难得的契机,晋军倾城而出,将队形散乱的敌人围而歼之,各个击破。

战场上总是须臾之间生死逆转,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危机稍稍缓解,晋王策马朝着那行天降神兵迎了上去,他很清楚此时此刻不会有任何己方的援兵出现,就算有,也绝对不是以这种近乎疯狂的方式。

他的猜测很快得到了印证,那为首之人黑衣黑马,持一把三尺重剑,出手干脆利落,须臾之间已经数名敌将斩落马下,不是沈思又是何人!追随其后的那些骑士正是当日离开晋原时指派去保护沈思的侍卫高手。

日思夜想的人就在眼前,晋王胸膛突突跳动着,一时间竟不知该以怎样的表情表达喜悦了。就像宁城初会时一样,就像每次征战沙场一样,他的沈小五总是能在他濒临绝境时带来惊喜与生机。

明明近在咫尺,心意相通的两个人却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互诉衷情。

四周人影憧憧,喊杀震天。没用上多久,沈思的衣服便已被泥水与血水浸染得辨不出颜色了,他挥剑大力砍杀着,不时发出激励人心的低吼,可敌军还是源源不断地涌上来,越聚越多,杀也杀不尽,就像成片成片黏糊糊爬上脚背的蚂蚁,令人无比烦躁,却使尽浑身解数也甩脱不掉。照此下去,晋军好不容易占得的一点先机很快就要遗失殆尽了。

就在沈思又急又气却无计可施之时,一点金光闪过,刺痛了他的眼睛,他不自觉朝着光亮的来处望过去,那是个小个子男人,骑在匹枣红马上,穿着将官的服饰,看样子品级不低。光亮是从男人腰间发出来的,在他盔甲底下,隐隐露出一枚寸长的小巧黄铜令牌,许是令牌打磨得太过光洁,经火把一照便熠熠反光。

沈思顾不得许多,急忙朝那男人冲了过去,距离越来越近,那令牌也越来越清晰,牌子上绘制着独特的花纹,并无任何文字,雕工精致小巧,每一个细节他都清清楚楚记得——因为那令牌他身上也带着同样的一块,那是杀害姐姐的凶手所留下的!

数支流箭紧贴着沈思头顶飞过,几乎冲散了他的发髻,一杆长枪直袭胸口,他也浑然未觉,幸而身侧的侍卫帮忙一剑挡了出去。沈思已经顾不得那些了,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要揪住那个男人。眼前总是有人冲出来挡住去路,沈思使尽全力一剑一剑砍下去,却总也没办法靠近那个男人。

沈思永远都忘不了姐姐、姐夫临死前瑟缩着紧抱在一起的模样,一个背后遍布无数伤口,身体几乎被穿透,一个在巨大的恐惧下死去,鞋子跌落出去,□在外的脚失去温度,冻成了可怜的青白色。沈思坚信,从那个持有同样令牌的男人口中一定能找出他想要的答案,他必须知道是谁杀了姐姐,他要用更残酷的手段杀死对方,让对方感受到十倍、百倍的痛苦!

毫无征兆地,敌营中响起了敲钲声,看来敌军将领也看出这样混战下去并无多大胜算,要筹谋着改换阵型重新发动进攻了。与此同时,晋军阵营里也传来了鸣金收兵的讯号。

腰间佩戴令牌的小个子将领听到号令,打马向外奔去,沈思一边胡乱应付着眼前的敌人,一边不时搜寻着那人所在的位置。他看到那人向一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尊贵男子走去,又躬身拱手禀报着什么,看两人神态、语气并无拘谨,应是相识日久了。

那尊贵男子一身湛蓝衣衫,并未着甲,肩头罩了条墨色披风,背后帅旗上斗大的一个“卫”字迎风招展。若他猜测不错,姓氏底下应该还有一行小字,上书“大周襄樊郡王”。

沈思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钉在当场,脑子里嗡嗡乱响,一瞬间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到了。没错,那个正是伯龄啊!是他视做刎颈之交、生死过命的卫伯龄!他大力捶打了几下脑袋,可还是混混沌沌怎么也想不通,姐姐,姐夫,那块黄铜令牌,山神庙里的大开杀戒,还有那份送去给父帅却是一纸空白的书信……这一切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卫悠为什么要认得那个小个子男人?为什么要与他状似亲近?

沈思心中的疑惑实在太多,他很想亲口问一问,可又不知从何问起,他想喊出卫悠的名字,可喉咙里却好似堵着块湿棉花,咕噜咕噜发不出半点声响。

混乱之中一杆长枪从身后扫来,带着一阵阴风,沈思躲闪不及,被重重敲在背上,横着栽落马下。他的坐骑战风从小出入战场,见识过各种凄惨景象,却还是头一次经历主人落马,顿时惊恐不已地扬起前蹄,发出一声尖锐嘶鸣。

马啸声惊动了敌人,也同时引起了卫悠的注意。他先是一眼认出了那匹四蹄踏雪的小黑马是战风,随后发现了立于马下神情恍惚的沈思,万没想到久别重逢,竟是在这样的情境底下。

见弓箭手纷纷抬箭欲射,卫悠慌忙制止:“住手!不许放箭!”

可惜到底迟了一步,羽箭带着呼呼风声笔直朝着沈思射去。危急关头,一个身影从马上凌空跃下,抱住沈思就地一滚,幸运地躲过了那些箭支……

晋王一早察觉到了沈思的不对劲,就在打斗途中,他看到沈思好像突然中了邪一般,眼睛直勾勾盯住一个方向,眨也不眨,连刀剑劈砍过来也忘了躲闪。这情形以前从未出现过,只怕照这样下去沈思会有所闪失,晋王已经顾不得自身安危了,当即冲出侍卫们重重围起的保护圈,飞速朝沈思奔去,同时大声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凑巧的是,敌军也在这时发出了收兵的指令,两下人马且战且退着各自向己方阵营撤去,场面愈发混乱不堪。晋王远远叫了几声沈思的名字,可惜人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太过嘈杂,根本没得到任何反应。

又向前奔了一程,他看到沈思呆立在原地,目光痴痴望着对面卫悠所在的地方,眼神里饱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情愫。那一刻晋王胸中“腾”地窜起一股邪火,灼烫得眼仁生疼。他知道卫悠在沈思心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亦兄亦友,情深义重,但他从没想过沈思会因为卫悠的出现而仓皇无措,失神至此。

看到沈思因为分心不慎被枪杆扫落马下,晋王更是又急又气,一边担忧着沈思的伤势,一边恨不能长出翅膀飞到沈思身边将人捉回来。他眼睁睁看着对面的敌兵举起了弓箭,而沈思就站在射程之内,却丝毫没有躲闪的意思,那一刻晋王脑子里几乎已经出现了沈思身中数箭浑身是血的可怕画面。

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力气,晋王猛地两腿一夹马腹,那马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急切心情,拼尽全力先前蹿去。就在快要接近沈思的时候,晋王凌空一跃,借着惯性撞在沈思身上,两手抱紧对方一起滚了出去,与此同时,几支锋利的箭簇深深插|进了沈思先前所在的位置。

侍卫们惊慌地冲了过来,生怕敌人再次发动攻击,赶紧和众兵士一起用身体护在了晋王前面。所幸卫悠再没允许同样的事情发生,他转过头望向那几名不小心射出羽箭的士卒,眼神异常冰冷,似要将人生生冻住一般。

就在方才凌空一跃之时,晋王的坐骑也被箭射中,箭头正卡在它脚腕关节处。落地的瞬间猛力一撞,那箭“噗”地穿透小腿,卡在了骨缝当中。马儿实在吃疼不住,暴躁地原地踏起了步子,晕头转向慌不择路,竟朝了沈思与晋王所在的方向跑去。

侍卫们想要出手阻止,无奈距离太远,一人急中生智抬手将短刀甩了出去,他本打算一刀切断马的咽喉,使那匹马瞬间倒地,不想马跳动得厉害,意外失了手,刀子插在了左眼上。那匹马接连受创,这下彻底疼疯了,嚎叫着撞开两名拦路的士兵,向前狂奔而去。

晋王抱着沈思滚出几步之外,也不知周围是否存在危险,因此并没有立刻起身。他两手死死抓着沈思胳膊,脸孔埋在沈思肩窝里喘着粗气,越想越觉后怕,不免语气生硬地质问道:“卫伯龄在你心中真就那么重要吗?你是不是为了他连命都可以舍?”

沈思转得晕晕乎乎,一时间弄不懂晋王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干瞪着眼睛,很想告诉晋王自己发现的恐怖真相,就在这时,耳边忽然传来了那匹马惨烈的哀嚎声,随后就见一个巨大黑影从半空砸了下来。

一切都只发生在瞬息之间,根本来不及思考,沈思身体猛力一扭,与晋王调转方向,同时双臂撑开将晋王护在了身下。那匹惊马扬起四蹄,结结实实踩在沈思的后背上。为了不伤及晋王,沈思咬牙承受了巨大的冲力,只听见“咚”的一声闷响,胸口像被成千上万支钢针同时刺穿一样,骨骼关节咯咯作响,他猛仰起头,忍不住“啊”地叫了出来,再也支撑不住,手臂一软跌到了晋王身上。

晋王下意识接住沈思,脑子里短暂空白了片刻,直到发现沈思蜷起身体脸色惨白,额头鬓角布满冷汗,才猛然惊醒,一骨碌翻身将沈思抱在怀里急切地问:“伤到哪里了?觉得如何?”

沈思睁开眼看了看他,紧抿着嘴唇摆摆手:“还好……只是……”话没说完,五官便痛苦地皱在了一起,身体剧烈痉挛着,一口鲜血骤然喷了出来……。

第56章 秋霜起,经年尘土满征衣第14章 笑浮沉我辈岂是蓬蒿人第45章 绿满枝东风好作阳和使第56章 秋霜起,经年尘土满征衣第57章 雁南飞,日暮乡关几时归第63章 同归去,红崖顶上长相忆第4章 雨森森山回路转不见君第2章 归无计长烟落日孤城闭第13章 过阳弓背霞明剑照霜第47章 人聚散曲终歌4罢丝弦断第58章 十年约,而今却悔当时错第33章 上眉梢为谁风露立中宵第25章 聊一顾乱山衰草还家路第51章 鸿鹄恋朝朝相看两不厌第52章 何处寻当年共我赏花人第55章 木兰辞,饮将鲜血代胭脂第27章 不可活披荆沥血斩阎罗第20章 壮志酬横戈不为封侯第3章 威名扬跃马横刀少年郎第39章 小沙洲两岸强兵过未休第38章 游太清乐奏广寒笑语声第32章 水中月似此星辰非昨夜第30章 佳期误疾风暗卷楼南树第16章 山公醉玉盘珍馐新酒焙第45章 绿满枝东风好作阳和使第27章 不可活披荆沥血斩阎罗第3章 威名扬跃马横刀少年郎第16章 山公醉玉盘珍馐新酒焙第3章 威名扬跃马横刀少年郎第20章 壮志酬横戈不为封侯第21章 上元夜愿我如星君如月第26章 难难难拔剑四顾心茫然第30章 佳期误疾风暗卷楼南树第20章 壮志酬横戈不为封侯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34章 夜未央玉碗盛来琥珀光第32章 水中月似此星辰非昨夜第37章 心忧止疾疾千里如咫尺第24章 寒烟暮天地惶惶神鬼哭第15章 青山泣埋骨何须桑梓地第17章 情谁诉纵买千金相如赋第4章 雨森森山回路转不见君第23章 阎罗殿魑魅魍魉舞缭乱第21章 上元夜愿我如星君如月第38章 游太清乐奏广寒笑语声第12章 知不知青虫相对吐秋丝第17章 情谁诉纵买千金相如赋第11章 刘谷山月朗星稀天外天第57章 雁南飞,日暮乡关几时归第24章 寒烟暮天地惶惶神鬼哭第12章 知不知青虫相对吐秋丝第25章 聊一顾乱山衰草还家路第26章 难难难拔剑四顾心茫然第31章 霜满头应悔少年觅封侯第11章 刘谷山月朗星稀天外天第53章 玲珑塔铁面罗汉盗御马第47章 人聚散曲终歌4罢丝弦断第52章 何处寻当年共我赏花人第48章 百炼金真作假4时假亦真第58章 十年约,而今却悔当时错第37章 心忧止疾疾千里如咫尺第8章 琉璃友明月空山一杯酒第32章 水中月似此星辰非昨夜第50章 千帐灯耳边金鼓梦犹惊第32章 水中月似此星辰非昨夜第48章 百炼金真作假4时假亦真第32章 水中月似此星辰非昨夜第27章 不可活披荆沥血斩阎罗第29章 春且住残阳芳草无归处第56章 秋霜起,经年尘土满征衣第16章 山公醉玉盘珍馐新酒焙第25章 聊一顾乱山衰草还家路第60章 万重山,九州烽火被岗峦第40章 一夜风花开万树边杏第14章 笑浮沉我辈岂是蓬蒿人第47章 人聚散曲终歌4罢丝弦断第52章 何处寻当年共我赏花人第35章 有情痴两处沉吟各自知第5章 寒不悔鞭挞将台前第50章 千帐灯耳边金鼓梦犹惊第33章 上眉梢为谁风露立中宵第45章 绿满枝东风好作阳和使第16章 山公醉玉盘珍馐新酒焙第3章 威名扬跃马横刀少年郎第40章 一夜风花开万树边杏第13章 过阳弓背霞明剑照霜第50章 千帐灯耳边金鼓梦犹惊第14章 笑浮沉我辈岂是蓬蒿人第51章 鸿鹄恋朝朝相看两不厌第58章 十年约,而今却悔当时错第9章 楼阁暖乱花渐欲迷人眼第18章 初点兵朔风吹角响连营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51章 鸿鹄恋朝朝相看两不厌第10章 临风舞塞外秋凉亲射虎第7章 津州渡千里相送天涯路第6章 君莫叹人生分合常相半第40章 一夜风花开万树边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