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早朝(上)

一进入这紫宸殿,简忻便被紫宸殿的大气所震撼,这就是歌词里唱的金瓦金銮殿吧,一片金黄色将简忻淹没,却不感觉晃眼,只觉得气势,心底佩服设计皇宫的人,有此等欣赏水平,能建出这样的宫殿。

紫宸殿内,文武百官两列排着,远远的皇帝的表情都让人看不清,可因着这大殿上的龙椅同那一身明黄色相交,竟让人不自觉地想要俯身。

紫宸殿很长,每个大臣大约相隔两臂距离,简忻正好能看到前一些的大臣的样子,不禁仔细打量,想看看这前面之人究竟哪个是害死绣娘之人,不想这一看却是一愣,只见她看到了一个刚才在禁中之时明明曾见到的熟人——赵温勇,赵温勇站在大殿的最前面,一身朝服前后皆绣了正蟒,袖子身子更是绣着金边,可以看出官位不低,只是简忻因为对官服不了解,而看不出那是正四品以上才能穿的官服。

能站在那么前的位置,肯定不是什么一般的官员,还那么年轻,这赵温勇究竟是什么人呢?简忻心底暗暗猜测。

“皇上,臣参范仲楠范文士不顾政事离京久不归朝。”刚刚站定,太监的声音不曾响起,已经有人开口参人。简忻不禁看向那开口之人,只见开口之人站的离她不远,一双狭长的三角眼,看起来就是无情的模样。

“朕不是说过了吗,范文士离京之事是朕特地批准了的,在朝堂上无须再提。”明宗皱起眉,看着八品的御史大夫沉声说道。

“虽然范文士是经皇上同意方才离京,可毕竟公事重要,若是所有的大臣得到皇上的准许,便都离京久不回朝,朝堂岂不是乱了。”厉御史一幅大义凌然的模样,说出的话却是咄咄逼人,这一架势似有明宗不制裁范仲楠就誓不罢休之势。

这就是宋朝的不同,对于文士,即使有些过分皇上也还是会容忍的,说来文人在宋朝还是挺享福利的,至于这看起来似乎很是正明的御史的前途,则是另一回事情,一个不会看皇上脸色的御史,一个心地不纯,只会为了拍人马屁在朝堂上对着别人乱叫的御史,这御史之位,也是他这一生能站的最高位置了。

“揪着不是事情的事情一天到晚不断的找人麻烦,就是你们御史的职责吗?朝廷设御史之职那是清明公堂的,而不是让你们扰乱朝堂的。”公孙奉之上前一步开口说道,眼睛微眯的看着厉御史。

听到公孙奉之的话,简忻才知道原来这开口之人是个御史,简忻对于这个世界的宋别的是不知道,可是御史是知道的,因为这个世界的御史同她所知道的宋朝御史一样,只是个八品的小言官,也是能位列朝堂的品级最小的官员。

“朝堂之中无小事。”厉御史看了公孙奉之一眼,带着一丝不削说道。

公孙奉之虽然年轻,可是在自小生长在官宦世家之中又岂是好惹的。

“厉御史难道连小事大事都分不清吗,赈灾官吏贪赃枉法,克扣赈灾款项证据确凿你不参,而一个小小的文士被皇上派往南方,你却参,这就是今朝御史大夫应该有的作为吗?”公孙奉之看着厉御史大声问道。

“公孙大人,要知道这话是不能乱说的,赈灾官吏克扣赈灾之款,你可有证据?是哪位大人克扣,证据何在,若公孙大人能马上拿出来,历某自然也参,只怕你是无凭无据逞口舌之欢。”厉御史看着公孙奉之的眼中更加不削,若不是投错了胎,凭着自己的能耐还能比不上眼前之人。

“厉御史既然如此正义,那我公孙奉之若是不将证据拿出,让你在这朝堂之中参上杨大人一番,似乎太对不起东北受难的百姓了。”公孙奉之脸上笑起,眼睛里意味不明,只是那眼神却是带着嘲讽的。

只见他上前一步,看着皇上说道:“皇上,臣来早朝之前正好收到一封万民血书,肯请皇上过目。”

看着公孙奉之传上去的东西,简忻微微惊讶,没想到她第一次上朝就能遇上这样刺激的事情,心底暗暗猜测那血书上写的是什么,不过她毕竟对这朝廷不了解,即使多想,也还是毫无头绪。

明宗看了眼呈上来的血书,脸上表情阴晴不定,要知道大宋除了对灾乱之地行养病之策外,剩下的赈灾款项则是拨给那些老弱妇孺的,毕竟这民心如何都是要的,一个大的国家,若是连灾民都不救助,那这国家便真的离心了。

而血书上写的却是滴滴是血,国家行养兵之策本就是不停的亏空国库,可不想这单单的养兵策便留了那么多的漏洞让人钻,明明只招了一个兵,却硬是塞了十个名头,有这样多的空名头吃着国家的饷银,竟然还要克扣那些士兵的粮饷,明宗拿着血书的手越来越紧。

更可气不是这些,最可气的是赈灾用的银两居然被赈灾官员吞没了三分之二,三分之二,那是多庞大的数字,明宗将手中的血书一扔,扔到了地上:“来人,给朕把杨参议给我绑了。国库空虚,难民生活水深火热,你倒是朕的好臣子啊,不顾难民死活贪墨灾银三十万两,真是朕的好臣子。”

听到皇上的话,一个站在前面的大臣站出:“皇上,杨老大人一心为民,那是众所共知的,怎么可能会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皇上莫要听信他人谗言,冤枉了老臣,寒了臣民的心哪。”

“柳大人,这如何能算谗言,万名血书难道还不代表什么吗?若不是杨大人弄的万名哀悼,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血书。”公孙奉之看着那个站出之人大声问道。

简忻看着公孙奉之微微摇头,却不知道她摇头的同时公孙睿也是看着自己的儿子微微摇头,如此大的事情上凑竟然也不和他商量商量,这混小子。

“血书难道就不能仿造吗?杨大人在受灾之地辛苦赈灾,尔等却在这里毁谤人家的名声,这难道就不使人寒心吗?”柳大人看了一眼公孙奉之,而后才看向皇上。

“奉之,你可有有其它证据证明杨大人做过这些事情。”明宗沉声问道。

“这……”公孙奉之不禁迟疑,眼睛却是看向另一处,那是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伛偻着身子站在朝堂之上,若不是顺着公孙奉之的视线,简忻怎么也不可能注意到这个老人,那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从他的官服可以看出,这个老人的官职不大,想来也是御史一流。

还不等简忻从看到这么老的人还在朝堂之上反应过来,便听“扑通”一声跪下:“老臣有证据。”

第七十八章 审案终第一章 分别第六章 顺民的反应第一百七十二章 抗旨7第一百二十四章 离开衮州之前2第一百一十章 失踪的赈灾银两第一百五十六章 抓人1第一百二十八章 见顺民第一百四十三章 闹青楼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踪的赈灾银两2第三章 礼部(下)第四十章 危险(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招聘1第一百四十二章 街头遇故人2第八十一章 赈灾2第八十六章 公主出马2第七十二章 审案1第三十一章 酒醒第八十八章 公主出马4第一百四十七章 身体异变3第一百四十四章 城门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离别第二十四章 王家家主第一百六十章 养病第六十四章 分头行动第七十八章 审案终第八十九章 简忻行动1第十四章 身体的异样第七十章 藏娇阁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体异变2第四十四章 恶小二第十三章 以工代赈第一百六十章 养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踪的赈灾银两2第二十七章 王家第四十八章 彤色第九章 早朝下第三章 礼部(下)第七十二章 审案1第一百四十章 夜第一百五十六章 抓人1第八十三章 赈灾4第七章 封存的记忆第一百二十八章 见顺民第十九章 一同上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水冲了龙皇庙第十八章 被救第七十八章 审案终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京后1第一章 牺牲第五十五章 坐牢第六十一章 南芙蓉第一百二十四章 离开衮州之前2第三十二章 慕兰苑第九十七章 危险来临5第一百六十章 养病第一百一十七章 招聘1第一百零五章 投靠第九十四章 危险来临2第九章 审案2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京后1第五章 简忻的思绪第八十一章 赈灾2第一百四十二章 街头遇故人2第五十五章 坐牢第一百七十二章 抗旨7第八章 审案1第四章 再见王钦远第二章 牺牲2第一百四十五章 身体异变第二十四章 王家家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简府1第十六章 古府第八章 离开第一百五十六章 抓人1第七十七章审案7第一百三十七章 公孙家第三十二章 慕兰苑第五十五章 坐牢第七十章 藏娇阁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踪的赈灾银两4第十八章 顺民拜师第一百六十章 养病第二十四章 王家家主第二十三章 王云儿拜访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水冲了龙皇庙第二十九章 琉璃酒第二十章 凌经承(下)第十三章 伤心第一百零八章 投靠4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泪治疗法第六十一章 南芙蓉第三十八章 严律第一章 分别第七十三章 审案2第二十五章 变化第四章 青山寺(上)修第一百二十一章 应聘5第一百章 危险来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