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刘巴

武举之事已了,我又清闲了下来,毛义的匠作监正为新的造船厂而忙得不亦乐乎,民政之事自有邓芝这些大臣去处理。宫里在我的努力下,玲儿又再次怀孕了,正因如此,我和琪儿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我原本以为皇家的婚礼会相当复杂,可问过安公公才知道,皇家除非是大婚才会很隆重的操办,其余的只要一张圣旨,然后一顶小轿抬进宫来,连对方同意不同意都不用问。我一听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望着安公公问道:“这就完了?”安公公点头答道:“是啊,完了。”我又追问道:“就这么简单?”安公公答道:“那是自然,嫁入皇家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还会有不愿意的?”

我的脑子中一阵混乱,我本想给琪儿一个隆重的婚礼的,可按安公公的说法那是不可能了。不过如此一来,岂不是委屈了琪儿姑娘?我不禁又对安公公问道:“那样岂不是会委屈了琪儿姑娘?”安公公想了一下后答道:“陛下如果怕委屈了琪儿姑娘,不妨准备上一份厚礼,这即可以表示陛下对琪儿姑娘的看重,又可使张将军家中高兴。”

我想了一下后说道:“只好这样了,安公公你去准备一份厚礼,另外快马传旨,宣张苞将军回来,待张将军回来后,你就把礼物送去张府。”安公公领旨去办了。

接下来几天里司空董和病故,让朝中忙乱了一阵,蕫和本是蜀臣,投先帝以来为官清廉,威望很高。我到蕫和府上吊唁时,董府里简陋的陈设让我大吃一惊。董和这个司空在朝中地位不可谓不高,又掌管着全国的水利、建设之事。相当于后世的水利部部长和建设部部长之职,实权在手,家中却无一点浮财,其清风傲骨可想而知了。

我当即下旨,追封董和县候,赐家中金币千枚。董和按候礼风光大葬。又下旨迁董允仼司空一职。董允以为父守孝之名请免,我自然不许,夺情之下,董允只能带孝上升。

刚忙完蕫和的丧事,朝会中邓芝、杜琼上奏曰:出使吴国之陈震已回,并带回吴王孙权似下之盟约。我宣陈震上殿后,陈震递上盟约,我一看孙权的盟约上要与我共分天下,以徐州、豫州、幽州、青州归吴国,以并州、凉州、冀州、充州归蜀国,司州之地以函谷关为界以东归吴国,以西归蜀国。

我让安公公拿出地图细看,要按孙权的分法,我蜀囯军队已完成目标,再打过去就是帮他吴国在打了。我把这份盟约给邓芝、杜琼、司马懿等大臣传看了一遍后问道:“众卿,汝等对此有何看法?”众人商量了一阵后,司马懿说道:“陛下,我国不妨先签下此盟约,正可休养国力,那吴国恐不能轻易胜魏,待吴、魏二国相争一场后,我蜀国可观其形式再定灭魏还是攻吴,如此得利多也。”

我点头说道:“司马将军之言正合朕意,就如此办理吧。陈卿歇息几日后就再辛苦一下,代表朕与吴王签下此约,并转告吴王,我蜀国已完成盟约之地,其余几州就看他吴国的了。”陈震领旨而去。

下朝后我刚回到御书房,侍者来报,门外杨仪、刘巴二位将军求见。我宣他们进见后,就坐回椅子上等他们进来。不一会杨议、刘巴二人进了御书房,见礼坐下后,杨仪说道:“陛下,诸葛丞相命我等助赵云大将军练兵之事,我等已把丞相练兵之法尽数写出,赵云大将军更是练兵有方,现新军已成,所缺只是历练也。丞相军中诸事甚多,我等欲辞别陛下,赶回丞相军中効力。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杨仪的话让我沉思了半天,杨仪是孔明身边得用之人,有他在可帮上孔明不少事。而刘巴这个历史上的悲情人物,从持才傲物到倍受打击,最后委屈到非公事不开口,非同事不交往的地步。如此之人留在孔明处用处不大,我若能说动他帮我,以他的才能是一个好帮手。

想到这我对杨仪说道:“杨卿,既然诸葛丞相处诸事繁多,待朕给丞相亲书一封后,你即刻就返回丞相军中,至于刘卿,朕还有事欲与刘卿相商,刘卿之去留再定吧。”

说完我拿过纸笔,开始给孔明写信。信中我先问候孔明一番,然后把我从长安回来后经历的事,从汉中郡收服司马懿父子,到选拨贤才,到巡视江中郡,到让毛义建船厂,到封司马师为水军都督训练水军,到办武举得数员大将,最后到与东吴签订盟约。这些事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

一封信写了大半个时辰方才写好。我把这封厚厚的信交给杨议后,杨议告退了出去,房中只留下有些忐忑不安的刘巴。我又想了一下该怎么和刘巴说后,才开口说道:“刘卿,朕早已想与汝仔细谈谈,今日恰好刘卿来了朕这,朕就与刘卿谈谈。今日朕之所言皆肺腑之言,或有不当之处,刘卿勿怪。”

刘巴忙起身连道:“臣不敢、不敢。”我接着说道:“刘卿乃大材之人,先帝因刘卿之材而加重用,然刘卿一时不慎得罪朕之三叔,从而为先帝所不喜,此非刘卿之过也。如今先帝与三叔俱没,朕年少登基,身边能臣良将俱不足用,观朝中能战之将尽于丞阳军中,虽选出一些贤才,但都还年轻,不当大用,唯赵云大将军与向宠将军二人尚可独挡一面。然赵云大将军年事巳高,向宠将军又要掌管数万御林军,不可离开。司马懿父子又是新降之人,朕仍不敢放心用之。若刘卿能鼎立相助于朕,朕将会委以重仼。不知刘卿意下如何?”

刘巴思附了半天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大丈夫处世,当结交天下英雄。以三将军之粗陋兵子,臣实不欲与之多语也。臣观陛下,虽是年轻,然以智写出《三字经》、《千字文》、《数学基础》、《自然常识》等书,以仁收服南方蛮族为我臂助,以礼对赵云大将军和诸葛丞相、马超将军等长辈之人,如此种种已是有为明君之举。如今陛下不以臣狂妄而欲委以重仼,臣自当尽心竭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

我闻言大喜,说道:“善、大善也,朕如今得刘卿鼎力相助,大事可成也。刘卿暂且于新军之中助赵云大将军编练新军,待新军练成之时,便是刘卿一展大才之时也。”刘巴听得此言,施礼道:“臣遵陛下之言,当全力助赵云大将军练兵是也。”

刘巴告退后,我也为能得到刘巴的全力相助而高兴。眼看就要到秋收之时,这几年蜀国风调雨顺,几年的丰收使得钱粮充足,孔明练兵想必已经完成,赵云将军所练新军一但完成,就到了再与魏国开战之时。许昌是一定要打下来的,至于打下许昌后是否再往东边攻击,就看孔明如何决断了。

二十万新军,我会让刘巴领十万新军相助孟达和姜维之襄阳方面,余下的十万人马是日后与吴国交战的主力军,如今可让其在江州郡驻扎。这十万新军交给李严后,让司马父子前去相助,用司马父子对抗陆逊应该不是问题。

我正在想得入神,安公公过来说道:“陛下,锦衣卫回报,黄安与沙摩云二人所述已查实。二人并未欺瞒陛下,所言属实。”我点头说道:“善!朕又得二员大将也,你速去报知赵云大将军,并告之大将军,此二人可放心用之也。”

二十日后,张苞风尘扑扑的赶回了成都府,我们见面后,我对他提出欲迎娶琪儿之事。张苞一脸喜色的答应了下来。接着十车聘礼由安公公亲自送到了张府,张家自是倍感荣耀,张灯结彩,大办了一番。正日之时安公公代我亲自上门迎娶琪儿,在我的坚持下,进宫后拜天地、入洞房的程序都完全走了一遍。我这才心安理得的与琪儿私会。

时间转眼到了十月,秋收之后,府库粮草堆集如山,钱币同样十分充足。孔明军中供应,有长安郡和咸阳等地所出已足够,汉中郡只需供给襄阳之军所用,余留甚多。孔明练军已成,开始谋划继续对魏国之战事。赵云的新军也已练成,所缺只是战场经验。

我当即下旨,迁向宠为卫将军,总领御林军及京城守护之职,迁刘巴为前将军,领十万新军赴襄阳总领襄阳战事,以奋武将军孟达、领军将军姜维为辅,并派统军中郎将赵广、长水校尉胡博等人一同前往。又下旨,今军师将军司马懿领五万新军前往江州城。此五万人交由光禄勋、都乡候李严统领,司马懿为辅。射声校尉麋威、屯骑校尉孟越同往。其余六万新军自成一军由讨寇将军黄安统领,由步军校尉沙摩云、越骑校尉张瑛为辅,驻于成都府以备接应各处。

旨意宣读之后,各人自去领军而行。赵云却找到我问我为何不派其领军,我可不敢说因为你年事已高,我怕你会出意外。只好劝道:“子龙叔父,有你坐镇成都府朕才能放心,况军校之事还需子龙叔父继续费心才好。”经过半天劝说,又答应让他监管驻扎在成都府的六万新军,赵云这才做罢。

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一十七章 变革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四章 造纸第九十三章 进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敌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计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十九章 火柴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七十九章 练兵(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灾六十二章 大捷第七十章 反攻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六十六章 救济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十六章 赞许第五十四章 过年[二]第五章 改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谯郡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七十二章 败仗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惩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响第五十四章 过年[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十七章 同学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债券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五十六章 乐园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二十八章 春天第三十六章 后勤第十四章 测试第八十五章 游园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五十章 会面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九章 见官[上]第十二章 香烟第七章 出宫<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鲁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战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八十九章 刘巴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五十七章 准备第一百三十三章 丽儿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复夺第七章 出宫<上>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二十六章 游街[二]第五十五章 新币第一百七十六章 鲁王第一百二十章 书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一百章 平静第五章 改变第六十五章 长安第七十五章 整军第九十三章 进攻第四十章 琪儿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二十二章 张苞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灾第八十九章 刘巴第五十三章 过年[一]第十九章 火柴第十五章 准备第九十七章 李胜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锋第一百二十二章 纺机第六十一章 坐镇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战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九十章 船厂第三十一章 军校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六十一章 坐镇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