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那位吴同志对韩硕产生什么兴趣,对于当时即将升初中的韩硕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1990年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去了。
北京举办了亚运会,马健在和韩国队的比赛中被打坏了一颗牙――棒子们在实力明显不是咱们对手的时候,总是不吝于出任何阴招的――不过冠军还是落在了咱们的手里。顺便一提,棒子是被咱们拦在半决赛那场了。
韩硕升上了初中,和前生相比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个印刷黄色书刊的初中。至于在分班这个具体问题上,他也依旧是被分到了一班――
这个中学是按照入学考试的成绩来分班的,语文数学两门,满分100,韩硕考了210分。没办法,语文附加题里那道用“打”字的不同意思造句实在是太容易送分了。
不得不说,这个入学成绩是韩硕在初中里不可多得的亮点之一。这个学校在韩硕刚入学那两年实在是太乱了,在课间玩几分钟乒乓球都能引起群殴。这种情况下,韩硕显然要始终保持低调。倒不是他打不过别人,实在是那个学校里没有高中,初中生级别的打架,韩硕实在没兴趣。
另外一个令韩硕生不起兴趣的,大概就是校办印刷厂里出的黄色书刊了。
韩硕只是隐约记得有这么一回事,至于那些H小说的内容,原本是想不太起的。可好不容易熬到了勤工俭学的时候,班上那些喜欢捣乱的同学如前生记忆中搞出那些黄书的时候,韩硕也凑过去看了几眼,然后就失望得不行……
原因很简单,那些书的内容跟当年网络上最早流行的OCR系列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于是勤工俭学后过了没几天,那个校办工厂就被几家单位联合查封掉了。
整个查封过程中,校方完全莫名其妙,而且还有些有心人注意到了某个细节:夹杂在警车车队里的,居然还有挂着省军区技术局车牌的军车!当然,那些人也只是看见军牌车很奇怪而已,并不是他们真知道车牌号代表的意义。
不用说,这当然是韩硕的杰作。倒不是说因为这个家伙盼了好几年的黄书居然是看过的,因此恼羞成怒之类。实在是因为当时又没有互联网,那些所谓的OCR书籍并非大陆特产,而是明显属于港台那边流传过来的。
乍一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但是仔细想一下就知道了,一个区区的中学校办工厂,居然就能搞到港台“特产”,这中间没有问题才怪!所以在当时省军区技术局的记录上是这样写的,接到线报,配合公安同志打击传播淫秽书刊活动中,端掉了一个台湾特务潜伏点……
“这就是纯盗版的下场!”举报完毕后的韩硕似乎依然没有消去心头之_恨。“但凡你们要能搞点原创,或者印些新鲜的东西出来,我也不会用这种手段了!”
再顺便一提,韩硕并不是跑到许老师那里去举报的。事实上他也用不着去,楚蓓蓓和他上的是同一所初中,如果到现在韩硕还不知道这位大队长和许老师之间的关系,那他就可以去死了。所以话说回来,所谓的“举报”其实也不过是某人恶劣地把黄书里加上了报纸方块字剪拼而成的举报信,然后一股脑地塞到了楚蓓蓓抽屉里而已。
除此之外,韩硕的初中生涯简直可以用死气沉沉来形容。原来那小美女同桌曹丽芳由于家在另外一所初中的范围内,所以并没有再和韩硕同伴。楚大队长虽然和依旧和韩硕是同学吧,但是两人之间依旧没有太多的交集。
这倒不是韩硕故作清高,实在是因为他的发育期果然如前生那样晚。尽管在他重生之后,就有意针对自己的身高方面采取了某些措施,但是在初中这个时间段,他怎么努力也仅仅只能把身高提到一米六出头。要知道他初三才开始变声,这人力实在没法跟老天抗衡啊。
而人家楚蓓蓓同学呢?要知道人家到了初中也照样是班花校花,除了美貌之外,人家同样也是一米六多的个头,在初中小女生里可实在不算矮了。
那么顺理成章地,在按照大小个排座位的学校里,韩硕再挪也不过是第二排,楚蓓蓓那边则是倒数。两人隔着这么千山万水,如果关系还能好起来的话,那就等着被老师叫去谈话吧……
既然在学校里很无聊,韩硕自然就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校外的锻炼上。师大的中校区本来就在韩硕去上学的路上,升初中以后他又骑上了自行车,最后在加上家里对他的约束相对放松了一些。几项加在一起,他用来锻炼的时间着实多了不少。
这个时候国内家庭的普遍生活条件都好了不少,虽然韩硕依然没有零用钱入账,不过在初中那多如牛毛的各种试卷教材收费中,某人做了无数笔假帐之后,至少能把买运动鞋的钱保证上了。那么相应地,长跑等耐力训练,还有打篮球等费鞋的运动也可以全功率展开了。
前两年平平淡淡地过去以后,韩硕在92年的暑假前意外地再次遇到了马健。
当时韩硕正在和一群人在师大的篮球场上打三对三轮转。打着打着,就看到场边的围栏之外多出了一个高大的身影。由于在师大打篮球的人本来就不少,所以篮球场外面多了一个或者几个高个子并不算太引人注目。不过韩硕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是马健。
韩硕这组的三人里,本来那两人的水平也就一般。韩硕这里一旦没了取胜的心思,随随便便三五个球一过,他们这组人就被打了下来。韩硕也正好趁机朝马健那边走过去。
两人又是在双杠附近寒暄的,不过由于韩硕勉强长了点个子,所以总算换了个次矮的双杠。
刚刚聊了没几句,韩硕便看出来马健今天明显兴趣不太高。对于熟悉马健资料的他来说,稍微回忆了一下就明白了:
理由其实很简单,马健已经23岁了,在88年就受到美国大学教练关注的他,整整四年了还是没有获得“允许出国”的批准。上面回复给他的,永远是“组织培养了你这么多年……”
简直是狗屁!
马健13岁开始打球,20岁不到就入选了国家队。可在这撑死7年的时间里,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省篮球队里渡过的。当时省级地方篮球队,特别是篮球弱省的球员们是什么待遇,不用想都知道吧?再说他父亲就是省队的教练,所谓的国家培养,实在根本就是个笑话!
不用说马健,就连当初的姚明,在年轻时未成名之前,还不是连必要的伙食费都不太能保证。某次在美国参加夏令营的时候,还得靠刘炜省下的汉堡过日子……
而当时“国家培养”的待遇是什么呢?
他训练免费,有免费的房间和膳食,每月的收入是一百五十元人民币。
仅此而已。
虽然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这个一百五十块可能已经算不少了……
再说了,马健难道没有为所谓的培养给出过回报么?
省里的三个冠军,亚运会冠军,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比赛胜利。这些贡献绝对对得起那免费吃住和一百五十块了吧?
但是这些很明显是没有用的,当时的规定是,球员在年满二十八岁以前,不得出国打球。
可大家应该都清楚,以当时国内的医疗条件和训练恢复水准,基本上那些年青的时候可以随便飞的“老将”们,二十八岁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只能在球场上“走”了。
这些对于别的球员来说可能无所谓,但是对于只想打篮球的马健来说,根本就是折磨。
四年啊,要知道当时的球员运动生涯中,一共才有几个四年呢?19岁去上大学正常,23岁的时候再去美国上大学,实在已经晚了。
“那你决定怎么做呢?”韩硕终于问出了这句话,虽然他早就已经知道马健的回答会是什么。
出乎韩硕预料地,马健并没有正面给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几乎面无表情地对韩硕说:“我可能要先从语言学校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