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总要有点发泄渠道

1992年,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平静的年份。

马健和韩硕他们虽然确定了自己不能左右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在这一年里,一位身量比马健要矮小得多的老人,却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很多东西,现在确实需要动一动了。

韩硕和马健进行“告别赛”的时候,并没有想起这个相当重要的历史事件来。等到报纸电视开始铺天盖地宣传相关内容的时候,他才记起来了这个东西。

不过比较起这种国家大事而言,韩硕印象更深刻的反而是某个唱了相关歌曲的歌星。然后再顺着这个歌星往下想,某件特大案件开始出现在了韩硕的脑海里。

如果前生的记忆没什么大错误的话,那么韩硕想到的这个案子,从现在起应该已经逐渐成型了吧?

说起来,这个案子涉及到的“走私”这个关键词,似乎听起来很耳熟啊。至少在四年前的陆军学院门口,韩硕他老爹的计划好像就是险些因为这个关键词彻底栽掉……

而且,这个“特大走私案”的主犯,在案发后可是往国外逃得相当快的。

“这或许是奥运会之前,自己唯一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了吧?”韩硕在心中暗暗地想着。

马健现在依然在北京的国家队驻地参加着“集训”,这使得他之前的“告别”并没有给韩硕带来多少伤感的因素。不过相对地,韩硕知道篮协为了防止马健“私自逃跑”,很多场和出国有关的热身赛都一直将马健雪藏着,甚至压根不带他出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次想起马健或者看到和他有关的报道时,韩硕心中的“无奈”之情倒是满多的。

正因为如此,韩硕觉得自己可能需要一点适当的发泄。

而在这方面而言,单纯的体育锻炼之类已经对他没多少意义了。韩硕现在手很痒,尤其是经过“马健出国——受阻——体制——改革——南巡——走私——陆院——间谍……”这么一大串思路下来,他实在是很想重新回到前生的岗位上。

如果从现在起,就制止那个案子的话,能给国家减少多少个亿的损失啊——虽然这种官话一般的东西对于韩硕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过他是个很记仇的人,至少能给国家减少多少损失,换句话说就是给敌人造成多少预计中的收入。

这买卖如果能做的话,当然是很爽的,尽管韩硕自己这里捞不到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就该问了,韩硕没事干对那个所谓的“远华案”这么上心干啥?那事情又和这小说有啥关系呢?

答案很简单,几年之后对这个案件进行调查的时候,除了那些惯例的正常渠道之外,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这个细节相当关键。所谓的走私,所谓的海关记录之类,专案组当时就是利用计算机找到的突破口!

而计算机不恰好又是韩硕在小学的时候,最“擅长”的东西么。

在原先的历史中,走私分子的组织是很严密的,只不过由于某一次并非他们的人当班,在进行数据录入的时候,才不小心把某些破绽输进了计算机,并且经过联网进入了海关数据库,变得无可更改。

但是这一条从现在的韩硕想来,其实是有着相当大破绽的:

那个值班的技术员没有被走私分子收买或者控制,这很正常。但是问题在于,这似乎恰恰说明了他不被走私分子重视,换句话说就是他的位置并不很关键。

而真正关键的部位,走私分子那边怎么可能不渗透进去人手?尤其是如果主犯的背后有国外背景的话,韩硕可不认为他自己的那些同行会犯如此基本的错误。

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入海关数据库确实是很困难,更不要说修改里面的东西。可对于那些国外的专业人员来说,这点就显然不会有啥难度了吧?

并非韩硕看不起海关,只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涉案海关的数据库,无论如何不可能比陆军学院的相关防护严密吧?更何况那个破绽是在1988年的整整十年后才出现的。1998年的时候,敌人无论从电脑到人员等方面,显然都应该比88年进步了不少才是。

当初如果没有韩硕这个2008年重生回来,带着20年领先优势的家伙误打误撞,当天晚上韩建国他们的埋伏就很有可能失手。之后的第二天更是连韩硕都没什么办法,还要老单位的那些控守多时的同事来救场……

那么,在整个走私案件之中,这个看似非常合理毫不起眼的破绽到底是怎么留下的呢?

或者说,为什么韩硕觉得自己手痒的时候,就要对这个走私案做点什么呢?

大家应该早都能猜到了吧——

没错,韩硕前生的那个单位,肯定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已经参与进去了么!

计算机方面好说,不要说联网不联网之类,随时从有关数据库里“备份”出东西来,原本就是必要的监控措施。根本不需要管到底有谁被收买,谁没有被收买之类。反正基层的工作人员不可能全部按照走私分子的指挥前进,那么只要抓住记录或者统计的根源,介入是很轻松的事情。

这方面虽然不知道单位是何时介入的,不过韩硕只要找机会提示一下,不就好了么。

至于除了计算机外的监控手段么……

大家还记得两年前,那位吴同志在韩硕的启发下,研制的程控交换机么?!

以前用国外程控交换机进行电话监听相当费力,现在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想干什么还不都易如反掌?!

第46章 逃避肝炎第28章 隐蔽与暴露2002 年第40章 风波又起第27章 我的父亲2005 年第9章 双杠旁的“巨人”第48章 逆向思维第37章 暗中交锋第28章 隐蔽与暴露第47章 叔叔的同学会第37章 暗中交锋第39章 轻松洗脱嫌疑1992 年第7章 所谓的长远打算1994 年1992 年2000 年第45章 篮球与冷战第20章 不能放过的细节第45章 篮球与冷战第14章 “友好”交流第48章 逆向思维第24章 电脑魔术第43章 心理建设第51章 胜利了,又怎样?2005 年第12章 藏拙失败第49章 无聊的初中第54章 梦之队?!关于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笑话第36章 百密一疏?第46章 逃避肝炎第6章 初次见面1999 年第28章 隐蔽与暴露第34章 捉知了猴第38章 倒霉的手电第1章 突如其来第9章 双杠旁的“巨人”第28章 隐蔽与暴露1993 年第45章 篮球与冷战第16章 非典型“出师未捷”第31章 红色警报关于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笑话第12章 藏拙失败第41章 集中优势兵力第17章 标准“胯下之辱”序章中断的午间练球第51章 胜利了,又怎样?第33章 象棋技巧2000 年1992 年2002 年2004 年第19章 “胯下之辱”乘二第52章 总要有点发泄渠道第42章 五分钟逆转!第8章 黄桥烧饼的启示第23章 她身上果然有料!2002 年第23章 她身上果然有料!第33章 象棋技巧第17章 标准“胯下之辱”第52章 总要有点发泄渠道第6章 初次见面第51章 胜利了,又怎样?第15章 业余情报工作第36章 百密一疏?第20章 不能放过的细节2007 年1993 年第54章 梦之队?!第43章 心理建设第28章 隐蔽与暴露第19章 “胯下之辱”乘二2001 年第43章 心理建设第1章 突如其来第40章 风波又起第44章 间谍篮球?!第4章 重头再来?转贴您是谁施季里茨同志第20章 不能放过的细节第4章 重头再来?第32章 期待已久的暑假第10章 尚未被放逐的“圣徒”1996 年第6章 初次见面第50章 告别赛第27章 我的父亲第21章 自助餐准备2003 年第5章 情报的重要性转贴您是谁施季里茨同志第49章 无聊的初中第28章 隐蔽与暴露第13章 番茄炒蛋第50章 告别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