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拜寿

傅庭筠听着骇然,道:“这个何福,倒很是有趣。”

赵凌点头:“若是有机会,倒要好好的结交一番。”

当年何福调任甘肃总兵回京都觐见皇上的时候,赵凌还只是禁卫军里一个不起眼的指挥使,并不曾见过。

傅庭筠舀了一瓢温水淋在了赵凌的肩头,笑着问起阿森来:“他什么时候回来?他成亲的时候,你能在京都吗?”

“应该可以。”赵凌笑道,“我还有些琐事交给了他,他过个五、六天就应该回来了。”

傅庭筠就把叶三掌柜来过的事告诉了赵凌。

赵凌“哦”了一声,对叶三掌柜拿过来的东西很感兴趣,三下五除二的洗了澡,穿上衣服就拉着傅庭筠去了放东西的库房。

“不错,不错。”他围着那玻璃屏风转了两圈,满意地笑道,“他倒让我省了不少的事。”

傅庭筠就问起那些苗夷人送的寿礼来:“......都是些什么?”

“是只鹰。”赵凌朝傅庭筠笑了笑,笑容里颇有些自得。

鹰又称苍鸟,是传说中的瑞鸟。有“贤君修行孝慈惊天动地万姓,不好杀生,则来”的说法。皇上大张旗鼓地为太皇太后操办七十大寿,原就是为了彰显孝道,赵凌他们送来苍鸟,正是相得益彰,再好不过了。

傅庭筠忙道:“从哪里寻得这样好的东西?”

赵凌呵呵地笑道:“说是偶尔有人看见,派了族中的勇士从深山中诱捕的很花了一番工夫。”又道,“因是活物,十分精贵,我才让他们早点启程。宁愿路上走得慢点,也不能让那苍鸟有什么闪仅。不如此,这一路上还不能宣扬,免得有个三长两短,祥瑞反成了祸端,让皇上心中不快。”

傅庭筠点头抿着嘴笑着问赵凌:“那你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赵凌呵呵笑,道:“下个月中旬我就可以赶回来了。”

这几年,赵凌每次回京都应酬不断。这样说来,他们到可以清清静静地关起门来过几天了。

傅庭筠心中自然是十分欢喜,每天想着法子给赵凌做可口的饭菜,赵凌则天天陪着孩子们玩耍。

过了几天,阿森回来了,两人关在书房里说了半天的话才出来。

傅庭筠看着阿森表情愉悦,知道事情办得很好,虽然不知道是些什么事却也觉得高兴。急急忙忙拉了阿森去试穿成亲的新衣裳。

阿森窘得耳朵发红。

三堂姐登门拜访:“我算着日子,你们两有要正式下聘了。事情都准备的怎样了?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

“早就准备好了。”傅庭筠笑道,“到时候只要你们阖府光临,过来喝酒听戏,凑个热闹就行了!”然后和三堂姐说起给呦呦请个西席的事。

三堂姐满口应了,回去和三姐夫商量。

三姐夫沉吟道:“只怕要等太皇太后的寿诞过后了,这些日子大家都在忙这件事。”

“我们小时候也是七岁启蒙。”三堂姐笑道,“明年也不打紧。”

话虽如此,三姐夫还是放在了心上。等到了十一月中旬,知道赵凌“回来”了特意去了趟史家胡同。赵凌却进宫觐见去了,阿森出来坐陪,三姐夫笑着恭喜他阿森红着脸支支吾吾的谦虚了一番,三姐夫就问了他一些学问上的事。

阿森自然了不少,有问必答,倒也不失章法。

三姐夫微微颔首。

赵凌回来了。

傅庭筠在南房的厅堂摆了酒筵。

赵凌和三姐夫分主次坐下,阿森在末座坐陪。

三姐夫猜赵凌是为了太皇太后寿诞之事回京的,酒过三巡,就问起他觐见的事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你可是离京都最远的封疆大吏之一。”

赵凌就把得了一只苍鸟的事告诉了三姐夫:“想在年前敬献,也能让皇上高兴高兴。”

三姐夫愕然随后哈哈大笑着拍了拍赵凌的肩膀:“你可真行竟然弄了只苍鸟!皇上怎么说?应该很高兴吧!”

“看样子是挺高兴的。”赵凌含蓄地笑道,“明天就会安排敬献仪式。”

三姐夫不住地点头暗示赵凌:“先平苗乱,后得祥瑞这岂不是说皇上得登大宝,乃是顺应天意?”

“正是。”赵凌笑着,端起酒杯敬了三姐夫一杯。

三姐夫见他会意,很是高兴,笑容满面的一饮而尽。

赵凌就请三姐夫取时候送阿森入赘。

三姐夫满口答应。到了十八日那天,全家人打扮一新,早早就就过来了。三姐夫在内院帮着傅庭筠待客,三姐夫就在外院帮着招待男客,待到黄昏时分,细乐作伴,灯笼开道,坐着轿子送了阿森去了王府。

他是赵凌的连襟,王大人自然另眼相待,不停地给他敬酒,喝到亥时方散他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

第二天起床,满街都在议论贵州宣抚司为太皇太后七十大寿敬献苍鸟之事。

这也是太皇太后收到的第一份寿礼。

三姐夫按摩着太阳穴,嘴角不由露出些许笑容来。

没几日,朝廷就要旨议下来,赵凌抚夷有功,妻傅氏封三品淑人。

虽然觉得自己平了苗乱,皇上应该封诰傅庭筠才是,可这种事情也不一定,说不定皇上打定主意要封赞自己呢!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凌还是有些惊讶的。可惊讶之余,他还是感到很高兴。自己在外镇边,傅庭筠在家里辛苦持家,抚育儿女,这封诰也算是对傅庭筠这些所付出的一种认可了。

赵凌忙催着傅庭筠准备三品淑人的衣饰,进宫谢恩。

傅庭筠却只是想着赵凌这瑞祥献的正是时候.皇上应该对他印象更为深刻,以后赵凌在贵州也不必太担心因常年见不着皇上而和皇上生分,却不曾想这好处却由自己得了。

听了赵凌的话,她顾不得细想,匆匆准备了三品淑人的衣饰,跟着内侍到坤宁宫谢恩。

皇后笑着拉了她的手细细地打量了她半晌,道:“早就听说赵虎臣的夫人性情刚烈,却不曾想还是个美人。”

前两次进宫,因是奉的特旨.她不过是跟在众位夫人后面遥遥地给太皇太后和皇后行了个礼,并不曾这样近距离地和皇后接触。

见皇后娘娘面如满月,眉宇慈善,傅庭筠心中微安,但依旧眼观鼻,鼻观心,恭敬地道:“皇后娘娘夸奖,臣妾惭愧,不敢当此大赞。”

“你不用谦虚,这话可是皇上说的。”皇后娘娘笑盈盈地道.“皇上可是很少这样称赞人的。”

傅庭筠想到了那天在城隍庙的发生的一切,不免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不禁叹道:“多谢皇上赞誉。

臣妾定当不负皇上教诲。”又道,“多谢皇后娘娘抬爱。臣妾定当铭记在心,时刻警醒。”

皇后娘娘笑着点了点头,赏了她一串沉香木的念珠,几匹羽纱,几匹刻丝。

傅庭筠谢了恩,随着女官去内府领了赏赐。

出了宫,已是掌灯时分,赵凌正在宫门外焦急的等待。

见她出来.立刻迎了上去,关心地低声道:“怎么样?”

傅庭筠见宫门口当值的旗手卫都望着他们,简短的说了一句“一切都挺好的”.然后上了马车,等马车驰出了长安大道,这才将觐见的细节不厌其烦地一一告诉了赵凌。

赵凌松了口气,高兴地搂了搂傅庭筠:“好了,没事了,我们可以安安生生地过个春节了。”

“只怕未必。”傅庭筠笑道,“按例,大年初一我要进宫朝贺′恭贺皇后娘娘新春。”

“反正到时候我也要去朝贺.”赵凌不以为意地笑道,“也不算是麻烦。”

两人说着.不由得相视而笑。

傅庭筠就靠在了赵凌的肩膀上,低声道:“我们会越过越好的。”

赵凌没有做声.只是紧紧的握住了傅庭筠的手。

虽然过了元宵节,但满城的大红灯笼不仅没有像往年那样取下来,各主干道还增挂了一些表示喜庆的红绸,京都的主干道也在顺天府的督促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地敬献的礼寿也都陆陆续续地到了。京都的百姓今天看到一对尺高的红色珊瑚,明天看到一座人高的绣屏,后天看到一对丈余的瓷瓶...…大开眼界之余,纷纷议论着太皇太后的寿诞。有的说,太皇太后的寿筵有一千零八百道菜,有的说,太皇太后生辰那天,会穿着用金丝珠玉做成的褙子接受朝贺,还有的说,皇上了祝贺太皇太后生辰,要大赦天下了……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京都内外喧嗔,比春节还要热闹几分。

而皇上为了庆贺太皇太后的寿诞,果然在二月初二的时候大赦天下,接着先后三次西苑设宴,皇亲国戚、皇子、公主,分别给太皇太后拜寿,敬奉寿礼,等到二月二十一日那天,皇上则在保和殿设下寿筵,先太皇太后在保和殿接受群臣恭贺,然后在慈宁宫接受外命妇的朝见。

傅庭筠跟在那些看上去比自己最少也大一轮的外命妇身后,默默地朝慈宁宫走去。

突然有人拉她的衣袖。

她回头一看,竟然是吴夫人。

能在这个地方看到一个熟面孔,傅庭筠心里轻松了不少。

她朝着吴夫人微微地笑。

吴夫人则笑着无声地指了指前面,示意她们一起走。

傅庭筠笑着点头,两人并肩进了慈宁宫。

第29章 受伤第242章 争取第72章 借势第45章 承诺第231章 立祠第168章 出征第147章 新房第193章 沉不住第55章 货比三家第107章 无惧第310章 谋划第2章 不安第314章 坍塌第34章 初见第311章 静好第35章 救命第71章 张掖第303章 气闷第232章 顺利第286章 走近第143章 头痛第100章 冯大虎第238章 直言第176章 办法第191章 上任第207章 情理之中第192章 双喜第146章 成亲第171章 审讯第91章 后果第192章 双喜第209章 手段第277章 寿礼第310章 谋划第154章 和鸣第230章 筵席第40章 策略第267章 动静第153章 琴瑟第11章 消息第189章 避暑第234章 回家第232章 顺利第266章 体贴第127章 亲人第107章 无惧第144章 觐见第221章 对付第18章 离开第28章 狭路第29章 受伤第289章 互动第74章 伤心第230章 筵席第163章 死心第263章 害怕第170章 抓贼第7章 有贼第69章 永靖第113章 匆匆第249章 败坏第172章 问话第146章 成亲第145章 准备第233章 送上门第5章 避祸第256章 风波第115章 绸缪第79章 过年第309章 原谅第110章 从前第146章 成亲第86章 吓唬第267章 动静第36章 盘问第128章 父亲第5章 避祸第288章 打人第307章 出面第262章 报信第278章 拜寿第252章 石出第143章 头痛第278章 拜寿第251章 动摇第71章 张掖第125章 京都第235章 升迁第250章 打击第86章 吓唬第143章 头痛第168章 出征第253章 温言第104章 明白第266章 体贴第162章 潭柘寺第136章 重逢第20章 阿森第219章 说项第218章 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