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

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

很快,见到了朱雄英一面的那些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富户和京城的商业巨擘们,都彻底放下了心,在四海商会的带头下,如同盘旋已久的候鸟般纷纷落脚于莫愁湖畔新兴的塌坊市场。

实际上,对于大明的商人们来说,长久以来他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资金,而是政策和信心的严重不足。

大明是以“重农抑商”为国策的国家,商业在洪武朝是备受鄙夷的贱业,无论你赚了多少钱,拥有多少财富,在制度上都会受到种种鄙视,甚至连穿锦绣衣服都是犯法的.所谓“富贵不还乡便如锦衣夜行”都算是好的了,在大明,商人敢晚上偷偷穿着锦绣衣服出去溜达,那被人逮到了就是泼天大祸。

当然,在自己家穿没人举报的话,那倒是没什么。

而大明的商人们,虽然赚取了很多财富,但此时的大明,是极度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的,他们这些钱除了埋到地里,根本没什么扩大投资的手段,因为各行各业,基本都已经被占据了,这里面还有复杂的人脉交织和利益关系在其中,到处都有权贵们的影子,想要跨行业做事,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正因如此,当朱雄英代表着朝廷对商业的政策放开了一个小口子的时候,商人们开始有了信心,莫愁湖畔的湖景别墅才会被疯抢,新建的塌坊市场才会有这么多的资金大举涌入。

这个市场正如朱雄英所构想的那样,已然演变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天地,在这里,商人们可以自由地洽谈交易,而官府的角色仅限于维持市场的秩序和合理地收取税款。

随着商贾云集,莫愁湖市场的繁华日渐显现,从长江上游的川蜀、中游的荆襄,乃至江北的两淮、江南的浙闽等地转运来的货物,纷纷汇聚于此,随后经过商人们的交易,又从这里流转到大明的其他地域。

实际上莫愁湖的塌坊市场,不仅为商贾提供了一个交易的场所,更为京城的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实惠,这地方的地理位置太好了,不仅处在秦淮河的下游水运极其便利马上就可以汇入长江,还处在京城内外城之间的交汇点,城里的居民和京郊的百姓,都可以来此地进行交易。

这一日,阳光明媚,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悄行驶在莫愁湖市场繁华的街道上。

车窗帘微微掀起,露出几张好奇的脸庞——正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太子朱标、潭王朱梓、鲁王朱檀以及朱雄英,他们此行,正是为了亲眼见一见这处由朱雄英亲手打造的市场。

此时莫愁湖畔的巨型市场经过了几个月的建设,已经跟当初潭王和鲁王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是彻底地改头换面。

马车缓缓行进,用青石板新铺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茶庄、银店、草药铺子,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而一些摊主家的孩子们也在街道上欢快地奔跑嬉戏,各种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朱梓等人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眸中不禁露出了惊叹的神色。

朱标沉吟道:“听应天府尹高守礼的奏疏说,现在每个月都能收上来数万贯的商税。” 朱雄英点点头回答道:“不错,商税还是3.3%来收,然后其他的条税、门税、关税、落地税,都合并了进去,总共只需要缴纳5%的税收即可,占市籍的费用另算。”

嗯,这里要说的是,大明的商税比例虽然是三十税一,也就是约等于3.3%,但除了商税,商人们在实际交易过程中,还要缴纳包括朱雄英所说的几种税,以及车马税、仓储税,个别行业还要缴纳鱼税、醋税等等专类税种。

因此,莫愁湖市场弄得这种类似于简化版一条鞭商税,对于商人们来说是极大便捷了他们的交易,减少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成本,只需要交5%的塌坊税,就没有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的,也不用向官吏差役或是青皮无赖们额外交钱或是被敲诈。

不过“占市籍”的费用还是要交的,这东西类似于工商注册,是必须要缴纳的费用,只要是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商铺,都必须到当地的官府进行市籍登记,官府的调查人员会对铺店从事的产业、人丁和经营状况加以登记,编成三等九则,以此作为控制铺户的手段和征调科敛的根据,然后官府按照这个登记信息每隔一段时间到店铺校勘一次市斛、斗、秤、尺这些器具,确保没有“注水秤”,然后还要登记物价。

而如果没有“占市籍”,就属于违法经营的游民了,以前的莫愁湖鬼市,那商贩基本都是这种性质的,这种违法经营确实能少交一笔钱,但一旦官府突击检查,被逮到了后果就很严重,因为按照大明的制度“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不入市籍,不服管教者,是为游民,逮捕之,发边远充军,亦或打杀了事”.嗯,好点的下场是流放充军,差点的下场是直接被打板子打死了。

“也就是说,这莫愁湖市场,每个月都有一百多万贯的交易额?”

这时候潭王朱梓反应了过来,因为只有达到百万之巨的交易额,按5%比例收的塌坊税才能有数万贯以上。

“不错,不过这里面还包括了占市籍的费用,但基本上现在已经稳定在八十万到一百万贯的交易额了。”

虽然交易额其实就是市场的流水,看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不能代表什么,就像现代世界很多平台的流水动辄上百亿,实际净利润却一个亿都不到一样。

可这个数字还是让朱标等人感到了一丝震撼.要知道,大明一年的税收“也就”八百多万贯,按照这么算,莫愁湖市场一年的交易总额,都超过了大明的财政收入了。

当然,这么算显然是不对的,这里作为整个东南最大的新兴市场,相当于给大明沉寂许久的商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有这种体量才是正常的,毕竟很多商品要么数量大,要么价格昂贵,光是买卖的流水,肯定看起来吓人,但实际上算上各种成本,利润却远远比不得流水这么可观。

可能绝大部分商人远道而来,能赚取的利润都是不到10%的,所以5%的塌坊税已经是朱雄英调查后权衡过的结果了,假设税收比例再高两个百分点,那么整体的交易额可不会仅仅只降低一点,而是会呈现断崖式的下跌。

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273章 巡抚凤阳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174章 应天府第259章 与近代步枪的差距第276章 帖木儿汗国使团第300章 烈焰焚尽第281章 半岛博弈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317章 新时代的到来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275章 观音奴:酸了第279章 唐之藩镇,翌日之总兵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279章 唐之藩镇,翌日之总兵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260章 太湖虫洞的开启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276章 帖木儿汗国使团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304章 吉野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255章 午门献俘,乱臣贼子惧!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293章 和谈破裂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273章 巡抚凤阳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261章 第一条铁路建成第316章 朱元璋驾崩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67章 徐达背疽!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297章 短暂的和平时代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矿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130章 蓝玉案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