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

这里,就展现出了通讯的问题了,如果有电报的存在,不用有线电报,哪怕是无线电报,只要越过海洋,通过联系,就能够瞬间通达的,哪怕是汇报,也可以很快得到反馈,无线电的速度,跟光速是一样的,每秒钟30万公里,在整个地球上面,那就意味着每秒钟绕地球7圈半,这个速度跟秒到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现在,小事情的话,可以让这些驻军自处,可是大事情的话,就只能够通过一定渠道,返回到定海军,汇报赵信,让赵信来定夺。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坏处,远隔万里的海域,哪怕是船只,飞剪船这样船,都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如果算到墨西哥的海域的话,还会更加遥远,这就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海洋浩瀚,从美洲到定海军,路途遥远,动辄就是上万公里,甚至更多,他们此时,还没有接触到电报,还不知道,有一个跨海电报这样的东西,可以瞬间联通的双方。

赵信当然是知道,不过,跨海的电缆研究,还没有最终的完成,不过阶段性的成果已经出现了的,如果定海军想要话的,可以在3-5年的时间之中,进行铺设,这样的阶段性成果,比起最终的,效果要差,容错率低,必须每隔3年进行更换。

施工时间3到5年,3年就需要更换,也就是说,从铺设的那一天,到完成,都需要不停的更换,这对于后世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可是在这个时代,这已经超过了曾经遍布整个世界的有线电报光缆。

欧美在起步的时候,科技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只是用了很多年,不断的发展的前提下,才算是追上并且超过了东方的脚步,最终弯道超车。

如果赵信不是穿越者,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统治着的话,在发现了这么一条电报线路之后,又控制了美洲的地盘,他几乎肯定,会出手,耗费巨资,修建一条通往北美的电缆。

不为别的,就说北美,2200万平方公里,比后世中国要大两倍多的领土,都是一个让人垂涎的。

没有电报,远隔千山万水,在海外建立势力,很容易出现问题,尾大不掉,甚至是独立半独立的,可是有了电报,再加上纵横四海舰队,这一点,根本就不是问题,最少说,赵信统治的时间之中,是不可能出现问题的。

只要有几十年,甚至是百年的缓冲,这一批领土,归属于中国,也未尝不可,但是,赵信不是本土统治者,他是穿越者。

穿越者有更加容易的解决方法,比如说,无线电报,哪怕无线电报需要基站,沿着被太平洋,整个阿留申群岛,一路的修建基站过去,也比海底光缆强的多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技术指标,还有铺设的方法,都不尽如人意的前提下,无线比起有线,要容易很多。

只不过,无线的基础理论上面,还有些问题,电报的出现,大规模的推动了无线电的产生,按照固定的方法,是有帮助的,而不是最初的一头雾水,一些电磁波的理论也开始出现,可是如何发射,放大,并且精确的传输出去,是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的。

虽然说,要发射出去一道电磁波不难,接受,也不难,可是精准的控制到每一条,并且让他携带出精准的信息,这一点非常困难。

有线电报,是在一个封闭的电线回路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就相对比较少,也不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可是一旦放在无线电上,问题可就多了,比如说,建筑物和固体的遮挡,就会反射无线电,这实际上是雷达的原理,还有一些材料,可以吸收,一些同样发射出波的,可以干扰,这些都是问题所在的。

最初的理论完成,只是一个基本的理论,利用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然后获得无线通讯的手段,可是实验室研究和实际应用,要有很长的一条路走的。

无线电的研究还在继续,预计出来结果,最少也要2年,这就是一个问题,是等两年,到无线电成熟了,在众多岛屿上面建设基站,一步步的接力,传播到北美,还是通过海底电缆,这一点的,还没有一个方法解决,暂时,定海军铺设的,只是陆地上面的电报线路。

这个更加容易,说白了,电报线,不过是精密一点点,可以多股传输的电缆而已,这对于定海军来说,实现这个,根本没有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的,同时的,在陆地上,无论是施工,还是维护都方便很多,电报还真的是解决了不少的问题的。

没有一个合理的开发方法,没有一个快捷的通讯手段,从定海军到北美的联络,注定是非常困难的,动辄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时效性非常的差。

除了通讯的问题之外,摆在北美执行者的面前的,还有一个航程的问题。

从定海军,沿着日本海,一路的向北,顺着千岛群岛到堪察加半岛,然后顺着阿留申群岛,越过被太平洋接触到阿留申半岛和美洲,这是定海军,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用了无数的银子和血泪,这才勘测的一条路。

从这一条路出现开始,中国跟北美就不存在任何的障碍,可以进行完美的链接,同时,在不停的搜索之中,定海军也最终,从北美的身上,获得了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进一步的改善了定海军的粮食安全和养殖提升的,从这一点上面,定海军获益匪浅。

可是从开发美洲开始,特别是确定了美洲的数十个港口之后,把港口的一些坐标,跟定海军海图上面的坐标进行一番对比,就清晰的表明了位置的关系。

经度就不用多说了,这代表着距离,可是维度就有问题了,定海军所在的地方,维度应该是在北纬的四五十度,如果顺着向北,到了千岛群岛的话,就可能要上升到50,甚至是60度,然后,顺着阿留申群岛,又是一条近似直线的航行,然后再往南。

哪怕没有一个地图,没有一个地球仪的,只要是航海经验丰富的人,就可以从这些坐标上面,看出来问题了,那就是,绕路了,而且绕路不少。

从40度到60度,别看只有20度,可是路途最少也是2000公里以上,如果算上海上的,那就更多了,在北美,越是往南那就更多了,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单纯从经纬度上面,就最少绕路4000公里以上。

这不是一个很短的距离的,要知道,飞剪船,平均每天的速度,也不过是200多公里,也就是说,如果找到近一点的道路的话,这个可以节约20天。

对于一趟可能是40天,甚至是50天的航程而言,20天,真的不算少呢,很多人都在想,到底有没有近一点的道路呢?

当然有了,从定海军,只要向南,顺着菲律宾的外海,那几乎是跟北美核心区域差不多维度的地方,在这里一路向东,就是夏威夷,然后过了夏威夷,到美洲就是一马平川了。

从这里到美洲,虽然说路途遥远,三四千公里,可是比较平顺,几乎没有什么大的风暴,或者礁石之类,通航比较的容易。

只要找到太平洋中心,几个重要的岛屿,并且沿着这些岛屿继续下去,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起北方航线,岛屿少了一些,关键性的岛屿,也就是中途岛,夏威夷岛等几个,可是比起北方航线,最少会节约5000公里以上的航程。

最关键的是,这一片海域,比起北方,更加平静,风暴和各种的意外更少,太平洋太平洋,之所以会叫太平洋,就是这个因素,

跟欧洲人占据大西洋相比,无论是风暴,还是海浪,都要平静很多。

可既然这个方面这么容易,为什么定海军之前不选择这样的方法,原因很简单,无法循序渐进,或者说,放几艘船,放在了太平洋之中,沿着一定的经纬度航行,是一定可以找到对面的,但是这样的不确定性太高了,也没有可控性,在没有一个完善联络方式的前提下,很容易迷航,甚至不知道,到底前面的船,是找到了正确的航道,还是在大海之中漂泊。

赵信的掌控能力非常的强,他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而是选择了更加艰难的北方,事实证明,北方是正确的,如果选择南方的话,美洲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地方,没有一个方向和海图,连美洲具体在哪里,都不不知道,如何确定航向,大海之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万一迷航到别处,这中间来来回回的,浪费的花四溅非常的多。

现在,美洲已经发现了,在美洲东海岸,设立了一系列的港口,这些港口,全部都是有坐标的。

探索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可是找到航道却不困难,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把两个有坐标的地方,链接起来,还知道中间,只是一个的浩瀚的大洋的,没有什么遮挡的情况下,这些航道,就不算困难了,哪怕加上寻找岛屿。

有了找到,没有也无所谓,定海军目前的船只,横跨大洋是没有问题的,在确定距离的和时间的前提下,用飞剪船跨越大洋,也就是的

可以的,只不过携带更多的是食物和引水而已,如果中间有岛屿,有中继的话,那就更好了,如果是没有的话,也无所谓,并不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毕竟,飞剪船也好,西班牙帆船也好,都是远洋船队的,,这个远洋船队,本身,就拥有跨越海洋的能力。

这件事情,却不用汇报赵信,探索是这边的主要任务,无论是探索的北美大陆,还是别的地方,都可以由他们自决的,他们是没有资格,去弄类似探索阿留申群岛和美洲那样大规模的投入,可是选择一些船,跨越大洋,应该是不成问题。

为此,专门选择了20个船队,一共80艘船,对于财大气粗的探索船队来说,就算是这些船,这些人,都彻底的葬身到了的大海之中,无影无踪的,对于定海军,对于北美的局势都没有任何的影响,更别说,定海军的,更是微乎其微的。

航海探索,本身就是勇敢者的游戏,每一个探索者,都充满了探索者的精神,特别是在北美,没有这样的精神,他们无法踏出定海军,在海洋上搏击。

在进入美洲之后,他们对于海洋,对于航道的探索减少了,这对于一般的船员来说,代表着更加安稳的生活,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和平和薪水,可是对于充满冒险精神的人来说,这个日子就过的相对比较安逸。

这些桀骜不驯的,充满了冒险精神的人,在陆地上,那就除了喝酒打架,就没有别的事情去做了,很是闹了很大的风波。

现在,挑选80艘船,20个船队,用于探索太平洋中部,找寻合适的岛屿,并且探索一条新的航道,这些立刻迎来了这些冒险家的追捧,经过了挑选和甄别,80艘船的船员很快就凑齐了,然后,就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祭天了之后,就开始出发了。

关于航海的探索,在赵信干预下,发生了改变,用最笨也是最为稳妥的方法,从北方航道,找到了一条通往北美的航道之后,接下来,又回到了原点,航海和探险,本身就是冒险家的事情,一条船,或者少数船,长途跋涉的在海洋之中搏击,才是冒险家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又回到了原点。

第六百零一章 审计报告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六十章 历史长河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肃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八百五十一章 东南亚之战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语道破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六百一十九章 继续争夺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鲸船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观收益第二百五十九章 运费和工业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场勘察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沈阳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卖的串标第六百八十五章 铁路热潮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第三百二十五章 长驱直入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来水第四百零三章 技术活和商队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陈留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风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试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认可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动的翅膀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人短视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军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风暴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风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军方法第八百四十四章 转移视线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与矛盾第八百章 国宴全席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第七百零四章 大获全胜第六百三十八章 车站和地皮第七十四章 单人压制第八十章 改变的开始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决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车时代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现状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长弓第一百零九章 纪律的作用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发轰动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热武器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驻卡第三百八十章 保证金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铁器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难而退么?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布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产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减料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第二百五十八章 间接影响第六百三十一章 开门红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关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时间观第八百二十九章 劳务派遣局第七百零一章 金属定装弹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揽心第九十五章 正确方向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发现疑点第三百一十二章 恶毒的计谋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驻卡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节新气第二百七十九章 确定经销商第五百九十九章 农业根基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来访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变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乍起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么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八百零六章 离别进行时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五十章 韩琦和王德用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价第七百五十六章 钢铁基地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记录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平铁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三百一十二章 恶毒的计谋第二百七十章 长弓入禁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参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