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

棱堡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在无数次的欧洲战争之中,被一次次的证明过的,巅峰时代的棱堡几乎不可攻克。

明王朝有棱堡的话,或许挽救不了明王朝灭亡的命运,先不说腐败的明王朝军队,连北京城这个人口众多防御性强大的首都,都在农民军的手中丢失了,整个明王朝的正规军,几乎烂到了骨子之中,就算是有棱堡,也无法挽救明王朝的命运。

哪怕是有棱堡,除非能够彻底解决明朝末期的一系列问题,棱堡的出现,最多是让北方陷落的满清手中的时间拖延一点,可是对于当时南方,甚至是河北安徽民众来说,真正的能够改变一切。

对于这些不想被奴役的人来说,棱堡就成为了他们的护身符,比如说,在江南,清军才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为什么会屠杀,不就是因为,清军损失巨大么。

传统的老久城防,训练不足,连基础的装备都没有齐备军队,就给清军如此大的伤亡,是如果当时扬州和嘉定,守卫他们的是棱堡和棱堡链的话,最终的结果,或许会不同吧。

就算清军可以一步步的打进来,只是陆续的损伤,就会让清朝彻底止步,整个满清,才不过是一两百万人,就算加上投降的汉军,也不足以打下整个江南,说不定划江而治会成为很大的可能性。

双方对持之下,没有了清朝倒行逆施的300年,整个中华的历史,是另外一个结果,甚至当后来,小冰河气候结束,整个南方开始风调雨顺之后,诞生一两个有为的明君的前提下的,反攻重启大明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历史没有如果,棱堡只是一个出色的设计,设计需要有材料支持,一如后世的发动机一样,理念都一样,甚至中国的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更出色的发动机,只不过,没有出色的材料,这些发动机,就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水泥才是最终的基础,有了水泥之后,水泥制品,可以跟岩石相比,它才是棱堡强大的根基。

山为什么那么高,就因为石头坚硬,哪怕是一万万吨的重量也能够承受得住的,这个水泥跟砖头的结合,能够近似于石头的强度,这个建筑物就能够建设的很高。

高度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却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冷兵器时代的雄城,无不是背靠着山脉,借助着山脉的高度,构筑的阶梯式的防守,很多时候,仅仅高度,就可以占据足够多的优势。

这需要地理,实际上,这些背靠着山脉的雄城,已经有了棱堡的一些特性,高度较高,层层的布置,让人数又是发挥出来,只不过这样的城市,兴建的难度很大,还必须被地形所限制,比其他的要困难的多,造价也极为的高昂。

山之所以为山,就是因为独特的特性,到21世纪,一些山区,普遍比平原地区穷困,原因很简单,崎岖的山路,密闭的环境,不通畅的交通,无不制约着山区的发展。

类似这样,依山而建的雄城,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大部分,都因为历史和战火,最终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这种城市,对于地形的要求也较高,一旦地形被破坏了,就无法兴建。

比如说,以前洛阳,开封,还有长安,在历经一次次的战火之后,甚至连依靠着城市的山脉都被破坏了,雄城也就消失了,没有普及性。可是棱堡不一样,只要高度达到了,有了水泥,就可以建设,高山要道可以,平原水网可以,甚至小型的棱堡,可以建设在岛屿之上,那更会成为攻击者的噩梦。

赵信造出来水泥,不是摆着来看的,是为了加固苗家庄的防御,甚至在水泥造出来的这两天,他也没有闲着,对于整个宅院,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改造,甚至设计出了设计图纸。

王咸松的出现,还有韦贵的态度,成为了一把悬在头顶的长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找到证据,揭露,不给保州兵变的机会,这是另外一条路,可是从眼前的情报收集之中,发现对方做的非常的小心,这都好几天了,在城内,并没有关于断掉了粮饷的传言,似乎对方没有出手。

赵信很清楚,对方不可能没有出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对方已经出手了,他们却不知道。

实际上,目前,整个保州的州判,此时此刻正焦头烂额,因为一个近支子弟的事情,开始有人不断的上告,虽然不会动摇他的地位,这件事情不处理好,很容易会影响他在仁宗,甚至在士林之中的评价,所以,根本无暇他顾。

州判如此,同知也差不多,都是一件小事引发的事端,不过同知比州判倒霉一点,他过线了,被人咬住不放之下,这件事情不好处理,说不定闹大了之后,就会影响到他的官位,再在保州任同知,已经是不可能的。

州判和同知同事出事情,这在任何官场之上,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如果赵信有高层的情报来源,知道了这件事情,哪怕他对于北宋的官场环境不太了解,也会在一点时间,判断出来,王家在出手,因为没道理一二把手同时出问题。

可惜,赵信不知道这件事情,此时,动手的只是在高端层面,这些在的州府之中,关于州判和同知的事情,也只有同为州府的官员知道,他们不可能让这件事情散步到人尽皆知的程度,连州衙门的属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上司有些麻烦,最近不上班了,衙门之中的风气有些不太对头,可是具体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连衙门的属员都不知道的事情,关于州判和同知遇到麻烦的事情,只是在中高级官员那里知道,这些都不可能是馒头销售能够调查到的信息,对此苗家庄一无所知。

王德用很小心,阳谋也不是随便来的,造反的事情,是杀头的,只能够徐徐图之,慢慢的激起军队的怒火,从军数十年,甚至是整个生涯都是在军队之中的,他很清楚如何挑动军队,他这么做,也是为了的防止万一,毕竟,保州是仁宗的地盘,万一州判和同知多关心一下,就有可能让计划功亏一篑。

王德用远在楚州,就算是王石,他也没有把馒头产业看在眼里,不亲自尝试,谁知道,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廉价的不能再廉价的馒头包子,会有这么大的利润,跟不可能不知道,馒头产业,正在调查整个保州的情报。

可是一步步的策略,也相当的稳妥,一件事情,不能够闹得沸沸扬扬的,首先从高层入手,要断绝保州跟仁宗之间的联络,这种办法是最好的,说实话,瞒上不瞒下的,这些可以说是污点的,这些官员出于对自身的考虑,都不可能把这件事情,闹到仁宗那里去,至于之下,动作有,却是在慢慢进行。

实际上,赵信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降临了,如果他在情报方面,还有军事方面,稍稍有一点的敏感性,如果他能够敞开跟孙吉等人说,让孙吉等人帮他判断情报的话,这已经相当的明显了。

最近一段时间,士兵们购买馒头包子的比例明显增加,甚至还有人在买的时候抱怨的,军营的伙食越来越差了。

军营的伙食标准,是有定数的,这个不是从军多年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馒头包子的出现,让这些士兵有了别的选择,哪怕花点钱,最少说,没有引起群体性时间,这比直接断了粮饷,让士兵人心浮动,高明的多了。

赵信没有军队经验,这些线索,已经在说明问题了,他却忽略掉了,毕竟,馒头包子很好吃,就算是他在后世吃多了,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也会选择馒头包子,跟别说这些军头,或许是吃多了,嘴巴被养刁了,他完全没有想到,王德用给韦贵的选择,就是在这个最普遍,也是最容易动手脚的地方动手脚,他只是逐步降低伙食标准,并没有克扣粮饷。

赵信不知道,对方已经动手了,可是历史告诉他,保州事变是真实发生的,韦贵和王咸松的出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他在没有办法影响到更高层的前提下,必须要做好防御。

苗家庄很大,如果单纯面积的话,他比起南乐县城也不遑多让,甚至比南乐县城更大的,原因很简单,农村的农户们,院落都尽可能的大,一亩地,两亩地都很正常,再加上晒谷场,村道,等诸多附属设备,整个苗家庄,周长都超过了2公里。

至于面积上,加上扩展的,差不多有50公顷的样子,也就是800多亩,宅院位于苗家庄的中心,占地最为的庞大,差不多有30多亩的样子,也就是2万平方米。

苗远在之前,对于这个宅院,也相当的费心,之前建的就是比较的坚固,超过6米的院墙,还是双砖的院墙,巨大面积和多大5进的院落,共同拱卫着主宅,让主宅变得固若金汤的。

现在,赵信给出的改造意见和设计图纸,更加的丧心病狂,他从某种意义上面,是以棱堡的标准,在重建这么的一个主宅,会把整体的布置,发挥到极致。

第五百零八章 点睛一战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人短视第五百三十一章 误差和灯塔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订单第六百五十二章 进攻辽东第八十七章 训弓第一百六十三章 咸松的咸第二百五十九章 韩琦的态度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选新屋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厂第二十六章 禁军会操第七百零四章 大获全胜地四百五十章 迈向海洋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进和保守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沈阳第七百章 军事和修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税金和甩包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人短视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梦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归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四百四十章 杀人的艺术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长率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议惊雷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学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关第七十章 王家反应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败原因第八百一十二章 运输链条第三百二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术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来看第五十九章 内讧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六十九章 省力装置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阔市场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烦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五百零四章 疯狂交易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战之前第三百五十二章 体术 宿迁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么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学第四百四十八章 拨款和事故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兰水泥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来看第四百零五章 牛还是马第二百三十二章 败的莫名第九十八章 集团射击第八百零七章 韩琦的要求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进和保守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战长弓技能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时机第八百零二章 两国命运第三百零八章 丧心病狂的装备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业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论第四百九十七章 预制板和吊车第二百七十四章 广而告之第六百一十章 海战为先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贼船 交易到位第八十七章 训弓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来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计划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后通牒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厂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后的办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后续影响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价第二百三十七章 韩琦和欧阳修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误区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平铁路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动和庆功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发展第二十八章 跋扈骑兵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战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场建设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涩的馒头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请地方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选择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二百二十一章 销售地和狂潮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风第八十四章 长弓和北宋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选确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灵州和议扩大第五百一十三章 实验船第三百七十八章 马加力是马力第六百零六章 战场之神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机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