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贸易

从唐朝开始有大量海商前来之后,整个汉唐到宋朝,再到明清,中国的商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商,当然了,在欧洲开启前往远东的新航线之前,主要是中亚,印度和东南亚的海商。

海商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之中,是一个相当神奇的存在,一直都是一个充满了财富行当,基本上,说起海商,就会想到,腰缠万贯,想到一掷千金。

海商的暴利,也推动了无数人,投身于海商的领域之中,海商多是跟珠宝,黄金,贵重物品联系在一起,几个月不见之下,再回来,就是无数的珍珠玛瑙,黄金宝物。

在航运业不怎么发达,大部分海商只有一条船的时候,如果是船只比较小的时候,用于通商的海货,都是昂贵的东西,因为昂贵的东西,可以翻的上价格,而且是十倍百倍。

昂贵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最高的利润,一倍以上的收益,并不足以支持海商,从万里之遥,前来中国,最少也是几十倍的利润,利润比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总价值。

一船普通的原料,哪怕超过50倍的价格,原来一船的成本不过是10贯,50倍也不过是500贯,绝对数值的不高,根本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利益,可是高价值的东西,原来价格是1万贯,翻一倍都可以赚一万贯,这可比之前的高利润更高。

中国从汉唐时期,就开始流行的产品,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可以创造十倍,百倍利润的东西,单个的东西的重量很少,而总体的价值也相当的高,这才是海运的主流。

这些东西,不可能大宗的销售,物以稀为贵,中国的丝绸,瓷器,为什么能够在欧洲卖出高昂的价格,因为它的艺术价值真的非常的高,欧洲人无法仿制和重现,可是另外一方面,物以稀为贵。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真的就是至理名言,东西少了,供求关系又高,这才是促成这个东西价格高昂的根本原因。

在欧洲没有打通前往远东的航道的时候,中国物品,那是绝对珍品,没一件都价格高昂。

中国的物品只能够走两条路,一个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通过中国,通行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进入到印度洋,最终抵达阿拉伯国家,然后通过阿拉伯的陆上通道,逐步的运往欧洲。

这个海上丝绸之路,代表着中国对外交流通道之一,也是中国影响力向着中亚甚至欧洲辐射的开始,21世纪,不断的有沉船在这一条航道上面,被打捞起来,实际上,在宋朝的时候,已经有意识进行了一些外销产品的尝试。

比如说,带着耶稣和圣经的瓷器,再比如说,明显西洋风格丝绸,这些在中国,是绝对不应该出现,也不会出现,显然是外销的订单。

真正大规模流行的,是在航海时代,特别是欧洲发现了前往印度的道路之后,在宋朝时期,欧洲还处于比较愚昧的中世纪的时代,混乱制约了商业的流通,欧洲比较差的航运,也让大宗物品无法流通,大部分运往中亚阿拉伯地区的商品,或者被当地消化掉了,或者就此消散。

海上运输,算是一个最大宗,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条路线,可是实际上,中国在陆上,还有一条更加恢弘的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可是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明,早在公元前202年之前,甚至更早期的商周时期,甚至是远古,中国的商品,已经流入了草原,甚至进入到了欧洲。

亚欧是一个整片的大陆,在这一条大陆上面,中间是茫茫的草原,草原的流动性,还有马帮的出现,让商品开始了简单的流通,或许没办法跟西汉的丝绸之路那样,短时间的把中国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运送到欧洲,可是日积月累,年代更迭之下,慢慢,也有了交流。

毕竟,哪怕有丝绸之路,欧洲或者是中亚,对于丝绸没有需求,怎么可能有买卖,也正是最初的几百,几千年,慢慢培育了这个市场,这才促进了商品的大规模流动。

不论是海上,还是路上,任何一条路,都是数万里之遥,茫茫的旅程,让大量的货物,或者丢失,或者损坏,中国传统的这些商品丝绸,瓷器,还是茶叶,都不是容易保存的,很容易因为各种的意外而损毁的。

数量稀少是一个方面的,经过层层的损失,运送到了欧洲的,万中无一,这也是中国货物的昂贵的根本。

事实上,当东西方航线开通的,运输量和安全性扩大的前提下,中国货物的价格,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最明显的就是丝绸,从一个只能够在贵族,王室之中流传的最巅峰的奢侈品,可以换取同等重量十倍的黄金的价格,迅速的流失到了普通的奢侈品,甚至最小的丝袜,普通人能够买得起。

在这样的大规模的供给的前提下的,总量是在不断的上升,在明清时期,甚至是近代1840年之前,中国产品的盈利能力可怕的惊人,甚至连已经开始工业化的英国,都承受不了,不得不把鸦片作为筹码,否则,就无法打破中国的顺差。

丝绸,茶叶,瓷器,这些东西大量供给的话,这些东西的价格就会大幅度的降低的,甚至如果当时中国跟上世界的格局,对这些东西进行工业化改变之后,必然会因为供过于求,而产生滞销。

此时,除了北宋之外,其他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未开化的状态,这些国家的购买力很低,要知道,后世在18世纪中叶,经过了航海时代,还有对非洲和美洲的掠夺,欧洲已经相当的富庶,这才能够支撑起中国产品的增长。

有了神速这个卡牌,甚至说,即便没有神速这个卡牌,赵信都会择机进入海洋,无论是海上贸易惊人的收益,还是获得南美等高产作物,海上贸易都是志在必得的,这中间他就不得不考虑一件事情。

从中国运出去的产品,那没问题,不愁什么销量的,毕竟,中国的影响力巨大,可是海上贸易,总不能只出不进吧。

随着船只的增大,必须要有一个又足够的销量,且有足够利润的,一些低一些档次的东西开始出现,再然后,就是刚需和必需品。

是真的让他走向海洋,赵信对于海洋并不反感,甚至对于宋朝而言,在外敌环绕的前提下,走向海洋是唯一的出路,在失去了整个北方,只能够退守长江以南的南宋,所以拥有跟北宋相差不多的岁入,就是因为海洋的关系,现在,北宋有了赵信的出现,他有了这个基础,可以提前的出现航海时代。

赵信的理解的,无论是范仲淹的改制,还是王安石的,他们的改革更多的是在内部,主要是限制一部分,或者从一部分人的口袋里面掏钱,这种方法,可以平抑的阶级的差别,却有些太想当然了。

断人财路都等于谋财害命了,更别说直接掏钱,这回引发巨大的动荡和反弹的,范仲淹的改革,因为仁宗的敏锐,很快就结束了,没有动摇住北宋的国本,王安石的改制就要了老命了,神宗当时收入是提高了,却断送了北宋的香火。

北宋从此陷入到了无休无止的党政之中,为了反对而反对也跟着出现,强悍的北宋禁军,居然变成了杂耍和戏法,只有面了,这也是靖康之耻的基础,金国总共才多少人,打败了辽国的,又怎么跟北宋相比,只要北宋的禁军还拥有战斗力,哪怕是一层层的防守,也足以抵挡住金军,无数的城池,就足以把他的势力抵消掉了。

航海却是真正的外部获得,从外部获得的每一分利润,都可以增加本身北宋的基本盘子,而在这些基本盘子之上,在赵信感觉最重要的,一是铜,二是粮食。

铜代表着钱,中国一直都缺铜,可是从王朝兴迭开始,铜钱就成为最基础的货币,在铜钱没有外流的前提下,勉强够用,可是在北宋,北宋的铜钱相当的强势,亚洲这边的经济圈,朝鲜就不说了,日本,越南,大理,甚至在辽国和西夏,铜钱都是一个重要基础货币。

换做信用货币纸币的时代,用钱来控制周边,这是一个好事情,可是对于北宋而言,这是贵金属货币,铜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这体现不出这种控制,反而让北宋引发钱荒。

中国铜的产量不足,整个世界来说,铜的产量可是相当多的,东南亚,美洲,甚至是日本,都有铜,只要掌控了这些地方,铜源源不断的进来,北宋钱荒可以得到解决,平稳过度之下,会产生相当不一样的效果。

除了铜之外,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粮食,这是海商忽视的,而赵信却必须要重视的方面。

第七百六十七章 电灯和办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轰动效应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陈仓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资金第六百五十六章 亲临琉球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统减重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军方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离开渭州第八百五十一章 东南亚之战第四百零六章 资金效率第三百六十三章 丝绸事件第六百三十六章 热潮引发第一百六十章 相见不相识第八百七十六章 计划开启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网制作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现第八百章 国宴全席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产第四十二章 知识的力量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八百章 国宴全席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刿第八章 赚钱大计第七百零四章 大获全胜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进行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第三百零七章 冒险的做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准备第七百九十八章 签订合约第五百八十八章 学科选择第五百零八章 点睛一战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枪的可怕第三百零八章 丧心病狂的装备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习开始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一百五十章 农户养殖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视角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学第三百三十章 韩琦到来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运和新铁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点收获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装甲列车第二百七十五章 巨商云集第二百九十七章 确认仙术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认可第二十二章 中药和无机物第七百四十章 宰抚的应对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军换装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孙吉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八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类刺激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御要求第八百零九章 劳务抵达第七百九十四章 细分研究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妆品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点收获第十七章 内外之分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径火炮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机降临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铁路第八百零二章 韩琦的探索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御要求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平铁路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时机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乐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么证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应炉第三百一十七章 兴庆府陷落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惊第一百七十九章 丧心病狂的组合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价格问题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风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陆军海军第三百二十四章 韩琦出兵第八百三十八章 筑路机械第三百零一章 出头的炮灰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