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

保留皇子的身份,就不得违反仁宗的一些命令,或许在孙吉他们的眼里,赵信已经跟神人一样,无论是仙术,还是化解这些攻击,无不是他神奇之处。

可是仁宗不知道啊,以赵信对于孙吉等人的了解,孙吉他们,也不会把赵信的神奇之处给报出去,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在强大的事实面前,才相信的,仁宗远隔数百里之外,没有亲眼所见,只会把他们叙述,认为是胡说八道。

赵信是研究宋史的,在北宋之中,在位时间最长,评价最高的,也就是仁宗,一个连死掉,敌对的国家都深受影响的皇帝,关于他的研究,是宋史的一个必修课。

保州兵变仁宗或许没有反应过来,可是兵变之后,仁宗的表现,基本上,已经在估计之中了。

仁宗在保州兵变的时候,一定会后悔,把他送到了保州来,之前可能是担心和自责,认为没有保护好他的安全,甚至认为已经死了。

没有棱堡和长弓,仅仅凭借着孙吉等人的能力,哪怕是赵信有先知先觉,最多也就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提前逃走,甚至北方都不敢待,很有可能跑到辽国去。

现在,幸运的活下来,仁宗肯定不会在把赵信置身于危险之中,他一定会选择,把他弄回去,让他回到皇宫。

甚至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会对皇宫做一些清理,这样下来,别说是现在的赵信,就算是还在年幼的赵昕,都会相当的安全,最少三五年之内,没有人敢动手。

换成现在,外表看,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正太,可是骨子里面,却是一个成年人,一个拥有21世纪知识,在咨询发达的时代,掌握了无数知识一个历史学家。

有了现在的成年人的意识,皇宫里应该会安全很多,他们不能够直接出手,否则的话,这个代价是都承受不了,一些暗地里面的攻击,或者是阴谋诡计,一般而言,不会成功,就算是成功了,也威胁不到他,小心点没有任何的问题。

正常的一个发展,一个皇子,还是赵信唯一的儿子,为了最终的皇位,他会逐步的成长,按部就班的学习,按部就班的掌握力量,一直到仁宗已经老去,再也无法掌控整个朝政的时候,顺理成章的接过来。

这不是赵信想要的,他不愿意待在皇宫之中,不愿意待在王宫之中,等到十几二十件之后,他长大成人,仁宗慢慢的老去,接手这个王国。

要等上20年,而且就算是接手了,北宋皇帝受到的掣肘他,也没有办法按照他所想的,来实现他想要的东西。

北宋已经开始衰落,虽然说,在这个时代,是北宋最强盛的时代,除了西北边患之外,其他地方都安居乐业,有研究者统计,在北宋时期,一个城门官的收入,都要高于10世纪欧洲一个封建领主,各种的生活条件几乎是完爆。

可是北宋的政局已经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直接造成了二三十年之后,王安石的变法,神宗在没有办法之下,不得不铤而走险。

真的20年之下,接替了王位,并且在他所能够影响的地方,进行了影响,或许会让朝局稳定一下,不会如同神宗那样,彻底的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可是也不过是把北宋的持续时间延续一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当蒙古人冲出草原的时候,他们如何抵挡。

这是赵信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穿越者的身份,就足以改变这个世界,更别说还有卡牌系统,两大逆天神器的前提下,还要这么憋屈,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又不能脱离这个身份,这个身份是保证,是保证他能够调动足够多的力量,是保证他的产业不受他人的窥视,是保证他可以平稳发展的根本。

真的是烦啊,有时候,赵信甚至会在想,见招拆招的处理问题,都比这个要好,身份是一个遗产,却也接受了这个矛盾,要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真的是困难。

不过,最近苗家庄,喜事不少,在解掉了苗家庄之围之后,虽然保州兵变还没有结束,但是被朝廷大军围困在保州城内,苗家庄已经跟平常差不多了。

1044年,也就是庆历四年的春节,过的相当的热闹,劫后余生的众人,还是专门的,努力的过好了一个春节,无论是民风习俗,还是各种的食物,都让这里很热闹,大战之后的苗家庄,几乎集中了一万多人,他们疯狂的恣意着。

这不,保州兵变结束之后,又是开春,当温度开始上升之后,休息了一个冬天的田地,重新的披上了绿色。

因为大量水车使用,特别是借助着人力的优势,在苗家庄周围的田地之中,开挖了大量的沟渠,完善了水利工程。

一些简单的,只是利用杠杆和齿轮原理的一些机器,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集中了周围近乎所有劳动力的苗家庄,开启了一个巨大的工程,完成了沟渠320里,可以说,几乎把整个苗家庄大部分区域都覆盖到了,在附近两条小河充沛的水量的支持下,沟渠慢慢的满了,苗家庄开始拥有了大量的水浇地。

水浇地,在封建时代,那是高产的代名词的,粮食跟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旱涝,都会有影响,可是水浇地,却可以借助着水肥和其他的方法,提高产量,最少也是几成的产量。

为此,苗家庄专门举办了一个春耕大会,把在大量的牲畜和更先进的农具的帮助下,效率提升了很多的。

不过,水浇地大量出现,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里的村民,大部分都是种植旱地作物的,突然的从旱地作物,转变成水浇地,这肯定会出现一定的问题的,比如,不会种植,还有稻谷的种子稍稍,在保州种植的也少。

种大米,肯定比种小麦赚钱,而且是赚钱的多,小麦的价格,只有大米的价格的一半这就可以看出来,水浇地,在保证了一定水匪肥之后,产量肯定是要比小麦要高不少。

这中间,让人放弃,肯定是不乐意的,可是不放弃又不行,因为,不可能全部种植大米,万一要是出点问题,那么好事就要变坏事了。

包括苗远在内,整个苗家庄德高望重的,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不过最终,还是几个村老,确定了这件事情的结果,那就是,三分之一种植大米,作为尝试,并且从周边寻找一些种植大米的高手,帮助他们种植。

如果效果好的话,明年可以继续的扩大种植面积,其他的,还是种植一些对水要求较高,经济效益好一点的,只有三分之一,是必须要保证的,种植小麦,保证口粮的同时,也支持苗家庄的馒头生意。。

这没什么问题,皆大欢喜的结果,赵信知道一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可是暂时,他脱不开身来,苗家庄能够平稳的解决这个事情,这让他很满意,当春耕生产结束之后,他会推动一些新的项目,比如说,肥皂和馒头的扩大,并且玻璃制品也会提升到日程上面。

就在春耕大会上面,赵信出面了,却没有讲话,只是当做吉祥物一样,坐在旁边,静静的聆听。

负责讲话的是苗远,作为目前苗家庄商业上面的负责人,苗远不但挣到了海量的资金,也让他的威信更高了,现在苗家庄明显扩大,以前并不怎么看重的人力资源,反而变得越发重要了。

苗家庄的馒头包子铺,肥皂作坊,都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砖窑和水泥窑也是同样,在赵信帮助下,苗远开始认识到了人的重要作用,也想要把这些人都给留下来。

因为人多,相对而言,地就少了,而且还存在着种植的取舍,苗远在鼓劲的同时,也提到了,会购买更多的土地。

归附苗家庄,大部分是没有田地的,可是苗家庄几个作坊,如同点石成金一样,拥有了大量的资金,保州受到了重创,无主的土地会很多,未来购买也是正常。

这样的土地,大宗的出售,价格都不会太高,基本上都是这个时代的平均价格,以苗家庄可以日赚1500贯的力量,这么多太天了,扣除消耗,差不多可以支撑1万亩左右。

土地是封建社会民众的根基,也是稳定民心的方法,一万亩,等于平均每一个人耕种的土地,多上一亩,这个数字不少,一场春耕大会鼓动了人心的,也让士气更加的高昂。

赵信在旁边看着,果然是一样,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21世纪,对人心的鼓舞,都是一个关键。

不过苗远偶然说了一句话,却给了他极大的触动,他说的是这一次播种的作物,说到了本应该种植更高价值的稻谷,却分开种植,是为了安全,退一步,是为了更大步的向前迈进。

这句话鼓动性非常高,也让现场的气氛一片沸腾,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信在听到之后,眼前一亮的,他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的问题,似乎有了解决的办法了,既然前进和停留都没有办法的前提下,为什么不退一步呢?

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制失败第八十三章 简单与复杂第七百九十章 抵达和午高峰第二百七十七章 宠妃的冷宫第八百四十四章 归家和礼物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验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运和新铁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国本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五百八十四章 发电机和灯泡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统减重第九十四章 廉价的箭第九十八章 集团射击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三百一十一章 韩琦求剑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起广南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说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兰水泥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二十六章 禁军会操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燃机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计划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业展示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扰第二百四十二章 争上城头第八百三十八章 筑路机械第四十七章 连珠箭第六百三十三章 长江口渔场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五百零五章 残酷诱饵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奖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军实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运河规划第五百七十八章 军事思想第七百七十一章 视察寝宫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三百七十一章 马的作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歼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起广南第四百九十一章 铁路开启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业展示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强攻第八百四十九章 潜移默化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广场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军抵达第八百五十八章 飞剪定型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三百六十九章 韩琦的压力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八百四十一章 托运和卧铺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视的东西第六百二十章 各种船型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贼船 交易到位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获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辽军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织物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制造第二百八十一章 钢铁成本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坏的结果第八百四十六章 举家搬迁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厂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兰水泥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测第六百四十五章 关键问题第二百六十七章 数据的力量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四百四十二章 镇国基石第一百一十七章 准备商品第十二章 蛮横第六百八十七章 铁路热潮第六百四十二章 铁路争夺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御选择第二百九十九章 赵允让的反应第八十六章 最适合北宋第二百二十一章 销售地和狂潮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胆估计第二百四十二章 标准的力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实验数据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六百零六章 战场之神第七百八十五章 发现问题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关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业第二百二十章 副产品和比例第五百二十章 制造战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开垦水田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起广南第五百零九章 数据分析第七十九章 折服、蛰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