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云台山岛

从大名府出发,一路顺着海岸线,几乎绕了整个山东半岛一个圈,见到了无数原生态的古代渔村,也见到了不少,还被隐藏在海边盐碱地的原生态的港口,如果说,大规模的兴建海边堤坝,一定会让这些本来是盐碱地的地方,变成一片良田沃土。

海边堤坝,这个建设起来并不难,早在几百年前的唐代,就有建立的事情,到了宋朝时期,很多名吏就是依靠着建立海边堤坝而出名。

只不过,那是在南方,富庶和盛产各种的原料的南方,在北方,就算是青岛这样的港口,都没有。

千头万绪,赵信也知道轻重,虽然他的从大名府带走了数万贯,可是真的要建设城市的话,这数万贯,几乎是杯水车薪,几乎要建设一个30里长的海边堤坝,还有各种的基础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港口,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就算是在21世纪,有各种各样的机器和工具的帮忙,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跟别说是现在。

孙吉他们相对就有些轻松了,他们甚至不知道,赵信到海边这样的不毛之地,到底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大名府更合适的,才在大名府呆了10天,就赚了几万贯,有了钱,什么干不好。

孙吉等人,也试探的在赵信面前,说出了看法的,赵信对此是不置可否的,大名府不错,非常繁华,远超过保州,可是要他以大名府为根基,那不亚于的自杀。

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经过合理的布局和发展,超过大名府是一定的,还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的。

大名府是什么地方,北宋陪都,整个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着极高的曝光度,只要赵信在这里实验新的东西,要么就是在高曝光度之下,迅速的推广,被别人学去了,要么,就是因为违反了传统和伦理道德,被批判。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不是赵信愿意看到,哪怕在别的地方白手起家,也比在这里好。

很快,就离开了山东境内,抵达了淮南路,也就是后世的安徽,距离赵信确定的目标已经非常近了。

不说港口的环境问题,就说位置上,后世连云港所在的位置,就有巨大的优势的,在北方青岛和南方上海之间,相对比较适中的位置,距离淮河的终点,洪泽湖又相对较近,只要有简单的道路或者开辟运河,就可以跟淮河相连,就这一点上面说,交通环境相当的便利。

不同于青岛,太过靠北,在某些时候,比如说气候特别寒冷的时候,还会有封冻的可能性,连云港几乎不会封冻。

世纪上,最大的好处还是维度,连云港跟汴梁几乎在同样的一个维度线上,通过京杭大运河直接进入到淮河之后,一路就可以抵达洪泽湖,那里,距离连云港已经相当的近了。

此时连云港,还是一片白地,甚至是港区大部分的位置,还在海水之下,现在连云港,属于海州下辖。

海州已经有了城市,也是淮南北路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州,可是州的面积很大,州府的位置距离海边几十里的地方。

赵信要求不高,并不会把海州,都纳入到他的管辖区域,未来,或许会有这个考虑,在发展初期,他只需要一个城的位置就好了。

这个时候,连云港大部分的位置,还在海水以下,原来属于港区核心的位置,则是一个巨大的岛屿,被称之为云台山岛。

这个岛是北方第一大岛,曾经长江流域第一大岛的崇明岛,都没有云台山岛这么大。

赵信是到了海州之后,才知道,原来海州,还有这么的一块地方,相对于跟大陆连接的陆地,海岛更加的让他放心,而且最关键的是,云台山岛距离陆地,只有十几里的距离,几乎是站在海岸线上,就可以看到它。

或许,建立在这个岛上,对于交通等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比如说,运输来说,岛上生产的东西,要先从岛上送上船,然后到这边陆地,再卸下,这极大的增加了工作的成本,可是相对于保密这一项来说,赵信就会做出选择。

“就这里了!”简单的上岛看了一圈之后,赵信就大气的拍板说道。

孙吉看着空无一片的海岛,有些无奈,这个海岛上面有人,而且人还相当不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星罗密布的众多的村落,差不多也有几万人。

因为是海岛,受到了海浪的侵蚀,盐碱化非常严重的,岛上几乎没有什么土地,大部分人依靠打渔为生。

在岛的中间,赵信和孙吉还看到了古代城市的遗址,当然了,大部分都被掩埋在了黄土之下,可是也证明了,在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城市,甚至在海岛的边缘,还看到了港口的遗址。

可惜,时间久远,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东西都废弃了。

这是赵信最期望看到的,一个一张白纸的地方,一个足够大的地方,一个足够安全的地方,这三者之中,哪怕占据两者,或者说,只要占据一个,都可以让他来布置,更别说,这里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局面,就算是拿到朝堂之中,一个只有一县之地,孤悬海外的岛屿,跟一个地处京畿,商业发达,人口众多城市,谁都会做出选择的。

在确定了连云港之后,赵信就停留下来,他需要做出简单的测量和评估,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是说,全面而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

人力方面,他不必担心,有钱的话,就能够雇佣到人,可是钱并不代表一切,北方不产粮,这里也不是造船发达的地方,最关键的是人手,这些都需要协调,可是在此之前,有一个先例,那就是,他需要先把名分定下。

无论是封地,还是军州,节度使之类,这些都需要从上而下的名录而来,苗家庄的人手,能够过来了最好,不能过来了也无所谓,他更多的是把目标定在了厢军之上。

如果说,能够调动一部分的厢军过来,哪怕只有几万,加上附属的上万个家庭,他就可以完成第一步聚拢人手,剩下的,就是用钱粮来招募,一个庞大的,未来可以容纳数百万人口的大城,最少说在最初,对于人力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

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第一百零二章 军队的野望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人短视第二百三十六章 后悔和愤怒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园林第三百二十五章 长驱直入第五百八十五章 实验室和白炽灯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丢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乱的朝堂第二百九十章 韩琦亲至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军队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价肉包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销售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风来临第六十章 历史长河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热武器第八百七十章 两条通道第八百零九章 劳务抵达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军抵达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卖的串标第七百四十九章 赠送枪械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药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第二百七十七章 价格问题第三百零二章 马拉火车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问题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御选择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战术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二百二十一章 销售地和狂潮第八十八章 “便宜没好货”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场勘察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二百零三章 和盘托出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运货运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护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第十四章 绝世猛将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约而同第九十六章 打脸啪啪啪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九十八章 觅封侯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园林第四百零七章 马车和牛群第八百零八章 直达铁路第八百七十六章 计划开启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岛工厂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三百四十章 辽宋灵州合约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第六十七章 化学伤害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车冲卡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十七章 内外之分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认可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风报信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质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制失败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烦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陈留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开发报告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皂第七百七十三章 应用疑惑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药肆虐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丢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长江口渔场第六百四十五章 关键问题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一百四十六章 节流第二百七十七章 宠妃的冷宫第九十章 箭呢?第十八章 惊喜连连第八十四章 长弓和北宋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扫盲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坏的结果第八百零二章 韩琦的探索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阔市场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试探和布局第五十二章 绝处逢生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乱扩张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乱扩张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扑的叛军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运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关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