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战

周文秀的到来,特别是拿到了一个解决后勤问题的方法,已经挽救了已经岌岌可危的辽军,在后勤出现问题的时候,辽兴宗已经再一次的萌生退意了。

可是暂时而言,他不敢贸然的撤退,他很清楚,元昊比他想象的狡猾,他要想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后退的话,一定会让元昊利用到,说不定,10万大军,就走不出去西夏了。

周文秀的解决方案,是最为适合,只要抽调一万,最多两万的军队,就可以横扫西夏,那些部落,在辽兴宗看来,就是土鸡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的威胁,就算是聚在一起都没有什么作用,分开就更是如此。

结果也是如同辽兴宗料想的,西夏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已经被抽调到了兴庆府,这样可以提升兴庆府的防御强度,但是弱点也显现出来了,整个西夏没有能够跟辽军对抗的力量。

实际上,就算是没有抽调,也没有,20万西夏军,跟10万辽军对阵,一方损失两成,一方快四成,这样的对比之下,西夏军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元昊所犯的错误就是,过于关注兴庆府的防御,把所有的力量的都集中了起来,这让辽国看到了机会,大杀四方之下,不但削弱了西夏的整体实力,也为自己提供了足够的后勤。

实际上,不能够说元昊做的不好,不是周文秀,连萧惠都没有想到,在西夏的大地之上,会有这么多的牲口,他以为早就远远的躲开了。

在陌生的土地上面,贸然派遣一部分的队伍,去搜刮牲口,这是疯狂的选择的,万一对方有些防备,或者是设伏,不就等于是分兵了,给对方各个击破的可能。

周文秀带回来的实际的东西,打消了这个想法,在后勤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他们的关键问题的时候,派出1万到2万的部队,去尝试一下,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了。

从这个意义上面,周文秀又立功了,而且是大功,三项大功,每一项都是非常的可怕的,之前的奖励,本身是预定给死去的他,级别比之前要高出一个级别的,可是现在,三个大功结合在一起,这个功劳的可以说是巨大的。

辽兴宗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提升周文秀为北院的上将军,只是北院军事的第一官职,同时,封周文秀为韩国公。

辽国不太注重勋爵,一字并肩王之类的,也都大量的册封,萧惠在一定意义上面,只是后戚,却也得到了韩王这个封赏,其他,甚至一些出色的文臣,也都有封王。

可再怎么,国公这个封号,也算是比较稀少的,一般而言,只有位列朝臣前列的,再加上立下可怕功勋的才有可能因功封赏,其他的大多数是出身决定的。

以周文秀的年纪,再加上从军的经历,提升不可谓不大,可是偏偏,出来少数不知内情的辽国将军之外,其他对于周文秀,没有任何的嫉妒,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

第一战还不算什么,一般战斗力强大一点的辽国将军,要想做到这一点,只要稍稍的运气就可以了,率领着精锐,干掉2万的步卒而已。

第二战就相当的可怕了,在神风飞起,整个战场上没有任何视野的前提下,率领着2000人,冲击着10万人的阵营,这要多么英勇才能够做的出来,甚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不是自杀式的冲击,而是真正的攻击,战果相当的辉煌。

更别说最后一个功劳,这直接决定了辽夏之战的进程了。

元昊刚开始,是稳坐钓鱼台,因为他很清楚辽国的后勤能力,再加上沙漠绿洲的破坏,要运送到兴庆府每一石的粮食,辽国可能要付出三四石的粮食,一个不慎,甚至会付出更多。

辽国的粮食产量,远没有北宋那么多,甚至可以说是紧张,辽国国内,也就是幽云十六州哪里,有些粮食生产,其他的,都是牧民,虽然运送的,有一批肉食,可是也存在着不易保存的问题。

要想保存肉类,有其他的办法,有一点是无法避免的,那就是腌制,只有用大量的盐来腌制,才能够保证食物不腐朽。

辽国的盐并不多,也就是西夏和北宋供给一点。很少有腌制工艺辽国,无法长时间的保存这些肉食,也就是现在天气逐步的寒冷,当冻好的肉食,逐步的送过来之后,这才勉强的解决。

哪怕辽国经过了初步的试探,损失了几千人之后,就不再攻城,可是元昊一直都在等待,在积蓄力量,当辽国支撑不了,后退的那一刻的,就是他反击的时间。

千里沙漠,将会成为辽国埋骨的场所,这是天险,是西夏得天独厚的地方。

周文秀抵达的声势,有些太高了,浩浩荡荡,几乎上万的抵达,他还以为辽军来了后援,如果这样的话,这就加重了辽国的消耗,越多的兵力,每天的消耗也就越多的,

可是很快,他发现,不是后援,而是大规模的牲口队。看到近万的牲口,着代表着,辽军又获得了足够的补给,这就会让时间拖的更长。

可是接下来,辽国分兵,哪怕分走了1万人,剩余的辽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元昊能够野战的,他心中直接就有了不好的预想。

果然在接下来,类似的牲口源源不断的前来。

分走了精锐,还是骑兵和重骑兵,他们到底要去干什么,结果不言而论,那是去搜刮整个西夏部落。

方向上面,是向西,西夏国内的情况,元昊非常清楚,灵州和兴庆府这里,人口稠密,兴庆府这边的人员,都被集中到了的兴庆府,还有辽国入侵的两个州,可是西夏拥有5个州,还有名义上之下的数千里的范围,如果辽国派遣骑兵,大肆的搜刮的话,结果会如何。

一转眼之下,就从稳坐钓鱼台的,变成了这样的困兽之斗,一场示敌以弱的攻城战,变成了现在,一个持久战,这是元昊不愿意看到的,却无可奈何,五六万辽军,足以抵挡他们突袭,在稳守住城门的前提下,贸然的出城,说不定会让兴庆府的防御受到损失,甚至有被攻陷的危险。

元昊除了后悔之外,就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辽军逐步的积累了的粮草,把战争持续下去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六百零八章 铜可以么?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对决第七百七十三章 应用疑惑第四十四章 开门见山第八百二十九章 劳务派遣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一十五章 发薪水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二十五章 笔墨纸砚第二百四十八章 胜利的错觉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决运力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三百零一章 钢铁和底蕴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陈留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奖第五百九十一章 礼送出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满口留香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扑的叛军第二百八十一章 钢铁成本第一百一十章 幕后黑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风来临第一百三十章 赚钱工具第三百二十九章 灵州地位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对决第一百二十四章 发现疑点第三百二十章 浮动的人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拥堵和春运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兰水泥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价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卖的串标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长烧结第三百六十九章 韩琦的压力第八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第三百六十三章 丝绸事件第七百九十七章 庆历20年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讨论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第七百九十八章 签订合约第三百零七章 冒险的做法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变方向第八百二十九章 劳务派遣局第二百五十章 韩琦和王德用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变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决绝第四百零九章 粮食和国运第四百八十三章 铁路预算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梦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扫盲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问题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乍起第七百四十九章 赠送枪械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第三百二十四章 韩琦出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迹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遗憾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运货运第三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厂第四百零六章 资金效率第三百九十三章 离开渭州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三百三十四章 无奈的堡垒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击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御和奏折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沈阳第二百九十七章 确认仙术第三百二十四章 韩琦出兵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机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现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风暴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树缺憾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鱼群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五百四十一章 远洋贸易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肃州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态第四百八十章 巨额飞票和八音盒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五十四章 办公大楼第七百四十三章 韩琦抵达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炉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决绝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转印象第九十九章 万箭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