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运布局

水上讨生活,从船夫,到艄公,再到纤夫,一条水路,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在北宋这一点尤为明显,因为北宋是商业活动最发达的时代。

跟其他的历史时期完全不同的北宋,几乎整个经济和人口,都依托于这一条京杭大运河连接的水系,水运在北宋整个过程之中,都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

运输业,只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量能,应该不会多微薄的,甚至在北宋,一定程度上面,跟水手的工资标准,还是相对较高的。

这些水上讨生活的,他们的悲惨,来自于不确定性,虽然说,水上的风险,比起大海上,不知道缩小了多少,对于一般实力不强的船东来说,风险还是有的,而且位数不少。

就算是21世纪,也会出现大型轮船倾覆的消息,那多是一些来自江面上的旋风,破坏了整个船只的平衡,最终导致的问题。

这个时代,更多一点,帆船遭遇旋风,比起轮船要稍稍好一点,本身就是比水轻的东西,不容易全部沉默,可是风浪,破坏,解体,触礁,这些在后世,几乎不会出现的东西,次第的出现了。

一般的小船东,他们能力有限,有时候接活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当然不可能给船上布置好安全设施,更不可能调查每一寸的水路,把所有有可能出现风浪和礁石的地方给记录下来,甚至有些时候,为了生存,连已经老旧的无法修缮的船只,都会拿来运输。

这些船,就如同后世的废旧车辆一样,或许不会出现问题,可是一旦出现问题的,就是大问题的。

北宋没有统计,也不知道,一年下来,到底有多少船倾覆,死了多少人,可是流传的消息,为数不少。

赵信当然不会这么涸泽而渔,再说了,在组建船队的初期,全部都是新船,只要稍稍注意,就不会有安全隐患,甚至为了某些方面,还刻意的增加安全性,哪怕因此增加成本。

成本是赵信最不用担心的问题,本身处于买方市场的定海军,每年有足够的产能,这些产品需要运送到北宋的各个地方,仅仅凭借着这个,就可以支撑这个庞大的船队的总量,还可以吃的饱饱的。

因为安全方面,所产生的成本,相对于庞大的运量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不说生产和销售产生的附加值,这才是定海军的核心所在,有了这些,才能够有定海军现在,如此庞大的局面,就算是普通的运费,也可以支撑起庞大的船队的运作。

船舶运输,是考验运输密度的一项,实际上,所有的运输都是同样,去一趟,基本上就能够包下来回的成本,有时候,为了不回去空趟,有些车辆甚至要等上十天半个月。

船运也是如此,以目前定海军的产量的,别说是1000条船,就算是三五千,也没问题。

赵信又通过了科学的方法,调整了一个来回运输的比例,除非是有丰厚利润的,否则,会按照一个稳定的运行图的运转,这样把成本降低到了最低,利润也足够保证。

为了组建一个,遍布到整个北宋各地的庞大水运系统,他不顾一切的投入,累积购买各种的船只1000只以上,这中间,除了一部分的小船,是直接买的现货之外,其他的,都是在其他船主那里截留的。

要想获得对方马上要交工的船舶,唯一的办法就是钱,3成,5成,甚至是一两倍,原来较为低廉的船的价格,被抬高了不少,单纯这个的花费,就超过了50万贯。

这只是组建这么一个庞大的水运系统的一个基础,一个运输体系,船只是一个起点,港口,储运点,各地的办事处,交流和通讯体系,这些的投入更大,有时候,甚至为了相间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种港口和库区,数量要相当的庞大。

现在,只是一个简单体系,同样的,除了在船只和港口上面的庞大投入之外,除此之外,还挥舞着钞票,全方位的吸纳跟船有关的各种人才。

定海军是一个发展可怕的工业城市,一旦步入了正规之后,在建设上面的投入,全部的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上面,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可怕,如果因为交通的制约,无法吧东西运往北宋的各个地方的话,这对于定海军的商业也是一个打击。

在封建社会,东西多了,无外乎是价格下降而已,可是工业品的生产,不一样,当库存量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一个企业的上海市巨大的。

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工厂,跟手工业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海量的产量,一旦开动,就很难的停下来,哪怕是亏损也是一样,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吧这些东西销售出去的话,可怕的生产效率,会成为整个工业的噩梦。

类似后世,工业化之后的英国,为了殖民地,为了商品倾销地,他们甚至不惜,不远万里,打一场可怕的战争。

战争是最耗费资金的,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因为长时间的战争灭亡,可是商业国家,不得不这么打,因为如果他不打的话,可怕的生产,造成的供过于求危机,就足以让这个国家灭亡了。

定海军远不到这个程度,却需要居安思危,甚至要考虑的,未来可能会暴涨出来的产量,同样的,也需要为远景的目标积累人才。

赵信要为遍布在整个北宋河运区域准备人才,这些在江河上面活动的水手,未来可以进入到海军之中,相对于河运,赵信对于海洋,期待更多。

河运可以帮助定海军,快速的把产品,销售到北宋的各个地方,可是海运才是真正开疆裂土的,化腐朽为神奇。

远洋已经开启,但是,最多是在招募现成水手的基础上面,进行一些强化的训练,一些新式的帆组,也会进行一定的陆上训练,大规模的投入远洋,必须暂时放开,甚至大型的造船厂,都是在筹备阶段,甚至发展的并不是快的。

招募跟水有关,甚至是远洋船队上面干活的人,这都不难,泉州和杭州两大城市,讨这碗饭的不少,那些一年两季的船员,他们到了陆地之后,获得的只是基本生活费。

这已经是船东的大量了,又不用出海冒险,在平地里面,甚至没有本地人方便,船东们能够做到这一切,已经是不错了。

大部分海员,他们表现就是,季风到了,就紧张的出行,在季风间歇的时候,喝酒,花钱,或者干别的,现在有一个不错待遇的航海工作,还不用走太远,怎么可能不同意。

单纯把这个需求放出去,就迎来了不少想要这份工作,来自海外的人员,跟海外水手相比,远洋的中国水手,还是少了一点。

只不过,到造船这一点,就遇到问题了,北宋的远洋船舶业非常的发达,在泉州,在杭州,甚至是长江沿岸,一系列的船厂,能够造超过4000料大船的,最少有几十家。

4000料,已经不小了,按照一料0.325吨来算,4000料高达1300吨,这在欧洲航海时代开启的时候,已经算是非常可怕的大船了,更别说现在,公元11世纪,这个时候,欧洲的那些所谓的航海家的先祖们,还在玩帆板。

可惜这些船匠,要么集中在制造司,北宋虽然制造大船不多,可是在一些外海的卫所,还是会有一些大船的存在,最少也是2500料以上的,这些船需要船匠来建造。

不过,总体而言,官方控制的造船坊,他们任务更少一点,控制下来的船匠不多,这些船匠,大部分都是地方上选举的,水平都不错。

一些出色的,有名的船匠,在船东的举荐之下,在官方的考察之下,有了官面的身份,哪怕只是一个工匠,这对于底层的工人来说,也是趋之若鹜。

这一点,也算是北宋特色,一个铁料的更迭,就让铸造司这些地方,裁撤了十几万人,北宋臃肿可见一斑。

可是从另外的也一个方面来说,也代表着北宋待遇更好,一个禁军的士兵,就能够养活一下20多口,进入到政府序列的工匠,哪怕地位很低,可是一个铁饭碗,就足以让所有人羡慕,更别说,在体制之内,还可以继续升迁,稍稍不慎,更获得一官半职,这代表着一个质的不同。

可是船匠不同于铁匠师傅,铁匠师傅们,已经面临着实业的危险,因为大名铁匠作坊,提供了更加廉价,质量更好的铁料,很自然的,政府就会裁撤,不然白白养着,一年下来,可能要几十万贯的支出,甚至更多。

船匠们,没有来自定海军的竞争,再加上北宋旺盛的船舶的需求,过的可是较为滋润。

北宋发达的造船业,官方的生意不多,可是在私人船厂挂个顾问,指导一下,每年可以获得不菲的收益,再加上官方的身份,过得不要太滋润。

哪怕是那些私人船厂的船工,大部分都是几代人的关系,甚至还拥有一些股份,特别是一些大匠们,他们本身就跳出来成为船厂老板,这样就更难的吸引。

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执的皇帝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进度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七百一十章 掠夺人口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阵遭遇第二百二十八章 无奈、安营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线电报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么?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第五十七章 设计丹木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伦第一百六十三章 咸松的咸第一百五十二章 热情和逢集第八百四十二章 拥堵和春运第三百三十章 韩琦到来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织物第十七章 内外之分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执的皇帝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终裁决第七百九十章 轮船和飞机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点发展第七百零二章 对战辽国第二百七十四章 广而告之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园第四十六章 羌族游骑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九十九章 万箭齐发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奖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四十六章 羌族游骑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质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击棱堡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问题第四十九章 断后第十一章 始于足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约而同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二百五十五章 画龙点睛第三百七十九章 灵州困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饰品方略第七百二十一章 后续影响第一百零九章 纪律的作用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卖的串标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谈议和第七十三章 远程阻击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谋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军张俊第七百八十八章 装甲列车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京的消息第三百零五章 两重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揽和没钱第四百九十八章 统筹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锈钢6.1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护城河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铁步人甲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发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动的翅膀第八百七十六章 计划开启第三百六十九章 韩琦的压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侦查重点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订单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辽矛盾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险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变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开招工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进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请港口第六百八十一章 转运人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兴庆府陷落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标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来袭第八百零九章 劳务抵达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燃机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订单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烦恼第六百零八章 铜可以么?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开招工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制造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线电报第七百三十章 奖励和面对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归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战术第一百九十八章 间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