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灭辽之战

对于北宋来说,庆历八年,是一个先抑后扬年份,年初的时候,依智高的动乱,席卷了整个广南,可是在定海军出击之后,迅速被平复,不到6月,依智高被扑灭,整个广南为之一清。

之后清理整个广南,在韩琦的布置下,逐步的开发,前期的投入只是一个基础,后续,无论是政策,还是人员,都给广南掀起了一个高峰,这个只是因为广州是港口而刚刚开发起来的地方,逐步的掀起了高潮。

当然了,短短的半年时间,连道路都没有修好,哪怕广南有一些资源,这些资源,也利用不上,最少在一年的时间之中,广南都是一个净投入的状态,只有一定的基础建设,还有人员投入,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广南的发展,不过是韩琦布置下来的一个未来,在庆历八年,几年的改变之下,整个北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上面,继续巩固了西北和北方的农田水利,这两个大型的工程,持续的发挥着作用,同样的,从定海军获得的种植技术,也开始加大在北宋的推广。

北宋的农民,算是比较愚昧,可是识字率不算低,再加上摆在面前的例子,或许第一年,还会有人犹豫,第二年也是,到了第三年,根本不会有人犹豫。

在这些年之中,伴随着琉球的获得,定海军在农业上面的投入不停的加大,琉球地处在热带的环境,还有海洋气候的影响,一年三熟是可以。

一年的时间,种子在实验室之中,可以完成三四次的进化,同样,时间的积累,亲本和父本的挑选,也让种子的质量越来越好,加上部分化肥和农家肥,这些灵活运用了起来,粮食的产量开始疯狂的扩大了起来。

北宋的平均亩产,从2石多一点,开始迅猛的提升,庆历六年的时候,已经超过了3石,到了七年达到了3.5石,在8年,因为没有多少灾害,西北和北方都大获丰收之下,增加到了4.5石。

亩产的增加,代表着粮食总量的增加,同样的,西北和幽云,增加了数目庞大的土地,这一点,也让北宋的粮食生产在庆历八年达到了一个巅峰。

谷贱伤农,粮食产量太多了,往往会价格降低,这个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进而造成浪费。

这个时代多了一个定海军,只要是多出来的粮食,到了一个基础的价位,定海军是大量的回收,同样的,罐头和压缩饼干这些,并不是很困难的完成,北宋也在学习之中,逐步的学到了,干燥的压缩干粮,最少可以储存3年以上,甚至更久,这个用来储存也不错。

粮食是一切的基础,增加了10亿,换算成价值,也就是5亿贯而已,更别说,这些不可能都被卖出去,定海军一共收购了大概5亿石左右,一共付出了2亿贯,这一点,大部分都是农民的收入,换算成上亿的农民,每年增加的收入并不多。

可是经济作物是重点,在北宋的北方,除了使用了定海军的种植方法,同时,并不是一年种两季的粮食,另外一季,选择了种植棉花。

从定海军发现棉花开始,通过了几年培育选育,已经完成了规模化,每年的种植面积连年的提升。

庆历五年,开始小规模的种植,到庆历六年扩大了10倍,再到庆历七年,整个北方,接近4亿亩的土地之中,棉花的普及率达到了40%,也就是说,一共种植了1.6亿亩的棉花。

通过科学的种植,棉花的产量不算很高,一亩地250斤籽棉的产出,一共收获棉花400亿斤,可以生产皮面80亿斤。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要知道,之前的常用的衣服是麻或者是草棉,丝绸,这些东西的数量并不多,对于穷苦的人而言,一年能够有一身衣服,已经算是不错了,再多,不是钱的问题,是没有。

可是现在,这个产量,已经可以保证,平均每人80斤棉布,再扣除棉被棉衣得用量,可能每个人可以做七八身的衣服。

大量的原料,补充到了工厂之中,以棉纺织业为主体的大量工厂,获得了充足的原料,北宋开始用的上廉价的衣服,而棉布的价格,也从最开始的,一匹布一贯左右的价格,降低到了原来的二分之一,大概500文一匹。

换算下来,就算上皮棉之类的损耗,一斤皮棉的价格也超过了70文,也就是说,单纯一亩地的棉花,可以获得4贯以上的收入。

这个数量非常的惊人,换算成米的话,哪怕收入5石,也不过是2贯,经济作物果然是经济作物。

庞大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但让农民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也因此,基础的物产增多了,税务的总量也就增加了。

庆历八年,北宋的财政收入,再一次的提升了一个档次,得到了惊人的1.3亿贯,比起七年,足足提升了3000万贯。

就算是目前,北宋的财政收入逐步放大的前提下,3000万贯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这几乎是4年前,财政收入的一倍半,同样的,各方面的情况继续的向好。

从铁路和公路等的投入来看,就目前来说,大规模的建设,特别是道路的建设,对于收入的增加非常的有用,以前那些不值钱的,或者是白白浪费的东西,现在都可以利用上来。

那些深山之中的野果,也有人来收取,并且加工运输出去赚钱,赚钱成为了北宋最为主旋律的东西,而北宋政府只要继续投入就好了的。

因为财政的大规模增加,让财政余额继续的增加,也因为财务上面更加的宽绰,让本身韩琦主导的广南开发,获得了更多的资金,从原来数量,几乎提升30%。

有钱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庆历八年,也不是没有灾难,在北方,有些地方,有旱灾,南方一些地方有水灾。

可是在资金的投入之下,旱灾,可以通过水利和深挖井来解决,而水灾,只要是不破水利设施,就可以,影响不大,最多一些内涝,就算是破了也无所谓,绝收了一点点,政府可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赈济。

这就是有钱的好处,哪怕一个地方绝收,其他地方收获巨大,就可以调动资金进行赈济,顺带的进行自救,这样的情况之下的,不会家破人亡的,还有希望,稳定了,就不会有更大的危险,形成滚动的灾害。

庆历八年过去了,跟历史上微微发生了变化,本身的应该在这一年改皇佑的,可是因为庆历年太好了,从四年开始,北宋的问题一个个的解决,甚至连仁宗都轻松了很多,所以延续了这个年号,这一年本身应该为皇佑一年,变成了庆历九年。

为了庆祝,特别是没有什么事情,除了留下必要的人员之外,整个中枢进行了一次30天的大放假,同样,各种过节奖励也发了很多,整个朝堂之上,是一片欢腾。

在这个欢腾的气氛之下,整个北宋一片平和,因为日子越来越好,待遇也高,就连官员们,也难得得到了休息的机会。

而在定海军,则是另外的一个光景,紧张的一片肃杀的景象,原因很简单,战争即将到来了。

从在广南亮相,北宋的反应开,定海军已经逐步的改变,各种的方面都加快了很多,到了庆历八年的年底之后,这种改变加快了。

按照按照之前的计划,对辽国下手,最起码要等到两年之后,在东北各方面都稳定下来,绥化等城市彻底的建成,通过葛洪的铁路公路,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之后,稳扎稳打的,把东北和蒙古这边,都给消化完毕了之后。考虑攻击的辽国,灭亡辽国。

这是最稳妥的,也是后遗症最小的,别看蒙古和东北,没有多少人口,可是地盘大啊,一个比起现在的北宋一点都不小的庞大的地盘,要想彻底的消化下来,需要时间,2年只是一个基础。

稳扎稳打是最好的,可是现在,似乎可以加快了。

加快的原因,除了一方面,有北宋的这些动作,如果北宋真的发现了定海军的真正实力,会不会产生动荡,让他没有办法再攻击辽国。

拿不下辽国,就没办法获得庞大的土地,定海军还是在海岛上面,肯定会出现问题。

岛国容易崩溃,这也是后来历史上,被证明的得。

不过,提前的进行,算是一种冒险,也不算是一种冒险,因为北方的发展,相当的顺利,就算是现在动手,有些问题,可是整个问题也不大。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当时估摸的时间,是考虑到定海军本身一些问题,留有余量,整个余量,是防止遇到什么问题。

比如说,在清缴游牧部落的时候,发生点意外,再比如说,早遇到了辽国的干涉的。

可是现在,事情的发展非常的顺利,在无数军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现在北方以绥化为中心,已经初步完善了,绥化和海参崴之间,建立了最少4条公路路线,还有逐步向南蔓延的公路,核心城市之间,交通非常方便。

就算是这个时候出征,最多会对边角产生一定的影响,可是只要周围没有敌人出现,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两者叠加到一起,最终催动了这一个庞大无比的军事行动,之前的海参崴登陆,算的上是比较庞大的攻击,动用了50万大军,还是100万民夫,这一次,动员民夫的数量少一些,毕竟,不需要建设,只需要战争而已,可是动用的军队的数量却是超过了曾经的数量,创造了定海军的记录。

对于辽国的攻击,同样是分成三个部分,以蒙古作为西方,以绥化作为北方,在辽东半岛登陆,从南方,三个方向,分别动用了30万大军,也就是说为了这一次灭国之战,一共动用了90万大军。

这个动员规模,在整个辽宋历史上的上百年的时间,也是一个巅峰的数字。

在北宋几万大军就收回了幽云,跟辽国对持凭借着棱堡的强大防御,才做到了这一切的。

可是北宋再怎么说,也就是几万人而已,跟定海军这样一下子动用了90万人,就算是在辽国全胜的时候,整个军力也只是比丁海军强大一点点,百万左右,其中四五十万还是凑数的,精锐的部队,也就是在六七十万之内。

热武器时代跟冷兵器时代的代差,让辽国跟定海军之间的距离巨大,60万人,也基本上断绝了辽国的生还的可能,甚至连逃走都是不可能的。

超过90万人的调动,其中分别处于3个方面,最容易的是在定海军,通过大量的船只运送过去的30万,只要从定海军运送到辽东半岛,然后登陆就可以了,这部分是最简单的。

相对于曾经登陆的海参崴,这里最少近了三分之二以上,而且海域也相对比较平静,进入到了渤海,几乎是进入到内海,比较的安全。

北方的两路大军,不但需要占据庞大的城市,还需要堵住辽国主力的位置,分成了记录大军,彻底的包抄过来。

现在辽国失去了大量的土地,还是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彻底的包抄过来,不但需要足够的军队,也需要一个良好计划。

从广南亮相开始,定海军就开始做准备,攻击的路线,使用的兵力,还有作战的方法,这些在参谋部不知道做了多少的推演,现在,终于到了最后的状态了,所有的统兵将领都胸有成竹,他们整装待发,准备出动。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之后,在庆历九年的四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个庞大的,装满了30万大军,还有各种的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物资在内的庞大船队,从定海军悄悄的扬帆出海,他们的目标,是一千多里之外的辽东半岛和渤海湾,一共会在12个地方登陆,到时候,每一只队伍,都会针对一个目标,他们将掀起灭辽之战的序幕。

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六百二十一章 飞鱼级第六十五章 追击扫尾第二百九十一章 货币流通第四百零三章 技术活和商队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订单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园第八百二十九章 劳务派遣局第十章 粮食和盐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铁路 消息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订单和聪明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园林第六百零一章 审计报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御要求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御选择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六百一十章 海战为先第三百二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七百二十一章 后续影响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态度第一百七十九章 丧心病狂的组合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试第十七章 内外之分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琦冒险第四百一十八章 韩琦野心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三百零二章 马拉火车第五百四十一章 远洋贸易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订单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顽疾第五十一章 防御军械第十七章 内外之分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还是没跑第六十四章 斩首绝杀第四百一十一章 怀疑验证第六百二十九章 渔船下水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军来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韩琦的后手第四百章 不同际遇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进度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园林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么第八十八章 “便宜没好货”第六百二十六章 渔船和夜盲症第一百四十八章 养殖和酵母第三百零七章 实验和神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百九十六章 艰难的决定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十七章 化学伤害第二百六十四章 骗人的吧?第八百零五章 阅兵式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四百四十八章 拨款和事故第三十四章 快马追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港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了解元昊第二百三十三章 长弓的古怪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地四百五十章 迈向海洋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惊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胆估计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业指标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树缺憾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第八百七十九章 两纵两横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卖的串标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庄蒸馒头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第七百五十八章 递交国书第八百四十四章 转移视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京的消息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御体系第二百七十六章 参观作坊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猪下水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车时代第七百八十七章 沈阳宫殿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发轰动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岛工厂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开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骑兵来袭第七章 神奇的具现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胶和蒸汽机第五十五章 试探进攻第四百四十七章 资金来源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对决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四百四十五章 辽国巨变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楼包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